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漳州府 | |
| 閩南語名稱? | |
|---|---|
| 全漢 | 漳州府 |
| 全羅 | Chiang-chiu-hú |
漳州府,中国福建在明朝时设置的府,存在至清朝,府城東有江東橋。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行省,治所在龙溪县(縣城、府治屬漳州市薌城區),辖龍溪、漳浦、南靖、長泰、龍巖五縣,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洪武九年(1376年),福建行省改为福建布政使司,漳州隸之。
正德十二年(1517年),析南靖、漳浦縣地置平和縣。同年,割龍溪縣西南地區屬南靖縣[a]。
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漳州府、泉州府、延平府三府四縣邊地置大田縣,隸延平府。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割龍溪、漳浦縣地置海澄縣[1]。
隆慶元年(1567年),析龍巖並延平府永安、大田三縣地置寧洋縣。
萬曆四年(1576年),割潮州府饒平縣信寧都南澳島的青澳、雲澳來屬詔安縣[2]。
入清以前,漳州府增設五縣,達到十縣規模。
清朝时,府治仍为龙溪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後,漳州府範圍大約等同今日的漳州市(不包含龍海區角美鎮少數地區[b]、南靖縣西北角之長塔村[c])以及龍巖市所轄漳平市少數地區[d]、永定區少數地區[e]與廈門市海滄區南半部[f]、金門縣金城鎮東碇島[g]、廣東南澳縣東半部[h]。
雍正十年(1732年),以廣東潮州饒平、福建漳州詔安兩縣分別持有之南澳島諸澳合置南澳廳,由潮州府、漳州府共管。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龍巖縣为龍巖直隸州,划漳平縣并寧洋縣归龍巖直隸州管辖,漳州府辖境缩小,只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同年,劃漳浦縣六都之東山島東北角銅山保屬詔安縣[3][i]。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劃南靖縣車田總十五保屬漳浦縣。
嘉慶三年(1798年),析平和、漳浦、詔安三縣地置雲霄廳[4]。
至此,漳州府辖七县二散厅如下:
一、龍溪縣
二、海澄县
三、長泰縣
四、南靖縣
五、平和縣
六、漳浦县
七、詔安縣
民國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於民國二年(1913年)废,共開府545年。
同治六年(1867年),漳州鎮陸路各營裁減五成,並將同安營改歸福建陸路提標管轄。[7]
| 上級主官 | 各營 | |||||
|---|---|---|---|---|---|---|
| 單位 | 主官 | 兵丁 | ||||
| 種類員額 | 總數 2743 | |||||
| 馬戰 35 | 步戰 1194 | 守兵 1514 | ||||
| 漳州鎮總兵(官) | ||||||
| 鎮標中營 | 遊擊 | 7 | 186 | 239 | 432 | |
| 鎮標左營 | 遊擊 | 6 | 187 | 238 | 431 | |
| 鎮標右營 | 遊擊 | 6 | 187 | 238 | 431 | |
| 城守營 | 都司 | 4 | 210 | 211 | 425 | |
| 平和營 | 遊擊 | 4 | 141 | 192 | 337 | |
| 雲霄營 | 遊擊 | 4 | 133 | 185 | 322 | |
| 詔安營 | 遊擊 | 4 | 150 | 211 | 365 | |
| 上級主官 | 各營 | |||||||||||||
|---|---|---|---|---|---|---|---|---|---|---|---|---|---|---|
| 單位 | 主官 | 兵丁(漳州境內) | ||||||||||||
| 種類員額 | 總數 3982 | 駐地員額 | ||||||||||||
| 步戰 | 守兵 | 南澳 999 | 詔安 960 | 雲霄 50 | 漳浦 550 | 海澄 643 | 龍溪 780 | |||||||
| 三都 160 | 四都 170 | 東山島 630 | ||||||||||||
| 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 | ||||||||||||||
| 提標中營 | 參將 | - | - | 371 | 0 | 0 | 0 | 0 | 0 | 0 | 371 | 0 | ||
| 提標左營 | 遊擊 | - | - | 607 | 0 | 0 | 0 | 0 | 0 | 0 | 12 | 595 | ||
| 提標右營 | 遊擊 | - | - | 185 | 0 | 0 | 0 | 0 | 0 | 0 | 0 | 185 | ||
