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輋邨 Wo Che Estate | |
|---|---|
禾輋邨與豐和邨全貌(2016年10月) | |
| 概要 |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 地點 | 香港沙田區 |
| 地址 | 沙田禾輋: 協欣街1-9號 德厚街2號 禾輋街7-9號 豐禾里6號 豐順街2、6、8號 |
| 坐标 | 22°23′19″N114°11′45″E / 22.38857°N 114.1959°E /22.38857; 114.1959 |
| 托建方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入伙年份 | 康和、豐和、順和、德和樓:1977年 厚和、智和樓:1978年 民和、泰和、富和、欣和、美和、協和樓:1980年 景和樓:2003年 |
| 技术细节 | |
| 座数 | 13 |
| 其他信息 | |
| 住宅套数 | 6,291伙[1] |
| 单套面积 | 292 - 626 平方英尺(ft²) |
| 住户数 | 6,2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 認可人口 | 18,2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 网站 | |
| 禾輋邨 | |
| 地圖 | |
![]() | |
禾輋邨(英語:Wo Che Estate)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禾輋的一個公共屋邨。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禾輋邨大部份樓宇採用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標準規格設計,分別於1977年、1978年、1980年及2003年入伙,與瀝源邨為鄰。禾輋邨是沙田區第2個落成的公共屋邨,亦是黃大仙下邨首批重建樓宇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之一,同時接收受興建彩園邨工程影響,而需搬遷的上水菜園村寮屋村民[2]。
位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火炭路)、沙田運動場(源禾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和瀝源邨(禾輋街)之間。











禾輋邨各大廈以「〇和樓」命名,後來太和邨亦用此組合命名。
| 樓宇名稱(座數) | 門牌號碼[3][註 1]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3] | 層數 | 每層伙數 | 每座單位數目(伙) | 建築師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更換前)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更換後) | 期數 |
|---|---|---|---|---|---|---|---|---|---|---|---|
| 康和樓(第1座)[註 2][註 3] | 禾輋街9號 | 雙塔式大廈 | 1977年 | 24(高座) 21(低座) | 34(2-21樓) 17(22-24樓) | 731 | 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 房屋署建築師[註 4] | 天順有限公司 (華營建築) | 東芝 CA11 (AC/2) | 東芝 CV150 (VVVF) | 1 |
| 豐和樓(第2座)[註 3] | 禾輋街7號 | ||||||||||
| 順和樓(第3座)[註 3] | 豐順街2號 | ||||||||||
| 民和樓(第4座)[註 3] | 協欣街7號 | 1980年 | 新昌營造 | 快高靈 (AC/2) | 蒂森克虜伯 GL (VVVF) | 3 | |||||
| 泰和樓(第5座)[註 3] | 豐順街8號 | ||||||||||
| 富和樓(第6座)[註 3] | 協欣街3號 | ||||||||||
| 欣和樓(第7座)[註 5] | 協欣街6號 | 單座工字型 (特別設計) | 13 | 16 | 384 | 公和建築 | 4 | ||||
| 美和樓(第8座)[註 5] | 協欣街9號 | ||||||||||
| 協和樓(第9座)[註 5] | 協欣街2號 | 雙連座工字型 (特別設計) | 32 | ||||||||
| 德和樓(第10座)[註 6] | 德厚街2號 | 舊長型大廈 (中央走廊式,連接I,27平方米單位設計) | 1977年[4] | 32(5-13樓) 28(2-4樓) | 372 | 有成建築 | 奧的斯 Spec IV (AC/2) | 2 | |||
| 厚和樓(第11座)[註 6] | 豐順街6號 | 1978年 | 32(5-13樓) 12(2樓) | 300 | |||||||
