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納維[1](日語:カナデビア,英語:Kanadevia),原名日立造船(日立造船/ひたちぞうせん Hitachi zōsen),是一家日本工业和工程公司。该公司主要建造廢棄物處理处理厂、工业厂房、精密机械、工业机械、煉鋼廠加工设备、钢结构、重型動力機械、隧道鑽挖機和发电厂。原名「日立造船」係因該公司在1936年成為日立製作所子公司,在戰後財閥解體後被剝離,但仍維持「日立」名稱,至2024年10月1日公司改為現名為止。
1881年4月1日,英国企业家爱德华·H·亨特(Edward H. Hunter)在大阪建立了「大阪鐵工所」,當時該企業主要從事炼钢和造船业[2][3]。大阪铁工所後來建造了諸如掃雷艦、登陸艇等船只,并將一些旧商船改装成武裝船舶。1936年,大阪鐵工所成為日立製作所子公司。至1943年,大阪铁工所更名为日立造船株式會社。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船舶需求减少,日立造船株式会社陷入财务困难。當時日立造船株式会社的50%以上的收入来自船舶製造,由于油輪订单被取消,该公司试图轉型,並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石油平台、石油储存设施以及钢结构、管道和桥梁等業務上。[4]该公司还進入工業廢料和都市固體廢物廢棄物管理设施领域。

2002年,日立造船與日本鋼管(現JFE工程(日语: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的造船部門共同合併為新公司環球造船(日语:ユニバーサル造船)(現日本海洋聯合),日立造船公司本身退出造船業務,僅保留船舶發動機業務[5][6];與此同時,日立造船啟用新的「Hitz」公司標誌[3]。2024年10月1日,日立造船株式會社更名為科納維株式會社,公司新名稱「科納維」(Kanadevia)由日語「奏でる」(羅馬字:kanaderu,意為「演奏」)及拉丁語「Via」(道路)組合而來,既有強調「利用科技的力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技術の力で、人類と自然の調和に挑む)的企業目標[7],同時也反映公司既不屬於日立集團(日语:日立グループ)、也沒有造船事業的現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