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盧秀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由於受到破坏,依據方針,本条目已獲半保護直至2025年11月5日19時04分。
請参閱保护方针保护日志以获取更多信息。如果您不能修改此条目,您可以请求修改在讨论页提出修改提议申请解除保护登录创建账号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生者传记条目需要补充更多可供查證来源(2023年8月27日)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无法查证的在世人物内容将被立即移除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2023年8月27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此條目或許过多或不当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图像及多媒体文件。(2023年8月27日)
请细阅有关合理使用媒体文件的方针指引,并协助改正违规內容,然后移除此消息框。条目讨论页可能有更多資訊。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25年10月23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盧秀燕
第3任臺中市市長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副职
副市長
秘書長
  • 黃崇典
前任林佳龍
多数票
列表
  • 第3屆:827,996(56.57%)
    第4屆:799,107(59.35%)
第4-9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任期
2008年2月1日—2018年11月20日辭職
继任沈智慧
选区臺中市第二選舉區
臺中市第五選舉區
任期
1999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
选区臺中市選舉區
第10屆臺灣省議員
任期
1994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
选区臺中市選舉區
个人资料
出生 (1961-08-31)1961年8月31日64歲)
中華民國基隆市安樂區
籍贯山東省諸城縣[1]
政党中國國民黨(1994年ー)
配偶廖述嘉
儿女2
亲属
  • 盧會亭(父)
  • 盧秀玲(妹)
  • 盧秀芳(妹)
学历
职业
  • 政治人物
  • 記者
获奖電視新聞採訪獎第25屆金鐘獎
1990年 《華視晚間新聞—假愛心真歛財系列報導》
网站盧秀燕的Facebook專頁
经历
      • 華視臺灣省政特派員
      • 台中市愛心媽媽副大隊長
      • 華視新聞部記者
        (1983年—1990年)
      • 華視中部新聞採訪中心主任
        (1990年—1994年)
      • 胡志強競選市長連任總幹事
        (2005年)
      • 胡志強競選直轄市市長市區總幹事
        (2010年)
      •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 臺灣省議員(第10屆)
        (1994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
      • 立法委員(第4—9屆)
        (1999年2月1日—2018年11月20日)
      • 臺中市第3—4屆市長
        (2018年12月25日至今)

盧秀燕(1961年8月31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現任臺中市市長。曾擔任記者[2]立法委員[3][4]臺灣省議員等。

從政生涯始於1994年,當時於臺中市選區當選為末屆臺灣省議會議員。1999年至2018年,連續當選六屆立法委員。2018年臺中市市長選舉,得票數勝過競選連任的林佳龍,當選為臺中縣市合併後第三任市長,也是首位中國國民黨籍女性市長;2022年臺中市市長選舉再度當選。[5][6]

早年生涯及背景

盧秀燕生長於基隆市安樂區。父親盧會亭祖籍山東諸城,是韓戰中被美軍俘虜的中國人民志願軍[7],戰後前往台灣,母親為新竹人,是家中最年長的女兒。[8][9][10]盧秀芳是她的胞妹,現於擔任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11]

盧秀燕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12]。往後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取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學位[13]

她在華視以「假愛心真歛財」系列報導獲頒第25屆金鐘獎電視新聞採訪獎。後來,她擔任華視晚間新聞氣象主播。派駐臺中地區後,她擔任華視中部採訪主任。

盧秀燕駐臺中期間,透過友人介紹認識未來的丈夫廖述嘉。廖述嘉為地方政治人物廖繼魯之子,曾任省轄市時期臺中市議員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等職[14]。婚後,她在從政方面受丈夫家人影響和支持。[15]

臺灣省議員(1994–1998年)

離開中華電視公司後,她在1994年臺中市選區參選臺灣省議員,並以最高得票數當選。

立法委員(1998–2018年)

1998年底,她參選立法委員並當選。

她在2000年總統選舉表態支持連戰

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中,她所在選區的競爭對手有沈智慧(同屬泛藍陣營,已連任六屆)、謝明源(已連任兩屆)等,最後以近十萬張得票數(為該次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地區最高得票數)當選連任成功。

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中,她獲得近十三萬張選票(該次選舉臺中地區最高得票數),再度勝過謝明源。

2014年2月,時任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表示將繼續尋求第四個任期,引來輿論質疑。其對手林佳龍民意調查支持比率逐漸升高,一度傳出消息表示盧秀燕將替代胡志強競選,但遭胡志強否認。[16][17] 2017年,盧秀燕受訪時表示確有此事。[18]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她獲得近十一萬張選票,成為該次選舉中得票數最多的中國國民黨籍當選人。

盧秀燕擔任第九屆立法委員時之立法院官方肖像照。

她在第九屆任內提出「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修正案」及「規費法修正案」。[19][20] 也向教育部爭取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之圍牆及人行道整修改善經費。[21]

2017年,她擔任第25屆立法院次級團體厚生會會長。[22]

發起反空汙公投

盧秀燕2018年參與發起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7案,題目為「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並擔任領銜人。對此,經濟學者柏雲昌表示,若每年都減少,恐怕6年後(臺灣)將面臨缺電危機。[23] 然而,盧秀燕認為,要求降低火力發電之比例,目標每年降低1%,非常穩健而溫和,且已有多國共同宣示棄用此種發電方式,是全球趨勢。[24]

本案共提交49.7萬份連署書,其中18.2萬份不合規定佔36.77%,死亡連署為1.1萬人佔2.38%,合格數31.4萬份,超過門檻28.1萬份,中選會因而在同年10月決議成案。[25]

同年11月24日,投票結果公布,「反空汙公投案」通過門檻,且同意票票數高於不同意票票數。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回應,將指示經濟部審慎評估,提出具體作法。[26]

臺中市市長(2018年至今)

主条目:盧秀燕市府

2018年的臺中市市長選舉中,她先於中國國民黨黨內初選以0.6%之得票數差距勝過江啟臣[27],獲該黨提名參選[28],後以20萬張選票之差距勝過對手林佳龍(時任臺中市市長)而當選,成為臺中縣市合併升格後首位女性市長,也是首位中國國民黨籍女性直轄市市長。

2022年的臺中市長選舉中,她以27萬張得票數之差距勝過蔡其昌,連任成功。[29]

「臺中山手線」計畫

2018年11月,盧秀燕於上任前表示,時任臺中市市長林佳龍推動之「台中山手線」計畫耗資約新臺幣一千億元(經可行性研究計畫總經費約新臺幣961億元,地方配合款274.46億元、中央政府補助532.78億元),但經濟效益低,且臺中地區道路及公車系統健全,因此不需此類計畫,並決定暫緩推動。[30]

