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独石仔洞穴遗址

坐标22°21′09″N111°52′17″E / 22.35250°N 111.87139°E /22.35250; 111.8713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独石仔洞穴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坐标22°21′09″N111°52′17″E / 22.35250°N 111.87139°E /22.35250; 111.87139
分类古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编号7-0387-1-387
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
地图

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是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仔洞穴遗址距阳春县城30公里,位于一座高约50米的石灰岩孤峰脚下,洞口高出附近地面2米,距漠阳江水面10米。洞体为裂隙廊道,长40米,宽2至6米,面积约200平方米。1960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普查发现该遗址。1964年和1973年先后两次对其进行试掘。1978年广东省博物馆与湛江地区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又进行了一次发掘。先后共获得石制品四百多件、动物化石千余件。遗址共有三个文化层,各文化层从下而上有继承发展的关系,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独石仔遗址是广东古人类文化遗物比较丰富的洞穴遗址,代表了华南较晚期古人类文化的一个阶段。[1][2]

  • 手斧形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独石仔遗址出土
    手斧形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独石仔遗址出土
  • 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独石仔遗址出土
    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独石仔遗址出土

参考文献

[编辑]
  1. ^邱立诚, 宋方义, 王令红. 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0, 18(3):84.
  2. ^邱立诚, 宋方义, 王令红. 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J]. 考古, 1982(5):456-459.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惠州市
汕尾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江门市
阳江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清远市
注1:虎门炮台旧址广州市东莞市共享

注2: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于2006年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
注3: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于2019年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旧址
注4: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市福建省龙岩市共享

参见: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独石仔洞穴遗址&oldid=8972389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