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圍角 | |
|---|---|
| Shek Wai Kok | |
從城門谷鳥瞰石圍角(2018年) | |
| 坐标:22°22′31″N114°07′25″E / 22.37531°N 114.12369°E /22.37531; 114.12369 | |
| 行政區 | |
| 地區 | 新界 |
| 區 | 荃灣區 |
| 时区 | 香港時間(UTC+8) |
石圍角(英語:Shek Wai Kok),是香港的一個山地,位於新界荃灣區的東北部,現時範圍大致上為老圍山坡之下、石圍角邨一帶。
昔日的石圍角有不少的原居民村落及寮屋,當中這些村落群形成了鄉村石圍角村。該村及鄰近的老圍村均為荃灣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1]。
19世紀末,當時的荃灣分為四個「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合稱為「荃灣四約」[2]。四個約的首領共同成立了「荃灣全安局」(今荃灣鄉事委員會之前身),負責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3][4]。
自1960年代中期起,當時的香港政府已計劃發展石圍角並興建新的公共屋邨[5][6][7]。為此,政府需要徵用石圍角村的土地以及清拆附近的寮屋區[5][6],期間有村民因不滿賠償方案而致函理民府反對[6][8],甚至一度向荃灣裁判法院申請控告房屋署[9]。1977年10月,石圍角村遷至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一帶以作重新安置[10][11][12]。經重置後的村落改稱為「石圍角新村」,至於原址則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負責興建公共屋邨[11][13]。石圍角新村是獲新界小型屋宇政策認可的鄉村之一[10][14]。

石圍角的公共屋邨發展項目於1977年11月開始動工建設[15][16],按興建時間排序為當時荃灣區範圍內的第14個公共屋邨[15][17][註 1]。在規劃新公共屋邨期間,當局曾一度打算以城門谷的原名成安谷[18],將其命名為「成安邨」[11][13]。1977年6月,房委會最終決定採用原地名稱石圍角作為邨名,定名為「石圍角邨」並沿用至今[11][15][17]。石圍角邨於1980年至1982年間分階段落成並陸續入伙,總計有8座樓宇[11][19]。
石圍角的住宅主要位於象鼻山路以南一帶,如公共屋邨石圍角邨、私人屋苑怡景園均座落於此。至於象鼻山路以北則為鄉村式發展用地,以中低密度住宅為主。
石圍角北部的宗教氣息甚為濃厚,山上以眾多佛教寺院及道教宮觀而聞名[2][20]。
![]() Shek Wai Kok Road 石圍角路 ![]() | |
|---|---|
石圍角路東段近石圍角巴士總站 | |
| 命名文件 | 《香港政府憲報》憲示第3497號[21] 《香港政府憲報》第3961號公告[22] |
| 命名日期 | 1983年11月4日(首次刊憲) 1990年11月2日(重新刊憲) |
| 道路長度 | 0.64公里(0.40英里) |
| 车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 车道数 | 4線雙程(2線雙程分隔道路;蕙荃路至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 3線雙程(2線往二陂圳路方向及1線往蕙荃路方向,不分隔道路;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至二陂圳路) |
| 地點 | 香港新界荃灣區石圍角 |
| 起點 | 荃灣區荃灣蕙荃路 |
| 終點 | 荃灣區老圍二陂圳路 |
| 建造 | |
| 通車 | 1980年7月20日(原有道路走線) 1989年12月28日(現時道路走線) |
石圍角路(英語:Shek Wai Kok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新界荃灣區東北部的石圍角,全長約640米,整體呈西南—東北走向,西接蕙荃路、東至二陂圳路。石圍角路貫通整個石圍角,是區內的最主要道路,亦是進出石圍角邨的唯一公眾道路。此外,該道路連同二陂圳路、三棟屋路均為荃灣市中心往返老圍、梨木樹一帶的最直接途徑,以及荃灣市中心往返城門隧道的次直接途徑[註 2]。
1980年7月20日,石圍角路配合石圍角邨落成而通車,並於1983年11月4日正式刊憲命名[21]。在石圍角路落成初期,原有道路走線為西接德士古道北、東至象鼻山路。但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隨著德士古道北及象鼻山路先後改為高架道路及幹線道路,石圍角路西端因而修改為連接蕙荃路,東端亦改用下通道形式連接二陂圳路,有關工程於1989年12月28日完成。1990年11月2日,石圍角路重新刊憲命名[22]。
石圍角路全段實施雙程行車,石蓮樓對出的行人過路處以西之路段設有路壆分隔東、西行車輛,東行及西行方向各設兩條行車線;至於行人過路處以東的路段則僅以雙白線作分隔,東行(二陂圳路方向)設兩條行車線、西行(蕙荃路方向)設一條行車線。
| 交通路線列表 |
|---|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荃錦交匯處及德士古道北以東、城門道以北為範圍。
| 年度/範圍 | 屬區 | 2000年-2003年 | 2004年-2007年 | 2008年-2011年 | 2012年-2015年 | 2016年-2019年 | 2020年-2023年 |
|---|---|---|---|---|---|---|---|
| 象鼻山路以北(鄉村為主) | 荃灣區 | 西南方向屬石圍角選區 東北方向屬象石選區 | |||||
| 象鼻山路以南(公屋為主) | |||||||
|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 | |||||||
| 芙蓉山 | 老圍 | 老圍/象鼻山 | ||
| 荃灣 | 城門谷 | |||
| ||||
| 荃灣 | 大窩口 | 城門谷 |
| |||||
|---|---|---|---|---|---|
| |||||
| 元朗區 | |||||
| 屯門區、離島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沙田區 | |||
區內其他地方 | |||||
新界大陸:曹公潭 -油柑頭 -釣魚灣 -青龍灣 -海美灣 -更生灣 -雙仙灣 -汀九灣 -近水灣 -麗都灣 -城門谷 -和宜合 -上葵涌 -象鼻山 -三疊潭 -芙蓉山 -老圍 -川龍 -大帽山 | |||||
| 葵青區 | |||||
22°22′31″N114°07′25″E / 22.37528°N 114.12361°E /22.37528; 114.1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