| 提標前營 | 遊擊 | - | - | 110 | 0 | 0 | 0 | 0 | 0 | 0 | 110 | 0 | ||
| 銅山營 | 參將 | 536 | 664 | 1200 | 0 | 0 | 170 | 630 | 50 | 350 | 0 | 0 | ||
| 金門鎮總兵(官) | ||||||||||||||
| 鎮標右營 | 遊擊 | - | - | 350 | 0 | 0 | 0 | 0 | 0 | 200 | 150 | 0 | ||
| 南澳鎮總兵(官) | ||||||||||||||
| 鎮標左營 | 遊擊 | 559 | 600 | 1159 | 999 | 160 | 0 | 0 | 0 | 0 | 0 | 0 | ||
入清以後,滿清大量起用北人。
| 姓名 | 籍贯 | 上任時間 | 轄縣 | 备注 |
|---|---|---|---|---|
| 尹勖 | 不詳 | 不詳 | 5 | |
| 潘琳 | 山西平陽府 | 洪武元年 | 5 | |
| 許榮 | 江西吉安府永豐縣 | 洪武八年 | 5 | |
| 白壽 | 山東兗州府嶧縣 | 洪武年间 | 5 | |
| 徐恭 | 江西吉安府永豐縣 | 洪武十三年 | 5 | |
| 胡添錫 | 不詳 | 洪武年间 | 5 | |
| 王仲謙 | 不詳 | 洪武年间 | 5 | |
| 李晟 | 不詳 | 洪武二十一年 | 5 | |
| 錢古訓 |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 洪武年间 | 5 | |
| 游仲桂 | 廣東肇慶府新興縣 | 洪武年间 | 5 | 進入15世紀 |
| 薛? | 不詳 | 永乐年间 | 5 | |
| 葉亨 | 福建福州府閩縣 | 永乐年间 | 5 | |
| 殳文通 | 浙江嘉興府 | 宣德元年 | 5 | |
| 甘瑛 | 江西南昌府豐城縣 | 正统二年 | 5 | |
| 李春 | 江西吉安府永豐縣 | 正统十年 | 5 | |
| 馬嗣宗 | 北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景泰元年 | 5 | |
| 謝騫 | 南直隸太平府當塗縣 | 景泰四年 | 5 | |
| 周天民 | 四川重慶府長壽縣 | 天順五年 | 5 | |
| 童信 | 浙江金華府永康縣 | 天顺七年 | 5 | |
| 潘本愚 | 廣東惠州府博羅縣 | 成化二年 | 5 | |
| 王文 | 山西潞州黎城縣 | 成化四年 | 5▸6 | |
| 張璝 | 廣東廣州府番禺縣 | 成化十年 | 6 | |
| 姜諒 | 浙江嘉興府嘉興縣 | 成化十五年 | 6 | |
| 劉瀚 | 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 | 成化二十一年 | 6 | |
| 鄺文 | 廣東廣州府南海縣 | 成化二十三年 | 6 | |
| 汪鳳 | 江西廣信府弋陽縣 | 弘治四年 | 6 | 進入16世紀 |
| 彭桓 | 江西吉安府吉水縣 | 弘治十四年 | 6 | |
| 羅列 | 廣東廣州府南海縣 | 弘治十六年 | 6 | |
| 陳洪謨 | 湖廣常德府武陵縣 | 正德五年 | 6 | |
| 潘旦 | 南直隸徽州府婺源縣 | 正德九年 | 6 | |
| 鍾湘 | 湖廣武昌府興國州 | 正德十一年 | 6▸7 | |
| 張鵬 | 四川嘉定州洪雅縣 | 嘉靖元年 | 7 | |
| 詹瑩 | 湖廣黃州府麻城縣 | 嘉靖三年 | 7 | |
| 陸金 | 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 | 嘉靖七年 | 7▸8 | |
| 孫裕 | 浙江寧波府鄞縣 | 嘉靖十二年 | 8 | |
| 顧四科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嘉靖十九年 | 8 | |
| 盧璧 | 南直隸鳳陽府盱眙縣 | 嘉靖二十五年 | 8 | |
| 李僑 | 山東濟南府長清縣 | 嘉靖三十一年 | 8 | |
| 曹三暘 | 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 | 嘉靖三十三年 | 8 | |
| 李光宸 | 廣東廣州府南海縣 | 嘉靖三十六年 | 8 | |
| 桂嘉孝 | 四川成都府成都縣 | 嘉靖三十八年 | 8 | |
| 唐九德 | 湖廣長沙府湘潭縣 | 嘉靖四十三年 | 8▸10 | |
| 葛綸 | 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 | 隆慶二年 | 10 | |
| 羅青霄 | 四川重慶府忠州 | 隆慶四年 | 10 | |
| 劉志業 | 浙江寧波府鄞縣 | 萬曆二年 | 10 | |
| 曹銑 | 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 萬曆七年 | 10 | |
| 陸從平 | 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 萬曆八年 | 10 | |
