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源 | |||||||||||
|---|---|---|---|---|---|---|---|---|---|---|---|
2024年4月16日,潘偉源在荃新天地出席「唱片旋律 香港唱片店文化寶藏展覽 2024」開幕儀式 | |||||||||||
| 作词人 | |||||||||||
| 本名 | 潘偉源 | ||||||||||
| 英文名 | Poon Wai Yuen | ||||||||||
| 国籍 | |||||||||||
| 出生 | 1954年(70—71歲)[1] | ||||||||||
| 职业 | 填詞人 | ||||||||||
| 语言 | 粵語、英語、國語 | ||||||||||
| 音乐类型 | 粵語流行音樂、华语流行 | ||||||||||
| 活跃年代 | 1980-1990年代 |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
潘偉源(英語:Poon Wai Yuen,1954年—),香港流行歌曲填詞人,八十年代起開始活躍於香港樂壇。
潘偉源與其他填詞人的不同之處是他是以一個圈外人身份闖進詞壇的。他當填詞人之前及之後曾於何文田文福道新法書院和屯門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任教。
1979年,新成立的星島全音唱片登報請填詞人,他曾經和學生玩音樂時創作過一首歌詞,因此便把作品和應徵信一同寄去,不久報社就回音他被錄用,潘偉源自此踏入詞壇,他亦成為首位靠写应征信而得到机会替唱片公司填词的填词人。[1]
潘偉源在星島全音發表的第一首作品是方伊琪的《沙鷗》,由於詞曲較深,回響不大。樂評人羅鏘鳴很欣賞這首歌,便向大華唱片和金音符唱片推薦了他,恰巧這時方伊琪也轉了去大華,於是潘偉源又替她寫《台前幕後》及《歸航》(潘包辦詞曲),得到不錯的反應。方伊琪的歌唱老師很喜歡《歸航》,又向娛樂唱片公司引薦了他。潘偉源開始替EMI寫歌乃是源自潘的家庭女醫生,女醫生的哥哥梁漢銘在外國修讀畢音樂課程,回港後已替EMI寫曲,女醫生便向哥哥推薦了他,潘偉源在EMI第一首作品是羅文的《迷惘》。而與寶麗金的合作則開始於在鍾肇峰的引薦下為柳影虹寫的《樓梯轉角》。[2]
潘偉源最著名的作品有葉倩文的《祝福》、《珍重》、《甜言蜜語》及《最爱是我家》,陳百強的《一生何求》、《煙雨悽迷》、《長伴千世紀》及《試問誰沒錯》,王傑的《幾分傷心幾分痴》、《為何分離》、《人在風雨中》及《盼望》,梅艷芳的《蔓珠莎華》、《愛將》,《烈焰紅唇》及《淑女》,林子祥的《千億個夜晚》、《似夢迷離》、《友愛長存》及《敢愛敢做》,張國榮的《不怕寂寞》及《寂寞夜晚》,張學友的《餓狼傳說》,鄺美雲的《再坐一會》,羅文的《波斯貓》,麥潔文的《勸君一切莫記》,劉鳳屏的《蝴蝶血》,李克勤的《護花使者》,譚詠麟的《也曾相識》,呂方的《每段路》、《求你講清楚》及《彎彎的月亮》,孫耀威的《愛的故事上集》,溫兆倫的《隨緣》及《從未試過擁有》,草蜢的《失戀》及《LONELY》,鄭少秋的《從不放棄》及《歲月無情》,彭家麗的《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這樣的想起我》,甄楚倩的《深夜港灣》,張智霖及許秋怡的《現代愛情故事》及《片片楓葉情》等。
潘偉源分別憑葉倩文的《祝福》及張衛健的《真真假假》獲得1988年度及1992年度的港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亦憑葉倩文的《祝福》及陳百強的《一生何求》獲得1988年度及1989年度無線「十大勁歌金曲——最佳作詞」獎。
潘偉源亦是陳百強告別作《再見,情不變》的填詞人,純音樂作品由陳百強唱片監製賴健聰在2019年10月在YouTube發表。
2024年,潘偉源榮獲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頒發的《CASH音樂成就大獎》,肯定他的音樂成就及對香港文化作出的貢獻。按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紀錄,潘偉源創作超過1,700首歌詞,如算上未登記的作品,作品數目超越3,000首。[3]
一九七九年,潘偉源二十六歲,像現在的文藝青年,喜歡看小說,電影,會一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