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圣职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神職人員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0年3月6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圣职者"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圣职者

圣职者[1],或称神职人员,指在宗教机构中,担任宗教性职务的人员。大多數宗教都有圣职人员,虽然名称各异。而在某些宗教的某些教派,更對指定一定職級以上需要出家

儒教

[编辑]

傳統上儒教辅佐天子祭祀的神职官为太常或奉常,先秦时称为宗伯、秩宗、祝宗。礼部出现后逐渐吸纳太常的职能,至清代太常寺并入礼部。各地城隍由各地最高官员主祭。

在民间负责宗族祠堂的红白事和节日祭祖祭神的主祭者一般为宗族中辈分最大者。

道教

[编辑]

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的人员称为道士法師,正規道士法師須經由授籙、奏職、傳度等儀式(視乎不同派別有不同規定)取得神職身份。男性道士为乾道,也称道人、羽士、羽客、黄冠等,又尊称为道长。女性道士则为坤道,可称女冠,俗称道姑

佛教

[编辑]

佛教中的“圣职人员”(Buddhist clergy),中文一般通称为僧侣、和尚、上人法師師父,专指出家众、僧伽,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和沙弥尼等,因為沙彌或沙彌尼不能主持法會,嚴格不是聖職。在家的信徒稱居士僅為平信徒。近現代的教派和法令的變化,正式的僧侶也有不少結婚的,或居士一樣可以擔任聖職。在東南亞國家緬甸泰國柬埔寨,僧侶的最高領袖稱為「僧伽拉者」。

基督宗教

[编辑]

基督宗教中,由教会授予圣职。“Holy Order”在汉语中,被译为圣品或神品。天主教译为“圣秩”,聖公會译为“聖品/聖品人”,基督新教译为“圣职”。即指主教(监督)、牧师神父(司铎)、长老、执事(会吏)等人员[1]

天主教

[编辑]
主条目:天主教會聖職英语Minister (Catholic Church)
更多信息:天主教會司鐸英语Priesthood in the Catholic Church天主教會主教執事

天主教會的圣职人员,狹義上僅指主教神父執事等領受聖秩聖事而擁有「神權」者,廣義上還包括受教會當局認可、以平信徒身份從事的神學家教會事工者英语Lay ecclesial ministry。成為神父前必須先成為修士接受培育,主教則必須具備神父身分。在佔主流的拉丁禮傳統中,若非特殊案例,主教及神父均需為終身不婚英语Clerical celibacy in the Catholic Church男性,只有執事允許已婚男性擔任。

修士(特別是終身修士)和修女屬於「獻身生活者」,没有领受圣秩圣事,因此不属于圣职人员。

东正教

[编辑]

东正教神职人员分为独身(黑神品)、结婚(白神品)两个系统。结婚在家者可成为诵经士助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祭司。出家修行者,可成为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都主教牧首

新教

[编辑]

新教的教会由牧师和独立的长老管理,均可结婚英语Clerical marriage。而20世纪开始,女性亦可以成为牧师。

其中圣公会主教

救世軍

[编辑]

犹太教

[编辑]

犹太教拉比

伊斯兰教

[编辑]

中国用阿訇一词称呼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一般为男性。他们的工作性质为讲经传道,领导宗教仪式。维吾尔族突厥语族穆斯林则称其为毛拉,其中德高望重者称“大毛拉”。

阿訇的妻子则被称为师娘。在中国特有的清真女寺中,她们还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

伊斯蘭教的最高領袖為哈里發,目前由沙烏地王室擔任兩聖地監護人實質控制「兩聖寺」。什葉派的宗教領袖稱為伊瑪目,伊瑪目隱遁期間的最高領袖是馬爾賈

神道教

[编辑]
主条目:神職 (神道)

傳統上,男性稱神主神職,女性稱巫女。但自1950年代起,女性亦可以擔任神職。巫女要獨身但不出家的,如果巫女要結婚在過去要辭職,現在仍然可以在神社工作,但改轉神職

神职指的是那些在日本神道教神社内供奉神祇并履行祭祀仪式及相关责任的人。成為神職需要接受規範培訓和考試,並需獲得相對應的位階。

巫女是指負責神社的勤務的輔助人員,並且主要是擔任神職的助手,並且負責儀式中神樂舞的女性。要成為巫女不需要任何認證。

印度教

[编辑]

一般稱上師,但這個詞語在其他印度系宗教,如佛教也有使用的。

印度教改革派雅利安社的領袖同樣稱作上師或宗師(Swami)。另一個以印度教改革派為信仰的準軍事組織国民志愿服务团,其領袖的頭銜稱為「Sarsanghchalak」。

巴哈伊信仰

[编辑]

巴哈伊信仰中,没有圣职人员和教堂。这是它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王雷.《浅探基督教圣职体制的渊源及其历史沿革》. 金陵神学志 (江苏省南京市: 金陵协和神学院编务室). 2005, (2005年02期): 112–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4)(简体中文). 
基督教系列条目
耶稣基督
基础
聖經
神学
历史教会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宗派與運動
列表
公教會 / 天主教
正教會 / 東正教
東方正統教會
東方教會
景教
新教
密傳基督教
其他(非三位一體派
相关主題
禮儀
建築形式英语Church architecture
聖職人員
非聖職人員
注:標“*”的教會有時不被視作所屬宗派的一部分。
基督教主題
天主教(羅馬公教)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制度
法典
教理
七大聖事
聖母論
神學
(教會聖師)
大亞爾伯特 ·圣盎博罗削 ·圣安瑟莫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圣托馬斯·阿奎那 ·聖亞他那修 ·希波的圣奥思定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可敬者伯達 ·羅伯·白敏 ·聖伯爾納鐸 ·聖文德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聖加大利納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金口若望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彼得·达米安 ·聖厄弗冷 ·聖方濟各·沙雷氏 ·教宗額我略一世 ·額我略·納齊安 ·普瓦捷的依拉略 ·圣依西多禄 ·圣热罗尼莫 ·聖若望·達瑪森 ·十字若望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教宗良一世 ·聖亞爾豐索 ·聖女小德蘭 ·聖女大德蘭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里昂的聖依勒內 ·若望·纽曼
教宗良十四世
歷任教宗
修會及傳教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個別教會
禮儀劃分
拉丁禮教會
各东方礼教会
會議
活動
文化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圣职者&oldid=892263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