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温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姓氏
百家姓》第321位
40:
41:
42:

郡望 平原郡
各地寫法
读音
汉语拼音Wēn
台灣多為威妥瑪拼音華語:Wen
臺灣:Un
客語:Vun / Bbun
香港港府粤拼Wan
澳門澳門粵拼/葡語影響Wan
马来西亚Wen/Won/Wan/Bong/Voon/Oon/Woon

温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温氏的遠祖出自姬姓,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後裔[1]

寫法

[编辑]

香港傳統寫法是「温」,右上角使用「日」,與中國大陸標準寫法相同,並與簡化字無關;而臺灣標準寫法是「溫」,右上角用「囚」。不過,由於早期繁體中文的電腦字庫是由臺灣人製作,所以早期通用的大五碼只有「溫」字而無「温」字,導致不少香港人打字慣用「溫」字代替「温」字,而手寫仍寫作「温」。

臺灣方面,因異體字緣故而存在「溫」、「温」兩姓,其中以「温」姓居多[2],但常被寫作「溫」姓[3][4]

堂號

[编辑]

「三公堂」:唐朝時,溫大雅(溫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其二弟溫大臨(溫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三弟溫大有(溫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

參考文獻

[编辑]
  1. ^温姓 由来.温县政府网站. 2010年10月21日 [2014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2. ^台灣姓氏統計數據掀熱議!網見排名好意外:跟想的不一樣.民視新聞網. 2021-09-2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3. ^李紹綾.(專訪)温昇豪姓氏校正回歸 近10年作品《茶金》最滿意.自由時報. 2021-12-27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4. ^蕭雅文.KID爆熱戀温貞菱「小舉動洩情事」經紀人回應了.中國時報. 2020-10-21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溫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臺灣前一百大姓氏
01~025位
26~050位
51~075位
76~100位
2023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表57,黃/黄、溫/温、锺/鐘分別統計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温姓&oldid=8889064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