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豎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竖琴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2年12月30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豎琴
分類撥弦樂器
音域
(現代踏板豎琴)
相關樂器
里拉琴箜篌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古羅馬稱為里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

歷史

[编辑]
古埃及图特摩斯四世纳赫特墓壁畫《三个女乐师》

豎琴在各個古文明地區均有所發現,其來源已很難追究,但普遍認為其靈感從演變而來。最早的紀錄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蘇美人聚居的烏爾城,現代考古學家從葬坑和皇家陵墓中挖掘出一些古代豎琴。

古埃及將豎琴視之為神聖的樂器,用於宗教儀式。後來此古老樂器傳入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區。《聖經》亦有記載大衛王彈奏豎琴。而歐洲,豎琴最早出現在愛爾蘭。無論如何,豎琴在大約一千年前已有相當程度的流行。

中世紀時,遊吟詩人已使用稱為巴地克的豎琴,使其風行整個歐洲。不過直到17世紀的歐洲,豎琴仍未發展完全。1720年,德國霍布如克(Jacob Hochbrucker)設計了裝置了五個踏板的豎琴,以踏板控制弦鉤。1810年,法國鋼琴製造家艾拉爾德Sébastien Érard)發明了現代化的7踏板豎琴。其後在1897年,另一法國人亦發明半音豎琴。豎琴在法國得以被推廣,更成為管弦樂的撥弦樂器之一。在豎琴音樂大賽方面,法國是第一個舉辦豎琴音樂大賽的國家,而第一個舉辦世界音樂豎琴大賽的國家是以色列

其他用途

[编辑]
主条目:凯尔特竖琴
愛爾蘭國徽

豎琴自17世紀開始被用於政治之上,主要用於識別愛爾蘭地區。在1922年愛爾蘭獨立後,被用於國家的紋章以及愛爾蘭總統印章。現今英國皇家徽章皇家旗上仍有藍底金豎琴圖案代表北愛爾蘭

構造

[编辑]

豎琴形狀大致呈三角框形弓狀,早期豎琴只有按自然音階排列方式的少數。其後,弦數增加,亦設共鳴箱,外形線條變得華麗優美。豎琴的弦一端與琴體(共鳴箱)以一定角度立交連接。現其種類大致可分為:

  • 拉丁式:最原始豎琴,無法轉變調性。
  • 愛爾蘭式:種類款式最多,可用手改變調性。
  • 踏板式:47條不同長度的弦由橫樑拉到共鳴板,使用腳改變調性。

音色、奏法

[编辑]

豎琴演奏要雙手並用,但不用小指。豎琴的音色鋼琴相似,不過比較輕柔飄逸。豎琴有幾種特殊的奏法,分別是:

  • 泛音:使音色清澈透明,比原音高八度
  • 滑音:使音色發揮獨特的和聲效果
  • 濁音:使音色鏗鏘有力

錄音推薦

[编辑]
  • Pilot, Ann Hobson. Jackson, Isaiah. 音訊檔案(CD)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KOCH. 1994. 3-7261-2. 
  • Zabaleta, Nicanor. Himmlische Harfe(CD)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Favorit. Deutsche Grammophon. 429 073-2. 
  • Zoff, Jutta.Rögner, Heinz. 音訊檔案(CD)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Deutsche Schallplatten. 32TC-38. 
列表不完整,欢迎您扩充内容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豎琴
西方樂器
鍵盤樂器
氣鳴樂器
弦鳴樂器
體鳴樂器
电鸣乐器
弦樂器
管乐器
銅管樂器
木管乐器
敲擊樂器
鍵盤敲擊樂器
容易調節音高的鼓類樂器
其他鼓類樂器
其他敲擊樂器
摩擦乐器英语Friction idiophone
节奏组乐器
其它乐器
早期 (1150年前)
盛期 (1150年–1300年)
南法行吟诗人
&Trobairitz*
北法行吟诗人英语Trouvère
晚期 (1300年–1400年)
其他
理论家
音乐形式
传统
衍生
背景
  • 亦为音乐理论家*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豎琴&oldid=8722971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