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王肃 (三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名为王肃的其他人物,請見「王肃」。
关于名为王子雍的其他人物,請見「王子雍」。
关于名为兰陵侯的其他人物,請見「兰陵侯」。
此條目需要更新(2019年7月31日)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王肅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期经学大师,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也是西晉奠基人之一司马昭的岳父,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外公。王肃注释的儒家六经曾经是从三国一直到南北朝的官方儒学教材,直至唐代孔颖达重新编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注释。著有《孔子家语》、《孔从子》、《尚书传》、《论语注》、《孝经注》等五部书籍。[1]

生平

[编辑]

汉献帝興平二年(195年)出生於會稽郡[2],十八岁时(212年)向宋忠学习《太玄》,融合今古文经学两家学说以為已用[3],並注解《尚書》、《诗经[4]。王肃推崇賈逵马融,不好鄭玄之學,曾針對《月令》是否以十月為歲首的問題提出論難;又如“曰若稽古”一辭,鄭玄解釋“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王肃解釋为“顺考古道而行之”。王肃日後自立門戶,當時稱“王學”[5]

王肃于黄初年间擔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肃嗣兰陵侯。太和三年拜散骑常侍,此后又兼任秘书监、祟文观祭酒正始元年(240年),出任广平太守,后因公事召回朝廷,拜议郎,很快又任侍中,再迁太常。曹爽执政时,由于牵连上宗庙事宜而被免职,不过此后又担任河南尹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被废,王肃持兼任太常,去元城迎接曹髦来继帝位。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叛乱,王肃建议司马师立刻前往征讨,破敌之后被封为中领军,加散骑常侍。

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諡景侯。子王yùn嗣爵,但无子而亡,封国绝嗣而除。直到景元四年(263年),王肃的另一个儿子王恂又重新被封为兰陵侯。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诸侯时,王恂因为王肃的功劳被封为第四等的氶子。

軼事

[编辑]

明帝曹叡時期,散騎常侍王肅著作經傳解說和議定朝儀,都改易鄭玄的版本,作為鄭玄再傳弟子的王基因而與王肅抗衡,堅持要跟從鄭玄的原意。

神算朱建平曾幫他看面相,說其可活到七十多歲,位至三公。但王肅於六十二歲就得病了,那些醫師都說治不好了。王肅之妻問其遺言,王肅還對其妻說:“建平說我可活七十多歲,官位可達三公,現在我還未到七十歲,有什麼好擔憂的!(建平相我逾七十,位至三公,今皆未也,將何慮乎!)”不久,想不到王肅就這樣病逝了。

纪念

[编辑]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诏令王肃等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6]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09年)七月,下诏追赠王肃为司空,并命近臣撰赞。[7]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下诏将王肃等十三人罢祀孔庙。[8]

家庭

[编辑]

父族

[编辑]

妻妾

[编辑]
  • 羊氏,王元姬母,晋武帝追赠平阳靖君。
  • 夏侯氏,王元姬继母,晋武帝时追赠为荥阳乡君。

子嗣

[编辑]

女兒

[编辑]

[编辑]
  • 王康,字士文,王虔子,歷任右衛將軍、南中郎將。
  • 王隆,王虔子,晉後將軍

曾孫

[编辑]

玄孫

[编辑]

八世孫

[编辑]

注釋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13》,出自陳壽三國志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皮, 锡瑞. 经学历史.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55.ISBN 9787101005349. 
  2. ^肃父朗与许靖书云:肃生於会稽。
  3. ^皮锡瑞《经学通论》:“杂糅今古与郑君同,而立意与郑君为难。郑注书从今文,则以古文驳之;郑从古文,则又以今文驳之”
  4. ^《隋书·经籍志》有“《扬子太玄经》七卷,王肃注。”《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扬雄·赞》云:“其玄源渊懿,后世大儒张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为注解。”子雍是王肃的字。
  5. ^卢弼《三国志集解·魏书·王朗传》注引张惠言所言:“肃著书,务排郑氏。马郑不同者则从马;马与郑同则并背马。然其训诂,大义出于马郑者十七,疑出于马郑者其父朗之学也;掊击马、郑者,肃之学也。”
  6.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吉礼五》
  7.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宋纪二十八》
  8. ^《明史·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9. ^《晉書·卷三十一》:「鄭、劉二從母,先後至愛。」

来源

[编辑]
书籍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王肃_(三国)&oldid=8848027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