2018年12月,總統蔡英文在臺中參加座談會之場合,公開表示希望盧秀燕能支持此具「前瞻性」之計畫。[31] 盧秀燕回應表示希望捷運之有關計劃「一起保障」,並要求「台中山手線」計畫改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她表示原欲暫緩執行「台中山手線」計畫,因該計畫「排擠捷運預算」。對此,臺中市第三選舉區立法委員洪慈庸表示,臺中捷運藍線與「台中山手線」計畫之預算計畫根本不同,各自納入前瞻計畫之中。[32]

要求中央全額補助

参见: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

2020年4月,盧秀燕表示希望「台中山手線」計畫比照臺鐵臺中線豐原站與大慶站間之高架化工程,經費全由中央政府支出。對此,臺中市第一選舉區立法委員蔡其昌表示,若只是鐵路雙軌高架化,身為民意代表當然努力爭取,然而「台中山手線」計畫除既有路線外,涉及大甲外埔后里之新路線,涉及場站之開發,如同捷運之場站設立位置,以及設立場站是否附帶商場開發等,只有由臺中市政府發動和規劃,才有辦法完成。[33]

臺中火力發電廠擴建

中央政府無視經濟部警告,規劃於2025年前使發電廠之燃煤機組除役,台電公司因此規劃於臺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但受阻於臺中市政府要求之都市設計審議程序而未能動工。[34] 盧秀燕所領導之市府團隊對此表示支持「增燃氣、減燃煤」,表示因中央政府一直對人民保證不缺電[35],進而堅持台電先拆除燃煤機組後,市府才會同意其新設燃氣機組。[36][37] 對此,長期研究臺灣空氣污染現象之學者莊秉潔表示,盧秀燕表面支持改燃氣,但「明知電力不足,還要拆機組」,無視此為中央政府能源政策造成之結果。[38][39]

2021年6月,內政部營建署認為法定程序並未要求中火燃氣機組須經都市審議,只因盧秀燕簽核即要求增加額外程序,已超過法律授權之範圍;因此,行政院發予中火特種建築執照,以利其燃氣機組能在2025年加入發電行列,進而使燃煤機組在2026年除役。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2020年臺中地區用電量達330億度,已超過中火279億度之發電量,盧秀燕市府團隊先拆後建之政策將影響2.8%至3%之供電,在考量兼顧供電穩定及空污問題,應讓燃氣機組能早日加入發電行列。[40] 王美花也宣布,可不經臺中市政府審議,逕由行政院核發建照以興建中火燃氣機組,並允諾以1部燃氣機組汰換2部燃煤機組及1座煙囪,以同時達穩定供電與減少空汙之雙重目標。對此,盧秀燕表示並不反對興建燃氣機組,但須「先拆再建」,否則中火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41] 盧秀燕表示,中火於2019到2021年用煤量均超過1,200萬噸,市府團隊強調「反煤不反氣、增氣應拆煤」兩原則,呼籲中央政府不只可拆除4部燃煤機組,應順應減少碳排放量之潮流,汰舊換新,早日改善中臺灣空氣品質,而不是繼續「中電北送」。[42]

石虎保育

参见:豹貓 § 臺灣

石虎之保育方面,盧秀燕市府團隊於上任後,依據臺中地區之石虎棲地調查報告等,檢討修正有關之保育自治條例草案內容並提送市議會,以期保育工作法制化,以達保育目標。2020年7月,「臺中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於市議會三讀通過,成為全臺繼苗栗縣後第二個通過有關法規之縣市;該法規對工程開發訂有石虎「熱區」,並規定每三年進行通盤檢討。市府團隊也已完成2017年至2019年石虎族群普查計劃。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臺中市於常設「石虎保育委員會」及「石虎熱區」劃定及定期檢討等方面之規範,相較其他地區更加嚴格。[43][44]

爭議事件

暫緩山海環線(台中山手線)計畫

確定當選台中市長後,盧秀燕於2018年11月28日謝票時向媒體表示,將修改林佳龍先前政策,暫緩興建「台中山手線」,主要考量經濟效益不大;她也表示該路線「花費約(新臺幣)1千億(元)的經費,環整個台中市卻要耗費兩小時時間,民眾搭乘意願一定很低。」[45][46]

2018年11月29日,盧秀燕向中國國民黨籍前臺中市市長林柏榕就有關議題討論;同時,盧秀燕特別澄清僅是暫緩興建該路線,因爲「檢視財政預算後,認為蓋捷運效能比『山手線』高。」[47]

2018年12月1日,總統蔡英文指示,「山手線」為臺灣中部重要軌道建設,期望能藉此帶動地區資源及人力整合,勸告盧秀燕多加考慮,表示將於兩人見面時更深入地交換有關意見;盧秀燕回應表示,中央政府若能保障捷運之興建預算,並保證給予「台中山手線」新臺幣一千億元之經費,「當然我們欣然接受」。[48] 12月2日,時代力量籍立法委員洪慈庸在個人臉書專頁發文要求盧秀燕了解清楚「山手線」是否會排擠捷運藍線預算;市府團隊發言人吳皇昇表示尊重洪慈庸的發言。[49] 12月3日,盧秀燕於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提出「暫緩山手線」是為了測試中央政府和執政黨會否實踐政見承諾,並樂見蔡英文總統表示支持,希望進一步爭取中央政府全額補助。

《臺中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會施政報告》指出大臺中山海環線計畫(包含山線高架延伸烏日、海線雙軌暨部分高架化及甲后線),市府已於2020年5月21日將報告書函送交通部審議;考量鐵路系統屬中央政府之財產,產權及營運皆歸屬於中央政府,市府將積極向中央政府爭取比照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由中央政府全額負擔及興建。[50]

台中世界花博合約

2019年1月31日,臺灣蘋果日報報導,世界花卉博覽會授權單位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二度致函盧秀燕市府團隊,但該團隊遲遲未就免費入園一事說明,加上林佳龍市府團隊原應在去年12月給付AIPH新臺幣約1,250萬元門票收入抽成仍未繳納,要求盧秀燕市府團隊於2月2日前完成匯款,否則將終止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之主辦權。[51]2019年3月4日,台中市政府與AIPH秘書長針對前後任市府所訂之票價政策、權利金以及契約內容進行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共識[52]

