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 (俄語:Белое море ;卡累利阿语 和芬蘭語 :Vienanmeri )是巴倫支海 的延伸部分,位於俄羅斯 境內,为俄罗斯内海 [ 3] 。西面為卡累利阿共和國 ,北面為科拉半島 ,東面為卡寧半島 。面积8.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7米,最深处350米。该海域夏季海水温度6~15℃,冬季温度低于1℃。海水盐度24~34.5。结冰期约为6~7个月,11月至第二年5月初。[ 1]
白海包括四大海湾:梅津湾 、德维纳湾 、奥涅加湾 、坎达拉克沙湾 。[ 1]
该海域主要港口有阿爾漢格爾斯克 、北德文斯克 、奥涅加 、白海城 及坎达拉克沙 。主要島嶼有索洛韦茨基群岛 。有潮汐 發電 廠。有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通往波羅的海 。[ 2]
根据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划定,北海的北界为摩尔曼斯克 海岸线上的斯威托诺斯角 ( 俄语 : Святой Нос (мыс, Мурма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 ) (东经39°47’)至卡宁角 的两点连线。[ 4]
白海有四大海湾:东北的梅津湾 、东南的德维纳湾 、西南的奥涅加湾 和西侧坎达拉克沙湾 ,其中梅津湾 正对科拉半岛 。这四个海湾由漏斗形的“北海咽喉 ( 俄语 : Горло Белого моря ) ”相连。注入白海的河流包括注入梅津湾 的梅津河 、库洛伊河 、注入奥涅加湾 的奥涅加河 与维格河 、注入德维纳湾 的北德维纳河 、注入坎达拉克沙湾 的波诺伊河 、温巴河 ,以及直接注入中央“北海咽喉”的瓦尔祖加河 和凯姆河 。[ 1] [ 2]
南岸城市北德文斯克 的夏日 坎达拉克沙湾 白海中岛屿密布,但皆是小岛,其中最主要的是白海中央、奥涅加湾附近六座岛屿组成的索洛韦茨基群岛 。奥涅加湾上的基岛 亦因其上古老的修道院而知名。[ 2]
奥涅加湾 基岛 的海岸白海海床极其崎岖不平,高处有如正中凸出水面的索洛韦茨基群岛 ,而低处则如坎达拉克沙湾 中一处极深的海域,被称为“坎达拉克沙空洞”。咽喉区域非常浅,最深不过50m,而北部由于有海底隆起的原因更是只有不到40m深。这段浅海阻碍了和巴伦支海 的海水流动[ 2] [ 3] 。此外,各区域的海床材质差异亦较大,其中中央海区和德维纳湾的海床主要由泥沙组成,而奥涅加湾 和坎达拉克沙湾 的海床则是岩石和沙混合。海岸线上时常会有冰川时代 的沉积物 出现。西北部的海岸线较高,但相对其他地方而言较为平缓。[ 1]
白海的潮汐类型为半日潮 ,即一日中涨落两次。潮汐在咽喉海域速度较慢,大约为1km/秒,而在几处海湾中速度明显更快(在坎达拉克沙湾为1.3km/秒,在奥涅加湾为3.6km/秒,在梅津湾为9km/秒)[ 1] 。此外,海湾中的潮高也显著高于咽喉海域的潮高:在中心大概只有1米,而在南部的奥涅加湾可达10米。由于白海较浅,浪高较低,平均只有1米,而最高也只有3-5米[ 3]
两张白海的卫星图,上图拍摄于2000年4月23日,下图拍摄于2001年5月3日 每年,注入白海的各条河流总共带来227-251立方千米的淡水[ 5] ,其中以南岸的河流居多。带来淡水最多的北德维纳河 在雨水丰沛的年份可带来171立方千米淡水,而梅津河 、奥涅加河 、凯姆河 以及维格河 则每年分别带来38.5、27.0、12.5和11.5立方千米的淡水。由于其中大部分河流在五月解冻,40%的淡水会在该月份涌入白海,而在二月和三月注入的淡水则较少。注入淡水数量的月份差异导致白海的海平面会在一年当中有所升降,促进其和巴伦支海 之间的海水流动。[ 2] 这两片海域一年总共交换大约2000至2200立方千米的海水[ 3] 。春季淡水的大规模涌入还会导致白海表层(10米左右)的盐度下降。在西部海域会下降至26-27‰,东部为22-23‰,而在德维纳湾可低至10-12‰[ 3] 。此外,这些涌入的淡水为白海带来了较多的硅酸盐 ,且浓度会在一年中根据注入淡水数量而变化。[ 6]
白海的气候环境大致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极地气候 之间,多云和雾 。秋冬季白海多风,风速可达8km/小时,而10到11月更是常见风暴。白海冬季盛行东南风,将南方的冷空气带到白海上空,平均气温为零下15℃,北方水域则由于大西洋 上空的暖空气相对温暖,气温在零下6-9℃之间。而当北冰洋 上空出现反气旋 时,则盛行风会变为东北风,导致北极的冷空气涌入白海上空,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25℃[ 3] 夏季白海寒冷、多云而潮湿,盛行东北风,平均气温约为8-10℃,而当出现少见的东南风时大陆上的暖空气会被吹到白海上空,气温可升至16-17℃,甚至有时可达30℃。北部的年降雨量为282毫米而南部则为529毫米。[ 1] [ 3]
