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河湟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河州片
河湟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
区域青海省甘肃省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无(mis

河湟话是甘肃、青海两省的河湟地区的汉语长期与阿尔泰诸语系语言以及藏语接触形成的一种特征明显的混合语。河湟话的特征是汉语借用 SOV 型语言的语法成分的结果。广泛分布于甘肃、青海两省的河湟地区,从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到青海的黄南、海南、海东、西宁等地。河湟话等同于中原官话河州片,由于特殊的语言特征也称为“甘肃-青海语言联盟”。

特征

[编辑]

河湟话保持着北方汉语的语音、词汇系统,但在语法结构方面产生了一些与阿尔泰诸语言和藏语有许多一致关系的语言特征,如使用 SOV 语序、后置格标记、后置引语标记及其语气词、黏着型致使与增宾构式、后置状语从句标记等。河湟话的这些特征是与其周边的阿尔泰诸语、安多藏语共享的特征,是甘青河湟地区不同地方语言共享的区域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湟话的内部不同语言点的混合程度不同,混合性特征的具体来源不同,产生时代不同,所处的演变阶段不同。

分类

[编辑]

早期学者大多把临夏或河州话、西宁话看作汉语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2012)把从甘肃临夏到青海西宁的大片地区划入中原官话区。

张成材(1981:114)认为青海汉语方言“大致可分为三个小方言区:[1]

  • 西宁话:包括西宁、湟中、平安、湟源、大通、互助、门源、贵德(指贵德‘巧话’)和化隆;
  • 乐都话:包括乐都和民和县甘沟乡(甘沟话);
  • 循化话(即甘肃临夏话,俗称河州话):包括循化、同仁、尖扎和贵德(指贵德‘土话’)”。
  • 这三个小方言片加上甘肃临夏及周边市县,几乎涵盖了整个河湟一带汉语方言。

张建军(2009)调查了以下方言点:[2]

  • 广河县城关话
  • 和政县城关话
  • 临夏市老城区话
  • 临夏市八坊回民话
  • 临夏县韩集话
  • 积石山县吹麻滩话
  • 循化县积石话
  • 同仁县隆务话
  • 贵德县河东话
  • 永靖县红泉话
  • 民和县古都话
  • 乐都县碾伯话

芦兰花(2011)调查了以下方言点:[3]

  • 西宁话
  • 湟源县城关话
  • 湟中鲁沙尔镇汉民话
  • 大通县朔北话
  • 大通县桥头镇回民话
  • 循化县积石镇汉民话
  • 乐都县碾伯话
  • 乐都县马厂话
  • 乐都县高店话
  • 平安县平安镇话
  • 互助县威远镇话
  • 化隆县巴燕回民话
  • 化隆县甘都回民话
  • 化隆县昂思多汉民话
  • 民和县川口汉民话
  • 民和县川口回民话
  • 民和县马营话
  • 民和县甘沟话
  • 民和县塘尔垣回民话

杨永龙(2019)观点[4],其中唐汪话五屯话被认为是独立的语言,研究的也比较多。

  • 临夏话是临夏市周边地区的汉语共同语。临夏市为古河州治所,故也称河州话。一般认为河州话分布范围更广,除了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外,也分布在周边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临夏话采用汉语的语音、词汇系统,语法以 SOV 语序为主,但兼有 SVO 语序,有格标记、复数标记、副动词标记等。
  • 甘沟话用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具有 SOV 型语言的系列特征,与其周边的阿尔泰诸语、藏语有系列平行特征,如:SOV 语序、后置格标记、复数标记、反身领属标记、黏着型增宾式、致使式“V 给”、状语从句标记“着”“是”、言说义动词用作引语标记和传信助词等。
  • 周屯话分布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镇政府所在地,周屯话同样是汉语的语音、词汇系统,而在语法方面具有 SOV 型语言的一系列特征,如格标记、复数标记、引语标记、后置状语从句标记等。
  • 西宁话是以青海省会西宁市为核心的汉语方言,有的研究者直接称之为“青海话”。西宁话的语音、词汇系统属汉语,语法方面比临夏等地的汉语方言更接近汉语北方话,但也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周边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特征,如 SOV 语序、后置格标记、复数标记等。
  • 唐汪话分布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的唐家、汪家、舀水、河沿、马巷、打柴等 6 个村及附近山区村落。唐汪话总体上采用汉语的语音、词汇系统,句法以 SOV为语序,有格、复数、反身领属、后置状语从句等标记。
  • 五屯话分布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公社五屯下庄大队、五屯上庄大队和江查麻大队”,语法特征如 SOV 语序、格标记、后置状语从句标记等,是一种“汉语的语音 + 汉语的词汇 + 藏语的语法”的结构类型,是语言深度接触所产生的语言混合现象。

