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福建地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6年12月14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福建地理"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位於北緯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总面积为12.40万平方公里。[1]

地理分区

[编辑]

歷史上的福建地理分區不是像如今分為「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而是分為「下四府」以及「上四府」。「下四府」分別為: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而「上四府」分別為:建寧府邵武府延平府汀州府。同時也是「八閩」名號的起源。

閩东福建东部閩江中下游及東北部山區的廣大區域,臨台灣海峽和东海,行政上包括福州宁德。其中閩中十邑通行閩語福州話,寧德的其他縣市多通行福安話。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連江縣(馬祖列岛)亦屬於閩东。該地區自古是福建的政治及文化中心

閩北福建北部的閩江上游地區,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側、戴雲山脈西北側。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平地區以及三明的部份地區;東靠寧德市、西對江西省上饒市和鷹潭市、南挨三明市、北臨浙江省麗水市。文化上接近閩東,通行閩語閩北片

閩中莆田,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區。三明市市區轄梅列、三元兩區,包括永安市、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寧化、沙縣、泰寧、將樂、建寧9縣。大田通行閩南方言,三明、永安、沙縣通行閩語閩中方言,寧化、清流通行閩西客家方言,泰寧、將樂、建寧、明溪通行閩贛方言,尤溪則通行閩東方言,而非閩南方言。莆田市包括仙遊縣和荔城區、城廂區、秀嶼區、涵江區。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烏坵鄉亦屬於閩中。

閩南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的區域,臨台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漳州泉州廈門三地,經濟較為發達,故又有閩南金三角之稱。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金門縣亦屬於閩南。通行閩語閩南片泉漳小片。西部毗鄰閩西地方,與客家地區過渡,亦有客家話分佈點,如:詔安縣秀篆、官陂、葛霞、太平、紅星等鄉鎮、雲霄縣南靖縣平和縣的部分地區。

閩西古代指福建最西端的州郡汀州,除龙岩城区和漳平外,其余各县均为客家住县,偶有山客,即畲族,系客家四州之一。

地形

[编辑]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1]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斜貫闽、赣两省,长约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峰。闽中山带从北至南分为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湾、多半岛的曲折海岸线为主体。闽江口由于山地逼近海岸,平原窄小;闽江口以南有较大的沿海平原,如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且广泛分布海蚀红土台地。闽东南沿海地带是省内耕地集中区,亦是福建省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

省内城市间往來在过去往往要经水路來达成。有闽江晋江九龙江下游冲积而成的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气候

[编辑]

福建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显,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年均气温在17-22℃,沿海全年高于10℃。冬季温暖,1月沿海平均气温8-13℃,山区6-8℃。夏季炎热,平均气温20-29℃,并多台风无霜期内陆260-300天 ,闽东南沿海300-360天,可一年三熟,适宜甘蔗等喜高温作物和亚热带植物生长,其他地区可一年两熟,适宜种植水稻茶树等。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配不均,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3-6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50-60%,7-9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10月至次年2月为,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小时。沿海及岛屿地区有效风能达2500-6500千瓦时/平方米。风能和台湾海峡油气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土地资源

[编辑]

土地面积12.38万平方千米,现有农业耕地123.47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间谷地与低丘陵梯田等地。红壤黄壤为全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

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5种,大、中、小型矿床413个。、铸型用砂、玻璃石英砂、叶蜡石高岭土萤石明矾石、砖瓦粘土,化工石灰岩、木泥混合料、混凝土用砂,压电水晶宝石花岗石料14种矿产居全国前5位。

还有地热点100余处,尤其是福州市,地下温泉资源十分丰富。

水文

[编辑]

河流

[编辑]
1850年九龙江口油畫
主条目:福建沿海諸河福建水库列表

主要河流有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由于降水丰沛,全省河川年径流量达1168亿立方米(闽江水量超过黄河)。多数河流落差大且水流湍急,水力理论蕴藏量达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36万千瓦。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海洋

[编辑]

该省东南面对台湾海峡东海南海之间,平均宽180公里),海岸线曲折,虽然海岸线直线长度为535公里,但曲线长度却达3324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8.3%。曲折的海岸线也形成了众多的海湾,如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湄洲湾东山湾等,而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沿海的岛屿共1404个,总面积约为1200多平方公里。[1]

生物

[编辑]

植物

[编辑]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为63.1%,居全国首位。林地面积617.9万公顷,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及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亚热带季风雨林区。

全省植物种类达5000种以上,其中用材树种400余种。主要树种有榕树松树杉树樟树楠树桉树红树毛竹等。草山、草场主要有禾本科鹅冠草狗牙草豆科胡枝子鸡眼草莎草科荆三棱珍珠莎等以及芦苇干菁等。真菌种类有400余种,食用菌和药用菌有银耳黑木耳蘑菇茯苓天麻密环菌等。

