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法屬圭亞那

坐标4°N53°W / 4°N 53°W /4; -5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法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0年2月24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條目介紹的是法國海外屬地圭亞那。关于鄰近的主权国家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请见「蓋亞那」。关于廣義上的圭亚那地区,请见「圭亚那 (地区)」。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圭亚那 (消歧义)」。
圭亚那
Guyane法語
 法國海外省单一领土集体
圭亚那领土集体
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 de Guyane法語
圭亚那徽章
徽章
格言:“劳动创造繁荣”
颂歌:《马赛曲》(国家)
出征颂》(地区)
坐标:4°N53°W / 4°N 53°W /4; -53
国家 法國
首府卡宴
政府
 • 省长安托万·普西耶
 • 大区委员会主席加布里埃尔·塞维尔英语Gabriel Serville
 • 立法机关议会
面积[1][2]
 • 总计83,846 平方公里(32,373 平方英里)
 • 陸地83,534 平方公里(32,253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大区排名第2,省份排名第1
人口(2023年1月)[3]
 • 總計301,099人
 • 密度3.59人/平方公里(9.3人/平方英里)
ISO 3166码
GDP (2019年)[4]大区排名第17
总计€44.1亿
人均€15,521
NUTS地区代码FRA
網站领土集体
省政府
 法属圭亚那旗帜
法国国旗
用途國旗民用旗)、政府旗(海)​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
啟用日期1794年
用途民用旗)​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啟用日期2010年7月29日
历史旗帜
用途政府旗(陸)​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啟用日期1901年

法屬圭亞那(法語:Guyane française),正式名称为圭亚那Guyane法語發音:[ɡɥijan]法屬圭亞那克里奧爾語Lagwiyann),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单一领土集体,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畔,与巴西苏里南交界,面积83,534平方公里,是法国面积最大大区(超过法國本土面积的七分之一);人口301,099人,其中一半居住在其首府卡宴的都会区内。

法属圭亚那是欧盟的一部分,也是欧盟最大的外延地区(OMR),官方货币为欧元

译名

[编辑]

在南美洲的北部有兩個名稱相近的地區与國家,分別是使用英語的獨立國家「Guyana」以及使用法語的法國海外屬地「Guyane française」。华语世界將獨立的國家譯為「圭亚那」或「蓋亚那」,將法屬的領地統一譯為「法属圭亚那」。[5]

地理

[编辑]

法属圭亞那面积83,534平方公里,是法國面積最大的海外省,与奥地利相當。北濱大西洋,海岸线长378公里。东、南面与巴西为邻,边界长673公里,西面是苏里南,边界长510公里。

法属圭亞那南部位于横跨南美洲北部的圭亞那高地前,最高点高850米。重要河流有马罗尼河(它也是与苏里南的边界)、锡纳马里河奥亚波克河(与巴西的边界)等。

法属圭亞那境內98%是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90%,是法国和欧洲联盟的大片森林區。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北部海岸,大城市也集中於此。

法属圭亞那的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3500毫米。全年温度在28℃左右。从8月到12月是旱期,其它时间是雨期。平均湿度比较高,终年在80%到90%左右。法属圭亞那不受加勒比海飓风的袭击。

历史

[编辑]

法属圭亞那的原来的居民是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人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来到圭亞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后荷兰人开始在这里殖民。

1604年,法国开始侵入,建立居民点。后英国、荷兰、法国和葡萄牙相互争夺此地,直到1816年最后归属法国。

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亞那为法国的“海外省”。从此以后,许多土著号召自治,但支持从法国独立之支持度只有5%,部分因为法国政府提供更多的津贴。

从1947年开始,法属圭亞那拥有有限的自治权。从此该地区在法国国民议会法国参议院各有两个议席。

1968年,欧洲各共同体库鲁建立了圭亞那太空中心阿丽亚娜火箭在这个发射场发射。在库鲁,「欧洲太空计划」使法属圭亞那的这个角落得以现代化,并吸引了一些移居到此工作的人力。

2015年,法属圭亞那成为法国的一个单一领土集体

政治

[编辑]

如同法国其它省份一样,法屬圭亞那也参加法国的国民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在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法屬圭亞那各拥有两个议席。

所有法国法律在法屬圭亞那均视为有效,但法国宪法第73条规定地方亦有权按地方特点对当地法律进行一定的修改。

法屬圭亞那从1982年开始是法国的一个大区和省。它分为两个区和22个市鎮。

法屬圭亞那設省政府及大區政府,政府首腦為政府委員會主席。各省選舉產生省議會和省政府。省主席為法屬圭亞那省份的領導人。法屬圭亞那省政府主席兼任大區政府主席。

每隔六年法属圭亞那进行省委员会(19席)和大区委员会(31席)的改选,从2021年起至今(2023年当时)大区主席是加布里埃尔·塞维尔英语Gabriel Serville

