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福建农林大学

坐标26°5′16″N119°14′6″E / 26.08778°N 119.23500°E /26.08778; 119.23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更新(2018年7月28日)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26°5′16″N119°14′6″E / 26.08778°N 119.23500°E /26.08778; 119.23500

福建农林大学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校训明德 诚智 博学 创新[1]
创办时间2000年10月
学校标识码4135010389
学校类型公办省属
党委书记赖海榕
校长兰思仁
职工人數2900多
学生人數2.7万
校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2]
金山校区(本部):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旗山校区: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路63号
南平校区:南平市延平区兴华二路296号
安溪校区安溪县参内镇东二环路788号
总面积4800余亩
網站www.fafu.edu.cn
位置
地图
金山本部东门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的一所公办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于2000年10月,由福建农业大学福建林学院合并而成[1]。本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郊的金山学区。下属一所独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校园占地4900余亩;设有22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80个;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本科生2.5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10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历史沿革

[编辑]

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编辑]

1936年,學校以"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的名字創辦起來[3],并经历了多次分拆及合并过程。

福建农学院

[编辑]
1962年 福建林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厦门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立农学院等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1958年,森林系单独分出设立福建林学院,位于今南平市延平区,是当时福建省“八大”本科院校之一。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福建农业大学

[编辑]

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编辑]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

2000年10月,福建林学院与原福建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福建农林大学后,福建林学院原校址成為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在2009年4月27日恢复本科办学[4],屬福建农林大学二级教学单位。


學校演進圖

[编辑]
福建协和学院农科
(1936年秋)
 
 
 
 
 
 
 
 
 
 
 
 
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1940年春)
 
福建省立农学院
(1940年6月)
 
 
 
 
 
 
 
 
 
福州大学农学院
(1951年4月)
 
厦门大学农学院
(1951年6月)
 
 
 
 
 
 
 
 
 
 
 
 
 
 
 
 
 
福建农学院
(1952年8月)
 
 
 
 
 
 
 
 
 
 
 
 
 
 
 
 
 
 
 
漳州分部
 
 
林学系
 
 
 
 
 
 
 
 
 
 
漳州农学院
(1960年9月-1962年7月)
 
 
福建林学院
(1958年11月-1972年3月)
 
 
 
 
 
 
 
 
 
 
 
 
 
 
 
 
 
 
福建农林大学
(1972年3月)
 
 
 
 
 
 
 
 
 
 
 
 
 
 
 
 
 
 
福建农学院
(1975年5月)
 
福建林学院(1975年5月)
 
 
 
 
 
 
 
 
 
福建农业大学
(1994年1月)
 
 
 
 
 
 
 
 
 
 
 
 
 
 
 
 
 
 
 
 
 
 
福建农林大学
(2000年10月)
 
 


地理位置

[编辑]

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州市南台岛西端闽江下游河口盆地中心,为闽江乌龙江交汇处。学校东门(正大门)正对着闽江,西门外则为乌龙江。学校两面环山,南北方向分别为妙峰山和淮安山。

2001年之前,学校西门外有面积较大的沙滩,后面积已经大大缩小,2015年重新整建为新的沙滩公园。学校南门外为妙峰山。

气候条件

[编辑]

全年气候冬短夏长,温暖湿润。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379.4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日照时数1848.2小时。校园的年平均气温19.6℃,较福州市平均气温约低2.5℃,平均气温最低为1O℃左右(一月),最高为27℃左右(八月)。湿度也较福州市区高约15%[5]

年平均无霜期326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50毫米。校园外环境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北风西北风次之,夏季以偏南风为主,秋冬季以西北风为主,7-9月份受台风暴雨影响较大[5]

图书馆

[编辑]
福建农林大学在旧馆基础上扩建的图书馆

福建农林大学有4座图书馆,分别是位于学校北区的李常盛图书馆及下安新区的邵逸夫图书馆。北区的图书馆是2004年由校友李常盛捐资在旧馆基础上扩建而成[6],而邵逸夫图书馆则是2008年由邵逸夫先生捐赠500万元港币修建[7]。安溪校区图书馆和旗山校区图书馆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投入使用[8]