| 智和樓(第12座)[註 6] | 協欣街1號 | 32(5-13樓) | 288 | ||||||||
| 景和樓(第13座) | 豐禾里6號 | 新十字型大廈 (1999年版本,T字型特別設計) | 2003年 | 40 | 6(1-35樓) 4(36-39樓) | 226 | 林陳簡建築師有限公司 | (待查) | 日立 HVF (VVVF) | (不適用) | (不設期數) |
景和樓前稱豐穗苑,建築項目編號為ST30NH[5],但因政府於2001年9月決定暫時停售居屋,並將包括前豐穗苑在內的8,396伙居屋改作租住公屋[6],故此改為現稱,並作為租住公屋出租[7]。
禾輋邨在2003年之前只有12座樓宇。2003年,景和樓建成,併入禾輋邨。故此現時禾輋邨共有13座樓宇。另外,禾輋邨的外牆曾經在1983-84年,1990年及1998年進行油漆工程(用吊板);於2008年7月,禾輋邨首次用吊船進行外牆油漆工程。
商場原先升降機及扶手電梯採用奧的斯升降機,翻新後再加建迅達無機房升降機,商場後加扶手電梯由三菱電機及迅達提供。
禾輋商場早已在落成時設有冷氣,1980年1月12日吉利市百貨公司在此開業,樓高3層,1986年6月初吉利市全線結業,後來宜家傢俬更在該處開設2層高的專門店,1997年10月搬遷至新城市中央廣場才結業,後來變更為實惠家居專門店。
在2005年9月,有報導指屋邨內有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移交後商場將開設新華書城,不過計劃最終未有落實。禾輋商場於2006年開始進行翻新工程,包括重新裝修3樓和2樓原本已荒廢多年的前實惠鋪位。其中三樓於2007年重新開放,部份原來於2樓的商鋪已搬到3樓。在商場地下原為街市以及部份民生商店,例如7-11便利店、1988年開業的大昌食品及郵政局等,後來原位置則由AEON租用作超級市場,於2009年6月開幕,為禾輋商場增添新氣象。2009年11月,領展於邨內的宣傳橫額中,禾輋商場已改稱禾輋廣場,租戶以時裝、超市、電器和多間食肆為主。
禾輋廣場亦於2015年9月起在3樓展開翻新工程,在同年12月完成。到2017年12月,領展決定在2018年3月前終止地下AEON超級市場及禾輋街市150個商戶租約,並將街市裝修後重新放租。其中AEON超級市場在同年2月28日結業,而Living Plaza by AEON並於2018年10月在3樓重開。有政黨擔心此舉影響禾輋邨長者日常生活[8]。禾輋街市於2018年4月1日至11月中關閉翻新,同年12月重開,設80多間店舖,並新增親子主題餐廳及商店。壽司郎於2023年7月14日開業。各座3樓設有行人天橋連接商場,唯景和樓除外。
此外,街市(與厚和樓、智和樓相連)及已分拆出售移交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的禾輋商場及停車場等設施,其設於冬菇亭的熟食中心(俗稱大牌檔)在區內亦頗為著名,包括1982年開業的陳根記、樂園大排檔、新東方飲食和波記粥麵飯茶餐亭。不過到2017年12月,領展決定終止冬菇亭的租約,最快3月31日租約到期,惟陳根記獲得領展續約至2018年12月31日,於5月在大埔墟大明里以另一方式繼續營運。而禾輋邨分店在結業後遷至同區的京瑞廣場[9]。而新東方飲食於2018年12月中遷至智和樓地下的新舖位繼續營業。
大牌檔在聖誕前夕結業,工人現正展開清拆和重建工程,翻新後將變成有冷氣的新式冬菇亭。有老街坊擔心要「捱貴飯」[10]。
| 範圍/年度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康和樓、豐和樓、順和樓、民和樓、泰和樓、富和樓、 欣和樓、美和樓、協和樓、德和樓、厚和樓及智和樓 | R03 禾輋邨選區 | |||||
景和樓 | 尚未落成 | R02瀝源選區 | ||||
| 交通路線列表 | ||||||||||||||||||||||||||||||||||||||||||||||||||||||||||||||||||||||||||||||||||||||||||||||||||||||||||||||
|---|---|---|---|---|---|---|---|---|---|---|---|---|---|---|---|---|---|---|---|---|---|---|---|---|---|---|---|---|---|---|---|---|---|---|---|---|---|---|---|---|---|---|---|---|---|---|---|---|---|---|---|---|---|---|---|---|---|---|---|---|---|---|---|---|---|---|---|---|---|---|---|---|---|---|---|---|---|---|---|---|---|---|---|---|---|---|---|---|---|---|---|---|---|---|---|---|---|---|---|---|---|---|---|---|---|---|---|---|---|---|
九龍新界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