顏寬恒家族佔據國有地違建事件

2021年末至2022年初,台中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補選競選期間,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顏寬恒一再被質疑,其家族位於南屯之公共設施保留地(私人土地,但被規劃將來用於設置公共設施)違建未拆除完畢,位在龍井沙鹿交界的莊園豪宅也佔用興建於國有地之上。台中市政府規劃之捷運藍線正英站附近又有多筆土地屬於其家族,盧秀燕因此遭諷為「顏家秘書」。[53]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經勘查確認違建後啟動有關作為,將顏家在南屯區817地號公保地上之建物拆除完畢,並依規定結案。沙鹿民宅則列入預定拆除名單;該局強調,違建處理依《建築法》有一定處理程序及規定,將秉持一貫立場依法行政,已興建完成的違章建築物如有公共安全疑慮,按《台中市違建拆除優先順序原則》[54],屬第三軌列管排拆案件者將優先處理[55]。另外,有消息指出顏家沙鹿土地租予黃昏市場也有違建情況;承租人澄清,土地違建與顏家無關,已依法申請補照[56]。至於龍井國有地違建部分,都市發展局確認已全數拆除,封閉道路無使用行為[57]

降地價稅及遭控賣地圖利建商

2022年臺中市第二選舉區立法委員缺額補選當日,盧秀燕遭立場傾向民主進步黨大眾傳媒指控涉及圖利建商及財團等;市府團隊隨即召開記者會,強調絕無賣地圖利特定建商之事。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局長黃國瑋表示,在2014年時,胡志強市長已將北屯太原段列為社會住宅預定地,2016年時林佳龍市長已賣出一半土地,盧秀燕擔任市長後重新檢討需求,考量北屯已有4處社會住宅規劃及興建中,將地點改至西屯國安段,於2021年4月開工,總戶數更多[58]

臺中市政府於2020年調降土地公告地價稅達20%,遭媒體人張雅琴批評為為財團降低稅賦;張雅琴也稱盧秀燕將社會住宅用地售予財團,是「特權」、「霸凌年輕人」。前任臺中市新聞局局卓冠廷也指控盧秀燕在大量取消社會住宅的同時,將土地售予建商。對此,盧秀燕回應表示,她在上任後設定4年內興辦5,000戶社會住宅之目標,2021年已有5,508戶,預計2022年可達近7,000戶[59]

商用不動產業者世邦魏理仕(CBRE)於2021年8月發佈不動產投資市場年中回顧暨展望報告顯示,截至該月29日為止,全臺前十大土地交易案中,有4筆是由臺中市政府釋出,共成交新臺幣191億元。[60]

時任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黃文彬也強調社會住宅規劃是為了「顧及區域均衡,易地後社宅總戶數更多」。[61] 針對有關賣地指控,黃文彬表示:「太原段原址總面積近7.6公頃,林佳龍任內已售出約一半,金額23億3,720萬元。盧秀燕市長上任後,2019年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公開標售剩餘土地,所得約38億168萬元全數撥入《台中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62]

指控法院是民進黨開的

2025年6月,盧秀燕在臺中市議會接受質詢時表示,「法院是執政黨開的」、「法院與大法官都是民進黨自己人」,引發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嚴正抗議,譴責盧將司法用於政治操作,是對司法最廉價的踐踏。[63]

打鼓事件

2025年10月18日,盧秀燕以臺中市市長身分受邀擔任第21屆台中爵士音樂節開幕式嘉賓,並在活動中演奏康加鼓[64]開幕式期間,因舞台燈光設置不當,綠色聚光燈照射至其面部,導致現場僅能辨識其輪廓與口部,畫面呈現異常視覺效果。[64]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於事後表示,強調現場燈光由專業廠商操控,對於開幕式燈光出現偏色問題,已要求主辦單位與燈光團隊檢討調整,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確保後續演出的視覺品質。[65]資深媒體人溫朗東揭露,此次台中爵士音樂節的主辦單位正是文化局本身,而協辦廠商也是台中市政府自行招標且僅有一家投標,這使得文化局將問題推給「主辦單位與燈光團隊」的說法顯得矛盾。[66]

民主進步黨籍臺中市議員江肇國表示,高雄有BLACKPINK帶來粉紅浪潮,台中卻只有盧秀燕的「靈異死光」,批評市府應檢討資源分配而非一味作秀,並喊道「不要再害市長啦!」,指去年吹薩克斯風已引負評,今年打鼓加綠光更顯格局差異,市府內部已反彈,質疑是否在搞「個人崇拜」。[67]臺中市議會亦有其他民進黨市議員對此事件提出嚴厲批評。議員陳俞融認為活動安排可能過於集中於市長個人形象,並提出對城市行銷策略的關注。[68]

非洲豬瘟爆發

主条目:2025年台灣非洲豬瘟感染事件

2025年10月,臺中市梧棲區某豬場疑似出現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臺灣長期做為非疫區的紀錄被打破。22日,中華民國農業部就此案召開記者會,證實日前接獲臺中市政府動物保護處送請檢驗之死亡豬隻採檢樣本,出現病毒核酸陽性反應。據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明,指出政府已對疑似案例豬場進行豬隻預防性撲殺195頭,並完成環境消毒、設立管制區,同時下令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嚴禁使用廚餘餵養豬隻,以期迅速控制疫情[69]

本次疫情調查及後續處理過程中,由於從豬隻死亡到送驗相隔超過10日,因此臺中市政府遭市民質疑在相關程序有所拖延。對此,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局長張敬昌表示,動物保護處於14日派員前往豬場訪視,經獸醫師初診判定為胸膜肺炎,而不是非洲豬瘟,因此市府並未於第一時間採樣。20日,市府接獲獸醫師通報稱死亡豬隻疑似出現非洲豬瘟病徵,故緊急送請農業部依法檢驗,並將全力配合中央防疫措施[70]。在臺中市政府相關的說明會、記者會及其他應變會議中,市長盧秀燕因極少出席而遭批評「神隱」、「反應慢半拍」等等。對於這些爭議,盧秀燕則回應稱她當時是第一位受訪的市府官員,且市府有與中央進行協調,在中央公布疫情資訊後,臺中市政府也進行分工,由她與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共同出席、主持中央級的會議,至於臺中市地方的相關採訪及工作則授權副市長代理主持[71]。粉專「實習生特急」則認為,臺中市此次疫情爆發之根源在於盧秀燕上任後以「意識形態」為由,一味反對前市長林佳龍過去推行的「生質廚餘轉發電」政策,導致全市廚餘去化量嚴重不足。為解決廚餘過剩問題,市府只能默許豬場以廚餘做為豬食。為此,該粉專也指責盧秀燕此舉為「偷懶怠惰」、「只會做表面功夫」[72]

