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秦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4年前—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人物與學者。

秦宓年少有才学,善長舌辯。劉焉統治益州派人延攬秦宓,但秦宓皆称病不去,後來劉璋接任後又受廣漢地方官邀請拉攏才出仕,但無甚表現機會,刘备后为从事祭酒。刘备欲伐吴,秦宓陈说天时表示反对,劉備大怒欲殺秦宓,在諸葛亮勸阻下才改下獄,後來繳納罰金才得出獄。诸葛亮益州牧后,以秦宓为别驾,之后出任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当时东吴派遣張溫出使蜀汉,张温曾和秦宓有一番问答,秦宓则以其文辩让张温敬服。后来升迁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逝世。

軼事

[编辑]

蜀地官員彭羕性格「姿性驕傲,多所輕忽」,而秦宓曾經向許靖舉薦彭羕而得到對方尊敬。[1]

評價

[编辑]

陳壽:秦宓始慕肥遁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余,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

参考资料

[编辑]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38》,出自陳壽三國志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1. ^《三國志·蜀書·彭羕傳》「姿性驕傲,多所輕忽,惟敬同郡秦子敕,薦之於太守許靖曰:「昔高宗夢傅說,周文求呂尚,爰及漢祖,納食其於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業垂統,緝熈厥功也。今明府稽古皇極,允執神靈,體公劉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廟之作於是乎始,襃貶之義於是乎興,然而六翮未之備也。伏見處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縕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節行,守真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豐功厚利,建跡立勳,然後紀功於王府,飛聲於來世,不亦美哉!」」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秦宓&oldid=8226660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