| 周鐸 | 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 | 萬曆九年 | 10 | |
| 李載陽 | 湖廣黃州府蘄州 | 萬曆十四年 | 10 | |
| 李日文 | 江西撫州府金谿縣 | 萬曆二十三年 | 10 | |
| 楊維嶽 |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 萬曆二十三年 | 10 | |
| 韓擢 | 廣東惠州府博羅縣 | 萬曆二十七年 | 10 | 進入17世紀 |
| 方學龍 | 浙江嚴州府淳安縣 | 萬曆三十年 | 10 | |
| 閔夢得 | 浙江湖州府烏程縣 | 萬曆三十七年 | 10 | |
| 袁業泗 | 江西袁州府宜春縣 | 萬曆四十年 | 10 | |
| 汪康謠 | 南直隸徽州府休寧縣 | 萬曆年間 | 10 | |
| 侯應賓 | 浙江溫州府樂清縣 | 萬曆年間 | 10 | |
| 楊翰 | 南直隸應天府溧水縣 | 天啟元年 | 10 | |
| 施邦曜 |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 天啟年間 | 10 | |
| 曹荃 | 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 | 崇禎七年 | 10 | |
| 沈在宥 | 浙江湖州府長興縣 | 崇禎年間 | 10 | |
| 胡學戴 | 南直隸揚州府江都縣 | 崇禎年間 | 10 | |
| 金麗澤 | 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 | 崇禎末年 | 10 | |
| 祝登元 | 浙江衢州府龍遊縣 | 隆武年間 | - |
清代依據各地民情之不同,制定了選任地方官員的標準。
| 福州府 | 福寧府 | 延平府 | 建寧府 | 邵武府 | 汀州府 | 漳州府 | 興化府 | 泉州府 | |
|---|---|---|---|---|---|---|---|---|---|
|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 衝 | 衝 | 衝 | 衝 | 衝 | 衝 | 衝 | 衝 | 衝 |
| 政務負擔程度 | 繁 | 繁 | 繁 | 繁 | 繁 | 繁 | 繁 | ||
| 稅賦完納程度 | 疲 | 疲 | 疲 | 疲 | 疲 | ||||
| 居民刁悍程度 | 難 | 難 | 難 |
| 龍溪縣 | 海澄縣 | 南靖縣 | 漳浦縣 | 平和縣 | 詔安縣 | 長泰縣 | 南澳廳 | |
|---|---|---|---|---|---|---|---|---|
|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 衝 | 衝 | 衝 | |||||
| 政務負擔程度 | 繁 | 繁 | 繁 | 繁 | 繁 | |||
| 稅賦完納程度 | 疲 | 疲 | 疲 | 疲 | ||||
| 居民刁悍程度 | 難 | 難 | 難 | 難 |
|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上任時間 | 轄縣 | 备注 |
|---|---|---|---|---|---|
| 祝登元 | 浙江衢州府龍遊縣 | 顺治三年 | 10 | ||
| 羅麗辰 | 顺治五年 | 10 | |||
| 張延 | 江南 | 舉人 | 顺治七年 | 10 | |
| 房星煜 | 貢生 | 顺治九年 | 10 | ||
| 錢光泰 | 江南蘇州府長洲縣 | 崇禎十三年特用出身 | 顺治十二年 | 10 | |
| 齊贊樞 | 顺治九年第三甲進士 | 顺治十七年 | 10 | ||
| 鄧自辛 | 不詳 | 不詳 | 10 | ||
| 錢震朗 | 不詳 | 不詳 | 10 | ||
| 鄧廷羅 | [v] | 康熙二年 | 10 | ||
| 王得善 | 直隸保定府易州淶水縣 | 拔貢 | 康熙三年 | 10 | |
| 孫芳桂 | 直隸宣化府 | 拔貢 | 康熙四年 | 10 | |
| 劉夢興 | 河南汝寧府羅山縣 | 副貢 | 康熙六年 | 10 | |
| 孫揚 | 不詳 | 筆帖式 | 康熙九年 | 10 | |
| 胡獻瑤 | 山東萊州府膠州 | 顺治九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十二年 | 10 | |
| 周昌 | 康熙十二年第二甲進士 | 康熙十六年 | 10 | ||
| 吳延貴 | 奉天奉天府開原縣 | 康熙十八年 | 10 | ||
| 袁珩 | 直隸順天府香河縣 | 蔭生 | 康熙二十年 | 10 | |
| 白輝 | 山西太原府平定州 | 貢生 | 康熙二十三年 | 10 | |
| 汪世印 | 蔭生 | 康熙二十三年 | 10 | ||
| 靳治揚 | 筆帖式 | 康熙三十三年 | 10 | ||
| 衛召揆 | 山西平陽府曲沃縣 | 蔭生 | 康熙三十五年 | 10 | 進入18世紀 |
| 劉芳 | 監生 | 康熙四十一年 | 10 | ||