選舉紀錄

年度選舉屆數選舉區所屬政黨得票數得票率當選標記備註
1994第十屆臺灣省議員選舉臺中市選舉區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5,82120.51%
1998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市選舉區41,89811.47%
2001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42,4639.82%
2004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50,94412.79%[73]
2008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市第二選舉區95,87357.08%[74]
2012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市第五選舉區129,82257.86%[75]
2016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108,44651.52%[76]
2018第三屆臺中市市長選舉臺中市827,99656.57%[77]
2022第四屆臺中市市長選舉799,10759.35%[78]

獲獎紀錄

年份獲提名獎項結果
1990年《華視晚間新聞-假愛心真歛財系列報導》-電視新聞採訪獎(華視第25屆電視金鐘獎獲獎

參考資料

  1. ^臺中市長盧秀燕
  2. ^市長簡歷. 臺中市政府.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3. ^盧金足、黃國峰.拚第6次連任 盧秀燕:有信心打贏.中國時報. 2015-11-23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 ^臺中市第3屆市長選舉 選舉公報(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08-05). 
  5. ^中央通訊社.盧秀燕再發威 打破合併後台中市長不連任魔咒 | 政治. 中央社 CNA. 2022-11-26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中文(臺灣)). 
  6. ^最強母雞!國民黨徵召新北巿長侯友宜、台中巿長盧秀燕競選連任 | 《菱傳媒》 RWNews. rwnews.tw.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中文(臺灣)). 
  7. ^爱文历史.台湾中天主持人卢秀芳:父亲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 网易号. 1 June 2024 [21 March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4). 
  8. ^盧秀燕小檔案. 亞洲週刊. 
  9. ^蔡淑媛.勝選4小時…盧秀燕父逝. 自由時報. 2012-01-16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10. ^唐復年.自爆有日本背景 盧秀燕:我是族群融合、兩岸和平容得下的產物. Newtalk新聞. 2023-07-05 [202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2). 
  11. ^張怡文.「大姊來了!」盧秀芳、盧秀燕姊妹同框中天《雙城記》曝密辛. 中時電子報. 2018-08-09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12. ^政大地政學系六十周年 地政系友拜訪市長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中華新聞雲 / China Daily News. 2023-02-14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5)(中文(臺灣)). 
  13. ^聯合新聞網.淡江戰略所與「學姊市長」交流 盧秀燕:感謝學校栽培. 聯合新聞網.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中文(臺灣)). 
  14. ^廖述嘉. 國民大會.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15. ^林思慧.【盧秀燕專訪】姊妹都是當家主播 她以前就長這麼萌.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16. ^胡志強駁斥報載國民黨有意循周錫瑋模式陣前換將說. Yahoo News. 2014-06-09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中文(臺灣)). 
  17. ^盧秀燕代打?胡志強:這是來自外太空的消息 | Anue鉅亨 - 時事. news.cnyes.com.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中文(臺灣)). 
  18. ^鄭鴻達.盧秀燕自爆 上次台中市長選戰 國民黨曾考慮陣前換將. 自由時報. 2017-10-26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 
  19. ^改善寶寶哺乳環境 藍委提修法. 中國時報.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0. ^《規費法》增列學生票 盧秀燕:扶助學生是世界潮流. ETtoday新聞雲. 201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1. ^盧秀燕促成整修 中教大實小圍牆啟用. 中國時報.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2. ^立法院厚生會成立27年 盧秀燕接25屆會長. TVBS. 201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23. ^公投火力發電每年減1% 學者估6年後缺電. 蘋果日報. 201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24. ^民進黨錯誤解讀反空污公投 盧秀燕:拒絕空污、免於限電,由我來做. 民眾日報. 2018-08-06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25. ^李曉儒; 吳嘉堡.反空汙公投成案 中選會針對偽造提刑事告發. 公視新聞網 PNN (台北). 2018-10-02 [2025-04-14](中文(繁體)). 
  26. ^國民黨團籲每年減少1%空污 行政院:經濟部評估提具體作法. 蘋果日報. 201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27. ^民調險勝江啟臣 國民黨初選台中市長盧秀燕出線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視新聞網 PNN. 2018-02-09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2)(中文(臺灣)). 
  28. ^王家俊、陳郁仁.國民黨通過盧秀燕參選台中表面市長 盧:誓言打贏選仗.蘋果日報. 2018-02-21 [201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29. ^中央通訊社.盧秀燕贏蔡其昌逾27萬票 台中市29區全拿 | 政治. 中央社 CNA. 2022-11-26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4)(中文(臺灣)). 
  30. ^蘇君薇.盧秀燕:耗費千億經濟效益低 暫緩台中山手線 - 今周刊. www.businesstoday.com.tw. 2018-11-28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中文(臺灣)). 
  31. ^中時新聞網.蔡英文支持山手線 盧秀燕:一起保障捷運、兩全其美 - 政治. 中時新聞網.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中文(臺灣)). 
  32. ^自由時報電子報.批盧秀燕搞不懂山手線 洪慈庸嘆準市長「不能再狀況外」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12-01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中文(臺灣)). 
  33. ^自由時報電子報.盧秀燕喊山手線要中央全買單 蔡其昌:市長應多用功點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4-27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中文(臺灣)). 
  34. ^請支持台中增氣計畫. 台電公司.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35. ^中火燃氣機組開工卡關 藍籲先除役老舊燃煤機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通訊社,2021-04-28
