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海公铁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公铁路
概覽
运营範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服務類型客货两用
主要車站乌海站公乌素站
技術數據
运营長度46 km
軌距1435毫米(标准轨
路線圖
乌海站
卡布其站
什尼卡汉站
拉僧中庙站
老石旦站
拉僧庙站
公乌素站
铁路尽头

海公铁路,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境内的一条支线铁路。

海公支线,即海公铁路,起自包兰铁路乌海站(原名海勃拉站),向南经过卡布其、骆驼山、拉什仲庙(即拉僧中庙)、老石旦至拉僧庙止,铁路穿越桌子山矿区,该矿区矿藏丰富,种类繁多,海拉铁路即为该地区运输工业原料的铁路支线。

1958年10月,包兰铁路海拉支线新建工程开工建设。该年年末首先建成海勃湾站经卡布其东南方向8.08公里向东的平沟专用线,全长12.62公里。1960年1月,自8.08公里处开工继续展筑至28.97公里,同年7月,28.97公里处至老石旦间区段也开工建设。1961年7月,铁路铺轨至老石旦,8月至拉僧庙,定名为包兰铁路海拉支线,9月开始办理全线临时营业。1964年12月,海勃湾至老石旦区段线路正式投入运营,1965年春季,全线投入正式运营。后继续展筑至公乌素,全线更名为海公铁路,全长46公里,共设有车站7座。[1]

扩能改造

[编辑]

2009年7月海公铁路开始扩能改造工程,工程设计全长36.06公里,总投资7.6亿元。改扩建后,预计年货运能力将达到1800万吨,日均开行客车1对。工程于2010年11月竣工。[2]

参考资料

[编辑]
  1. ^马千里、王开济著. 《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1881-1981)》.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3. 
  2. ^海公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开通. 2010-11-02 [2010-11-02](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五纵三横主干线注2
南北
东西
铁路线路(未通車線路以灰色字表示)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注1:关于中国大陆的高速铁路线、高速铁路,参见“中国高速铁路模板”。
注2:“五纵三横主干线”概念即为五条南北方向铁路大通道和三条东西方向铁路大通道。
注3:铁路线路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 25344—2010)编写。
注4:请按照铁路标准名称查找,例:“麻武铁路”亦名“武麻铁路”,但其标准名称是“麻武铁路”。
注5:线路名称按照标准名称的音序排列(还需部分整理)。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线路列表 -列车车次 -中国铁路客运 -中国国际列车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海公铁路&oldid=5734268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