| 趙完璧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貢生 | 康熙四十四年 | 10 | |
| 魏荔彤 | 直隸真定府趙州柏鄉縣 | 貢生 | 康熙四十九年 | 10 | |
| 李秉衡 | 貢生 | 康熙五十六年 | 10 | ||
| 耿國祚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舉人 | 雍正二年 | 10 | |
| 潘體豐 | 山東濟南府武定州樂陵縣 | 貢生 | 雍正五年 | 10 | |
| 李治國 | 山東濟南府歷城縣 | 康熙五十七年第三甲進士 | 雍正六年 | 10 | |
| 楊一正 | 陝西乾州武功縣 | 貢生 | 雍正七年 | 10 | |
| 張嗣昌 | 山西平陽府浮山縣 | 貢生 | 雍正八年 | 10 | |
| 楊一正 | — | — | 雍正八年 | 10 | 再任 |
| 張嗣昌 | — | — | 雍正九年 | 10 | 再任 |
| 王之琦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監生 | 雍正十年 | 10 | |
| 高元崑 | 江蘇揚州府江都縣 | 康熙五十七年第三甲進士 | 雍正十一年 | 10▸7 | 分設龍巖直隸州 |
| 童華 |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 貢生 | 乾隆二年 | 7 | |
| 梁須楩 | 監生、筆帖式 | 乾隆二年 | 7 | ||
| 王德純 | 雍正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三年 | 7 | ||
| 徐林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乾隆四年 | 7 | ||
| 蕭侅 | 廣東嘉應州平遠縣 | 貢生 | 乾隆五年 | 7 | |
| 張廷球 |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 乾隆六年 | 7 | ||
| 周岱 | 監生 | 乾隆八年 | 7 | ||
| 金溶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雍正八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十年 | 7 | |
| 魏嵉 | 雲南雲南府昆明縣 | 蔭監生 | 乾隆十五年 | 7 | |
| 奇靈阿 | 乾隆十九年 | 7 | |||
| 暴煜 | 山西潞安府屯留縣 | 舉人 | 乾隆二十二年 | 7 | |
| 余文儀 | 浙江紹興府諸暨縣 | 乾隆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二十三年 | 7 | |
| 蔣允焄 | 貴州貴陽府貴築縣 | 乾隆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二十五年 | 7 | |
| 劉增 | 舉人 | 乾隆二十八年 | 7 | ||
| 張挺 | 陝西西安府涇陽縣 | 乾隆二十九年 | 7 | ||
| 張鎮 | 山東武定府海豐縣 | 監生 | 乾隆三十一年 | 7 | |
| 李師敏 | 山東武定府惠民縣 | 乾隆二十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三十四年 | 7 | |
| 李維鈺 | 直隸遵化州 | 蔭生 | 乾隆三十八年 | 7 | |
| 雙鼎 | 筆帖式 | 乾隆四十一年 | 7 | ||
| 姚棻 |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 乾隆二十六年第二甲進士 | 乾隆四十二年 | 7 | |
| 黃彬 | 四川成都府漢州 | 舉人 | 乾隆四十六年 | 7 | |
| 李浚源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舉人 | 乾隆四十七年 | 7 | |
| 朱芫會 | 安徽徽州府歙縣 | 乾隆二十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四十九年 | 7 | |
| 黃彬 | — | — | 乾隆五十年 | 7 | 再任 |
| 史夢琦 | 江蘇常州府陽湖縣 | 乾隆三十四年第二甲進士 | 乾隆五十四年 | 7 | |
| 全士潮 | 江蘇蘇州府震澤縣 | 拔貢 | 乾隆五十七年 | 7 | |
| 金城 | 乾隆六十年 | 7 | |||
| 景文 | 嘉慶四年 | 7 | 進入19世紀 | ||
| 方應恆 | 湖南岳州府巴陵縣 | 監生 | 嘉慶六年 | 7 | |
| 景敏 | 貢生 | 嘉慶九年 | 7 | ||
| 特通阿 | 拔貢 | 嘉慶九年 | 7 | ||
| 裘增壽 | 江西南昌府新建縣 | 舉人 | 嘉慶十二年 | 7 | |
| 英泰 | 不詳 | 嘉慶十八年 | 7 | ||