  36. ^中火燃氣機組開工卡關 藍籲先除役老舊燃煤機組 | 政治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中文(臺灣)). 
  37. ^台中港新增燃氣發電廠 盧市長:機組汰舊換新、總量管制. 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中文(繁體)). 
  38. ^讀者投書》正事不做、搞事第一!中火煤轉氣延後 盧秀燕讓台中減煤供電雙輸 | 政治. 新頭殼 Newtalk. 2021-05-13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中文(臺灣)). 
  39. ^自由時報電子報.盧秀燕再阻中火煤轉氣 莊秉潔:中雲民眾的命比惡搞市長重要 - 自由財經.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6-23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40. ^聯合新聞網.中火燃氣跳過中市府拿特照 預計2026年拆2燃煤1煙囪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21-06-22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中文(臺灣)). 
  41. ^胡智凱.中火取得特照!盧秀燕:若不「先拆再建」中火將成「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 信傳媒. 2021-06-24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42. ^陳秋雲.同意中油天然氣隔離站用地 盧秀燕:增氣須拆煤保健康. 聯合新聞網. 2022-02-21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43. ^盧廢止石虎保育草案 議員罵不如苗栗. 自由時報. 2019-05-15 [201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4. ^兩縣市通過自治條例 石虎保育現曙光. 公視. 2020-07-16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45. ^曾鈺閔.盧秀燕將修正林佳龍兩項政策 暫緩山手線、大巨蛋也換地蓋. [201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6. ^嫌山手線效益低 盧秀燕喊暫緩惹議. 鏡報.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7. ^黃玉燕.停建「山手線」得罪人也惹議 盧秀燕:捷運優先. 大紀元新聞網.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8. ^蔡英文喊話山手線不能停 盧秀燕:盼中央儘速撥款,我們欣然接受. 風傳媒. 201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9. ^台中山手線暫緩 洪慈庸盼盧秀燕搞清楚狀況. 中央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50. ^臺中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會施政報告(PDF).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4-30). 
  51. ^AIPH揚言終止台中花博主辦權 盧秀燕回應了. 蘋果日報. [201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52. ^柳榮俊.花博權利金支付爭議 終於達成共識 - 中彰投. 2019-03-04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53. ^張瑞楨.被質疑護航顏家佔國有地違建 盧秀燕PO文「處世無畏」網留言灌爆. 自由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54. ^臺中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臺中市違章建築執行原則. lawsearch.taichung.gov.tw.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55. ^結案!顏家公保地違建全拆光 中市府大鬆一口氣 | 政治 | | Newtalk新聞. 新頭殼 Newtalk. 2022-01-21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中文(臺灣)). 
  56. ^TVBS.顏家又爆違建! 市場承租人澄清「與顏家無關」│TVBS新聞網. TVBS.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中文(臺灣)). 
  57. ^自由時報電子報.顏家國有地違建 拆除完畢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2-11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中文(臺灣)). 
  58. ^陳秋雲.盧秀燕賣社宅地圖利? 中市府:林佳龍先賣掉一半. 聯合新聞網. 2022-01-12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59. ^王秀禾.中市社會住宅五千戶達標 盧秀燕:落實居住正義. 風傳媒. 2021-11-02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60. ^鄭國強.誰是六都賣地王?前10大案台中占4筆 盧秀燕暫居冠 桃園鄭文燦緊追在後. 信傳媒. 2021-09-02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9). 
  61. ^曾雪蒨.前官員批盧秀燕「取消社宅賣地給建商」 中市府駁:易地後總戶數更多. 蘋果日報. 2022-01-12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6. 
  62. ^崔慈悌 、盧金足.盧市府:林佳龍任內已賣一半土地. 中時電子報. 2022-01-18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63. ^林長順.盧秀燕稱法院是執政黨開的 法官協會嚴正抗議. 中央社 CNA. 2025-06-13 [2025-06-13](中文(臺灣)). 
  64. ^64.064.1燈光惹禍!盧秀燕打鼓詭異畫面瘋傳「被當AI假人」 中市府:要求檢討. 鏡週刊. 2025-10-20 [2025-10-22]. 
  65. ^【有片】盧秀燕登台打鼓「綠光照臉」遭諷萬聖節造型文化局出手了. 上報. 2025-10-20 [2025-10-22]. 
  66. ^盧秀燕打鼓事件要檢討?溫朗東揭內幕!她驚呼:好靈異. NOWnews今日新聞. 2025-10-20 [2025-10-22]. 
  67. ^台中爵士音樂節驚見「鬼媽媽」!市長盧秀燕登場竟城靈異畫面. bubuu.com.tw. 2025-10-20 [2025-10-23](中文(臺灣)). 
  68. ^滿城盡是盧秀燕!粉紅浪潮對照靈異死光綠營酸:別再害市長. NOWnews今日新聞. 2025-10-20 [2025-10-22]. 
  69. ^林翊涵.非洲豬瘟入侵台中!市府挨轟:盧秀燕在幹嘛. Yahoo新聞網. 2025-10-22 [2025-10-22](中文(臺灣)). 
  70. ^陳敬丰.台中疑非洲豬瘟案發到送檢超過10天 農業局:剛開始沒有非洲豬瘟徵狀. 聯合新聞網. [2025-10-22](zh-Hant-TW last=).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71. ^許權毅; 莊智勝.台中爆非洲豬瘟!盧秀燕現身駁神隱:我是中市府第一個受訪的. ETtoday新聞雲. [2025-10-24](中文(臺灣)). 
  72.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 粉專曝盧秀燕為反對林佳龍造成廚餘問題. 自由時報. [2025-10-23](中文(臺灣)). 
  73. ^第 06 屆 立法委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74. ^第 07 屆 立法委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75. ^第 08 屆 立法委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76. ^第 09 屆 立法委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77. ^107年直轄市長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78. ^中央選舉委員會計票查詢網站.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8).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盧秀燕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臺中市政府
前任:
林佳龍
臺中市市長
第三、四屆

