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沙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佛教主題佛教专题
韩国首尔曹溪寺的沙弥

沙弥梵語श्रामणेर;羅馬化梵語、巴利語sāmaṇera),又譯室羅摩拏洛迦室羅摩拿洛迦室末那伊洛迦室羅摩尼羅,佛教術語,对年龄不足20岁,或其他未受具足戒的初级出家男子的称呼,沙弥是梵语,意为勤策男,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当息恶行慈。其地位低于比丘。相应的女性出家人称为沙弥尼

根據修多羅記載,最早的沙弥是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因为他出家时只有7岁,年紀太輕,不得受具足戒,所以释迦牟尼让他以沙弥的身份修行。

字源

[编辑]

在梵文中,沙彌(śrāmaṇera)源自於沙門梵語śramaṇa),意為年少的沙門。其陰性形態為沙彌尼śrāmaṇeri)。

仪式和戒律

[编辑]
泰国小沙弥

欲成为沙弥或沙弥尼者,必须经所欲加入的僧团同意后,举行公开的出家仪式。沙彌由受具戒10年以上,通晓戒律的比丘剃度;沙彌尼由十二年以上,通晓戒律的比丘尼剃度,并换俗服为僧服。剃度后的沙弥(沙弥尼)进一步学习后,依次受五戒十戒

分类和进阶

[编辑]
  • 7-13岁,称为驱乌沙弥(尼),因其可以担任在晒食场上驱逐鸟雀等简单工作而得名。
  • 14-19岁,称为应法沙弥(尼),因其能顺应沙弥行法而得名。
  • 在20-70岁内出家者,称为名字沙弥(尼),因其按年龄本来可以做比丘,但因缘不具而得名。

未成年出家者在满20岁后,或者成年出家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受比丘戒比丘尼戒)进一步成为比丘比丘尼

佛教七众
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式叉摩那 |優婆塞 |優婆夷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沙彌&oldid=9006181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