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汝城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汝城县
从烈士陵园眺望县城
从烈士陵园眺望县城

汝城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25°33′25″N113°40′54″E / 25.55706°N 113.68177°E /25.55706; 113.68177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湖南省郴州市
政府駐地卢阳镇
下级行政区
面积
 • 总计2,400.71 平方公里(926.9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344,617人
 • 密度144人/平方公里(372人/平方英里)
 • 城镇158,902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424100
電話區號735
行政区划代码431026

汝城县位于中国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隶属郴州市管辖,属县级行政区域,汝城在文化上屬於客家地區,通行客家話

汝城地处三省交界处,又因县境内的江河水分别流入湘江赣江珠江,故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总面积为2401平方公里,人口约34.46万人。人民政府卢阳镇

历史

[编辑]

春秋战国时,汝城为南边境地,设汝邑[2]代属长沙郡郴县地;西汉桂阳郡郴县地,东汉属桂阳郡汉宁县地;三国属桂阳郡阳安县地;西晋属桂阳郡晋宁县地。

汝城”之名始于东晋,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分晋宁县地置汝城县,隶属桂阳郡(《宋书·地理志》)。

南朝天嘉元年(560年)汝城县改名卢阳县并置卢阳郡(《陈书·世祖本纪》)。灭陈后废卢阳郡置郴州,卢阳县属郴州(《隋书·地理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义昌县(《旧唐书·地理志》),属桂阳郡(后桂阳郡复名郴州)。五代后唐改名郴义县,属郴州(《宋史·地理志》)。北宋初再改名桂阳县,仍属郴州;后又分出桂阳县的零陵、宜城二乡设桂东县(《宋史·地理志》)。三代仍为桂阳县,属郴州(《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

中华民国初年复称汝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9年3月至1960年7月期间曾一度与桂东县合为一县,称汝桂县。不久又撤销建制,分为汝城、桂东二县至今。

国务院1994年12月17日批准撤销郴州地区、郴州市和郴县,此县划归郴州市管辖。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汝城縣常住人口344617人。[3]

地理

[编辑]
汝城县

地形

[编辑]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端交接部,境内山岭密布,丘陵与盆地相间。山地面积196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82%,有发展林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境内河流分属湘江、赣江和珠江流域,其中沤水、浙水等河流汇入东江,属湘江水系;集龙河汇入赣江,属赣江水系;九龙江、城溪江汇入北江,属珠江水系。

气候

[编辑]

汝城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量丰富,县城年平均降水日数达183天。无霜期长,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73天。

经济

[编辑]

汝城山地面积广阔,气候和土地适宜发展林业,目前是湖南省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2%。由于具备充沛的降雨和较高的地形落差,水能蕴藏量也很丰富,近年以来小水电项目发展迅速。县境内有丰富的可开采矿藏资源,其中以钨、铁、煤和石灰石的产量最大,钨矿等矿产加工业已成为主要的工业支柱。

地热也是汝城重要的自然资源,下辖的热水镇有中南六省最大的热田,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热水温泉目前已发展为郴州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在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人文景观

[编辑]
濂溪书院

宋朝初期,理学家周敦颐出任桂阳(今桂东、汝城)县令,政绩卓著。后来汝城人为纪念周敦颐,修建了濂溪书院。书院历代屡遭兴废,现在位于县城城西的濂溪书院,是在民国旧址上修建的。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代码[4]行政区名称面积
(平方公里)
2020年人口
(万)
邮政编码行政区划附注
社区行政村
431026汝城县2400.7140.142410030217
431026108卢阳镇115.596.9424100921县政府驻地;2012年由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合并成立[5]
431026103土桥镇167.54.84241043252015年由永丰乡、原土桥镇合并成立
431026104泉水镇93.093.24241141152012年由三星镇改为现名
431026110井坡镇89.002.44241071112015年撤井坡乡建井坡镇
431026106大坪镇260.003.54241021151996年撤大坪乡建大坪镇
431026107三江口瑶族镇116.701.0424105181992年撤东岭乡建三江口镇
431026102热水镇139.001.2424117181992年撤热水乡建热水镇
431026216集益乡170.031.44241182102012年由集龙乡益将乡合并成立
431026209濠头乡177.381.4424121111
431026105暖水镇172.223.04241192162015年由原暖水镇、田庄乡合并成立
431026207南洞乡158.321.142411518
431026109马桥镇185.703.54241032162012年由马桥乡外沙乡合并成立
431026214延寿瑶族乡173.133.14241122172015年由原延寿瑶族乡、小垣瑶族镇合并成立
431026217文明瑶族乡383.055.14241063362015年由文明乡岭秀瑶族乡盈洞瑶族乡合并成立

政治

[编辑]
主条目:汝城县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汝城县委员会

现任领导

[编辑]
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汝城县人民政府

县长

中国共产党
汝城县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汝城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汝城县委员会
主席
姓名文建军马文才何浩光邱文辉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临武县湖南省南县湖南省汝城县
出生日期1978年7月(47歲)1974年9月(51歲)1971年3月(54歲)
就任日期2023年12月 (2023-12)2023年12月 (2023-12)2021年7月 (2021-07)2016年11月 (2016-11)

交通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汝城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2024-12-25 [2025-02-14]. 
  3. ^中國: 湖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4. ^汝城县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5. ^汝城县行政区划简介. 汝城县人民政府网.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外部链接

[编辑]
汝城县行政区划
民族乡
类似乡级单位
  • 大坪国有林场
郴州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湖南省  政府驻地:北湖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北湖区
9街道
2镇
2民族乡
郴州开发区
1街道
苏仙区
6街道
8镇
县级市
资兴市
2街道
9镇
2民族乡
桂阳县
3街道
17镇
1乡
1民族乡
宜章县
14镇
4乡
1民族乡
永兴县
2街道
10镇
4乡
嘉禾县
9镇
1乡
临武县
9镇
3乡
1民族乡
汝城县
9镇
3乡
2民族乡
桂东县
7镇
4乡
安仁县
5镇
8乡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娄底市
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湖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全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汝城县&oldid=8610412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