2018年12月25日-
現任
區域席次(168席)
基隆市(3席)
劉文雄) ·王拓) ·徐少萍
臺北市第一選區(10席)
秦慧珠) ·王雪峰) ·郝龍斌#() ·丁守中) ·卓榮泰) ·林濁水) ·施明德)→() ·林瑞圖) ·林重謨) ·穆閩珠
臺北市第二選區(10席)
沈富雄) ·李慶安) ·潘維剛) ·葉菊蘭#() ·陳學聖) ·洪奇昌) ·朱惠良) ·陳鴻基) ·馮滬祥) ·赖士葆
臺北縣第一選區(8席)
周錫瑋) ·周伯倫) ·李嘉進) ·劉炳偉) ·吳清池) ·李文忠) ·張清芳) ·葉憲修
臺北縣第二選區(10席)
陳景峻) ·蔡家福) ·李應元#() ·林志嘉) ·陳宏昌) ·周慧瑛) ·李顯榮) ·李先仁) ·羅福助) ·郭素春)  
臺北縣第三選區(9席)
趙永清) ·周雅淑) ·韓國瑜) ·羅明才) ·劉盛良) ·李慶華) ·賴勁麟) ·王兆釧#() ·廖學廣
桃園縣(12席)
陳根德) ·朱鳳芝) ·彭紹瑾) ·邱垂貞) ·呂新民) ·許鍾碧霞) ·邱創良) ·鄭寶清) ·鄭金玲) ·朱立倫#() ·吳克清) ·黃木添
新竹縣(3席)
邱鏡淳) ·張學舜) ·鄭永金#(
新竹市(3席)
柯建銘) ·林政則#() ·張蔡美
苗栗縣(4席)
劉政鴻) ·何智輝) ·陳超明) ·徐成焜
臺中縣(11席)
劉銓忠) ·劉松藩) ·楊文欣) ·林耀興) ·邱太三) ·郭榮振) ·徐中雄) ·林豐喜) ·張文儀) ·馮定國) ·楊瓊瓔
臺中市(7席)
蔡明憲) ·盧秀燕) ·沈智慧) ·謝啟大) ·王世勛) ·黃顯洲) ·黃義交
彰化縣(10席)
翁金珠#() ·林進春) ·謝言信) ·陳振雄) ·游月霞) ·陳朝容) ·黃明和) ·陳進丁民主聯盟) ·謝章捷) ·洪性榮
南投縣(4席)
陳振盛) ·林宗男#() ·張明雄) ·蔡煌瑯
雲林縣(6席)
林明義) ·曾蔡美佐) ·許舒博) ·侯惠仙) ·林國華) ·廖福本
嘉義縣(4席)
許登宮) ·蕭苑瑜) ·陳明文#()→() ·何嘉榮#(
嘉義市(2席)
黃敏惠) ·蔡同榮
臺南縣(9席)
洪玉欽) ·蘇煥智#() ·周五六) ·方醫良) ·黃秀孟) ·王幸男) ·宋煦光) ·李俊毅) ·葉宜津
臺南市(6席)
陳榮盛) ·許添財#( )→() ·林南生) ·賴清德) ·王昱婷) ·唐碧娥
高雄市第一選區(6席)
陳其邁) ·黃昭順) ·朱星羽) ·劉憲同) ·王天競) ·李慶雄
高雄市第二選區(5席)
林宏宗) ·張俊雄#() ·梁牧養) ·湯金全) ·江綺雯
高雄縣(9席)
王金平) ·吳光訓) ·楊秋興#() ·鍾紹和) ·蕭金蘭) ·林益世) ·林源山) ·余政道) ·徐志明
屏東縣(7席)
曾永權) ·伍澤元) ·郭廷才) ·曹啟鴻) ·廖婉汝) ·鄭朝明) ·蔡豪
宜蘭縣(4席)
林建榮) ·盧逸峰) ·陳定南#() ·張川田
花蓮縣(2席)
鍾利德) ·張福興#(
臺東縣(1席)
徐慶元#(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陳清寶
連江縣(1席)
曹爾忠
原住民席次(8席)
平地原住民(4席)
楊仁福) ·章仁香) ·林正二) ·蔡中涵
山地原住民(4席)
曾華德) ·高揚昇) ·瓦歷斯‧貝林) ·林春德
全國不分區席次(41席)
中國國民黨(23席)
民主進步黨(15席)
新黨(3席)
僑居國外國民席次(8席)
中國國民黨(4席)
民主進步黨(3席)
新黨(1席)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新黨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 新國家連線無黨籍
註2: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3: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註4: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88年(1999年2月1日至民國91年(2002年1月31日
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
區域席次(168席)
基隆市(3席)
劉文雄) ·王拓) ·徐少萍
臺北市第一選區(10席)
羅文嘉) ·李永萍) ·林重謨) ·卓榮泰#() ·陳建銘) ·蔡正元) ·許淵國) ·穆閩珠) ·秦慧珠) ·王雪峰
臺北市第二選區(10席)
林郁方) ·郭正亮) ·章孝嚴) ·段宜康) ·陳文茜) ·沈富雄) ·李慶安) ·藍美津) ·龐建國) ·陳學聖
臺北縣第一選區(8席)
周錫瑋) ·王淑慧) ·鄭志龍) ·李文忠) ·張清芳) ·李嘉進) ·廖本煙) ·周伯倫#(
臺北縣第二選區(10席)
陳茂男) ·鄭余鎮) ·李鴻鈞) ·周慧瑛) ·陳景峻) ·許登宮) ·柯淑敏) ·蔡家福) ·李顯榮) ·陳宏昌
臺北縣第三選區(9席)
李慶華) ·陳朝龍) ·鄭三元) ·周雅淑) ·林德福) ·賴勁麟#() ·洪秀柱) ·趙永清) ·羅明才
桃園縣(13席)
孫大千) ·彭添富) ·邱垂貞) ·朱鳳芝) ·郭榮宗) ·陳根德) ·陳宗義) ·邱創良) ·鄭金玲) ·李鎮楠) ·張昌財) ·楊麗環) ·呂新民
新竹縣(3席)
邱鏡淳) ·張學舜) ·陳進興
新竹市(3席)
張蔡美) ·呂學樟) ·柯建銘
苗栗縣(4席)
徐耀昌) ·劉政鴻) ·何智輝) ·杜文卿
臺中縣(11席)
郭俊銘) ·馮定國) ·邱太三#() ·楊瓊瓔) ·徐中雄) ·林豐喜) ·簡肇棟) ·顏清標) ·劉銓忠) ·楊文欣) ·紀國棟
臺中市(7席)
黃義交) ·李明憲) ·沈智慧) ·謝明源) ·盧秀燕) ·何敏豪) ·洪昭男
彰化縣(10席)
游月霞) ·魏明谷) ·邱創進) ·林進春) ·周清玉) ·謝章捷) ·卓伯源) ·陳杰) ·江昭儀) ·陳進丁
南投縣(4席)
吳敦義) ·蔡煌瑯) ·湯火聖) ·陳志彬
雲林縣(6席)
蘇治芬) ·曾蔡美佐) ·林國華) ·陳劍松) ·高孟定) ·許舒博
嘉義縣(4席)
李雅景) ·蔡啟芳) ·張花冠) ·何金松
嘉義市(2席)
蔡同榮) ·黃敏惠
臺南縣(8席)
陳唐山#() ·葉宜津) ·李俊毅) ·郭添財) ·鄭國忠) ·李全教) ·謝鈞惠#() ·侯水盛
臺南市(6席)
王幸男) ·賴清德) ·林南生) ·王昱婷) ·錢林慧君) ·唐碧娥
高雄市第一選區(6席)
林進興) ·陳其邁#() ·蘇盈貴) ·羅世雄) ·江綺雯) ·朱星羽
高雄市第二選區(5席)
郭玟成) ·湯金全) ·邱毅) ·羅志明) ·梁牧養
高雄縣(9席)
