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漳州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2015年1月31日)
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4年1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漳州话"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漳州话
Chiang-chiu-ōa / Ziāng-ziū-wâ
发音[tsiaŋ˨˨tsiu˨˨ua˨˨]
母语国家和地区福建南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莱泰國等地
区域閩南漳州
母语使用人数
4百萬以上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zzou
閩南語泉漳片通行地區,藍色為漳州話分布地區;臺灣淺藍色為偏漳腔的臺灣話

漳州话發音:[tsiaŋ˨˨tsiu˨˨ua˨˨]白話字Chiang-chiu-ōa閩南拼音Ziāng-ziū-wâ臺羅Tsiang-tsiu-uā)是闽南语泉漳片次方言,與泉州话厦门话臺灣話東南亞福建话咱人話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能通話。此外,漳州話內部的差別不大。

音韻體系

[编辑]

漳州話有15個聲母、85個韻母以及7個聲調[1]

聲母

[编辑]
雙唇音齒齦音齦顎音軟顎音聲門音
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
鼻音m [m]n [n]ng [ŋ]
塞音不送氣p [p]
b [b]
t [t]
k [k]
g [g]
(不標) [ʔ]
送氣ph [pʰ]
th [tʰ]
kh [kʰ]
塞擦音不送氣ch [ʦ]
j [ʣ]
送氣chh [ʦʰ]
擦音s [s]
h [h]
邊音l [ɾ]
  • blg與鼻音尾韻母或元音鼻化韻結合時,變為mnŋ
  • l的實際發音比d要來得輕。氣流從舌尖離開硬顎後,從舌面上端流出(而不是從舌尖兩端流出),音值與ɾ接近。
  • h發音比標準的喉音稍微靠前,但並非舌根音。

韻母

[编辑]
漳州話韻母表
元音韻尾及相應入聲鼻音韻尾及相應入聲鼻化韻尾及相應入聲
開口呼舒聲aɔoeɛaiau(m)amɔman(ŋ)ɔŋãɔ̃ɛ̃ãiãu
入聲ɔʔɛʔauʔapɔpatŋʔakɔkãʔɔ̃ʔɛ̃ʔãuʔ
齊齒呼舒聲iiaioiuiauimiaminianiaŋiɔŋĩiɔ̃iãu
入聲iaʔiɔʔioʔiuʔiauʔipiapitiatikiakiɔkĩʔiãʔiãuʔ
合口呼舒聲uuaueuiuaiunuanuãi
入聲uaʔueʔutuatuãiʔ

聲調

[编辑]

漳州話有7個聲調。

漳州話聲調表
標號1234567
調類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音值˦˦ (44)˩˧ (13)˥˧ (53)˨˩ (21)˨˨ (22)˧˨ (32)˩˨˩ (121)
白話字調號
(括弧內附註的是使用範例)
不標調 (a)ˆ (â) ́ (á)̀ (à)- (ā)不標調 (ap/at/ak/ah)ˈ (a̍p/a̍t/a̍k/a̍h)
例字

連讀音變

[编辑]

漳州話的連讀音變主要有變調、同化、異化、輕聲、合音五種。[2]

連讀變調:當兩個字連起來構成雙音詞時,前字可能會發生變調,後字則一概不變調。


漳州話連讀變調規律表
前字調類陰平 44陽平 13上聲 53陰去 21陽去 22陰入32陽入121
陰入(-ʔ)陰入(-p、-t、-k)陽入(-ʔ)陽入(-p、-t、-k)
白話字寫法
(括弧內附註的是使用範例)
不標調 (a)ˆ (â) ́ (á) ̀ (à)- (ā)不標調 (ah)不標調 (ap/at/ak)ˈ (a̍h)ˈ (a̍p/a̍t/a̍k)
前字變調222244532153
(入聲舒化,-ʔ丟失)
521
(入聲舒化,-ʔ丟失)
21
例詞詩經南京紙箱世間是非鐵釘接收石山立春

漳州话的番词

[编辑]

唐朝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漳州也开始了民间的对外贸易。在明朝年间,漳州的月港称为海商往来的重要地点。对外开放使得漳州话开始有了许多番词,具體如下:

