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福州战役 (1934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福州战役 (1934年)」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福州之战」。
福州之战
日期1934年7月6日—8月17日
地点
结果红七军团摆脱追敌,与闽东红军在宁德赤溪会师。
参战方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第二团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第十三团
 國民革命軍
指挥官与领导者
曾洪易
寻淮洲
乐少华
粟裕
中華民國陈仪
中華民國蒋鼎文
兵力
6000余(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数个师、团

福州战役是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简称“红七军团”)与國民革命軍福州地區发生的战争。

1934年夏,中共中央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自江西瑞金出发,向闽边境进军,牵制国民党军力,推动抗日运动。7月6日,红七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曾洪易、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率6000余人进入福建;29日,攻克南平樟湖坂,北渡闽江;30日,占领古田黄田、谷口。

中革军委随后命其东进水口,威胁福州。8月1日,红七军团进占水口,一部占古田县城。红七军团东进引起国民党震惊,福建省主席陈仪急调第八十七师,蒋鼎文亲赴福州部署,决定合击红军。蒋介石亦令湘北部队水运入闽增援。

8月3日,红七军团为避敌阻击绕道闽侯北部山区。4日,八十七师主力抵水口未遇红七军团,7日开始尾追。红七军团主力于7日晚向福州西北发起进攻,但因地形与敌情不明,突击受阻,未能突破隐士山坡防线,王庄机场突袭亦未成功。8日,红军再攻受挫,决定撤退转向闽东苏区

9日,红七军团护送伤员向连江桃源、潘渡转移。10日,遭五二二团追击,在梧桐山爆发激战。红七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部痛击敌军,并部署断敌退路。國民黨空軍轰炸误伤己军,红七军团亦有损失。夜间红七军团主动撤出战斗,转入连罗苏区

11日,红七军团安全抵达罗源风坂、百丈一带。12日,红七军团领导与闽东红军首长会晤,决定攻打罗源县城,打通连罗与宁德苏区的联系,闽东独立第二团在宁德策应,闽东独立第十三团负责配合攻城。13日晚,粟裕率部抵罗源白塔村,派小分队化装进城侦察。14日凌晨,红军发动奇袭:佯攻东西门,主攻南门,突破后直取县政府。游击队配合西门突入,红军迅速控制全城,全歼守军1000余人,缴枪数百,解救被押群众。当日下午,红七军团撤出罗源县城,继续北进。17日,在罗源梦龙伏击追敌四十九师,激战6小时,击退敌人七次进攻,毙敌180余人。随后,红七军团与闽东独立第二团会师于宁德赤溪[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福州市志(第6册).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9-11 [2025-04-25].ISBN 7-80122-484-1(简体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2. ^薛宗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剑指福州.福建日报. 2021-09-14 [2025-04-25](简体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地理
历史
古文明
政权/势力
封国
秘密结社政权
战事
帝王
年号/纪年
货币
海事
政治组织
代议机构
军队
典籍
族群
语言
已消亡
文化
高校
饮食
景点
世界遗产
特产
经济
交通
陆运
海运
空运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筑
古蹟
經貿
商務区
購物
文體娛樂
游乐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轨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枢纽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福州战役_(1934年)&oldid=8748594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