由邵逸夫基金会捐建的邵逸夫图书馆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现有纸质书刊总量为51.7129万种,163.3077万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145.5903万册、中外文过刊(装订本)17.7174万册(截止2007年9月30日)[9]。图书馆内藏有的部分图书,特别是多数计算机类图书配有随书光盘。截止2006年上半年,馆内随书光盘的数量已达到14,066张[10]图书馆馆藏图书以经济、工业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农业科学、生物科学、语言文字(主要是英语)、政治法律类为主为主。

对2005年1月至12月图书馆读者借阅新书情况调查发现,全年读者借阅各类图书总计293 620册,占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新书总量483 948册的60.67%。其中工业技术、语言与文字、经济及文学类新书的借阅比例较高,分别占新书借阅总量的l7.59% 、14.6O%、13.56%和13.19%[11]

校园环境

[编辑]

校园内部绿化较好,有大片农田、植被覆盖。近年来,校园内大量建设占用了部分农田。但截止2007年10月,仍有山地面积约50公顷,水体面积约15公顷,各类园地(农田)面积约15公顷,占校园总面积约50%左右[5]。校园的除西面外均为树木茂密的林地所包围,呈“U”字型排列。学校共有七条主要道路,并使用白兰花芒果荔枝南洋楹香樟刺桐木棉垂柳洋紫荆羊蹄甲蒲葵等植物作为行道树。

学校主干道所用行道树列表
道路名称金山路将乐路梅峰路荆东路求知路西芹路漳平路
行道树名称白兰花芒果树荔枝树羊蹄甲、洋紫荆为主垂柳为主南洋楹、假槟榔、白玉兰、棕榈、蒲葵等北段为福建山樱花,南段杨桃为主

学校内部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大致分为四个区:南区、北区、东区、西区。大多数学生居住于南区和北区,另外有部分学生居住于学校东面的昌融公寓(现在改名:锦江馨园)。金山学院位于学校南面的下安新区。校内有一个面积较大的观音湖和一个湿地公园,湖中央路称为求知路,路的中间为春晖桥。湖区东面为湖心岛。

历任领导

[编辑]
姓名校名职务时间
江一真福建农学院院长1952.08-1956.10
郭述尧福建农学院院长1956.10-1956.12
李来荣福建农学院院长1956.12-1968.12
许亚福建林学院院长1958.08-1969.06
张格心福建农林大学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72.03-1974.08
杨浩林福建农学院院长1978.06-1983.12
吴中孚福建农学院院长1983.12-1990.04
韩向阳福建林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1978.03-1979.10
罗少锋福建林学院院长1979.11-1984.02
俞新妥福建林学院院长1984.02-1987.11
陈启锋福建农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1990.04-1990.09
吕柳新福建农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1990.09-1992.05
吕柳新福建农学院院长1992.05-1994.02
吕柳新福建农业大学校长1994.02-1998.08
张建国福建林学院院长1987.11-1995.12
洪伟福建林学院院长1996.01-2000.10
郑金贵福建农业大学校长1998.08-2000.10
郑金贵福建农林大学校长2000.10-2010.12
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校长2010.12至今

学院设置

[编辑]

福建农林大学现有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医9大学科门类、22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学校曾是一所以农科类专业为主的本科院校,2000年农林两校合并后,学科专业结构发生改变。2007年底,全校共有7个学科门类,本科各专业农与非农的比例为21:78[12]