在10至11月,白海会封冻,一直持续到来年的5-6月。一月白海北部水温为零下1.9℃,中部为零下1.3-1.7℃,而在四个海湾则为零下0.6-0.7℃。水温差异系由各处盐度不同而导致,且正因为此每年白海各处解冻和封冻的时间亦不相同。[ 1] 海面上90%的冰层为浮冰 ,且会不停向巴伦支海 方向飘动。冰层厚度一般为40厘米,但在寒冷的冬季可达150厘米。[ 3] 夏季白海水温会回暖至16-17℃,但北部仍然相对较冷,仅有7-8℃[ 1]
白海深处的水温稳定在-1.4℃,盐度则稳定在30‰。水温随水深下降的规律在白海各处均不尽相同。比如在德维纳湾 的出口水温在12-15米深处就降至零度,但在坎达拉克沙湾 的出口要到65米深处才会降至零度。[ 3]
大诺夫哥罗德 的居民最迟在11世纪就已经得知了白海的存在,此后他们迅速探索这片海域以便航运和获取皮草 。首座建于白海海岸上的城市为北德维纳河 沿岸、建于13世纪末的霍尔莫戈雷 。1492年,一支载有谷物以及代表伊凡三世 的大使的船只启航前往丹麦,标志着霍尔莫戈雷成为俄罗斯 第一座国际港口。[ 7]
1635年绘制的白海地图 索罗维斯基修道院 1553年,英国航海家理查德·钱塞勒 乘“幸运爱德华号”前往霍尔莫戈雷以求通过东北航道开辟羊毛市场,他因此成为第一位造访白海的西方人。原本与他同行的还有休·威洛比 指挥的两艘船只“好望”号和“坚信”号,他受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 和240位伦敦的商人赞助,前往探索一条从北方抵达印度 和中国 的航线,但他的两条船只在半途被风暴吹离并因此沉没。[ 8] 沙皇伊凡四世 在得知理查德靠岸的消息后将他邀请至莫斯科,并设宴款待了他[ 9] 。理查德于次年返回伦敦。他向英国王室讲述了大量尚不为西欧人所知的俄罗斯地理情况,并转交了一封沙皇的信函。沙皇在信中提到俄罗斯迫切想和西方建立贸易上的往来。1555年英国女王玛丽一世 设立莫斯科公司 ,该公司随后通过白海和俄罗斯进行各种贸易,尤其是皮草贸易。[ 10] [ 11]
此后,荷兰商人也利用白海水道同俄罗斯进行贸易,霍尔莫戈雷一时变得极为繁忙。很快,霍尔莫戈雷的弊病便暴露:该港口依赖于较浅的河流泊位,故而能停泊的船只较少[ 7] 。但彼时的沙皇伊凡四世并没有选择拓宽霍尔莫戈雷的港口,而是于1584年在河流下游建立了一座名为“新霍尔莫戈雷”的新城。该城在1596年改为其现在的名字“阿尔汉格尔斯克 ”。[ 12]
从15世纪到18世纪,白海一直是货物进出俄罗斯的关键水道,但在1703年圣彼得堡 建城后该港作为一个通过波罗的海 链接庞大欧洲市场的不冻港使得白海水道的重要性有所减弱,而1916年起新建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成为了俄罗斯北部货物海运的重心。[ 1] 1933年,白海-波罗的海运河 竣工,将白海和波罗的海打通。
白海分布有超过700种无脊椎动物 、约60种鱼类 和多种海洋哺乳动物 ,包括白鲸 和港湾鼠海豚 ,而弓头鲸 、座头鲸 、北瓶鼻鲸 和虎鲸 则颇为罕见。[ 13] [ 14]
白海沿岸渔业不甚发达,主要捕捞对象为竖琴海豹 、环斑海豹 、鲱鱼 、宽突鳕 、大西洋鳕 和大西洋鲑 ,亦有发展中的海草种植产业。[ 1] [ 2] [ 3]
此外,由于白海-波罗的海运河的建立,船只可从奥涅加湖 出发经白海前往圣彼得堡 ,并通过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 前往伏尔加河 、里海 、黑海 和亚速海 沿岸的港口。白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包括阿尔汉格尔斯克 、奥涅加 、梅津 、凯姆 、坎达拉克沙 和温巴 。虽然白海会在冬季封冻,但由于有破冰船 全年皆可通航。[ 2]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White Se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苏联大百科全书 (俄语)^2.0 2.1 2.2 2.3 2.4 2.5 2.6 2.7 White Se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A. D. Dobrovolskyi 和 B. S. Zalogin"Seas of USSR. White Se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oscow University (1982) (俄语) ^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3rd edition (PDF) .