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
巴拉圭 。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西班牙語: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通称乌拉圭 (西班牙語:Uruguay ),南美洲 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 ,东与北邻巴西 ,南濒拉普拉塔河 ,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342万[ 2] ,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 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为176,000平方公里(68,000平方英里),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
查鲁亚人 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 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 ,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 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爭鬥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 立宪共和国 ,其总统为国家元首 及政府首脑 。
在拉丁美洲 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 、和平程度 、清廉程度 [ 6] 及电子政务 [ 7]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 、经济上列南美洲首位[ 6] 。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 6] 。在经济自由度 、收入均衡 、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 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 6] 。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 、GDP增长[ 8] 、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 6] 居大洲第三。联合国 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 7] 。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 7] 。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 、稻米 、大豆 、冷冻牛肉 、麦芽 和牛奶 出口国[ 6] 。
2013年,《经济学人 》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 9] ,并对其大麻 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承認同性婚姻 ,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 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10] 。
乌拉圭得名于乌拉圭河 ,“乌拉圭”为该河流瓜拉尼语 名称的西班牙语发音。对于这一名称有多种不同释义,如“鸟河”(查鲁亚语“乌拉河”,其中“乌拉”(urú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意为鸡雁)[ 11] [ 12] 。此名称亦有可能源自与当地盛行的称“乌拉瓜”(uruguá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的河流蜗牛[ 13] 。
西班牙殖民时期及其后,乌拉圭及其周边地区称“内普拉塔”(Cisplatina )及“东岸区”(Banda Oriental ),后亦称“东岸省 ( 英语 : Provincia Oriental ) ”,而在独立后则最终称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la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 14] [ 15] [ 16] 。
中文译称方面,“Uruguay”曾被翻译成“乌拉乖 ”、“乌路危 ”等,“乌拉圭”这一译称则首次见于《外国史略》。[ 17] 在1956年以前,新华社 、《世界知识 》等曾将其全称译为“乌拉圭东方共和国 ”,但因为“东方”容易让人对该国产生错觉及歧义,故在1956年乌拉圭驻英属香港领事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接受了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徐勇焕的建议,将“东方”改成“东岸”,延续至今,[ 18] 而中華民國方面則維持乌拉圭东方共和国之譯名並未進行更動。
早期乌拉圭河 东岸居住着查鲁亚人 。
1516年初,这一区域由西班牙 探险家 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发现。自1680年后一直由西班牙 和葡萄牙 争夺。最后在1726年由西班牙人赢得,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建立蒙得维的亚 军事港口。1776年,西班牙把这区并入拉普拉塔总督辖区,当时称为“拉普拉塔河东岸区”(Banda Oriental )。
19世纪 初期,整个由西班牙统治的拉丁美洲各地,纷纷出现独立战争。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赫瓦西奥·阿蒂加斯 发动战事,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把整个乌拉圭领地并入巴西 ,改名为内普拉塔省 ,而阿根廷 背景的拉普拉塔联合省 则与之争夺 。1825年8月25日,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 为首的33名东岸人从阿根廷回国,收复了蒙得维的亚 ,自行宣布乌拉圭独立[ 19] ,并将8月25日定为国庆日 。1828年,《蒙得维的亚条约 ( 英语 : Preliminary Peace Convention (1828) ) 》确定乌拉圭主权。
及后乌拉圭不断卷入邻国军事冲突,死伤无数。同时乌拉圭从欧洲 收留了大批移民,并以农业出口为乌拉圭重要经济命脉。二次大战 前,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不断爆发战事,大量农产品从乌拉圭输出,令依赖农业为生的乌拉圭成为富裕国家。
