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 或在
討論頁 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1年11月22日 )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Zimbabwe」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 津巴布韦 港澳 津巴布韋 星馬 津巴布韦 臺灣 辛巴威
津巴布韦共和國 (英語:Republic of Zimbabwe ),通稱津巴布韋 (Zimbabwe ),是位於非洲南部 的內陸國家 ,地处赞比西河 与林波波河 之间,南接南非 ,西部及西南部与博茨瓦纳 接壤,西北与赞比亚 接壤,东部及东北部与莫桑比克 相邻,尽管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 无领土接壤,但是在赞比西河 河岸两国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为哈拉雷 。
津巴布韦人口的組成在立國後變化巨大,獨立時總人口690萬,其中約30萬(當時約佔5.5%)是白人 統治階級,但改革政策之後,目前白人出現持續下降的現象,已經僅剩不到數萬人,且多在歐美境外居留並大量移民他國。由於黑人 的出生率 高,津巴布韦人口增至1443万(2018年),黑人已經占总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绍纳族 (占79%)和恩德贝莱族 (占17%)两大民族。
自11世纪开始,津巴布韦境内曾存在过洛兹维帝国 、姆韦尼·马塔帕王国 以及姆塔瓦卡兹 ( 英语 : Mthwakazi ) 等不同的原住民国家。不列颠南非公司 在1890年入侵了津巴布韦地区,并在对当地人进行了屠杀后,划出了现在津巴布韦的边境线。1890年至1980年是津巴布韦历史上的殖民地统治时期(羅德西亞 ),並由白人统治,這个名字源自於替英國 在這个地區建立殖民地 的塞西尔·罗兹 。羅德西亞因氣候宜人,當時的物產多以農產品為主,當時白人農場主因此地富饒,該國有「阿非利加麵包籃」美譽,並建立了歐洲式首都索尔兹伯里,現名哈拉雷 ,發展熱絡市場經濟,該地是罗兹在1890年 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為非洲中部大城之一。自1960年起,羅德西亞由伊安·史密斯 領導,接受南非政權的援助,並抵抗共產游擊隊。在1980年4月之後白人少數統治被推翻,津巴布韦宣布从英国统治下独立,辛巴威總統穆加比 從1987年起進行長達30年的獨裁統治,期間經濟下滑,糧食生產不足,失業率高達百分之80,發生惡性通貨膨脹 ,2017年穆加比因政變 下台,但經濟疲弱等問題仍然困擾辛巴威。[ 6]
津巴布韦有16种官方语言 ,其中英语 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他主要语言还有绍纳语 和北恩德贝莱语 。[ 7]
津巴布韋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發源地,在中世紀時代,該地曾存在一個紹納人 (屬於班圖 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並且遺留下不少文化遺跡,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大津巴布韋古城 (也是津巴布韋的命名由來),以此城為首都的马蓬古布韦王国 透過與來自印度洋 岸的回教 商隊貿易,在11世紀時漸漸強盛,利用當地生產的黃金 、象牙 與銅礦 等重要物資,交換來自波斯灣 地區的布料 與玻璃 等生產品,15世紀時,已經成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國。紹納文明的強盛在19世紀時邁入尾聲,1837年時,紹納人被屬於祖魯族 的恩德貝萊族 征服,而來自英國與來自南邊的波爾人 (荷裔南非 人)開始逐漸蠶食這個地區。
1888年,大英帝國 殖民者 赛西尔·罗兹 從恩德貝勒國王手上取得他們領土內的採礦權,隨後在1889年替英屬南非公司 取得這裡的領土權,並且在1895年時正式建立殖民國家 「羅德西亞 」,这一名称是以罗兹的名字命名的。1896年到1897年,紹納人和恩德貝勒人开始武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津巴布韦第一次解放战争 ( 英语 : Second Matabele War ) ,约有450名白人被打死[ 8] 。
羅德西亞 在1911年時分開成為北羅德西亞 (今日的尚比亞 )與南羅德西亞 ,後者在1922年時成為一個英屬自治殖民地,就是今日的津巴布韦。1953年時,英国不顾非洲人民的反对,将南北羅德西亞以及尼亚萨兰 (今马拉维 )聯合成為一個聯邦 ,命名為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 (簡稱羅尼聯邦)。在三地人民的反对下,特别是尼亚萨兰的反对下,联邦於十年后的1963年解散。羅尼聯邦解散后不久,1965年11月,南羅德西亞总理伊安·史密斯 单方面宣布該國脱离英国的管辖獨立,成立南羅德西亞,但這份聲明並不受境內大部分由北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所控制的黑人 族群所認可。負責託管這地區的英國聲稱此獨立宣言是種叛亂行為不予承認,但因為同屬白人,英國方也沒有實際使用武力來恢復控制權。辛巴威在英治時期有「非洲糧倉」的美譽。
穆塔雷 哈拉雷 國營巴士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國際斡旋工作失敗後,英國要求聯合國 對羅德西亞進行經濟制裁 ,但一意孤行的伊恩·史密斯 白人政權(獲同樣為南非的白人政府支持)仍然在1970年時宣布成立共和國政體,也沒有獲得任何國際 上的承認。
