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沈金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金鑑
个人资料
出生1875年 (1875)
逝世1926年(50—51歲)

沈金鉴(1875年—1926年)[1],字叔詹叙詹,男,浙江吴兴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由附貢生,七品小京官,截取同知,分發直隸,此后他曾担任直隶海運局会办、天津河防同知、遼陽州知州、天津府知府,天津保甲总办、北洋巡警学堂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等。1909年时出任安徽安庆审判厅代理厅丞,后又任安徽提法使。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任京師地方行政講習所所長。1914年他升任順天府尹。同年10月,順天府改为京兆府,他任京兆尹。1915年9月,他任湖南巡按使,当时的湖南都督为湯薌銘。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获封一等男。護國戰争中,因反袁独立遲緩,湯薌銘遭到省内群起反對,1916年(民国5年)被迫下野。沈金鑑也同時下野。1920年(民国9年)6月,他任浙江省省長,任至1922年(民国11年)10月。1926年于浙江省湖州市逝世。[2][3]

註釋

[编辑]
  1. ^《浙江通志》作1866年出生,1926年逝世。
  2. ^賈逸君. 附錄二中華民國名人一覽.中華民國名人傳. 上海書店. 1936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3. ^外務省情報部.改訂 現代支那人名鑑. 東亞同文會調查部. 1928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参考文獻

[编辑]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王治馨
順天府尹
1914年3月 - 10月
繼任:
(改稱京兆尹)
前任:
(改稱京兆尹)
京兆尹
1914年10月 - 1915年9月
繼任:
王達
附:中華民國顺天府尹
附:中華民國京兆尹
附:中華民國京都市政公所督办
附:中華民國京都市自治筹备处处长
?
附:京师临时治安会领衔人员
(1926年)
附:京师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
(1928年)
中華民國北平特别市政府市长
何其鞏何成濬代)張蔭梧沈家彝代,王韬暂行护理)周大文胡若愚代)
中華民國北平市政府市长
(日军占领)北平市地方维持会市长
(日军占领)北京地方维持会市长
附:(日军占领)
平津地方治安维持会联合会首席代表
中華民國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中華民國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
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
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中華民國北平市政府市长(续)    
附: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中華民國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附: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北京市市长列表
各省行政长官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港 ·澳 ·
參議院議長:梁士诒李盛铎/參議院副議長:朱启钤田應璜
第一會期全院委員長:鄧鎔/秘書長:梁鴻志李慶芳(代理)
直隸(5)

奉天(5)
吉林(5)
黑龍江(5)
江蘇(5)
段書雲 ·韓世昌 ·鄧邦述 ·徐果人 ·周作民 ·雷 奮(補) ·楊壽枏(補)
安徽(5)
江西(5)
浙江(5)
福建(5)
陳懋鼎 ·陈之麟 ·郭章鋆 ·林灏深 ·楊廷樑 ·張超南(補) ·施景琛(補)
湖北(5)
湖南(5)
山東(5)
河南(5)
山西(5)
陝西(5)
甘肅(5)
新疆(5)
四川(5)
未選出
廣東(5)
未選出
廣西(5)
未選出
雲南(5)
未選出
貴州(5)
未選出
京兆(1)
熱河(1)
察哈爾(1)
綏遠(1)
川邊(1)
蒙古(15)
青海(2)
西藏(6)
中央選舉會(1)
第一部(學界)(10)
第二部(政界)(8)
张元奇 ·朱启钤 ·周自齊 ·王揖唐 ·蔡儒楷 ·陳振先 ·熙 彥 ·吕调元 ·段書雲(補) ·李兆珍(補) ·畢桂芳(補) ·屈映光(補) ·王克敏(補) ·許世英(補)
第三部(商界)(5)
第四部(華僑)(4)
韋榮熙 ·譚雨三(更名譚瑞霖 ·盧諤生 ·林椒之(更名林韻宮
第五部(滿洲王公)(2)
第六部(回部王公)(1)
哈的爾 ·司迪克(補)
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參議院議員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沈金鉴&oldid=8893292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