动物

[编辑]
  • 野生动物有数千种,各种昆虫5000种以上。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髭蟾角怪)等以及具有科研价值的文昌鱼
  • 25个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动物[2],7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动物[3]
    • 白绒乌骨鸡(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德化黑鸡(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闽南火鸡(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金定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莆田黑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莆田黑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番鸭(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戴云山羊(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闽南黄牛(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晋江马(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福建兔(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漳州斗鸡(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连城白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 福建黄兔(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特产

[编辑]

海产品

[编辑]
  • 全省近海渔场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适宜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20多万公顷。
  • 大小港湾125个,较大港湾22个,可供建设5—10万吨泊位深水港6个。

水果

[编辑]

土特產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2. ^晋江马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海峡都市报 (福建东南新闻网). 2007-12-12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5)(中文(中国大陆)). 
  3. ^农业部公告(第662号)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国农业信息网 (福建农业信息网). 2007-05-28 [2007-12-12](中文(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江西省江西省浙江省
浙江省
東中國海
 日本 韩国
江西省台灣海峽
 中華民國福建省
西
 福建省  
廣東省南中國海
海南省三沙市
 菲律賓
台灣海峽
 中華民國臺灣省
地理
历史
古文明
政权/势力
封国
秘密结社政权
战事
帝王
年号/纪年
货币
海事
政治组织
代议机构
军队
典籍
族群
语言
已消亡
文化
高校
饮食
景点
世界遗产
特产
经济
交通
陆运
海运
空运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1 ·江西 ·山东 ·台湾1
  中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1 ·广西 ·海南1 ·香港 ·澳門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2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註:分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但未实际管辖的行政区域。

1 基于台海现状台湾地区(含臺灣島澎湖群島金门马祖东沙群島太平岛中灘中洲礁等地)实际仍由中華民國政府管辖,详见臺灣問題;关于涉及台湾离岛的相关争议,详见福建省 (中華民國)、高雄旗津區中興里。涉及南沙群岛主权争议的内容,详见南海争端。涉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之争议,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问题

2藏南地區現由印度實際管轄,中印两国另有其他领土争议,詳見中印边界问题
中華民國的分區
  華中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南京市 ·上海市 ·重慶市 ·漢口市
  華南
福建 ·臺灣1 ·廣東3 ·廣西 ·雲南 ·貴州 ·海南特別行政區 ·廣州市
  華北
河北 ·山東 ·河南 ·山西 ·陝西 ·甘肅 ·北平市 ·青島市 ·天津市 ·西安市
  塞北
寧夏 ·綏遠 ·察哈爾 ·熱河 ·蒙古地方2
  東北
遼寧 ·安東 ·遼北 ·吉林 ·松江 ·合江 ·黑龍江 ·嫩江 ·興安 ·大連市 ·哈爾濱市 ·瀋陽市
  西部
西康 ·青海 ·新疆 ·西藏地方
註:此為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国大陆時所使用的分區,現已不再適用;關於當今實際統治之臺灣地區,詳見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台灣行政區劃

1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时台湾仍为日本屬土,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中華民國接收並統治至今,詳見臺灣光復臺灣問題

2 即原外蒙古地區;1946年起蒙古已成為受國際普遍承認之獨立主權國家,2012年5月中華民國政府發布之新聞稿重申蒙古并非憲法「固有之疆域」;1921年蒙古恢復獨立的同時,唐努乌梁海地區大部獨立為唐努-圖瓦,1944年被蘇聯吞并,蘇聯解體圖瓦成為俄羅斯聯邦主體

3 廣東省的香港澳門彼時分别為英國葡萄牙殖民地,詳見英屬香港葡屬澳門
其他的分區方式
中原河南 ·山東 ·河北 ·山西 ·北京 ·天津 ·陝西
華西四川 ·重慶 ·陝西 ·雲南 ·貴州
江南江蘇 ·安徽 ·浙江 ·上海 ·江西 ·福建
華中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岭南廣東 ·廣西 ·海南 ·香港 ·澳門
東南福建 ·金馬) ·台灣 ·廣東 ·廣西 ·海南 ·香港 ·澳門 ·台北 ·新北 ·桃園 ·台中 ·台南 ·高雄
港澳地區香港 ·澳門) ·台灣地區台灣省 ·福建省(金馬)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大陸河北 ·山東 ·河南 ·山西 ·陝西 ·甘肅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江蘇 ·浙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江西 ·四川 ·福建 ·廣東 ·海南 ·雲南 ·貴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內蒙古東部
河北 ·北京 ·天津 ·山東 ·江蘇 ·上海 ·浙江 ·福建 ·廣東 ·海南
中西
  中部
山西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部
內蒙古西部 ·廣西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蒙新內蒙古 ·寧夏 ·甘肅 ·新疆
青藏青海 ·西藏
南方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廣東 ·海南 ·廣西 ·四川 ·雲南 ·貴州 ·上海 ·重慶 ·澳門 ·香港 ·台灣
北方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山東 ·河南 ·陝西 ·山西 ·河北 ·北京 ·天津
另见:中国地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福建地理&oldid=8341427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