在白人執政的這段期間,津巴布韋境內的黑人團體一直在進行激烈的游擊戰 試圖推翻當權者。1978年,在國際制裁與黑人武裝運動的交相夾擊下,白人政府終於被迫與包括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 (非民盟)及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 (非人盟)在內的諸多黑人勢力簽訂了協約,共同推派衛理公會 主教 穆佐列瓦 擔任津巴布韋羅德西亞 臨時政府的首相。在英國的監督下,黑人游擊組織終於願意卸除武裝結束內戰,在1980年時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雖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羅德西亞白人政權與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卻在本國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賴,他的過渡政府並沒有在大選中獲得持續執政的機會,而是由罗伯特·穆加贝 與他領導的非民盟獲得政權。
在國家政權順利轉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後,於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韋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在此之後穆加贝 連續贏得多次競選,直到2017年津巴布韦政变 后下台。
津巴布韋的國政自從獨立後便轉移到了黑人的手上,但是穆加比通過暴力將歐裔白人的土地没收。20世紀末期,經濟動蕩,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
2000年開始,津巴布韋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係在殖民時代從黑人原居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理由,進行土地改革 ,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擁有的土地。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人農民出走,糧食產量大減,经济 陷入混乱[ 9] [ 10] 。
2002年,穆加比第四度獲得連任。反對黨與勞工組織紛紛發動罷工與抗爭,要求當時已執政22年的穆加比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則以軍警部隊鎮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為首的資金援助債權國,控告穆加比政權藐視人權與在大選中舞弊,紛紛擱置援助計畫。而英聯邦 則在2002年時宣佈對津巴布韋停權一年處分,津巴布韋則於不久之後主動退出該協會作為回應。
由於長期積欠外債,政府又不願意實施經濟上的穩定措施,使得IMF暫停了對津巴布韋的經濟援助,而該國政府則以大量印製新鈔來填補財政上的赤字作為回應,卻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與幣值急貶。津巴布韋官方公佈2007年11月份的通脹率 ,高達26,000%,而真實數字可能更高[ 11] 。由於失業率高達80%,大量人民為了生計被逼逃到鄰國。
2008年大選,最大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黨(MDC)的茨萬吉拉伊 第一輪投票的得票率領先穆加比,但茨萬吉拉伊的得票率未達半數,因此於6月27日舉行次輪選舉,卻由於茨萬吉拉伊因選舉暴力而被迫退選,最終穆加比勝出。
2013年8月大選,執政33年的穆加比通過選舉舞弊的手段,擊敗反對派領袖茨萬吉拉伊,繼續連任總統,成為非洲最年長的國家元首。
2016年12月17日,穆加比在執政黨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 (ZANU-PF)的黨大會上被提名為2018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準備挑戰全世界第一位「百歲總統」。
2017年辛巴威政變 ,軍方發動政變,11月19日,執政黨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通過罷黜穆加比的黨主席及第一書記職權。21日穆加比辭職下台。
2019年9月6日,罗伯特·穆加贝 在新加坡的医院里因病去世,享壽95岁[ 12] 。
津巴布韦与赞比亚 边境上的维多利亚瀑布 已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津巴布韦国土面积39萬餘平方公里,位於非洲 東南部,是一個內陸國家。津巴布韦東鄰莫桑比克 ,南接南非 ,西和西北與波札那 、尚比亞 相連。
津巴布韦大部分地区是高原 地形,平均海拔1000餘米。地形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種。津巴布韦東部伊尼揚加尼山 海拔2,592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讚比西河 和林波波河 ,分別是與鄰國尚比亞和南非的界河 。維多利亞瀑布 、三比西河、三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壩 與大壩攔阻河水積蓄而成的卡里巴湖 共同圍成津巴布韋北邊的疆界,與尚比亞相鄰。津巴布韋的東邊國界 全部與莫三比克相鄰,西南為波札那,南境則有一部分與南非相連,以林波波河 為界。
津巴布韦气候属于熱帶草原氣候 ,年均氣溫攝氏 22度,10月份溫度最高,達32度,7月份溫度最低,約13~17度。
津巴布韦地图 聖喬治大學 津巴布韋人口約為16,743,000(2018年10月估計值),其中非裔黑人佔了98%,混血與亞裔人種佔1%,白人則佔不到1%。在黑人族裔中最主要的一支為紹納人 (佔總人口82%),居次為恩德貝萊人 (Ndebele,佔總人口14%)。
英語 是津巴布韋的官方語言 ,並與紹納語 和恩德貝萊語 並列為主要語言 。
津巴布韦絕大部分的人口信奉基督教 及民間信仰 ,至於其他的宗教 信仰,則佔了該國不到1%的人口[ 13] 。
排名 名称 省 人口 哈拉雷 布拉瓦約 1 哈拉雷 哈拉雷 1,485,231 穆塔雷 2 布拉瓦約 布拉瓦約 653,337 3 奇通圭扎 哈拉雷 356,840 4 穆塔雷 馬尼卡蘭省 186,208 5 埃普沃思 哈拉雷 167,462 6 圭洛 中部省 154,825 7 奎奎 中部省 100,900 8 卡多馬 西馬紹納蘭省 91,633 9 馬斯溫戈 馬斯溫戈省 87,886 10 奇諾伊 西馬紹納蘭省 68,273
