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清平云南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平雲南之戰爆發於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月至十六年(1659年)二月,由安远靖寇大将军多尼、平西大将军吴三桂攻取云南,灭南明永历政权的戰爭。

顺治十五年(1658年)信郡王铎尼奉命至贵州主持西征军务,兵分北、南、中三路向雲南進攻,北路由吴三桂率领,南路由卓布泰率领,中路由铎尼率領。永历帝李定國为招讨大元帅。李定国命令吳子聖守安隆,以白文选守七星关[1],定國本人至贵州鸡公背(关岭之东南),與铎尼决战。

吳子聖被卓布泰打败逃亡,李定国得报,率三万将士前来增援,在罗炎河、凉水井(兴义东)与清军展开激战,明兵漸不支,退保北盘江[2]。赵布泰部由普安州进入云南。吴三桂部在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擊敗白文選,再陷乌撒(今云南宜威),文选由河木和(澜沧江东岸,永平南),经右甸(今雲南昌宁),又退至镇康州(镇康北),入缅甸木邦。明軍死傷慘重,“僵尸遍野,腥血成渠”[3]。李定国不敢恋战,退回昆明,護送永历帝至永昌(今云南保山)。顺治十六年(l659年)春,清军大举进攻永昌。永历帝避難於腾越(今腾冲)。李定国派部将窦民望高文贵王玺分兵在磨盘山設伏重擊清軍[4],卻有叛將卢桂生告知吳三桂[5],雙方展開激戰,“尸委山谷皆满”[6],窦民望與王玺皆战死在阵地上,史稱磨盘山血战。但隨後李定國在双河口山顶被卓布泰部擊敗,至陆格,又被卓布泰兵分三路擊敗,只得退至孟良、锡箔。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三,清軍三路会师昆明。但早在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朱由榔即在李定國等掩護下,向昆明逃亡,再逃往缅甸。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已占領雲南全境。二月,吴三桂部自罗次出师,铎尼自昆明出师,兵分兩路追击永历帝。由於朱由榔已逃入缅甸境内[7]。清軍遂於三十日班师。

注釋

[编辑]
  1. ^《爝火录》载十一月十二日白文选闻三桂出师,退守七星关。
  2. ^《小腆纪传·永历下》,卷6
  3. ^《滇粹·李定国传》
  4. ^《小腆纪年附考》,卷19
  5. ^《南疆逸史》,卷52则称:“有俘卒泄定国谋。”
  6. ^《吴逆始末记》
  7. ^《爝火录》,卷29
古人类时代至青铜文明
古人类
石器时代
智人
旧石器
新石器
青铜时代
青铜文明
滇国
哀牢
昆明夷
秦汉至隋唐
古代方国
西南夷
秦汉时期
三国时期
晋朝与南朝
隋朝与初唐
南诏大理
酋邦
南诏
郑赵杨三朝
大理
元明清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时期
云南省
历史
政治
经济
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历史
政治
其他
16世紀
三角黄龙旗

黄龙旗
17世纪
天命
天聪
崇德
顺治
康熙
18世纪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19世纪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20世纪
光绪
宣统
專門史
【说明:紫色為與外國人有關衝突事件】傳疑時代夏朝商朝西周→ 東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金夏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清平云南之战&oldid=54728294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