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江華島條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4年2月26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江華島條約
朝日修好條規
日朝修好條規
条约締結的情景
簽署日1876年2月26日
簽署地點朝鮮國江華島
簽署者朝鲜王朝申櫶尹滋承
大日本帝国黑田清隆井上馨
締約方 朝鮮
 日本
語言汉语日语
收錄於维基文库的條約原文
维基文库江華島條約
江華島條約
朝鲜语名稱
諺文강화도 조약
汉字江華島條約
标音
文观部式Ganghwado Joyak
马-赖式Kanghwado Choyak
日语名称
汉字日朝修好条規
舊字體日朝修好條規
标音
假名にっちょうしゅうこうじょうき
日语罗马字Nitchō Shūkō Jōki

江华岛条约》(韩语:강화도조약江華島條約,日语:江華島条約江華島條約󠄁),是朝鲜王朝大日本帝国於1876年2月26日在江华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屬於近代列強條約體系之一。此條約最主要的內容是承認朝鲜王朝為一獨立國家,讓朝鮮不再是中國清朝冊封國。但日本在朝鲜势力的扩张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惕,随后清政府与朝鲜王朝签订《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开始朝加强中朝宗藩关系的方向转变。

名稱

[编辑]
  • 本條約的朝鲜语正式名稱為《朝日修好條規》(조일수호조규朝日修好條規),日文正式名稱為《日朝修好條規》(日朝修好条規日朝󠄁修好條規)。
  • 在非正式場合,又可稱為《韓日修好條約》(한일수호조약韓日修好條約)、《日鮮修好條約》(日鮮修好条約日鮮修好條約)、《丙子修好条约》(병자수호조약丙子修好條約)、《丙子修交條約》(丙子修交条約丙子修交條約)等,這幾個稱謂均是指同一個意思,沒有不同。

背景

[编辑]
参见:江華島事件

1875年9月,日本派出军舰云扬号航行到朝鲜西海岸测量海图,遭到江华岛砲台朝鲜守軍砲擊,雙方發生交火,最後日方攻陷炮台,史称“江华岛事件”,又稱「雲揚號事件」。

内容

[编辑]

《江华岛条约》共计12款,是朝鲜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测朝鲜海口、领事裁判权、贸易等权利。自此,朝鲜对外开放,外国商品進入朝鲜。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及日本享有的领事裁判权等。

影响

[编辑]

《江华岛条约》是日本「大陆政策」实践的开始。此政策是以“征服全中国”为主旨,只不過它的第一步是征服朝鲜,簽訂此條約是为了以後吞并朝鲜(日方稱為日韓合併)做铺垫。

参见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江華島條約
 日本締結的國際條約與協定
幕末時代
(1854-1868)
明治時代
(1868-1912)
一戰二戰
(1912-1945)
冷戰時期
(1945-1991)
冷戰
(1991迄今)
国际
各地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江華島條約&oldid=8468731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