  • 作物科学学院 - 前身为创建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农学系和创建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农艺系[13]
  • 植物保护学院 - 前身为1940年9月成立的植物病虫害系[14]
  • 园艺学院 - 创建于1940年[15]
  • 林学院 - 前身为创建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森林系,2001年4月在原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基础上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16]
  • 生命科学学院 - 成立于2001年4月
  • 公共管理学院 -
  • 动物科学学院 - 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畜牧兽医系[17]
  • 蜂学学院 - 成立于2001年4月,其前身为农业部委托创办于1960年的养蜂专修科[18]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的土壤农化系(创立于1958年,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19]
  • 食品科学学院 - 前身为1958年原福建农学院园艺系食品加工专业及1985年复办的原福建农学院食品工程系[20]
  • 材料工程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合署) - 成立于2001年4月,其前身系原福建林学院林产工业系[21]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福建林学院计算中心[22]
  • 机电工程学院
  • 交通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始于1936年建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农业经济系,几经重组调整,于2021年1月正式成立。[23]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海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水产学科于2003年创办。2017年6月,福建农林大学整合水产、生命和食品学科的相关团队,成立了海洋研究院。2021年11月海洋学院成立。[24]
  •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 2007年6月4日正式组建成立,在园艺学院的园林花卉系、林学院的风景园林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广告系和工艺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25]
  • 海外学院 - 专门负责港、澳、台、华侨及外国留学生招生、日常管理、教学以及中外合作本科的预科教育。
  • 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合署)
  • 软件工程学院[26](已撤销[27])。
  • MBA教育中心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 地处茶乡安溪县,于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2014年與大同技術學院台灣嘉義市)簽署學術交流協議書強化兩校學術交流。[28]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独立学院[29]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学校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13 [201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中文(简体)). 
  2. ^历史沿革.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中文(简体)). 
  3. ^学校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7-28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中文(简体)). 
  4. ^校区简介[永久失效連結][永久失效連結]
  5. ^5.05.15.2薛秋华 余振辉 翁善波.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125-128.
  6. ^八月份大事记.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9-27](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7. ^由邵逸夫先生捐建500万元港币的逸夫图书馆已竣工投入使用. 福建农林大学校友会. [2008-06-11](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8. ^农林大记忆 | 书香盈远 浸染华年——图书馆的八十余载风雨路. 微信公众平台. [2024-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7). 
  9. ^全馆概况.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 [200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中文(简体)). 
  10. ^郑振品.加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与利用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7(3):92-93.
  11. ^李美珠.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借阅率调查分析——关于福建农林大学新书借阅调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3):158-161,164.
  12. ^学校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1-20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1)(中文(简体)). 
  13.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中文(简体)). 
  14.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3)(中文(简体)). 
  15.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2008-02-28 [2008-04-06](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16. ^奋进中的林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9)(中文(简体)). 
  17. ^动科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008-04-06](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18. ^梁勤 付中民.敢为天下先——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速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3):36-36.
  19. ^无.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3):F0002-F0002.
  20.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中文(简体)). 
  21.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2008-04-06](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22.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8-03-03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4)(中文(简体)). 
  23.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4)(中文(简体)). 
  24. ^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 [2021-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中文(简体)). 
  25.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4)(中文(简体)). 
  26. ^学院风采.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2010-03-25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30)(中文(简体)). 
  27.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八周活动安排表 - 福建农林大学. (原始内容(doc)存档于2018-07-17). 
  28.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012年招生计划总表
  29.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06年4月17日). 教育部.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4月28日)(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福建农林大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Category:福建农林大学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筑
古蹟
經貿
商務区
購物
文體娛樂
游乐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轨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枢纽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入驻高校
城内设施
文体
交通
行政管理
  • 上街鎮
  • 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理委員會
粗体: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斜体:非省重点建设高校专项资金安排的高校。
第二轮建设周期(2022—2026年)
教育部共建
农业农村部共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交通运输部共建
水利部共建
财政部共建
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
自然资源部共建
文化和旅游部共建
生态环境部共建
民政部共建
商务部共建
司法部共建
应急管理部共建
供销合作总社共建
中国科学院共建
国家铁路局共建
国家林草局共建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共建
国家统计局共建
国家中医药局共建
中国气象局共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
国家民委共建
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
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建
广电总局共建
中国民航局共建
市场监管总局共建
审计署共建
中央部属
福州市





厦门市
三明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
以上除另有标注的外,均为属地行政区省属、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985工程院校   原211工程院校   原全国重点大学   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职本:办学层次为职业教育本科的高校;:办学层次为专科的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不具备独立备案资格。
截止2017年5月31日,福建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9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36所),成人高校3所。注1
注1:中华民国福建省另有国立金门大学铭传大学金门校区民本(分)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马祖校区本(分),此处不列入。
國立
大學
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省市立
大學及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私立
大學
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地理
历史
古文明
政权/势力
封国
秘密结社政权
战事
帝王
年号/纪年
货币
海事
政治组织
代议机构
军队
典籍
族群
语言
已消亡
文化
高校
饮食
景点
世界遗产
特产
经济
交通
陆运
海运
空运
规范控制数据库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福建农林大学&oldid=8639368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