| 李賡芸 | 江蘇太倉州嘉定縣 | 乾隆五十五年第二甲進士 | 嘉慶十九年 | 7 | |
| 畢所譡 | 山東登州府文登縣 | 副貢 | 嘉慶二十年 | 7 | |
| 方傳穟 |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 監生 | 嘉慶二十二年 | 7 | |
| 陸言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嘉慶四年第二甲進士 | 嘉慶二十四年 | 7 | |
| 周鎬 | 江蘇常州府金匱縣 | 舉人 | 道光元年 | 7 | |
| 戴嘉穀 | 江西南安府大庾縣 | 蔭生 | 道光三年 | 7 | |
| 許原清 | 江蘇松江府華亭縣 | 監生 | 道光九年 | 7 | |
| 童宗顏 | 四川成都府新津縣 | 嘉慶十四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十五年 | 7 | |
| 王衍慶 | 山東東昌府聊城縣 | 舉人 | 道光十七年 | 7 | |
| 胡興仁 | 湖南永順府保靖縣 | 拔貢 | 道光十八年 | 7 | |
| 王衍慶 | — | — | 道光二十年 | 7 | 再任 |
| 趙鏞 | 江西建昌府南豐縣 | 道光六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年 | 7 | |
| 黃德峻 | 廣東肇慶府高要縣 | 道光二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二年 | 7 | |
| 褚登 | 江蘇常州府靖江縣 | 道光三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三年 | 7 | |
| 王佐業 | 江蘇揚州府泰州 | 道光六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四年 | 7 | |
| 趙鏞 | — | — | 道光二十四年 | 7 | 再任 |
| 王用賓 | 安徽安慶府懷寧縣 | 道光六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五年 | 7 | |
| 徐耀 | 直隸順天府宛平縣 | 道光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道光二十六年 | 7 | |
| 方寶慶 |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 道光六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六年 | 7 | |
| 莊受祺 | 江蘇常州府陽湖縣 | 道光二十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八年 | 7 | |
| 王佐業 | — | — | 道光二十八年 | 7 | 再任 |
| 周之培 | 河南開封府祥符縣 | 蔭生 | 咸豐元年 | 7 | |
| 王佐業 | — | — | 咸豐元年 | 7 | 三任 |
| 文秀 | 咸豐三年 | 7 | |||
| 金崇 | 不詳 | 咸豐四年 | 7 | ||
| 王肇謙 | 直隸定州深澤縣 | 舉人 | 咸豐四年 | 7 | |
| 耿日椿 | 直隸保定府新城縣 | 道光十八年第二甲進士 | 咸豐六年 | 7 | |
| 王澍 | 不詳 | 咸豐七年 | 7 | ||
| 周立瀛 | 江西吉安府安福縣 | 道光二十四年第二甲進士 | 咸豐八年 | 7 | |
| 楊福五 | 直隸宣化府保安州 | 道光二十年第三甲進士 | 咸豐八年 | 7 | |
| 周立瀛 | — | — | 咸豐九年 | 7 | 再任 |
| 高會嘉 | 江西九江府彭澤縣 | 道光二十五年第二甲進士 | 咸豐十一年 | 7 | |
| 北克丹布 | 生員 | 咸豐十一年 | 7 | 太平天國戰死漳州城外 | |
| 馬珍 | 四川松潘廳 | 同治三年 | 7 | ||
| 劉惠人 | 不詳 | 同治四年 | 7 | ||
| 楊慶容 | 廣西柳州府馬平縣 | 附生 | 同治六年 | 7 | |
| 朱以鑑 | 廣東潮州府澄海縣 | 廩貢 | 同治六年 | 7 | |
| 張其曜 |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 監生 | 同治七年 | 7 | |
| 楊先澤 | 貴州貴陽府貴築縣 | 道光三十年第三甲進士 | 同治七年 | 7 | |
| 許善器 | 浙江湖州府德清縣 | 監生 | 同治十三年 | 7 | |
| 沈定均 | 湖南岳州府臨湘縣 | 拔貢 | 同治十三年 | 7 | [w] |
| 毓璋 | 不詳 | 光緒年間 | 7 | ||
| 吉昌 | 不詳 | 光緒五年 | 7 | ||
| 孫傳袞 | 不詳 | 光緒二十七年 | 7 | ||
| 陳嘉言 | 湖南衡州府衡山縣 | 光緒二十九年 | 7 |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