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号F遥五火箭点火起飞 | |
神舟飞船早期设计示意图 | |
| 任务类型 | 载人航天飞行 |
|---|---|
| 运营方 | |
| 国际卫星标识符 | 2003-045A |
| 衛星目錄序號 | 28043 |
| 任務時長 | 21小时22分钟45秒 |
| 圈數 | 14圈[1] |
| 航天器属性 | |
| 航天器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 航天器类型 | 载人飞船 |
| 人員 | |
| 人數 | 1 |
| 乘組成員 | |
| 任務開始 | |
| 發射日期 |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時00分03秒[1] |
| 运载火箭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 發射場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21发射工位 |
| 任务结束 | |
| 著陸日期 |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2分48秒[1] |
| 著陸地點 | 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 42°14′35.95″N111°29′36.02″E / 42.2433194°N 111.4933389°E /42.2433194; 111.4933389 |
| 軌道參數 | |
| 参照系 | 地心 |
| 軌域 | 低地球轨道 |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飞船的第五次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太空飞行约21小时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降落在四子王旗着陆场,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而且與東方紅一號刷新首颗卫星纪录类似,中國的首次载人飛行的过程也是最完整的(蘇聯飞船返回時宇航员跳傘着陆、美國飞船發射高度沒到达環繞地球軌道)。神舟五号任务目前也是人类最后一次单人执行的轨道级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飞船具备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即实施“两位航天员、飞行七天”(「二人七天」)的技术条件,最初航天员训练中,也按照两人一组分组训练[2]。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專門召開會議,同意在2003年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目標是「一名航天員,飛行一天」,具体方案是「白天發射,白天回收」。其后時任總裝備部部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李繼耐上將宣佈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实施时间定在2003年10月。[3]

神舟五号于北京时间(UTC +8)2003年10月15日9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9时10分进入离地面343千米的预定轨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现场观看了飞船的发射。神舟五号的发射过程的保密性介于美国与前苏联之间。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首次发射时那样开放民众到现场观看,也没有现场直播,但也要比前苏联更开放,在发射前几天公共媒体就开始进行报导,并在发射成功后几分钟就插播新闻公布具體情況。
据杨利伟在2010年出版的自传《天地九重》中回忆,神舟五号的发射并非完美,发生了一些险情。书中披露,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后,地面指挥中心的技术人员发现监控画面中的杨利伟没有动静,好像是失去了知觉,因而推测杨利伟可能出现了意外,生死未卜。杨利伟在2016年10月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采访时再次证实这一点[4],他表示当火箭发射到约30-40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突然出现了10赫兹以下的低频共振,并且叠加了6G的过载,超过正常理论值[3]。震动剧烈,人体难以忍受。此情况在地面训练时从未遇到,而当时杨利伟也以为自己将要牺牲。整个过程持续了26秒,但最后有惊无险。后来判断是长征2号F火箭的燃料与飞船振动频率一致产生了共振,并改进了火箭的燃料箱结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9时34分杨利伟向地面表示“感觉良好”。17时32分,飞船在进行第六圈飞行时,杨利伟与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第一次“天地对话”。18时40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并向地球发出问候。19时59分,杨利伟与家人通话。
神舟五号在完成了14圈绕地球的飞行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离预定着陆地中心点仅差4.8公里,返回舱落地时呈倾倒姿态,楊除了接觸頭盔造成嘴角輕微擦傷之外身體無恙。
2005年10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谢名苞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周晓飞介绍了神舟五号航天飞行的有关情况。[5]
在与返回舱和推进舱分离后,轨道舱继续绕地球运行半年左右[6]。2004年1月24日,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宣布神舟五号的轨道舱正常在轨运行100天,环绕地球飞行将近1600圈[7]。

本段时间均以东八区(UTC+8)为准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时间表如下[1]:
| 任务飞行时序 | ||
|---|---|---|
| 日期 | 时间 | 事件节点 |
| 10月14日 | 17时29分 | 首飞航天员梯队与记者见面。 |
| 10月15日 | 5时28分 | 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
| 5时30分 | 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杨利伟乘专车驶向发射塔架。 | |
| 9时00分03秒497毫秒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
| 9时10分 | 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 |
| 9时34分 | 航天员杨利伟向北京报告,感觉良好。 | |
| 9时42分 |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胡锦涛发表讲话 | |
| 10时31分 | 航天员杨利伟执行地面指令,摘下手套,并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 | |
| 11时08分 |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显示,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 |
| 11时12分至14时15分 | 航天员杨利伟进行太空飞行中的首次休息。 | |