林岱樺) ·王金平) ·林志隆) ·鍾紹和) ·徐志明) ·余政道) ·趙良燕) ·林益世) ·陳麗惠
屏東縣(7席)
邱議瑩) ·林育生) ·曹啟鴻) ·曾永權) ·蔡豪) ·廖婉汝) ·鄭朝明
宜蘭縣(4席)
陳金德) ·廖風德) ·張川田) ·鄭美蘭
花蓮縣(2席)
盧博基) ·傅崐萁
臺東縣(1席)
黃健庭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吳成典
連江縣(1席)
曹原彰
原住民席次(8席)
平地原住民(4席)
林正二) ·章仁香) ·廖國棟) ·楊仁福
山地原住民(4席)
曾華德) ·瓦歷斯‧貝林) ·高金素梅) ·林春德
全國不分區席次(41席)
民主進步黨(15席)
中國國民黨(13席)
親民黨(9席)
台灣團結聯盟(4席)
僑居國外國民席次(8席)
民主進步黨(3席)
中國國民黨(2席)
親民黨(2席)
台灣團結聯盟(1席)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台灣團結聯盟
註2: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3: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註4: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1年(2002年2月1日至民國94年(2005年1月31日
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
區域席次(168席)
基隆市(3席)
謝國樑) ·徐少萍) ·王拓
臺北市第一選區(10席)
丁守中) ·章孝嚴) ·李永萍#() ·高建智) ·蔡正元) ·鄭運鵬) ·蕭美琴) ·徐國勇) ·費鴻泰) ·林重謨
臺北市第二選區(10席)
赖士葆) ·王世堅) ·周守訓) ·林郁方) ·潘維剛) ·藍美津) ·李慶安) ·黃適卓) ·郭正亮) ·李敖
臺北縣第一選區(8席)
林鴻池) ·莊碩漢) ·周錫瑋) ·李嘉進) ·李文忠#() ·吳清池) ·王淑慧) ·廖本煙
臺北縣第二選區(11席)
吳育昇) ·朱俊曉) ·李顯榮) ·吳秉叡) ·林淑芬) ·曹來旺) ·李鴻鈞) ·黃劍輝) ·蔡家福) ·陳景峻#() ·柯淑敏
臺北縣第三選區(9席)
雷倩) ·洪秀柱) ·沈發惠) ·趙永清) ·羅明才) ·李慶華) ·張慶忠) ·林德福) ·陳朝龍
桃園縣(13席)
吳志揚) ·朱鳳芝) ·彭紹瑾) ·孫大千) ·林正峰) ·陳根德) ·李鎮楠) ·楊麗環) ·張昌財) ·彭添富) ·郭榮宗) ·鄭金玲) ·黃宗源
新竹縣(3席)
葉芳雄) ·邱鏡淳) ·林為洲
新竹市(3席)
柯俊雄) ·柯建銘) ·呂學樟
苗栗縣(4席)
劉政鴻#() ·何智輝) ·徐耀昌) ·杜文卿
臺中縣(11席)
劉銓忠) ·謝欣霓) ·馮定國) ·吳富貴) ·江連福) ·顏清標) ·紀國棟) ·楊瓊瓔) ·蔡其昌) ·徐中雄) ·郭俊銘
臺中市(8席)
蔡錦隆) ·王世勛) ·盧秀燕) ·謝明源) ·黃義交) ·沈智慧) ·何敏豪) ·李明憲
彰化縣(10席)
林滄敏) ·陳杰) ·陳秀卿) ·江昭儀) ·陳進丁) ·卓伯源#() ·陳朝容) ·楊宗哲) ·邱創進) ·魏明谷
南投縣(4席)
吳敦義) ·湯火聖) ·林耘生) ·陳志彬
雲林縣(6席)
張麗善) ·張碩文) ·許舒博) ·林樹山) ·陳憲中) ·尹伶瑛)
嘉義縣(4席)
翁重鈞) ·蔡啟芳) ·林國慶) ·張花冠
嘉義市(2席)
臺南縣(8席)
侯水盛) ·鄭國忠) ·李全教) ·李和順) ·李俊毅) ·洪玉欽) ·黃偉哲) ·葉宜津
臺南市(6席)
唐碧娥) ·王昱婷) ·賴清德) ·高思博) ·林南生) ·王幸男
高雄市第一選區(6席)
李昆澤) ·張顯耀) ·林進興) ·管碧玲) ·羅世雄) ·曾燦燈
高雄市第二選區(5席)
黃昭輝) ·李復興) ·邱毅) ·羅志明) ·郭玟成
高雄縣(9席)
林益世) ·顏文章) ·吳光訓) ·陳啟昱) ·林岱樺) ·鍾紹和) ·徐志明#() ·余政道) ·趙良燕
屏東縣(6席)
伍錦霖) ·潘孟安) ·廖婉汝) ·蔡豪) ·鄭朝明) ·林育生
宜蘭縣(3席)
花蓮縣(2席)
臺東縣(1席)
黃健庭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吳成典
連江縣(1席)
曹爾忠
原住民席次(8席)
平地原住民(4席)
楊仁福) ·廖國棟) ·陳瑩)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4席)
孔文吉) ·高金素梅) ·曾華德) ·林春德
全國不分區席次(41席)
民主進步黨(16席)
蔡煌瑯# ·陳秀惠 ·洪奇昌 ·張俊雄# ·高志鵬 ·蔡英文# ·薛凌 ·王榮璋 ·尤清# ·張慶惠 ·林濁水# ·盧天麟# ·田秋堇 ·黃淑英 ·邱永仁# ·王塗發 ·許榮淑(補) ·吳明敏(補) ·林文郎(補) ·許德祥(補) ·黃誠(補) ·楊芳婉(補) ·陳宗仁(補)
中國國民黨(15席)
親民黨(6席)
台灣團結聯盟(4席)
僑居國外國民席次(8席)
民主進步黨(3席)
中國國民黨(3席)
親民黨(1席)
台灣團結聯盟(1席)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無黨團結聯盟新黨無黨籍
註2: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3: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分區為補選遞補。
註4:標註「*」表經協調後由新黨安排至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之人選。
註5: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4年(2005年2月1日至民國97年(2008年1月31日
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
中國國民黨(20席)
民主進步黨(14席)
區域席次(73席)
基隆市(1席)
謝國樑
臺北市(8席)
丁守中) ·周守訓) ·蔣孝嚴) ·蔡正元) ·林郁方) ·李慶安#()/蔣乃辛)() ·費鴻泰) ·赖士葆
臺北縣(12席)
吳育昇) ·林淑芬) ·余天) ·李鴻鈞*) ·黃志雄) ·林鴻池) ·吳清池*) ·張慶忠) ·林德福) ·盧嘉辰) ·羅明才) ·李慶華
桃園縣(6席)
