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政教合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祭政一致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神權政治

政教合一(英語:Caesaropapism)是指政府的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相结合,君主对教会的绝对控制。政教合一(德語:Cäseropapismus) 这个词最初可能由尤斯图斯·亨宁·伯默英语Justus Henning Böhmer创造。[1]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教合一即教会服从政府[2]。更极端情况下,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兼任宗教的最高领袖,被称为神权政治(英語:Theocracy)。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有时也被认为是一个政教合一国家,因其特殊的君主制和政府架构。[來源請求]

歷史

[编辑]

政教合一的情况例如,从公元330年到10世纪,东罗马皇帝对君士坦丁堡教会东方基督教会的权威。[3][4]拜占庭皇帝以保护東方教会为名,管理其行政,通过主持大公会议,任命主教,并给他们的权力设置界限。[5]皇帝对教会阶层有着强有力的控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就不能任职。[6]然而,一些东方教会人士,如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克里索斯托亞歷山大港牧首阿塔纳修斯、西方基督教圣依拉略、科多瓦主教何西乌等强烈反对帝国对教会的控制。[7]圣徒们,例如马克西姆,作为他们对正统的见证而抵制皇权。此外,由于教会的人,包括世俗人、僧侣、牧师,拒绝接受不符合教会习俗和信仰的事物,皇帝的法令有几次不得不撤销。这些事件表明,教会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教会自己手中,而不仅仅是皇帝。[8]

查士丁尼一世哥特战争(535年-554年)中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并任命了后来的三位教宗,他的继任者继续行使这一权力,后来被委托给拉文纳总督。从公元537年至752年,当时教皇需要拜占庭皇帝批准。[來源請求]

1547年,伊凡四世获得沙皇头衔,并将俄罗斯东正教从属于国家。[9]这种教会并入政府的程度远远超过拜占庭帝国,并在1721年达到顶峰,彼得大帝用一个神圣会议英语Holy Synod取代了大主教,使教会成为他政府下的一个部门。[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

[编辑]
  1. ^Kenneth Pennington, "Caesaropapism," Th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Supplement 2010 (2 Vols. Detroit: Gale Publishers 2010) 1.183–185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9.
  2. ^Swedberg, Richard; Agevall, Ola.The Max Weber Dictionary: Key Words and Central Concepts. Stanford Social Sciences Serie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2 [2017-02-02].ISBN 97808047509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Caesaropapism entails 'the complete subordination of priests to secular power,' and it essentially means that church matters have become part of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 [...]. 
  3. ^Cross, F.L.; Livingstone, E.A.,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2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18, 1983 
  4. ^Douglas, J.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revised,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73, 1978 
  5.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I:718–719, 1985 
  6. ^Latourette, Kenneth Scott,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to A.D. 1500I revised,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283; 312, 1975 
  7. ^Dawson, Christopher, The Making of Europe 2nd,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09–110, 1956 
  8. ^Meyendorff, John, Byzantine Theology: Historical Trends and Doctrinal Themes rev. 2nd,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5, 1983 
  9. ^Bainton, Roland H., Christendom: A Short History of ChristianityI, New York: Harper & Row: 119, 1966 

参见

[编辑]
亚洲
欧洲
1:参见馬來西亞历史。 2:参见至尊法案
参见:伊斯兰教天主教伊斯兰共和国神权政治伊斯兰共和国
斜體字為神權政體
剝削和反剝削
相關詞:割韭菜壓迫英语Oppression壓榨
剝削
角色
剝削者上層階級 · 少數)
互相合作的權力菁英
被剝削者下層階級 · 多數)
角色
的種類
社會階級
人數規模
社會控制
國家機器
意識形態
國家機器
文化
家庭
媒體
教育
政治
法律
宗教
工會
暴力
國家機器
經濟
反剝削
文化
家庭
媒體
教育
政治
法律
宗教
工會
經濟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政教合一&oldid=886626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