西北地区也是汉语声调简化最迅速的区域,甘青宁新是汉语三声调方言最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发现存在两声调汉语方言的唯一区域,河湟话是两声调方言主要分布区。翟占国、张维佳(2019 :02)调查了以下两声调方言点:[5]

  • 西宁型:平分阴阳,上声、清入和次浊入与阴平合并,标记为第一调;全浊上、去声、全浊入与阳平合并,标记为第二调
    • 西宁城东(回族)
    • 湟中班仲营
    • 互助吉家湾(土族)
    • 湟源国光村
    • 平安石家营村
    • 宁夏海原
  • 红古型:平声不分阴阳,全浊上、去声以及入声均并入平声,标记为第一调;清上与次浊上合并,标记为第二调。
    • 兰州红古
    • 大通桦林乡(藏族)和向阳堡村
    • 民和吉家堡
  • 临夏型:平声不分阴阳,入声不论清浊皆并入平声,标记为第一调;上声与去声合并,标记为第二调
    • 临夏西门横街
    • 广河县三甲集镇
    • 兰州西固马家山(新派)
  • 刘屯型:平声不分阴阳,清上与次浊上并入平声,标记为第一调;全浊上并入去声,标记为第二调。
    • 类型A:入声全部并入平声
      • 贵德刘屯
      • 永靖红泉镇
    • 类型B:清入与次浊入并入平声,全浊入并入去声。
      • 武威
      • 永昌河西堡

參見

[编辑]

参考

[编辑]
  1. ^张成材、朱世奎:《西宁方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4. ^杨永龙.甘青河湟话的混合性特征及其产生途径.民族语文.2019年第2期.
  5. ^翟占国、张维佳,西北官话中的两声调方言,民族语文,2019 :02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吉瀋片
哈阜片
黑松片
塔茲語
京承片/幽燕片
京師小片
懷承小片
朝峰片/錦興片
保唐片
淶阜小片
定霸小片
薊遵小片
灤昌小片
撫龍小片
石济片
赵深小片
邢衡小片
聊泰小片
滄惠片
黄乐小片
阳寿小片
章利片
登連片
煙威小片
蓬龍小片
大岫小片
青萊片
青島小片
萊昌小片
莒照小片
青朐小片
營通片
蓋桓小片
通白小片
長集小片
關東
郑开片
洛嵩片
南魯片
漯項片
商阜片
商亳小片
阜沈小片
宿蒙小片
信蚌片
淮霍小片
蚌懷小片
五鳳小片
兗菏片
蔡魯片
舊鄭曹片
舊洛徐片
徐淮片
舊洛徐片
蔡魯片
關隴
汾河片
北/平陽小片
中/絳州小片
南/解州小片
關中片
(東府話)
秦隴片
(西府話)
陇中片
河州片
南疆片
金城片
銀吳片
河西片
北疆片
湖廣片
湖北方言
鄂北小片
鄂中小片
鄂西小片
湘西小片
湘北小片
懷玉小片
黔東小片
黎靖小片
川黔片
成渝小片
黔中小片
陜南小片
参见漢中話
西蜀片
岷赤小片
雅甘小片
江贡小片
其它
历史
书写
相关语言
西康片
康藏小片
涼山小片
雲南片
滇中小片
滇西小片
滇南小片
未分類
桂柳片
湘南小片
桂北小片
黔南小片
洪巢片
扬淮方言
(淮东话)
揚州小片
潤州小片
建鹽小片
濱阜小片
海州小片
淮安小片
宁庐方言
(淮西话)
南京小片
合肥小片
蕪湖小片
巢湖小片
安慶小片
樅東小片
通泰方言
南通小片
如皋小片
泰州小片
黃孝片
黄冈小片
孝感小片
黃梅小片
方言岛
其它
主要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2012)及錢曾怡《漢語官話方言研究》。另根據张世方《北京官話語音研究》,保唐片划归北京官话
参见晋语 ·东北话 ·北京话 ·河北話 ·山西话 ·陕西话 ·山东话 ·河南话 ·江蘇話 ·安徽話 ·四川话 ·湖北話 ·湖南話 ·廣西話 ·貴州話 ·云南话 ·甘肅話 ·新疆話 ·军家话 ·东干语 ·老国音 ·現代標準漢語變體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語言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河湟话&oldid=8574145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