  • 番货(hoan-hòe):洋货
  • 番物(hoan-mi̍h):泛指从海外带回的行李用品
  • 番被(hoan-phōe):洋被子
  • 番线(hoan-soàⁿ):洋线团
  • 番仔席(hoan-á-se̍k):南洋花席、藤席
  • 番仔油(hoan-á-iû):煤油、汽油
  • 番仔火(hoan-á-hóe):火柴
  • 番仔字(hoan-á-jī):洋文、厦门白话罗马字
  • 番针(hoan-chiam):缝线洋针
  • 番仔衫(hoan-á-saⁿ):泛指西装洋装,也指单件洋上衣
  • 番仔裤(hoan-á-khò͘):洋装裤
  • 番仔布(hoan-á-pò͘):南洋布、西洋布
  • 番葛(hoan-kat):龙舌兰
  • 番仔腊(hoan-á-la̍h):肥皂(雪文)
  • 番仔纸字(hoan-á-choá-jī):南洋纸币
  • 番仔荔枝(hoan-á-lāi-chi):一种热带水果,大陆一般称作番荔枝或者按照台湾的叫法叫做释迦,也有俗称为佛头果。
  • 番米(hoan-bí):南洋进口米,从前暹罗(泰国)米、安南(越南)米统称番米
  • 番纸(hoan-choá):进口洋纸
  • 番镜(hoan-kiàⁿ):进口玻璃镜
  • 番薯(han-chî):地瓜
  • 番仔肥(hoan-á-pûi):化肥
  • 番仔楼(hoan-á-lâu):洋楼
  • 番仔洞葛(hoan-á-tōng-kat):手杖、也借称番仔脾气的人
  • 番仔码子(hoan-á-bé-jī):阿拉伯数字
  • 番仔书(hoan-á-chu):样书
  • 番银(hoan-gîn):贸易时期的外国货币(西班牙、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阿根廷)
  • 番镭(hoan-lûi):指南洋货币
  • 番钱(hoan-chîⁿ):泛指南洋钱币
  • 番仔正(hoan-á-chiaⁿ):指基督教之圣诞节

與其他閩南語方言的比較

[编辑]

龙岩市漳平话和漳州话比较接近,而龙岩话与漳州话差异较大,口语上难以交流,但词汇高度相似。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汕尾市海陸豐)的閩南人,他们的语言是源于漳州话。至今讀音及用字仍與漳州地區(尤其漳南)有著極高的相似度,能夠順利溝通。

臺灣宜蘭花蓮桃園以及貢寮一帶的臺灣話亦跟漳州腔高度吻合,在臺灣被稱為「宜蘭腔」。此外,台中盆地嘉義山線的內埔腔音韻也偏向漳州話。

馬來西亞北部居住着很多華裔漳州移民後裔,說一種漳州話的域外變體,稱為檳城福建話

腳註

[编辑]
  1. ^漳州市志 卷四十九 第一章[永久失效連結]
  2. ^漳州市志 卷四十九 第一章.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
泉漳片
福建
廈門話
泉州話
漳州话
龙岩话
頭北話
其他地區
泉州腔
漳州腔
桂平閩語(廣西)
未分类
四川闽南话(四川,偏漳)[1]
臺灣
混合腔
(泉漳滥,聲調偏漳)
泉州腔
(鹿港腔、海口腔、台北腔、澎湖腔)
漳州腔
(宜蘭腔、內埔腔(永靖腔)
東南亞
泉州腔
咱人话(菲律賓,偏泉晉江)、中南马福建话马来西亚中部,偏泉)、東馬福建話汶萊福建話(偏泉金門)、沙巴福建話砂拉越福建话(北部))、峇眼亞比福建話
漳州腔
混合腔
閩南語範圍與分支
潮汕片
潮汕话
潮汕
潮普惠
港澳臺
東南亞
海陆丰话1
大田片
中山片
浙南闽语2
赣东北闽南语3
混合語言
注1:海陆丰话的归属尚存争议,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漳州话中。

注2:浙南闽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浙东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注3:赣东北闽南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赣东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1. ^四川閩語(摘自《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 
南島語系
(原住民族諸語)
台灣南島語
泰雅語群
西北語群
西部平原語群
鄒語群
魯凱語群
排灣語群
卑南語群
布農語群
東臺灣南島語族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
巴丹語群
大中菲律宾语群英语Greater Central Philippine languages
马来语群
汉藏语系
汉语族
台灣漢語
閩語
客家語
官話
其他漢語
藏緬語族
印欧语系
满-通古斯语系
蒙古语系
東北亞語言
南亚语系
仡台語系
混合語言
閱聽輔助語
汉语盲文
日本手語系
註1:曾作為官方語言
註2:常見外語
註3:本國籍少數族群的語言

參見:台灣語言保護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漳州话&oldid=8998603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