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盛樂

坐标40°28′33.452″N111°45′25.898″E / 40.47595889°N 111.75719389°E /40.47595889; 111.757193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爾縣
坐标40°28′33.452″N111°45′25.898″E / 40.47595889°N 111.75719389°E /40.47595889; 111.75719389
分类古遗址
时代
编号5-19
认定时间2001年
地图

盛樂或称盛乐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時的北都。具体地址過往由於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定,後经考古证明,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区和林格爾縣之北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盛乐城遗址。

典故

[编辑]

西漢時期時,盛樂位於定襄郡東漢時則於雲中郡曹魏時期,定襄郡、雲中郡被喬遷,盛樂被棄之荒外。

後來,拓跋鮮卑始祖拓跋力微進駐盛樂,並由拓跋猗盧建立政權,以盛樂為北都。直至拓跋珪建國稱帝,改代為魏政權,遷城至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平城,盛樂於是失去了都城的功用。

拓跋珪為推動盛樂的經濟發展,解散了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把牧民由各部酋長的私屬,統一成為北魏國的國民,使拓跋鮮卑族從部落制過渡為封建制。同時拓跋珪大力發展農業,使盛樂經濟繁榮,呈一時之盛。

参考文献

[编辑]
  1. 《魏書·外戚·賀訥傳》

外部链接

[编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通辽市
乌海市
呼伦贝尔市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兴安盟
跨省市区
参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都
并称
两都
四大
长安 ·洛阳 · ·(明代,陈建)
关中 ·
洛阳 ·建康 ·开封(明末,顾炎武)
长安 ·
洛阳 ·金陵 ·燕都(民国,朱偰)
五大
七大
十大
先秦
五帝
黃帝都有熊(疑為西坡遗址) ·堯都平陽(疑為陶寺遺址
(僅列出重要的)禹都陽城(有争议) ·斟鄩(疑為二里头遗址

秦朝
汉朝
三国
曹魏五都
长安遗址 ·谯都 ·许都遗址 ·邺都遗址 ·洛阳遗址
蜀汉
孫吳
西晋
洛阳[遗址] ·长安[遗址]
东晋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上京龙泉府[遗址] ·东京龙原府 ·中京显德府[遗址] ·南京南海府 ·西京鸭绿府
上京会宁府[遗址] ·中都大兴府 ·南京→东京辽阳府 ·西京大同府 ·北京上京临潢府大定府 ·南京开封府
五代
十国
五代
十国
西夏
大蒙古国
北元
上都[遗址]→ 应昌城[遗址]哈拉和林
南明
民国
人民共和国
参见: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含立项项目)
华北
北 京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东北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华东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山 东
福 建
江 西
中南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西南
四 川
重 庆
贵 州
云 南
西北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疆
:*斜体项目为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而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的项目。立项时遗址公园全称为“XX考古遗址公园”,列入正式名单后全称为“X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盛樂&oldid=8680121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