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在義陽(今河南省信阳市)僑置司州,北魏正始元年(504年)北魏中山王元英攻下義陽后,在此处设立郢州。南梁大通二年(528年)北魏郢州刺史元願達以義陽降南梁,南梁在義陽置北司州,後再改称司州。東魏武定六年(548年)、東魏高岳攻下義陽,改置南司州。
北周改南司州设立申州。隋朝大业二年(606年),改申州为义州,大业三年(607年)改义州为义阳郡,治所在义阳县(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管辖五县: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礼山县、淮源县。唐朝复为申州,属淮南道,辖三县: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宋朝属于淮南西路,北宋初,申州先后改称义阳军、信阳军,军治所不变,辖信阳县(义阳县、鍾山县合并)、罗山县。
信阳沿革:
| 唐朝申州辖县 | |
|---|---|
| 618年 | 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淮源县 |
| 619年 | 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废除淮源县) |
| 621年 | 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改属南罗州) |
| 625年 | 义阳县、鍾山县(罗山县来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