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门区 | |
|---|---|
| 市辖区 | |
海门区在南通的位置 | |
| 坐标:31°53′37″N121°10′22″E / 31.89355°N 121.17265°E /31.89355; 121.17265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江苏省南通市 |
| 政府駐地 | 海门街道 |
| 下级行政区 | |
| 政府 | |
| • 区委书记 | 沈旭东 |
| • 区长 | 沈旭东 |
| 面积 | |
| • 总计 | 1,143.51 平方公里(441.51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991,782人 |
| • 密度 | 867人/平方公里(2,246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661,983人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226100 |
| 電話區號 | 513 |
| 車輛號牌 | 苏F |
| 行政区划代码 | 320614 |
| 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 | ¥1442.57亿 |
| •人均 | ¥12.54万 |
| 網站 | 海门区政府网 |
海门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苏省南通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海门文化属吴越文化,海门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區人民政府駐海门街道北京中路600號。
清朝初年,江流主泓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大量江南移民来此农垦。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海门直隶厅为江苏省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海门人绝大多数是是上海、苏州、嘉兴、湖州等地江南移民后裔。
1914年至1927年,属沪海道。1945年至1946年,中共政权归属于东南县。
1949年后,今南通市所属张芝山镇以南的南兴镇、南通农场、苏通大桥等区域划归南通县。
1949年1月,原海门东部海东、二效等区并入启东县,大致是现启东中部地区。
1954年9月,又将海门县王鲍区等地12个乡并入启东县。同年12月,海门县通兴农场也划归启东县。
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县级海门市,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2020年7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2]。
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常乐镇、悦来镇、四甲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临江镇、海永镇、永隆沙农场、大东农场、海门市畜禽良种场、海门市种羊场、海门市包场渔场、海门市长江芦荡养殖场、海门市沿江渔场、海门市三厂苗圃、海门市农科所、海门市财政局芦荡管理所和 江苏省国营江心沙农场。
类似乡级单位:海门区永隆沙农场、海门区棉花原种场、海门区大东农场、海门区蓄禽良种场、海门区种羊场、海门区包场渔场、海门区长江渔场、海门区沿江渔场、海门区三厂苗圃、海门区农科所、海门区海门盐场、海门区财政局芦荡管理所、海门区海门港。
此外,还有: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顯示海门區常住人口为99178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了84184人,增长9.3%;比2020年公安户籍人口的98.87万人多了3100多人。
境内地势平坦,海拔2.5-5.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50小时,无霜期230天左右。海门区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282.0毫米。
主要为汉族。2014年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742人[4]。
海门山羊肉海门山歌
海门市全市现有高中6所,初中28所,小学40所,幼儿园66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