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1953 [28 December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10-08). ^ Alexey K Pavlov; Colin Andrew Stedmon; A V Semushin; Tonu Martma.Linkages between the circ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White Sea, Arctic Ocean .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14,119 : 1–13 [2022-09-07 ] .doi:10.1016/j.csr.2016.03.00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9-07). ^ Andreas Krell; Caroline Ummenhofer; Gerhar Kattner; Andrew Donatovich Naumov.The biology and chemistry of land fast ice in the White Sea, Russia—A comparison of winter and spring conditions . Polar Biology. 2003,26 : 707–719 [2022-09-07 ] .doi:10.1007/s00300-003-0543-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9-07). ^7.0 7.1 霍尔莫戈雷城市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俄语)^ March, G. Patrick. 3: Ivan IV and the MuscoviteDrang nach Osten .Eastern Destiny: Russia in Asia and the North Pacific .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 1996: 26 [2017-02-08 ] .ISBN 9780275956486 .It was in pursuit of a northeast passage that the English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Richard Chancellor arrived in Kholmogory in 1553. ^ Laughton, John Knox.Chancellor, Richard .Stephen, Leslie (编).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0 .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87. ^ Henryk ZinsEngland and the Baltic in the Elizabethan era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2ISBN 0-87471-117-7 pp. 35,38 ^ Isabel De MadariagaIvan the Terrible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ISBN 0-300-11973-9 p. 121 ^ Kholmogory . [2010-09-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9 February 2009). . lomonosovo.ru (in Russian)^ Filatov N., Pozdnyakov D., Johannessen M.O.,, Pettersson H.L.,, Bobylev P.L., 2005, White Sea: Its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Dynamics Influenced by Global Change, pp.174, Praxis Publishing, Springer, retrieved on 06-05-2014 ^ Большой гость в Белом море . [2022-09-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7-07). 毛汉英.白海 .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0-10-01 ] (中文(中国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