二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令乌拉圭经济陷入长期性衰退。经济萧条令乌拉圭政局陷入混乱,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因此逐渐成为经济落后的国家。
2004年,塔瓦雷·巴斯克斯 當選總統,2005年3月1日正式就任乌拉圭总统,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左翼 總统。隨著左翼政党联盟广泛阵线 上台執政,採取溫和的社會經濟改革,乌拉圭经济迅速崛起,在2004年到2008年,GDP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贫困人口从33%下降到21.7%,2011年更下降至18.6%,称为拉美国家的一大亮点。在全球金融危机 下,经济增长速度受限,但政府通过更高的公共支出和投资,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使得2010年的乌拉圭经济仍然以超过7%的速度增长。
2013年,烏拉圭獲選經濟學人 的年度代表國[ 20] ,獲選原因為烏拉圭總統何塞·穆希卡 的平民風範享譽世界。乌拉圭亦于2013年4月通過同性婚姻 法案,2013年7月又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大麻 買賣合法化的國家[ 21] 。
烏拉圭衛星空照圖 烏拉圭乃南美洲第二小的國家,地形以平原 為主,山脈 最高不過514公尺。滨海地區,主要是飼養牛羊等家畜的牧場。烏拉圭同時有多條大河,其中以烏拉圭河 為最大,同時河岸還有多個湖泊,而烏拉圭河西面則形成國界之一。
烏拉圭氣候属南半球副热带湿润气候 ,五至八月乃冬季,十二月至二月乃夏季。雖然受到安地斯山脈 乾燥的西風影響,但由於臨近海洋 ,又有巴西暖流 流经,降水颇多。
烏拉圭國會 1830年7月18日頒佈第一部憲法,後多次修改。1951年的憲法廢除了總統制,建立國務會議制(最高行動權力機構)。1966年修憲,恢復總統制。1973年軍人政變後停止實施憲法。1985年民選政府上臺後即予恢復。憲法規定烏拉圭實行民主共和制,三權分立。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副總統擔任參議員,兼任國會主席和參議長。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和各省省長均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總統不能連任,但可隔屆再次參選。總統之下再設十三個內閣部長,由總統委任,統轄各個行政機關。
2015年3月1日,頗孚人望的總統何塞·穆希卡 任期屆滿下台,繼任者為塔瓦雷·巴斯克斯 (Tabaré Vázquez)
在2019年烏拉圭大選 中,路易斯·拉卡列·波烏 當選,成為新一任總統。[ 22]
烏拉圭行政區劃地圖 首都蒙特維多一景 全国共分19个省。
該國的出口在28個顏色編碼的類別的圖形化描述 烏拉圭經濟主要依靠出口農業,早在二十世紀初歐洲爆發戰事時,烏拉圭便大量出口農產品到歐洲等各地,令烏拉圭一度成為南美洲富裕的國家。現時烏拉圭經濟雖然不能與二十世紀初相比,烏拉圭仍然是靠出口農業帶動。2000年南美洲爆發經濟危機,巴西和阿根廷率先為重災區,烏拉圭因為有一半出口是輸向巴西和阿根廷,結果也受到牽連,不但出口大跌,失業率還達到雙位數字。烏拉圭乃南美洲區中另一個經濟蕭條的國家,但2004年起,烏拉圭經濟開始隨著巴西、阿根廷復甦,在近來的經濟危機下,烏經濟仍然增長,和旁邊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形成鮮明對比。201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469美元,在南美洲獨占鳌頭。另外,和一般拉美國家不同的是,烏拉圭基尼係數在拉丁美洲較小(0.446)。
2008年烏拉圭宗教[ 23] 宗教 百分比 羅馬天主教
45.7% 非天主教基督宗教
9.0% 無宗派信徒
30.1% 無神論
12.0% 未知
2.0% 其他
1.2%
328.63萬(2011年,烏拉圭國家統計局),其中白種人占90.8%,印歐混血種人占5%。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大部分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烏拉圭主要是由歐洲移民過來的歐洲人組成。原住民查魯亞人 早在數百年前歐洲人進入烏拉圭時已大量被屠殺。這些歐洲移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西班牙 和意大利 ,故烏拉圭人主要說西班牙語 為主。
世紀球場 足球 是烏拉圭人最熱愛的運動。而烏拉圭的足球運動曾在世界足球史上綻放光芒,烏拉圭国家足球队 亦是1924年 及1928年 兩屆奧運會的足球比賽金牌得主。因而烏拉圭獲選為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 主辦國,並且在首屆1930年 和1950年 兩度奪得冠軍。另外,1970年 及2010年 兩次獲得殿軍,并培育出路爾斯·艾拔圖·蘇亞雷斯 ,魯本·索薩 ,阿爾瓦羅·雷科巴 ,迪亞哥·佛蘭 ,埃丁森·卡瓦尼 ,迪亞哥·戈丁 等球星。
烏拉圭的籃球 及橄榄球 活動亦聞名國際。
^ Atlas Sociodemografico y de la Desigualdad en Uruguay, 2011: Ancestry (PDF)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15.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02-09)(西班牙语) . ^2.0 2.1 2.2 2.3 2.4 2.5 Uruguay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 April 2022 [2022-06-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25)(英语) . ^ Resultados del Censo de Población 2011: población, crecimiento y estructura por sexo y edad ine.gub.uy^ Gini Index . World Bank. [2015-11-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2-09).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12-09). ^6.0 6.1 6.2 6.3 6.4 6.5 存档副本 (PDF) .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02-10). ^7.0 7.1 7.2 Data Center .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8-11). ^ From 2005 to 2011 (PDF) .