2016年1月1日,第一届法属圭亚那议会正式成立,取代此前的大区委员会和省委员会,作为法属圭亚那新的立法机关。

法属圭亞那是欧洲联盟的一部分,因此它与巴西苏里南的边界是欧洲联盟極西的边界,但不屬於申根區的地區(所有法國海外部分均不歸入申根區)。

行政区划

[编辑]
主条目:法属圭亚那市镇列表

法屬圭亞那分为三个和22个市鎮(2015年廢除19个):

编号名称面积 (km2)人口 (2019年)[6]区划地图法属圭亚那地图
1阿瓦拉-亚利马波187.41,449马罗尼河畔圣洛朗区
2馬納6,33311,675
3马罗尼河畔圣洛朗4,83047,621
4阿帕图2,0209,482
5格朗桑蒂2,1128,779
6帕派什通2,6285,757
7萨于勒4,475152
8马里帕苏拉18,36011,842
9卡莫皮10,0301,864圣乔治区
10聖喬治2,3204,245
11瓦纳里1,080242
12雷日纳12,130854
13鲁拉3,902.53,458卡宴区
14圣埃利5,680247
15伊拉库博2,7621,748
16锡纳马里1,3402,875
17库鲁2,16024,903
18马库里亚377.516,219
19蒙西内里-托内格朗德6342,957
20马图里137.1933,458
21卡宴23.665,493
22雷米尔-蒙若利46.1126,358

主要城镇

[编辑]

经济

[编辑]
可可田
皇家博物館
華僑公所
主商業街

林业是法屬圭亞那的一个重要经济行业,农业只集中在海岸地区,此外捕虾业和金矿是值得一提的产业。

最重要的贸易对象是法国本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意大利。主要出口品有,主要进口品有机器汽车

库鲁发射场目前成为内地的一个经济和旅游动力。

语言

[编辑]

圭亞那原住民的语言有六种,分成三种语系:

  1. 瓦扬皮语(wayampi)、埃梅里永语(émérillon)属于图皮-瓜拉尼语族(Tupi-Guarani);
  2. 阿拉瓦克语(arawak)、帕里库尔语(palikour)属于阿拉瓦克语族
  3. 卡利纳语(kalihna)、瓦亚纳语(wayana)属于加勒比语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法文英文克里奥尔语言。

  1. 法属圭亚那克里奥尔语(Kriyòl gwiyannen)
  2. 圭亚那克里奥尔语英语Guyanese Creole(Creolese)

宗教

[编辑]
卡宴大教堂.大部分法屬圭亞那人信仰天主教

教育

[编辑]

卡宴库鲁设有圭亚那大学

其它

[编辑]

和雨林木材成为了殖民地的经济支柱。奴隶们从非洲带了种植糖园的工作,尽管他们的成功被本地的印地安人的敌视和热带的疾病所限制。且在1848年的奴隶制度废除以后,种植园的产量,从来无法配合法国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本地的工业几乎崩溃了。

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法国决定减少监狱的费用,将受刑人移民至圭亞那,贡献殖民地的发展。约有70,000罪犯,包括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亨利·查理葉(Herry Papillon Charriere),在1895年和1933年之间到达。刚开始,许多流放的罪犯,熬过了恶劣的环境,大部分都死于疟疾和酷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圭亞那仍然是罪犯的殖民地。

发射场

[编辑]

欧洲空间局库鲁发射场使用阿丽亚娜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军用

[编辑]

法国在罗尚波有一个军事基地,外籍兵团亦設有森林基地,并在这里驻扎和培训上百士兵,同時擔任太空中心的守備任務。2004年3月法国的外籍兵团就是从这里出发进驻海地

徽章与旗帜

[编辑]
  • 法属圭亚那六个土著民族的旗帜(自2012年起)
    法属圭亚那六个土著民族的旗帜(自2012年起)
  • 宪兵队纹章
    宪兵队纹章
  • 1901年的历史纹章
    1901年的历史纹章
  • 法属圭亚那工会旗帜(也是2010-2015年法属圭亚那总委员会使用的旗帜)
    法属圭亚那工会旗帜(也是2010-2015年法属圭亚那总委员会使用的旗帜)

参考文献

[编辑]
  1. ^Christiane Taubira.FICHE QUESTION. Questions National Assembly of France. 28 April 2009 [27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法语). 
  2. ^Population by sex, annual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surface area and density(PDF). United Nations: 5. 2013 [27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3-07-31). 
  3. ^INSEE.Estimation de population par région, sexe et grande classe d'âge – Années 1975 à 2023. [24 Jan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法语). 
  4. ^Produits intérieurs bruts régionaux et valeurs ajoutées régionales de 2000 à 2020.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5. ^法屬圭亞那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中文(臺灣)). 
  6. ^Populations légales 2019: 973 Guya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SEE