陳根德) ·廖正井#()/郭榮宗)() ·吳志揚#()/黃仁杼)() ·楊麗環) ·朱鳳芝) ·孫大千 
新竹縣(1席)
邱鏡淳#()/彭紹瑾)(
新竹市(1席)
呂學樟
苗栗縣(2席)
李乙廷#()/康世儒#()() ·徐耀昌
臺中縣(5席)
劉銓忠) ·顏清標) ·江連福#()/簡肇棟)() ·徐中雄#() ·楊瓊瓔
臺中市(3席)
蔡錦隆) ·盧秀燕) ·黃義交*
彰化縣(4席)
陳秀卿#() ·林滄敏) ·鄭汝芬) ·蕭景田
南投縣(2席)
吳敦義#()/馬文君)() ·林明溱
雲林縣(2席)
張嘉郡) ·張碩文#()/劉建國)(
嘉義縣(2席)
翁重鈞) ·張花冠#()/陳明文)(
嘉義市(1席)
江義雄
臺南縣(3席)
葉宜津) ·黃偉哲) ·李俊毅
臺南市(2席)
陳亭妃) ·賴清德#()/許添財)(
高雄市(5席)
黃昭順) ·管碧玲) ·侯彩鳳) ·李復興) ·郭玟成
高雄縣(4席)
鍾紹和*) ·林益世) ·陳啟昱#()/林岱樺)() ·江玲君
屏東縣(3席)
蘇震清) ·王進士) ·潘孟安
宜蘭縣(1席)
林建榮
花蓮縣(1席)
傅崐萁*#()/王廷升)(
臺東縣(1席)
黃健庭#()/賴坤成)(
澎湖縣(1席)
林炳坤
金門縣(1席)
陳福海
連江縣(1席)
曹爾忠
原住民席次(6席)
平地原住民(3席)
廖國棟) ·楊仁福)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3席)
簡東明) ·孔文吉) ·高金素梅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 -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
註2:標註「(僑)」者為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註3: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4: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區域為補選遞補。
註5:標註「*」表國親聯盟共同推舉。
註6: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97年(2008年2月1日至民國101年(2012年1月31日
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
中國國民黨(16席)
民主進步黨(13席)
台灣團結聯盟(3席)
許忠信# ·黃文玲# ·林世嘉# ·葉津鈴(補) ·賴振昌(補) ·周倪安(補)
親民黨(2席)
區域席次(73席)
臺北市(8席)
丁守中) ·姚文智) ·羅淑蕾) ·蔡正元) ·林郁方) ·蔣乃辛) ·費鴻泰) ·赖士葆
新北市(12席)
吳育昇) ·林淑芬) ·高志鵬) ·李鴻鈞) ·黃志雄) ·林鴻池) ·江惠貞) ·張慶忠) ·林德福) ·盧嘉辰) ·羅明才) ·李慶華
基隆市(1席)
謝國樑
宜蘭縣(1席)
陳歐珀
桃園市(6席)
陳根德) ·廖正井) ·陳學聖) ·楊麗環) ·呂玉玲) ·孫大千
新竹縣(1席)
徐欣瑩
新竹市(1席)
呂學樟
苗栗縣(2席)
陳超明) ·徐耀昌#()/徐志榮(補)(
臺中市(8席)
蔡其昌) ·顏清標#()/顏寬恒(補)() ·楊瓊瓔) ·蔡錦隆) ·盧秀燕) ·林佳龍#()/黃國書(補)() ·何欣純) ·江啟臣
彰化縣(4席)
王惠美) ·林滄敏) ·鄭汝芬) ·魏明谷#()/陳素月(補)(
南投縣(2席)
馬文君) ·林明溱#()/許淑華(補)(
雲林縣(2席)
張嘉郡) ·劉建國
嘉義縣(2席)
翁重鈞) ·陳明文
嘉義市(1席)
李俊俋
臺南市(5席)
葉宜津) ·黃偉哲) ·陳亭妃) ·許添財) ·陳唐山
高雄市(9席)
邱議瑩) ·邱志偉) ·黃昭順) ·林岱樺) ·管碧玲) ·李昆澤) ·趙天麟) ·許智傑) ·林國正
屏東縣(3席)
蘇震清) ·王進士) ·潘孟安#()/莊瑞雄(補)(
花蓮縣(1席)
王廷升
臺東縣(1席)
劉櫂豪
澎湖縣(1席)
楊曜
金門縣(1席)
楊應雄
連江縣(1席)
陳雪生
原住民席次(6席)
平地原住民(3席)
廖國棟) ·鄭天財) ·林正二#(
山地原住民(3席)
孔文吉) ·高金素梅) ·簡東明
註1:委員所屬黨籍標示—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親民黨 親民黨 無黨團結聯盟無黨籍民國黨 民國黨
註2:標註「(僑)」者為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註3:標示「#」表任期內因故離職。
註5:標註「(補)」者,不分區為依序遞補,區域為補選遞補。
註6:該屆立法委員任期為民國101年(2012年2月1日至民國105年(2016年1月31日
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
多數黨
區域席次(49+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8)
原住民席次(1)
少數黨
區域席次(20)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1)
原住民席次(4)
區域席次(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2)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3)
原住民席次(1)
無黨籍或未加入黨團立委
區域席次(2)
日本 日治時期台中市尹
(1920年-1940年)
日本 日治時期台中市長
(1940年-1945年)
中華民國 省轄市實施地方自治前
(1945年-1951年)
中華民國 省轄市實施地方自治後
(1951年-2010年)
楊基先林金標邱欽洲張啟仲羅立儒(代理)→ 張啟仲(復職)→ 羅立儒(代理)林澄秋陳端堂曾文坡林柏榕張子源黄镜峰(代理)→ 林柏榕陳正雄(代理)→ 林柏榕(復職)林學正(代理)→ 林柏榕(復職)張溫鷹胡志強
中華民國 直轄市市長
(2010年-)
胡志強林佳龍盧秀燕
一級行政區
直轄市
主席
二級行政區
臺灣省
福建省
縣長
註:自2018年(民國107年)以後不再任命,職位懸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盧秀燕&oldid=8968438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