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02-10). ^ Earth_S_Got_Talent . The Economist. 2013-12-21 [2014-0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3). ^ The Social Progress Imperative . [2016-10-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3-04). ^ Revista Del Río de La Plata . 1971: 285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2-03).The word itself, "Uruguay," is clearly derived from the Guaraní, probably by way of the tribal dialect of theCharrúa s […] fromuru (a generic designation of wild fowl) ^ Nordenskiöld, Erland .Deductions suggested by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ome post-Columbian words used by the Indians of S. America . AMS Press. 1979: 27 [2016-10-10 ] .ISBN 978-0-404-15145-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2-03).In Paraguay the Guaraní Indians call a fowluruguaçú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 TheCainguá in Misiones only sayurú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 […] A few Guaraní-speakiug Indians who call a henuruguasu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and a cocktacareo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Uruguaçu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means "the biguru 語言代码 grn 已升格为代码 gn ". ^ El País newspaper: "Presentan tesis del nombre Urugua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西班牙文)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14.^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Uruguay .The World Factbook . [5 January 201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2-08). ^ Uruguay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 [2 September 200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6-12). ^ "Eastern Republic of Uruguay" is the official name used in many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in English, e.g.Treaty Series . UN Publications. 1991 [2016-10-10 ] .ISBN 978-92-1-900187-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2-03). & in some formal UK documents, e.g.Agreement Betwee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Eastern Republic of Uruguay .H.M. Stationery Office . 1974 [2016-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13). ^ 魏源 .海國圖志/卷068 . [2023-05-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24). ^ 谢汝茂 .乌拉圭在阿根廷谈判中乌建交 . 《世界知识 》. 2001年, (8): 42 [2023-02-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2-14). ^ 西斯普拉丁战争 . [2023-02-0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2-05). ^ The Economist’s country of the year-Earth’s got talent . [2014-0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3). ^ 經濟學人選出2013年度代表國:烏拉圭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2013年12月22日^ Uruguay election: Lacalle wins presidency as rival concedes . BBC News. 2019-11-28 [2022-12-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1-30)(英国英语) . ^ Encuesta Continua de Hogares 2008 – Religion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2 December 201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11-14). ^ 张世轶.罗多,J.E.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23-02-13 [2024-08-17 ] .ISBN 9787500079583 .
成員國 南美洲國家聯盟盟徽 觀察員國
34°53′S 56°10′W / 34.883°S 56.167°W /-34.883; -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