延伸閱讀

[编辑]
  • Robert Aldrich and John Connell.France's Overseas Frontier : Département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ISBN 0-521-03036-6.
  • René Belbenoit.Dry guillotine: Fifteen years among the living dead 1938, Reprint: Berkley (1975).ISBN 0-425-02950-6.
  • René Belbenoit.Hell on Trial 1940,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French manuscript by Preston Rambo. E. P Dutton & Co. Reprint by Blue Ribbon Books, New York, 194 p. Reprint: Bantam Books, 1971.
  • Henri Charrière.Papillon Reprints: Hart-Davis, MacGibbon Ltd. 1970.ISBN 0-246-63987-3 (hbk); Perennial, 2001.ISBN 0-06-093479-4 (sbk).
  • John Gimlette,Wild Coast: Travels on South America's Untamed Edge 2011
  • Joshua R. Hyles.Guiana and the Shadows of Empire: Colonial and Cultural Negotiations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Lexington Books. 2013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Peter Redfield.Space in the Tropics: From Convicts to Rockets in French GuianaISBN 0-520-21985-6.
  • Miranda Frances Spieler.Empire and Underworld: Captivity in French Guia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studies slaves, criminals, indentured workers, and other marginalized people from 1789 to 187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法屬圭亞那
 苏里南马罗韦讷区大西洋
大西洋
 苏里南锡帕利维尼区 巴西阿馬帕州
西
 法屬圭亞那  
 巴西阿馬帕州 巴西阿馬帕州
 巴西阿馬帕州
法属圭亚那相关主题
13个本土大区
首府
44大東部大區
斯特拉斯堡
75新阿基坦大区
波尔多
84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里昂
27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
第戎
53布列塔尼大區
雷恩
24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
奥尔良
94科西嘉大区
阿雅克肖
11法蘭西島大區
巴黎
76奥克西塔尼大区
图卢兹
32上法蘭西大區
里尔
28诺曼底大区
鲁昂
52卢瓦尔河地区大区
南特
93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
马赛
各行政区名称前标注INSEE编码。此外,2018年,南科西嘉省上科西嘉省领土集体科西嘉领土集体合并为一个单一领土集体——科西嘉集体(编码为20R),科西嘉大区、南科西嘉省与上科西嘉省仅作为行政区存在。2021年,上莱茵省下莱茵省的领土集体合并为阿尔萨斯欧洲集体(编码为6AE),上莱茵省与下莱茵省同样仅作为行政区存在。
5个海外省及大区
首府
5个海外集体
特殊集体
海外领土
国有荒岛
989克利珀頓島(由法國海外部長管轄)
各行政区名称前标注INSEE编码。此外,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马约特有自己的单一领土集体,编码分别为972R、973R、976R。
旧大区与旧省份
旧大区
属于今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属于今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
属于今大東部大區
属于今上法蘭西大區
属于今诺曼底大区
属于今新阿基坦大区
属于今奧克西塔尼大區
位于今法国的法国旧省份
大陆部分
科西嘉
海外
大革命第一帝国时期的法国附属省份
德国(1797年—1814年)
比利时与卢森堡(1795年—1814年)
西班牙(1812年—1814年)
希腊(1797年—1802年)
意大利与萨伏依(1792年—1815年)
84勃朗峰省 85滨海阿尔卑斯省 (1793年—1814年) 87热那亚省法语Gênes (département) 104波省法语Pô (ancien département) 105斯图拉省法语Stura (département) 106马伦戈省法语Marengo (département) 107塞西亚省法语Sesia (département) 108塔纳罗省法语Tanaro (département) 108蒙特诺特省法语Montenotte (département) 109多拉省法语Doire (département) 110亚平宁省法语Apennins (département) 111塔罗省法语Taro (département) 112阿尔诺省法语Arno (département) 113地中海省法语Méditerranée (département) 114翁布罗内省法语Ombrone (département) 116罗马省法语Rome (département) 117特拉西梅诺省法语Trasimène (département)
荷兰(1810年—1814年)
瑞士(1793年—1815年)
位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旧省份
南部地区(撒哈拉)
北部地区
各旧行政区名称前标注编码。部分旧省份的编码可能会与今天省份的编码重合,或是与其他不同时期旧省份的编码重合,部分旧省份无编码。
主權屬於歐洲國家,但接近或位於非歐洲大陸土地上的領土(參見:入選標準
 丹麦
 法國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義大利
 荷蘭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英国
1關於各國在 南极洲上所宣稱的領地,目前根據《南極條約》處於不履行主權的暫懸狀態2存在領土爭議
国际
各地
地理
艺术家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法屬圭亞那&oldid=882661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