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福星鄉 (鄰水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星鄉,是四川省鄰水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存在於道光年間至1953年。

沿革[1]

[编辑]

1949年12月,九龍區人民政府即建立了福星鄉公所。1951年6月9日,福星鄉公所劃歸第六區(袁市區)公所領導。1952年8月,第六區公所改稱第七區公所,福星鄉公所屬第七區公所領導。1953年4月24日,福星鄉公所改稱長灘鄉人民政府。

參考資料

[编辑]
  1. ^雷志遠主編;中共四川省鄰水縣委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四川省鄰水縣組織史資料 1926-1987》.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08.第289頁
邻水县行政區劃(1949年12月21日至1950年2月)
(35個鄉鎮)
鼎屏區(6)
罈同區(5)
石永區(10)
九龍區(9)
柑子區(5)
邻水县行政區劃(1950年2月至1951年6月9日)
(35個鄉鎮)
鼎屏區(第一區)(6)
罈同區(第二區)(5)
九龍區(第三區)(5)
豐禾區(第四區)(7)
興仁區(第五區)(7)
柑子區(第六區)(5)
邻水县行政區劃(1951年6月9日至1952年7月17日)
(34個鄉)
鼎屏鎮
12個段
第一區(城北區)(4)
第二區(城南區)(3)
第三區(合流區)(3)
第四區(罈同區)(2)
第五區(九龍區)(2)
第六區(袁市區)(4)
第七區(豐禾區)(4)
第八區(石永區)(4)
第九區(興仁區)(5)
第十區(柑子區)(3)
邻水县行政區劃(1952年7月17日至1953年4月24日)
十二
(34個鄉)
城關區
14個段
第一區(城北區)(4)
第二區(城南區)(3)
第三區(合流區)(3)
第四區(罈同區)(2)
第五區(幺灘區)(2)
第六區(九龍區)(2)
第七區(袁市區)(3)
第八區(豐禾區)(4)
第九區(石永區)(4)
第十區(興仁區)(5)
第十一區(柑子區)(3)
邻水县行政區劃
鄉鎮
行政隸屬:四川省
已撤併鎮
已撤併鄉
舊區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關於四川行政区划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福星鄉_(鄰水縣)&oldid=8485967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