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叔杲 | |
|---|---|
| 大明福建布政使司左參政 | |
| 籍貫 | 浙江溫州府永嘉縣竈籍 |
| 字號 | 字陽德,號暘穀子 |
| 出生 |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十七日 |
| 逝世 |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五月二十三日 |
| 配偶 | 娶吳氏,繼娶陳氏,俱贈封恭人 |
| 親屬 | 父王澈、叔王激 兄王叔果 |
| 出身 | |
| |
| 著作 | |
| |
王叔杲(1517年—1600年),字陽德,號暘谷,浙江溫州府永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試第二十五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進士[1][2]。次年授常州靖江縣知縣,四十二年改常熟縣知縣,四十四年擢升兵部車駕司主事。穆宗即位,領詔宣諭山東及两直隸,便道歸里,修建陽湖别墅。北上復命,轉職方司員外郎,舉薦两廣總督譚綸和總兵戚繼光負責北方防務。不久晋升武選司署郎中,隆慶三年(1569年)晋本司正郎。四年升大名府知府,捐俸建元城書院。萬曆元年(1573年)升湖廣按察司副使、整飭蘇松常鎮兵備,以御倭功,萬曆三年加升湖廣右參政,仍留守四郡,五年因轉運軍餉事为户科給事中石應岳所劾,坐改調别用,遂辞官歸鄉。後就家起補福建布政司左參政,丁繼母張恭人艱,未赴任,萬曆二十八年卒,享年八十四。著有《玉介園藏稿》二十卷[3]。
曾祖王封,號時斋;祖父王鉦,號溪橋,封通政司右通政;父王澈,號東厓,正德八年癸酉舉人,官福建布政司左參議 贈朝議大夫。母潘氏(贈恭人);繼母張氏(封恭人)[4]。叔父王激,嘉靖二年進士。兄王叔果,嘉靖庚戌進士,官至廣東副使。
一子王光美,字季中,官光禄寺署丞。孫王至直、王至京。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登科錄》
| 官衔 | ||
|---|---|---|
| 前任: 張璇 | 明朝常熟縣知縣 嘉靖四十二年-四十四年 1563年-1565年 | 繼任: 張博 |
| 前任: 史官 | 明朝大名府知府 隆慶四年(1570年)上任 | 繼任: 匡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