| 13时02分 | 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显示,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第三圈飞行。 | |
| 13时39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绕地飞行第四圈。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显示,航天员杨利伟呈仰卧姿态,正在记录飞行日志。 | |
| 15时28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五圈飞行。 | |
| 15时57分 | 航天员杨利伟的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飞船变轨成功。 | |
| 16时50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六圈飞行。 | |
| 17时05分 | 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出航天员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舷窗向外拍摄到的地球画面,画面清晰。 | |
| 17时30分 |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与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进行实时通话。 | |
| 18时24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七圈飞行。 | |
| 19时57分 | 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进入第八圈。 | |
| 20时 | 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他的父母妻儿进行了“天地对话”。 | |
| 21时31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九圈飞行。 | |
| 23时08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十圈飞行。 | |
| 10月16日 | 0时18分 | 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进行第11圈飞行。杨利伟在太空进行睡眠。 |
| 1时17分 | 飞船飞行进入第十二圈。测控点向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报告飞船跟踪正常。 | |
| 2时52分 | 飞船飞行进入第十三圈。航天员杨利伟向地面指挥人员汇报身体感觉良好。 | |
| 4时19分 | 飞船飞行进入第十四圈。按照即定计划,飞船在环绕地球运行14圈后,将在预定地区着陆。 | |
| 4时34分 | 飞船第13次飞越中国上空,飞船飞行情况一切正常,地面指挥中心,各地监控站点工作正常。杨利伟开始进行飞船着陆的准备工作。 | |
| 5时04分 | 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的飞船飞越南大西洋海域上空,在这里待命10天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迅速捕获飞船目标,及时准确地向飞船发出了调姿和返回制动的指令。 | |
| 5时35分 |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发送返回指令。 | |
| 5时36分 | 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向预定落点返回。飞船轨道舱将留轨工作半年,开展相关的科学实验。 | |
| 5时38分 | 神舟五号飞船制动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返回舱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 |
| 5时58分 | 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组织指挥下,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飞船返回舱失去动力后,按照升力控制技术向预定着陆场降落,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 |
| 6时02分 | 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量站报告,飞船进入中国国境上空。 | |
| 6时04分 |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大气层,处于“黑障”阶段。 | |
| 6时07分 | 搜救直升机收到飞船返回舱落地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机上的搜索人员目视到“神舟”五号返回舱。由5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和14台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点前进。 | |
| 6时18分 | 返回舱引导伞已打开,杨利伟报告身体状况良好。 | |
| 6时23分 | 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場的主着陆场安全着陆。 | |
| 6时28分 | 地面搜索人员距返回舱落点7.5公里。 | |
| 6时31分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杨利伟通话,祝贺他顺利返航。 | |
| 6时33分 | 搜救直升机发现落在草丛中的飞船返回舱,并迅速着陆开始救援工作。 | |
| 6时36分 | 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 | |
| 6时38分 | 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 | |
| 6时54分 |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祝贺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 |
| 7时许 |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打电话表示祝贺。 | |
| 7时40分 |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直升机离开着陆场返回北京。 | |
| 执行航天员 | |||
|---|---|---|---|
| 姓名 | 年龄 | 职责 | 备注 |
| 38岁 | 指挥长 | 中国首批12名航天员之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发射前一天被挑选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8]。 | |
| 候补航天员 | |||
| 姓名 | 年龄 | 职责 | 梯次 |
| 37岁 | 指挥长 | 第一梯队 | |
| 39岁 | 指挥长 | 第二梯队 | |
神舟五号搭载的物品有:3面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北京奥运会会徽旗、联合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1kg植物种子:其中500g来自中国大陆,500g共36种来自台湾、金门、马祖和澎湖。[9][10][11]
神舟五号着陆点修建了纪念碑,纪念碑为大理石材质,正面写有“神舟五号返回落点”,背面用汉语和传统蒙古文两种文字记载了神舟五号飞行大事记、落点经纬度坐标。[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