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话 | |
|---|---|
| Chiang-chiu-ōa / Ziāng-ziū-wâ | |
| 发音 | [tsiaŋ˨˨tsiu˨˨ua˨˨]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福建南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莱、泰國等地 |
| 区域 | 閩南漳州 |
母语使用人数 | 4百萬以上 |
| 語系 |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3 | – |
| ISO 639-6 | zzou |
閩南語泉漳片通行地區,藍色為漳州話分布地區;臺灣淺藍色為偏漳腔的臺灣話 | |
漳州话(發音:[tsiaŋ˨˨tsiu˨˨ua˨˨];白話字:Chiang-chiu-ōa;閩南拼音:Ziāng-ziū-wâ;臺羅:Tsiang-tsiu-uā)是闽南语泉漳片的次方言,與泉州话、厦门话、臺灣話、東南亞福建话、咱人話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能通話。此外,漳州話內部的差別不大。
| 雙唇音 | 齒齦音 | 齦顎音 | 軟顎音 | 聲門音 | ||||||
|---|---|---|---|---|---|---|---|---|---|---|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
| 鼻音 | m [m] | n [n] | ng [ŋ] | |||||||
| 塞音 | 不送氣 | p [p] 邊 | b [b] 門 | t [t] 地 | k [k] 求 | g [g] 語 | (不標) [ʔ] 英 | |||
| 送氣 | ph [pʰ] 頗 | th [tʰ] 他 | kh [kʰ] 氣 | |||||||
| 塞擦音 | 不送氣 | ch [ʦ] 曾 | j [ʣ] 入 | |||||||
| 送氣 | chh [ʦʰ] 出 | |||||||||
| 擦音 | s [s] 時 | h [h] 喜 | ||||||||
| 邊音 | l [ɾ] 柳 | |||||||||
| 元音韻尾及相應入聲 | 鼻音韻尾及相應入聲 | 鼻化韻尾及相應入聲 | ||||||||||||||||||
|---|---|---|---|---|---|---|---|---|---|---|---|---|---|---|---|---|---|---|---|---|
| 開口呼 | 舒聲 | a | ɔ | o | e | ɛ | ai | au | (m) | am | ɔm | an | (ŋ) | aŋ | ɔŋ | ã | ɔ̃ | ɛ̃ | ãi | ãu |
| 入聲 | aʔ | ɔʔ | oʔ | eʔ | ɛʔ | auʔ | mʔ | ap | ɔp | at | ŋʔ | ak | ɔk | ãʔ | ɔ̃ʔ | ɛ̃ʔ | ãuʔ | |||
| 齊齒呼 | 舒聲 | i | ia | io | iu | iau | im | iam | in | ian | iŋ | iaŋ | iɔŋ | ĩ | iã | iɔ̃ | iũ | iãu | ||
| 入聲 | iʔ | iaʔ | iɔʔ | ioʔ | iuʔ | iauʔ | ip | iap | it | iat | ik | iak | iɔk | ĩʔ | iãʔ | iãuʔ | ||||
| 合口呼 | 舒聲 | u | ua | ue | ui | uai | un | uan | uã | uĩ | uãi | |||||||||
| 入聲 | uʔ | uaʔ | ueʔ | ut | uat | uãiʔ | ||||||||||||||
漳州話有7個聲調。
| 標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 調類 | 陰平 | 陽平 | 上聲 | 陰去 | 陽去 | 陰入 | 陽入 |
| 音值 | ˦˦ (44) | ˩˧ (13) | ˥˧ (53) | ˨˩ (21) | ˨˨ (22) | ˧˨ (32) | ˩˨˩ (121) |
| 白話字調號 (括弧內附註的是使用範例) | 不標調 (a) | ˆ (â) | ́ (á) | ̀ (à) | - (ā) | 不標調 (ap/at/ak/ah) | ˈ (a̍p/a̍t/a̍k/a̍h) |
| 例字 | 東 | 同 | 董 | 棟 | 動 | 督 | 獨 |
漳州話的連讀音變主要有變調、同化、異化、輕聲、合音五種。[2]
連讀變調:當兩個字連起來構成雙音詞時,前字可能會發生變調,後字則一概不變調。
| 前字調類 | 陰平 44 | 陽平 13 | 上聲 53 | 陰去 21 | 陽去 22 | 陰入32 | 陽入121 | ||
| 陰入(-ʔ) | 陰入(-p、-t、-k) | 陽入(-ʔ) | 陽入(-p、-t、-k) | ||||||
| 白話字寫法 (括弧內附註的是使用範例) | 不標調 (a) | ˆ (â) | ́ (á) | ̀ (à) | - (ā) | 不標調 (ah) | 不標調 (ap/at/ak) | ˈ (a̍h) | ˈ (a̍p/a̍t/a̍k) |
| 前字變調 | 22 | 22 | 44 | 53 | 21 | 53 (入聲舒化,-ʔ丟失) | 5 | 21 (入聲舒化,-ʔ丟失) | 21 |
| 例詞 | 詩經 | 南京 | 紙箱 | 世間 | 是非 | 鐵釘 | 接收 | 石山 | 立春 |
唐朝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漳州也开始了民间的对外贸易。在明朝年间,漳州的月港称为海商往来的重要地点。对外开放使得漳州话开始有了许多番词,具體如下:
龙岩市的漳平话和漳州话比较接近,而龙岩话与漳州话差异较大,口语上难以交流,但词汇高度相似。广东惠州市惠东县及汕尾市(海陸豐)的閩南人,他们的语言是源于漳州话。至今讀音及用字仍與漳州地區(尤其漳南)有著極高的相似度,能夠順利溝通。
臺灣宜蘭、花蓮、桃園以及貢寮一帶的臺灣話亦跟漳州腔高度吻合,在臺灣被稱為「宜蘭腔」。此外,台中盆地至嘉義山線的內埔腔音韻也偏向漳州話。
馬來西亞北部居住着很多華裔漳州移民後裔,說一種漳州話的域外變體,稱為檳城福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