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网页浏览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瀏覽器
打开维基百科页面的Chromium浏览器
網頁瀏覽器的使用分佈(資料來源:StatCounter
互联网
Visualization of Internet routing paths
2005年Opte项目互联网一部分的路由路径可视化
互联网主题

網頁瀏覽器(英語:Web Browser,常简稱為瀏覽器)是一種用於檢索並展示全球資訊網資訊資源的應用程式。這些資訊資源可為網頁、圖片、影音或其他內容,它們由統一資源標誌符標识。資訊資源中的超連結可使使用者方便地瀏覽相關資訊。

網頁瀏覽器雖然主要用於使用全球資訊網,但也可用於獲取專用網絡網頁伺服器之資訊或檔案系统內之檔案。

主流網頁瀏覽器有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OperaSafari

歷史

[编辑]

提姆·柏內茲-李於1990年建立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1][2]。然後他僱用了妮可拉·佩洛編寫LMB瀏覽器,能在啞終端上顯示網頁[3]

馬克·安德森,Netscape創造者

1993年,馬克·安德森釋出Mosaic——「世界上最流行的瀏覽器」,進一步推動了瀏覽器的創新[4],這使得全球資訊網更易於使用。安德森的瀏覽器引發了1990年代的網際網路熱潮。安德森是NCSA中Mosaic團隊的領導者,他不久後辭職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Netscape[5],釋出了受Mosaic影響的Netscape Navigator。Netscape Navigator很快便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瀏覽器,市佔率一度達到90%。作為應對,錯失了網際網路浪潮的微軟匆促購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術,釋出Internet Explorer。這引發了第一輪瀏覽器大戰。因捆綁於Windows,Internet Explorer於網頁瀏覽器市場取得了主導地位,其市佔率於2002年達到最高時超過95%[6]

1996年,Opera首次亮相。它從未被廣泛使用,據Net Applications統計,截至2002年2月,Opera市佔率一直低於2%[7]

Firefox 93

1998年,Netscape公司以開放原始碼迎戰,創造了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但此舉未能挽回Netscape的市場佔有率。1998年底美國線上收購了Netscape公司。發展初期,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計劃為了吸引開發者而掙扎;但至2002年,它已經發展成一個穩定而強大的網際網路套件。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1.0的出現被視為其里程碑。同年,衍生出Phoenix(後改名Firebird,最後又改為Firefox)。Firefox 1.0於2004年發表。及至2008年,Mozilla及其衍生產品約佔20%網路流量[8]

Safari 15.2 运行于macOS

縱然Macintosh電腦上的瀏覽器市場亦曾同樣被Internet ExplorerFirefox佔據,但蘋果電腦自行推出的Safari因內建於蘋果產品,尤其是iPadiPhone等等,所以在蘋果產品大眾化的風潮中迅速擴張版圖。Safari是基於Konqueror這個開放原始碼瀏覽器的KHTML排版引擎而製成的。Safari是OS X的預設瀏覽器。

Google Chrome是一個由搜尋引擎龍頭Google開發的網頁瀏覽器。2012年5月,StatCounter調查報告中,稱Chrome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升至33%,超越Internet Explorer成為全球第一大瀏覽器[9]。 NetMarketShare的統計,2016年5月,Chrome瀏覽器在全球的桌上型電腦市佔率正式坐上龍頭寶座了。

特點

[编辑]
主条目:網頁瀏覽器比較

目前有各式各樣的網頁瀏覽器。有的網頁瀏覽器使用純文字介面,它們僅支持HTML;有的網頁瀏覽器具有豐富多彩的使用者介面,並支援多種檔案格式及協議。那些透過元件而支援電子信件、新聞組及IRC的網頁瀏覽器,有時被称為「网路套件」(网络包),而不僅僅是「網頁瀏覽器」[10][11][12]

所有主流網頁瀏覽器都可透過多個窗口或多個分頁同時打開多種資訊資源,亦可攔截彈出式廣告,以防止不必要的窗口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彈出[13][14][15][16]

使用者介面

[编辑]

大部分主流網頁瀏覽器的使用者介面皆有如下要素[17]

  • 「上一頁」與「下一頁」按鈕。「上一頁」按鈕最初由泰德·尼爾森布朗大學於 1967 年左右發明。[18][19]
  • 「刷新」按鈕
  • 「首頁」按鈕
  • 多功能框:顯示與輸入统一资源定位符,如果输入的不是URL即可直接使用搜索引擎。
  • 可顯示頁面原始碼

隱私與安全

[编辑]

大部分網頁瀏覽器皆支援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20][21][與來源不符],如果您通過Chrome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它可以收集有關您的搜索、瀏覽歷史甚至地點的數據。大多數瀏覽器使用cookie,儲存您的網路瀏覽行為,諸如網路憑證與偏好設置等[22];在此使用發展下,瀏覽器亦提供無痕瀏覽與清除Web快取cookie及瀏覽記錄的功能選項[23],然而Google在近億個用戶已關閉追蹤功能後,仍持續蒐集資料,侵犯用戶隱私,因而衍伸相關訴訟[24][25];因此陸續有更多瀏覽器廠商出現,開拓瀏覽器軟體市場局面,以注重更多安全與隱私為主要功能,例如DcuckDuckGo[26]、GAN JING Browser[27]、Brave[28]等。

可擴充性

[编辑]

