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番茄紅素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2011年8月6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这篇条目
番茄紅素
首选IUPAC名
(6E,8E,10E,12E,14E,16E,18E,20E,22E,24E,26E)-

2,6,10,14,19,23,27,31- Octamethyldotriaconta- 2,6,8,10,12,14,16,18,20,22,24,26,30- tridecaene

识别
CAS号502-65-8 checkY
PubChem446925
ChemSpider394156
SMILES
 
  •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InChI
 
  • 1/C40H56/c1-33(2)19-13-23-37(7)27-17-31-39(9)29-15-25-35(5)21-11-12-22-36(6)26-16-30-40(10)32-18-28-38(8)24-14-20-34(3)4/h11-12,15-22,25-32H,13-14,23-24H2,1-10H3/b12-11+,25-15+,26-16+,31-17+,32-18+,35-21+,36-22+,37-27+,38-28+,39-29+,40-30+
InChIKeyOAIJSZIZWZSQBC-GYZMGTAEBZ
EINECS207-949-1
ChEBI15948
性质
化学式C40H56
摩尔质量536.873 g·mol⁻¹
外观深红色固体
熔点172–173 °C
溶解性無法溶解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番茄紅素lycopene)又稱茄紅素,是植物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一个中间物质[1],分子式C40H56,属于四萜,親脂性亮紅色,无维生素A活性。番茄紅素存在于番茄和其它紅色果实与蔬菜中,如:西瓜葡萄柚木瓜胡萝卜等。

番茄紅素在人体可能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促进细胞间连接与信号转导、防癌等多种生理功能[2]。术语 lycopene 源自古希腊语 λύκος(lúkos,wolf)及 περσικών(persikṓn,peach)所构成的番茄旧属名Lycopersicon(现称番茄组)。

色素

[编辑]
纯的番茄红素是红色的固体

番茄紅素的顏色是由於碳的共軛雙鍵(即單鍵雙鍵交互出現的結構)。其中的雙鍵降低了電子躍昇到高能階所需的能量,使分子吸收更長波長的可見光。[來源請求]番茄紅素吸收大多數的可見光,因此是紅色。

番茄紅素不溶於水,可做為食物色素。多孔材料(包括多數塑膠)很容易被番茄紅素染色。

若紡織品剛剛沾到番茄汁液,可以輕易的清除。但若塑膠被番茄紅素染色,番茄紅素會擴散到塑膠內,無論用熱水、肥皂、清潔劑都無法清除(不過用漂白水可以破壞番茄紅素的結構)。

食物來源

[编辑]
番茄紅素含量表
來源茄红素含量 μg/g
番茄8.8–42
番茄汁86–100
茄汁(料理用)63–131
番茄醬124
西瓜23–72
葡萄柚3.6–34
番石榴54
木瓜20–53
< 0.1

番茄紅素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有番茄、西瓜、葡萄柚、芭樂、木瓜、紅椒。不同品種的番茄和番茄的成熟度也會影響蕃茄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據統計番茄和各類番茄製品佔了85%的日常生活番茄紅素攝取量。

不同於其他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會在烹煮的過程中流失。番茄的食品加工,反而會提高番茄紅素的生物利用度。番茄醬中的番茄紅素的生物利用度比生鮮番茄高了四倍。這是因為番茄紅素不溶於水,但是溶於油,而且緊密地結合在植物纖維裡,所以烹煮、打碎番茄和加入油脂,可以大大提高消化系統吸收番茄紅素的能力。[來源請求]因此加工過的番茄製品像是番茄汁、湯、醬反而有比較高的生物利用度。[3][4][5]

註釋

[编辑]
  1. ^番茄红素.术语在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2. ^番茄红素的保健作用及发展前景.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3. ^羅英妃.番茄的茄紅素.中華民國農業部. 2006-08-24 [202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7)(中文).茄紅素是為脂溶性的,必須經由油脂烹調而自然釋放出來,才能讓人體有效吸收。 
  4. ^康健雜誌廣告企劃.原來媽媽們都錯了?攝取茄紅素,這樣吃更有效。. 康健雜誌(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03-19 [202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7)(中文).新鮮蕃茄的茄紅素為人體不易吸收的反式茄紅素,但經加熱後其結構會轉化為易被吸收的順式茄紅素。因此專家們建議以攝取蕃茄製品取代生食蕃茄,特別是像蕃茄汁、蕃茄醬這類蕃茄製品,多了破碎、加熱以及搾汁等加工破壞的程序,更能快速釋放茄紅素,吸收的營養價值比直接生食蕃茄高3倍以上。而且茄紅素屬脂溶性,加入油脂一起食用,腸道更容易吸收其營養,吸收率與利用率反而更好。 
  5. ^賴易成.茄紅素要怎麼吃、吃多少才可以防癌?醫師教一口訣秒懂重點. 元氣網. 2023-06-01 [202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7)(中文).「番茄+油+醋」水煮組萃取出茄紅素含量最高,比「單獨番茄」沙拉組(只吃番茄)高出約 7 倍。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胡蘿蔔素(C40
叶黄素类(C40
脱辅基类胡萝蔔素(C<40
维生素A类视黄醇(C20
类视黄醇药物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番茄紅素&oldid=8960563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