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甘仔轄·阿拉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甘仔轄·阿拉米
Kamachat Aslamie
白晝之王
Lelien
前任:不詳
繼任:甘仔轄·馬祿
國家大肚王國
時代臺灣荷治時期
族裔拍瀑拉族
其他名號番仔王
柯大王
出生1600年代左右
逝世1648年
大肚社
在位年代10年以上

阿庫瑪 • 甘米仔[註 1]荷蘭語Kamachat Aslamie[註 2];?—1648年)為臺灣大肚王國的一代國王(本質上較類似部落聯盟領袖),於荷蘭統治前中期在位,並且統領大甲溪以南的18個不同部族的村社,雄據於一方。在位末期,曾率領拍瀑拉族擊退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的侵擾;然而,終究因為荷蘭強勢的攻擊而低頭和議,不過卻依然維持著王國的獨立狀態。

名稱

[编辑]

荷蘭語的文獻中,稱呼阿拉米及其繼承人甘仔轄·馬祿(Kamachat Maloe)為「Keizer van Middag」,即是「白晝的帝王」之意(荷蘭文的middag對應到英文的midday、noon或afternoon tea,字面上有「中午」、「白天」的意味,但在現代荷蘭文中專指「下午」);其他原住民尊稱「Lelien」(可能原自巴宰語「dalian」,同樣意為「白晝之王」。

生平

[编辑]

臺灣史前時期,英勇善戰的拍瀑拉族開始兼併周邊部族,建立跨部族的大肚王國[1]至阿拉米在位時期,除了拍瀑拉族的五個村社之外,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等眾多部族及村社也都臣服於大肚王國的領導之下,統治著中台灣廣大的領土。[1]1644年,統治大員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在擊敗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之後,順勢南下進攻大肚王國[2];由於易守難攻的地形優勢,以及拍瀑拉族強勢的反擊,使得大肚軍成功擊退荷蘭軍隊。然而,翌年,荷蘭再次進攻大肚,摧毀13座王國內的村落,阿拉米只能被迫接受范布鍊牧師的調停,向荷蘭低頭和議,前往由荷蘭召開的北路地方會議。[3][4]

1645年4月,阿拉米與東印度公司於南部地方會議簽署條約,表示大肚王國向荷蘭人臣服,大肚王國於同年也失去了牛罵社沙轆社等村社;然而,他並不允許基督教的傳播以及歐洲人在境內定居滯留,更無設置荷蘭語的譯官。[5]不過,阿拉米仍然保有大肚王的頭銜,並持續統治著半獨立的王國。阿拉米向東印度公司臣服之後,荷蘭逐漸取代大肚王於轄下領土的仲裁權力,從荷蘭駐兵處理村設紛爭的諸多例子中,可以看出臺灣長官與大肚王之間的權力消長。[6]1648年,阿拉米駕崩,確切死因不詳[註 3];死後由其外甥甘仔轄·馬洛繼承大肚王國王位、由馬洛的繼父Tarraboe攝政(實際上的統治權在馬洛的外祖母手上)。而荷蘭東印度公司方面,也在阿拉米駕崩後更加積極削弱大肚王在大肚王國的權力和影響力,直到退出臺灣為止。[6]

相關

[编辑]

相關作品

[编辑]

註釋

[编辑]
  1. ^「甘仔轄」又作「干仔轄」、「干馬轄」、「干仔旱」、「加瑪哈」;「阿拉米」又作「阿斯拉米」。
  2. ^Kamachat又作Kamacht、Camachat、Tackamaha;Aslamie又作Aslamies。
  3. ^漫畫家杜福安於繪本《大肚王傳奇》中指出阿拉米為抑鬱而終,享年四十多歲。[7]

參考

[编辑]
  1. ^1.01.1大肚番王傳奇 -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12.
  2.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頁74。
  3.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頁78。
  4. ^賴永祥長老,"十七世紀荷蘭駐臺宣教師名單"[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賴永祥長老史料庫,retrieved on 2013-07-29.
  5.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板橋市:稻鄉,頁82。
  6. ^6.06.1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PDF). [2014-10-18].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09-05-30). 
  7. ^杜福安,大肚王傳奇 42-1[永久失效連結]
註:日治時期以前,各政權皆未全面控制臺灣,僅實質統治其部分地區
原住民族政權
大肚王國
白晝之王(已知)
瑯嶠十八社
大頭目(已知)
荷治時期
荷蘭共和國
執政
荷蘭東印度公司
臺灣長官
西治時期
西班牙王國
國王
菲律宾都督府
都督
雞籠淡水長官
明鄭時期
南明
皇帝
東寧
延平王
鄭成功鄭襲(东都主)鄭經鄭克𡒉(监国)鄭克塽
清治時期
清朝
皇帝
臺灣廈門道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臺灣道
福建分巡臺灣道
吳昌祚俞存仁(代理)朱鴻緒(未就任)孫國璽劉藩長倪象愷張嗣昌沈起元(代理)尹士俍劉良璧(代理)莊年書成方邦基(代理)金溶拕穆齊圖德文楊景素覺羅四明余文儀蔣允焄(代理)蔣允焄奇寵格余文儀張珽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萬鍾傑王慶常(未就任)楊廷理劉大懿季學錦遇昌慶保遇昌慶保清華張志緒汪楠糜奇瑜汪楠蓋方泌(代理)汪楠蓋方泌(代理)葉世倬毛鼎亨(未就任)史譜周漪陳中孚胡承珙方傳穟孔昭虔陳鑾(未就任)劉重麟鄧傳安(代理)平慶周凱劉鴻翱周凱熊一本(代理)沈汝瀚姚瑩熊一本仝卜年熊一本徐宗幹瑞璸(未就任)裕鐸孔昭慈洪毓琛陳懋烈丁曰健吳大廷梁元桂(代理)黎兆棠定保周懋琦(代理)潘駿章夏獻綸周懋琦(代理)張夢元劉璈陳鳴志唐景崧程起鶚唐贊袞顧肇熙陳文騄賴鶴年區鴻基(未就任)
福建臺灣省
巡撫
日治時期
臺灣民主國
大總統
大日本帝國
皇帝
臺灣總督府
總督
戰後至今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主席
總統
蔣中正李宗仁(代理)蔣中正嚴家淦(繼任)蔣經國李登輝(繼任)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
臺灣省
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
省政府主席/省長
人物
民族
村社
歷史
臺灣荷蘭統治時期(1624–1662年)
組織
事件
主要事件
其他事件
地點
村落
城堡據點
十一郡省
人物
臺灣長官
傳教士
其他人物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甘仔轄·阿拉米&oldid=8475841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