辛巴威的經濟以農業為基礎,在1980年代前是非洲的主要糧食生產國,享有非洲糧倉的美譽[ 15] ,但穆加比 成為第二任總統後,農業生產自1990年代起大幅下降,產出下滑一半以上,辛巴威由糧食出口國變成輸入國,又因缺乏工作機會,國民需要到鄰國南非當外勞換取貨物。由於經濟一落千丈,又缺乏外匯存底支持本國貨幣,辛巴威元 發生惡性通貨膨脹 。2008年2月,辛巴威通貨膨脹率達165,000%;2008年6月,通貨膨脹率達200,000%,該國央行並於2008年7月21日發行面值1000億元的津巴布韦元 鈔票[ 16] [ 17] [ 18] 。在2008年7月的官方統計,通胀率达到231,000,000%[ 19] [ 20] 。總統穆加贝指责西方发达国家 对津巴布韦实施包括冻结援助贷款和冻结津巴布韦在西方的存款和资产的经济制裁 ,而这些制裁是导致目前经济危机 的最主要原因[ 21] 。反對者則批評穆加贝推行的土地改革 ,強制徵收國內白人農民的農地,改為分配給黑人,但缺乏農業技術維持生產力[ 15] ,政府对价格的控制不力,以及艾滋病 流行等因素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使獨立後的津巴布韦面臨最严重的人道主义 危机[ 22] 。
津巴布韦从2008年8月1日起货币改制,100亿舊津巴布韋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韋元。2009年一月消息,津巴布韦将于近日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兆、20兆、50兆和100兆津元四种。在2009年4月12日時,該國政府更宣佈因為已經難以維持貨幣價值,將停用本國貨幣 一年。[ 23]
2015年6月,津巴布韋政府宣佈正式棄用本國貨幣津巴布韋元 [ 24] ,民眾可向津巴布韋儲備銀行將所持有的辛巴威元以35,000,000,000,000,000(3.5京 )元換一美元 的匯率兌換為美元[ 24] 。各類商品交易主要以美元進行[ 25] ,也有採用歐元 、英鎊 、日元 及南非蘭特 進行貿易,而博茨瓦納普拉 、人民币 、印度盧比 等外幣在部分商品交易也獲接納。2015年12月21日,根据和中国人民银行 达成的协议,津巴布韦在2016年初开始,将人民币列为和美元同等在国内法定流通的货币,这被视为中国免除该国大约4000万美元到期债务的回报。[ 26] [ 27]
2019年2月,津巴布韦储备银行 行長约翰·曼古迪娅推出即時總額清算元 ,该货币由津巴布韦债券硬币、津巴布韦债券纸币和即時總額清算 ( 英语 :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 余额组成[ 28] 。
2024年4月8日,津巴布韦再推出津巴布韦金 ,取代贬值势头迅猛的即時總額清算元 [ 29] 。
2014年津巴布韦的成人识字率是非洲最高的 自独立以来,政府对津巴布韋的教育事业投资巨大,因而有了非洲最高的成人识字率。在2013年达到90.70%[ 30] ,略低于2010年的92%[ 31] [ 32] 。
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古城附近绍纳人的巫医 津巴布韦主要节日以及法定假日包括:新年 (1月1日)、青年节(2月21日)、复活节 、独立日 (4月18日)、劳动节 (5月1日)、非洲日 (5月25日)、国家英雄日 (8月11日)、建軍節 (8月12日)、国家团结日 (12月22日)、圣诞节 (12月25-26日)等。辛巴威的公共假期由《公共假期和商业禁令法》(第 10:21 章)[ 33] 及其各种修正案具體規定。
1980年,津巴布韦女子陆上曲棍球队于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获得金牌 足球 是津巴布韋國內最流行的運動之一。雖然橄欖球 和板球 也很受歡迎,但傳統上主要流行於佔少數的白人 當中。津巴布韋曾在奧運 當中得到8面獎牌,分別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 「陸上曲棍球」項目得到1面金牌 ;2004年的雅典奧運 得到金銀銅各1面獎牌;2008年的北京奧運 得到1金3銀。值得一提的是,雅典及北京奧運共7面獎牌皆是由白人女運動員柯丝蒂·考文垂 一人於游泳 項目所獲得。
^ Inter Censal Demography Survey 2017 Report (PDF) . Zimbabwe National Statistics Agency. 2017. ^ Zimbabwe . GeoHiv. [2016-08-3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2-17). ^3.0 3.1 3.2 3.3 Zimbabwe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 April 2022 [2022-07-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26)(英语) . ^ GINI Index . World Bank. [16 June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10-09).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3/24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13 March 2024 [22 March 202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9 March 2024)(英语) . ^ 辛巴威萬年總統95歲逝 功過留待蓋棺論定 . TVBS. ^ 津巴布韦概况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08-25.,新华社 。^ “津巴布韦历史简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非洲商务网,2006年2月23日^ 非洲地區面臨飢荒急需糧援 . BBC中文網. 