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程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3年6月16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程顥"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程颢
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清宫殿藏画本
伯淳
明道
封爵豫国公
封號河南伯
族裔汉族
出生1032年
淮南西路黃州黄陂縣
逝世1085年
谥号纯公
墳墓洛阳伊川二程墓
親屬
父親程珦
兄弟程頤
程端懿、程端慤、程端本
四名,其中一名程澶娘
著作
《遗书》(《河南程氏遗书》)25卷
儒家
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 ·何休 ·鄭玄 ·王肅 ·王通 ·韓愈 ·周敦頤 ·邵雍 ·程顥 ·程颐 ·張載 ·朱熹 ·陸九淵 ·许衡 ·陳獻章 ·王陽明 ·湛若水 ·薛瑄 ·罗钦顺 ·王廷相 ·王畿 ·王艮 ·羅汝芳 ·劉宗周 ·李贄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朱舜水 ·颜元 ·戴震 ·章學誠 ·譚嗣同 ·康有爲 ·梁啓超

日本
藤原惺窩 ·林羅山 ·室鳩巢 ·中江籐樹 ·熊澤蕃山 ·新井白石 ·雨森芳洲 ·山鹿素行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佐藤一斋 ·吉田松阴 ·佐久间象山

朝鮮
薛聰 ·權近 ·吉再 ·安珦 ·李穡 ·李滉 ·王仁 ·李齊賢 ·郑梦周 ·鄭道傳 ·权近 ·崔致远 ·徐敬德 ·趙光祖 ·李彦迪 ·李退溪 ·李栗谷 ·宋时烈 ·李建昌 ·李瀷 ·丁若镛

越南
黎文休 ·朱文安 ·阮秉謙 ·阮廌 ·黎贵惇 ·阮攸 ·阮文超 ·吳時任 ·潘廷逢 ·阮尚贤 ·潘周桢

琉球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
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經學
宋明理學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阳明学 ·朴学 ·經世之學 ·實學

日本儒学
朱子学 ·阳明学 ·水戶學 ·石門心學

朝鮮儒學
朝鮮實學

越南儒學

琉球儒學
主要聖職
儀式典禮
儀禮
祭天 ·祭孔 ·祭祖 ·
冠禮 ·婚禮 ·喪禮 ·
拜師禮
儒家文化圈

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北宋學者政治家,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後追封豫国公,配祀孔廟

程顥與其弟程頤理學大師,世稱“二程”,二程為洛城伊川人,故其學說,稱之為洛學。早年與程頤共師周敦頤。程顥、程頤學術思想略有不同,程顥主張「明心見性」,重視「」,為學「力行」,影響了陸九淵。程頤主張「格物致知」,重視「理」,為學「窮理」,影響朱熹

生平

[编辑]

程顥與其弟程頤共同為宋代理學奠定了基業,“新儒學”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稱“二程”,程顥叫大程,程頤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世稱其學為“洛學”。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貢獻在「天理」的發現,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說法。他把“理”視為宇宙的本原。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知识内在于人的心中,“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就天道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为学以“识仁”为主,《識仁篇》提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定性書》則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順應。」

在教育上,程顥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

二程兄弟個性極其不同,大程為人隨和活潑,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小程則嚴肅剛直,讲学时间比其兄还长,达三十余年之久[1]。新儒學發展到南宋朱熹實為集大成者,而以小程為正統。小程整日嚴肅臉孔,端坐如木人,神聖不可侵犯。被視為所謂“道學臉孔”。大程活了五十四歲,小程則活了七十五歲。二程兄弟、張載邵雍司馬光周敦頤六人,朱熹稱之為「北宋六先生」。

程颢在熙宁元年向宋神宗上《论王霸劄子》和《论十事劄子》,並肯定王安石变法。變法之初曾视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程颐为“正”。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家庭

[编辑]
《晩笑堂竹荘畫傳》程颢像

其祖父程遹任黄陂县縣令,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后来还做了县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2]

  • 高祖父︰程羽
  • 曾祖父︰程希振
  • 曾祖母︰崔氏
  • 祖父︰程
  • 祖母︰張氏 (理學家張載之姑)
  • 父親︰程xiàng (張載表兄)
  • 母親︰侯氏 (侯道濟第二女,侯可姐姐[3])
  • 外祖父︰侯道濟
  • 外祖母︰刁氏
  • 外曾祖父︰侯嵩
  • 外高祖父︰侯元
  • 舅父︰侯可
  • 舅母︰劉氏、劉氏,兩名劉氏是姐妹關係。[4]
  • 表弟︰侯仲良
  • 外父:彭思永
  • 外母:晏氏,晏融女兒,晏殊侄女
  • 兒子:程端懿,程端慤,程端本
  • 女兒:四個,其中一個名程澶娘

參考資料

[编辑]
  1. ^《岳麓书院》 江堤、彭爱学编著
  2. ^二程夫子与黄陂. 黄陂区政府网站. [200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2)(中文(简体)). 
  3. ^【華陰侯先生墓誌銘】︰「...顥,先生女兄之子也。」
  4. ^【華陰侯先生墓誌銘】︰「...妻劉氏,早卒,封延長縣君。繼以其姝,封永壽縣君。」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427》,出自脱脱宋史

研究書目

[编辑]
  • A.C. Graham(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之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 林維杰:〈程明道的經典詮釋與人物想像〉。
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顥 ·程颐
配享孔庙先賢先儒
東廡
先賢
先儒

西廡
先賢
先儒
洛阳古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它
邙山陵墓群洛阳古墓博物馆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曹魏
晋朝西晋
西


南北朝北魏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后梁
后唐
后晋
宋朝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多处之一 ?:存疑 位于邙山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程顥&oldid=8924087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