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熱帶擾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11月1日的一個熱帶擾動,將發展為颱風海燕

熱帶擾動(英語: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副熱帶地區且會移動的雷暴天氣系統[1]。此系統具有組織化的對流(直徑普遍為 100-300 英里),通常系統存續時間可維持24小時或更久,並可能伴有氣旋環流特徵[2]。而正在监测以评估其是否可能发展为热带气旋的天气扰动区域,又被稱之為「investigative area」(縮寫為「invest」)[3]

結構

[编辑]

此天氣系統的主要結構特徵為環流結構輕薄、沒有封閉的等壓線,並能在任何時候都存在於熱帶信風之中,亦因其環流結構輕薄而常常伴有云層和降水[4]

發展條件

[编辑]

一個熱帶擾動要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一般有以下條件[5][6]

  1. 充足的科里奧利力
    一般而言,一個熱帶擾動位於南北緯5度之外,方有機會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當然亦有特例,如2001年在新加坡附近形成的熱帶風暴畫眉在北纬1.4度形成,2004年在北印度洋形成的氣旋阿耆尼,生成在北緯0.7度處。
  2. 表層海面溫度在26.5 °C(79.7 °F)以上。
    表層海水溫度越高,水滴所蘊含的能量越高,有利於一個熱帶氣旋的發展。
  3. 較強的水平風切變
  4. 微弱的垂直風切變。
  5. 良好的低空輻合及高空輻散

熱帶擾動的監測

[编辑]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會針對發展為熱帶擾動的天氣系統進行編號,其編號規則自90開始至99結束,並在後綴以熱帶氣旋洋盆進行分門別類並可重複使用,獲得編號的熱帶擾動會由美國政府所對應的氣象部門,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國家颶風中心執行監測[7]

美國氣象部門對擾動編碼之規則[7]
洋盆負責部門代號循環號碼
大西洋NHCL Invest-90L
Invest-99L
東北太平洋
(140°W以東)
E Invest-90E
Invest-99E
中太平洋
(IDL以東、 140°W以西)
CPHCC Invest-90C
Invest-99C
西北太平洋
(IDL以西)
JTWCW Invest-90W
Invest-99W
北印度洋
(孟加拉灣)
JTWC
B Invest-90B
Invest-99B
北印度洋
(阿拉伯海)
A Invest-90A
Invest-99A
西南印度洋 &澳洲地區海域
(135°E以西)
S Invest-90S
Invest-99S
南太平洋 &澳洲地區海域
(135°E以東)
P Invest-90P
Invest-99P
南大西洋NRLNHC
Q Invest-90Q
Invest-99Q
地中海SAB
M Invest-90M
Invest-99M

熱帶擾動的評價

[编辑]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針對以編號的熱帶擾動做出發展機會評價,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該熱帶擾動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會評價為「低」;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該熱帶擾動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會評價為「中」;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該熱帶擾動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8]中國氣象局[9]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務管理局[10]亦分別推出同性質的氣象產品。

熱帶擾動的種類

[编辑]

熱帶擾動的形成包含東風波、極地槽、風切線季風低壓等種類;其中,極地槽、風切線涉及高空與地面系統之重疊,中緯度與低緯度的系統遞變,問題相當複雜[11]。特別的是,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婆羅洲渦旋在某種情況下會發展為熱帶系統[12][13],以熱帶風暴畫眉為例,其發展後的婆羅洲雷雨擾動急速南下穿跨赤道的強烈寒潮相互作用,促使擾動系統旋轉並發展,是極為少見的案例[14]

參考資料

[编辑]
  1.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Definitions. 美國海軍學院. [202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4). 
  2. ^Tropical Definitions. 美國國家氣象局. [202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30). 
  3. ^Franklin, James.Investing for Meteorologists. Miami, Florida: NOAA-NWS'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4-07-31 [201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04). 
  4. ^Stages of Development from disturbance to hurricane.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202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7). 
  5. ^熱帶氣旋強度研究-熱帶氣旋的生成條件.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202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1). 
  6. ^ROUX Frank.热带气旋:发展和结构. 环境和能源百科全书协会. [2025-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10). 
  7. ^7.07.1United State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Monterey, California, Marine Meteorology Division.Best Track/Objective Aid/Wind Radii Format.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10). 
  8. ^Digital Typhoon.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語)
  9. ^CMA.PROBABILITY TROPICAL CYCLONE OF GENESIS WITHIN 48 HOURS. [失效連結]
  10. ^PAGASA.24-HOUR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OUTLOOK at 2:00 PM, 28 February. 2025-02-28. 
  11. ^熱帶氣象-熱帶擾動. 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第三冊) (國立編譯館). 1986: 107. 
  12. ^专家:拉尼娜现象和气候变化 加剧东北季风降雨强度. 詩華日報. 2024-10-04. 
  13. ^大家提防了 10月底 极端降雨更频密. 中國報. 2024-10-04. 
  14. ^謝章生.唯一在5度以內赤道地區生成的颱風(PDF). 認識颱風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 2010: 6 [2025-06-1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5-03-17). 
中北太平洋: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東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北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印度气象局
西南印度洋:法國氣象局留尼汪分部
東南印度洋、澳大利亚區域及南太平洋:
澳大利亚氣象局斐濟氣象局
新西蘭氣象局英语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New Zealand Limited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气象局
西北太平洋:日本氣象廳
其他機構
日本氣象廳
熱帶低氣壓 -颱風(強的) -颱風(非常強的) - 颱風(猛烈的)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1991年至今)[註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2006年至今)
香港天文台(2009年至今)、
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2018年至今)[註 2]
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
大韓民國氣象廳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泰國氣象局
美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巴西海軍水文中心
各地區氣象單位
  1.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1991年前使用的舊制中,於「強烈颱風」之上再設有「超級強烈颱風」;但此級於1991年改制後遭廢除。
  2. ^香港天文台自2009年起、澳門氣象局自2018年起所採用的新熱帶氣旋分級與中國氣象局自2006年採用的分級標準大致相同,惟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風速計算持續風力,而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則採用10分鐘計算。

:代表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

:代表熱帶氣旋警報中心TCWC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熱帶擾動&oldid=8889951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