瀏覽器擴充功能是一種擴充網頁瀏覽器功能的電腦程式。每個主流的網頁瀏覽器都支援擴充功能的開發。瀏覽器外掛擴充功能便利性加,擴充彈性大,卻也可能為使用者帶來風險,令使用者瀏覽器遭受挾持[29][22]

網頁瀏覽器的使用分佈

[编辑]

網頁瀏覽器的使用分佈

截至2024年5月,桌上型電腦瀏覽器的市場份額[30]
Google Chrome
74.21%
Microsoft Edge
13.71%
Firefox
4.83%
Safari
3.26%
Yandex Browser
0.90%
Opera電腦瀏覽器
0.78%
Internet Explorer
0.74%
電腦瀏覽器市場佔有率 (StatCounter)
Chrome
73.65%
Edge
10.43%
Safari
5.73%
Firefox
4.47%
Opera
2.12%
Brave
1.32%
其他
4.4%
瀏覽器市場佔有率 (StatCounter)
Chrome
71.77%
Safari
13.9%
Edge
4.67%
Firefox
2.17%
Samsung Internet
1.86%
Opera
1.74%
其他
3.89%
瀏覽器市場佔有率 (Similarweb LTD)
Chrome
63.83%
Safari
22.36%
Edge
5.81%
Samsung Internet
3.23%
Firefox
2.01%
其他
2.76%

瀏覽器市場佔有率來源:

© StatCounter[31]

© Similarweb[32]

参考文献

[编辑]
  1. ^Tim Berners-Lee: WorldWideWeb, the first Web client. W3.org. [201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4). 
  2. ^Stewart, William.Web Browser Histor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anuary 2011). 
  3. ^Gillies, James; Cailliau, R.How the Web was Born: The Story of the World Wide Web.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ISBN 0192862073. 
  4. ^Bloomberg Game Changers: Marc Andreessen. Bloomberg. 2011-03-17 [201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9). 
  5. ^Bloomberg Game Changers: Marc Andreessen. Bloomberg. 2011-03-17 [201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6. ^Mozilla Firefox Internet Browser Market Share Gains to 7.4%. Search Engine Journal. 2004-11-24 [201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7.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 Browser, OS, Search Engine including Mobile Usage Share. [2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6). 
  8. ^Firefox Hits 20% Browser Share Worldwide. WIRED. 2008-11-04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9. ^Top 5 Browsers from 1 Jan to 30 June 2012. StatCounter.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6). 
  10. ^The SeaMonkey Project. 2008-11-07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11. ^Cyberdog: Welcome to the 'doghouse!. 2009-07-05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8-12-12). 
  12. ^Teelucksingh, Dev Anand.Interesting DOS programs. Opus Networkx.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13. ^Andersen, Starr; Abella, Vincent.Part 5: Enhanced Browsing Security. Changes to Functionality in Microsoft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微软. 15 September 2004 [30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14. ^Pop-up blocker.Mozilla基金會. [30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15. ^Safari: Using The Pop-Up Blocker. Mac Tips and Tricks. WeHostMacs. 2004 [30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16. ^Simple settings. Opera Tutorials.Opera軟件. [30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7. ^About Browsers and their Features. SpiritWorks Software Development. [200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18. ^Ted Nelson Home Page. hyperland.com.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19. ^Mandeville!, yr friend and mine Zach.Hero Of the Future Ted Nelson. coolguy.website.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20. ^Google.A safer default for navigation: HTTPS. Chromium Blog. [2025-10-16](英语). 
  21. ^Google 發布 Chrome 68,HTTP 網站全面標記為不安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22. ^22.022.1Kurt Knutsson, CyberGuy Report.How your browser is spying on you: Hidden dangers lurking behind every click. Fox News. 2024-11-19 [2025-10-16](美国英语). 
  23. ^Google.Simplified Storage Controls. Chromium Blog. [2025-10-16](英语). 
  24. ^Google Must Pay $425 Million In Class Action Over Privacy, Rules Court. NDTV. [202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9-23)(英语). 
  25. ^中央通訊社.Google遭控違反隱私集體訴訟案 美陪審團判賠逾130億 | 國際. 中央社 CNA. 2025-09-04 [2025-10-16](中文(臺灣)). 
  26. ^Which browsers and extensions are best for online privacy. DuckDuckGo. [2025-10-16](中文(臺灣)). 
  27. ^Gan Jing Browser. browser.ganjingworld.com. [2025-10-16](美国英语). 
  28. ^Privacy glossary. Brave. [2025-10-16](英语). 
  29. ^Millions of Chrome, Edge Users Affected by Hijacked Browser Extensions. The Epoch Times. 2025-07-11 [2025-10-16](英语). 
  30. ^Desktop Browser Market Share Worldwide.Net Applications英语Net Applications.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31. ^Browser Market Share Worldwide.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2025-10-16](英语). 
  32. ^Top Browsers Market Share - Most Popular Browsers in August 2025 | Similarweb. Similarweb. [202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9-28)(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网页浏览器

参见

[编辑]
特點
網頁標準
协议
相關主題
電腦平台
Blink排版引擎
WebKit排版引擎
Gecko排版引擎
Trident排版引擎
混合排版引擎
其他排版引擎
純文字排版引擎
行動平台
Blink排版引擎
WebKit排版引擎
Gecko排版引擎
Trident排版引擎
其他
Gecko排版引擎
Presto排版引擎
WebKit排版引擎
其他
刪除線格式為停止開發的項目
1990年代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代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代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代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
2024年
/
相關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网页浏览器&oldid=8954921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