| 竹市雅俊 竹市 雅俊(たけいち まさとし) | |
|---|---|
| 出生 | (1943-11-27)1943年11月27日(81歲) 大日本帝國愛知縣東春日井郡守山町(日语:守山町)(現名古屋市守山區) |
| 居住地 | 日本、美國 |
| 国籍 | |
| 母校 | 名古屋大學 |
| 知名于 | 發現钙粘蛋白 |
| 奖项 | 朝日獎 (1994) 日本学士院獎 (1996) 日本國際獎 (2005)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2012) 蓋爾德納國際獎 (2020) |
| 科学生涯 | |
| 研究领域 | 细胞生物学、胚胎學 |
| 机构 | 名古屋大學 京都大學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自然科學研究機構(日语:自然科学研究機構) 理化學研究所 |
竹市雅俊(日语:竹市 雅俊/たけいち まさとし Takeichi Masatoshi ?,1943年11月27日—),日本細胞生物學者、胚胎學者,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文化功勞者。現任理化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名古屋大学特別教授[1]。
竹市教授是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的發現者,曾獲2005年日本國際獎、2020年蓋爾德納國際獎。
竹市雅俊出身石化商人之家,在日本愛知縣守山市(日语:守山市 (愛知県))(現名古屋市守山區)出生並成長[2],小學時代舉家搬到名古屋大學附近定居。起初為了繼承父親的公司,打算投考理工學部(理工學院),但由於自幼就對生物學有興趣,因此最後考入僅招收4名新生的名古屋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其後於大三參加求職活動時,由於業界對生物學人才需求極少,竹市沒有錄取任何公司。大學畢業後,繼續留校攻讀碩士班[2],獲名大理學碩士學位。
在名古屋大學就讀博士班期間,竹市在動物學講座的江口吾郎手下,進行雞胚的研究。但隨著江口轉往京都大學岡田節人(日语:岡田節人)教授的研究室擔任助理教授,竹市也以名大在籍學生的身份,在京大的岡田研究室做研究[2]。在岡田教授的指導下,竹市開始從事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1973年3月獲京大理學博士學位[3]。
1974年,竹市前往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胚胎學部的Dick Pagano研究室留學。1976年返回京都大學的岡田研究室,其後發現钙粘蛋白[4]。
2012年,竹市名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被看好角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5]。但該年度獲獎的日本人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
2013年,與高橋政代(日语:高橋政代)等人實現iPS細胞首例人體臨床試驗。[6]
2014年,從理化學研究所發育與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CDB)主任轉任特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