2002-10-14 [2018-08-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3-09). ^ South Africa farm seizures 'could become next ZIMBABWE', warns expert . express.co.uk. 2018-08-21 [2018-08-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8-21). ^ 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 . [2008-04-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0-01). ^ Zimbabwe’s founding leader Robert Mugabe dead at 95: sources . [2019年9月6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年10月14日)(英语) . ^ 津巴布韋介紹(CIA World Fact Book) . [2008-04-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0-01). ^ Zimbabwe . citypopulation.de. [28 February 202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6). ^15.0 15.1 辛巴威政府同意支付白人農夫35億美元補償金 . 中央通訊社. [2025-11-20 ] . ^ ŌAFPBB New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津巴布韦发行面额100亿钞票创下世界之最 . [2008-12-2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5-10). ^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100,000,000,000 Special Agro Chequ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arrysue.net^ 津巴布韋儲備銀行的2008上半年金融政策報告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08-19.(英文)^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已达10050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环球网 ,2008年3月7日^ 欧美缘何制裁津巴布韦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05-27.,新华网,2002年3月5日。^ 津巴布韦当前的人道主义局势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语)。^ 津巴布韋政府宣布暫停使用本國貨幣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09-04-12BBC中文網 ^24.0 24.1 辛巴威國幣 停止流通 . 中國時報. 2015-06-13 [2019-02-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3-09). ^ [辛巴威金挽救經濟無起色 美元交易非法市場受歡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31970}- ] 请检查|url=值 (帮助 ) . 公共電視. 2025-01-03.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 ^ 津巴布韦:明年初将用人民币作流通货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Zimbabwe says China to cancel $40 mln debt, increase yuan u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 Mangudya, John.Monetary Policy Statement (PDF) .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Harare. 20 February 2019 [18 January 2023]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6 May 2019)(en-zw) .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 Zimbabwe introduces new gold-backed currency to tackle inflation . Al Jazeera. 2024-04-05 [2024-04-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4-04-08)(英语) . ^ Ranking of African Countries By Literacy Rate: Zimbabwe No. 1 . The African Economist. [2015-04-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9-16). ^ "Unlicensed and outdoors or no school at all"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05-11.,IRIN , 23 July 2010^ "Zimbabwe: Country Leads in Africa Literacy Ra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lAfrica.com , 14 July 2010^ Public Holidays and Prohibition of Business 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