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江苏科技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08年10月7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4年7月20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江苏科技大学"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江苏科技大学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组扬帆起航的船,两个奔跑跃动的人
老校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3-2004)
镇江船舶学院(1978-1993)
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0-1978)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2-1970)
校训笃学明德 经世致用
创办时间1933年
学校标识码4132010289
学校类型公立大学
党委书记周南平
校长嵇春艳
教师人數1230
职工人數2000
本科生人數22200
研究生人數2200
校址 中国江苏省
总面积占地2492余亩
網站www.just.edu.cn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属重点建设的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主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学校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曾招收国防生。学校是以船舶工业为基础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涉船专业和蚕桑专业是学院优势专业。“船舶海洋蚕桑”是学校的三大办学特色(未来还将有“粮食”特色的重新兴起)。

学校目前拥有东、西、南三个校区,另有一新校区在建,预计2018年秋作为主校区入驻。此外在苏州张家港建有张家港校区,学校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苏州理工学院坐落于此。

目前,在校教职工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各类人才100余名。研究机构方面,拥有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国家培育点。

校史和重要办学时间节点

[编辑]

1933年3月,林美衍吴开先许恒张桐等人创办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校址位于上海市乔家浜,分机械、土木、商业及应用化学四科。

1934年春季,因得吴铁城吴醒亚杜月笙吴蕴初等赞助,于南市局门路兴建校舍及实习工厂。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学校因与江南造船厂毗邻,目标显著,时有敌机袭击。为避免牺牲,学校决定先临时迁至法租界霞飞路1968号(今淮海中路),同时将学校图书仪器及工厂机器材料迁入租界,以保安全。上海战争形势进一步危急,为安全起见,政府当局下令将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迁往四川省重庆市;一部分迁至浙江天台县溪南创设大公中学,租赁房屋专办普通科;留沪部分继续于“法租界地”霞飞路办学。

1939年2月,学校留沪部分因原租赁的校舍不敷应用,又改租上海汉口路131号庆云大楼办学,学生人数增至500人左右。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后,由时任校长许恒呈报的“为复校事呈请准予备案”的报告获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后,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在上海复校。由于原址校舍、器材等曾被日军侵占并辟为司令部,后又拨给毗邻的江南造船厂,当局政府另拨给上海市虹口区峨嵋路400号四层大楼为新校址,继续办学,设机械、水产、商业三个专业科类。

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局筹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

1952年11月,福建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源自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造船科与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源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造船科分别加入筹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1953年7月,上海机电工业学校(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机械科与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源自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轮机科分别加入筹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学校目前认定的建校时间1933年即来源于此处的大公职业学校创办时间);

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正式创办并开始招生;

1970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迁至镇江,由舒同题写校名;

1978年,更名镇江船舶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由江泽民题写校名;

1999年,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归江苏省管理,从属关系由部属高校变更为省属高校;

1999年,与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源自1979年创办的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合并;

2000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源自1951年创办的华东蚕业研究所)合并;

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1]

2012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三方签署协议共建;

2016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院设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教育部关于同意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4〕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4-05-13 [2024-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0). 

外部链接

[编辑]
军事院校
中央部属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以上除另有标注的外,均为属地行政区省属、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985工程院校   原211工程院校   原全国重点大学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高校
: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职本:办学层次为职业教育本科的高校;:办学层次为專科的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不具备独立备案资格。
截至2017年5月31日,江苏省有普通高校167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52所),成人高校8所。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A类10
B类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与中央企业共建(含中央企业直属)高等院校
中国核工业集团
湖南省
江西省
中国船舶集团
江苏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四川省
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省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
北京市
山东省
黑龙江省
四川省
陕西省
辽宁省
湖北省
重庆市
江苏省
广东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湖北省
中国物流集团中包公司
湖南省
中国邮政集团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江西省
甘肃省
北大荒农垦集团
注:以上公办高等院校的共建单位均为中央企业或中央企业全资子企业,或者中央企业直属(直接举办)的公办高等院校,其主管部门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全国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办学层次为专科的高校;(直):中央企业直属或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列入中央高校名单的高等学校。
此外,另有部属国有企业直属高等学校1所:广东农垦集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直)★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江苏科技大学&oldid=8946933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