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永安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安话
永安事
发音[uã˧˧um˧˧sia˧˥]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部
区域福建省永安市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ygan

永安话(闽中语:[uã21um42sia35])是汉语族闽语支闽中语的一种方言,也是闽中语的代表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省永安市

歷史

[编辑]

早在三國時期閩中地區就有不少從南楚東吳入閩的漢人,但當時主要活動于開發較早的沙溪下游,即後來的南平沙縣一帶,並在南朝劉宋時期設立沙村縣後成為閩中地區的中心。一直到明朝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沙縣爆發了以鄧茂七為首的叛亂,由此沙縣人口銳減,閔中地區人們活動的中心逐漸南移,後起的永安縣逐漸發展起來。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福建省省會福州市被日軍佔領,省會内遷至永安縣,永安更一度成為福建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長達7年。於是,隨著歷史變遷,永安話逐漸取代沙縣話成為閩中語的代表語言。

内部差异

[编辑]

主要可以分成四個小片。

4片基本可以互通,但仍有差異。其中嶺後片與市區片較接近,安砂、羅坊2片與市區片差異較大,這是因為這兩片所處的位置更靠近客語區,同時羅坊片又比安砂片受客語影響更多。

语音特征

[编辑]

声母

[编辑]

下表列出永安話的聲母:

雙唇音齿龈音齦後音軟顎音零聲母
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
鼻音[m]媽閩[n]拿奶[ŋ]岩硬
塞音不送氣[p]包边[b]墓棉[t]爹当[g]語牛[k]姑基
送氣[pʰ]抛篇[tʰ]池汤[kʰ]枯欺
塞擦音不送氣[ʦ]支庄[tʃ]章招
送氣[ʦʰ]雌仓[tʃʰ]昌烧
擦音[s]思桑[ʃ]伤靴[x]夫花
邊音[l]垃郎
不適用[Ø]烏英
  • 計算零聲母在内,声母共17个,一如上表所示(上表中有列的3個其他聲母的音位變體並不計算入内,詳見下)。
  • 其中上表中國際音標同時沒有進行“粗體”與“大寫”的,即鼻音 [m] 、 [n] 、 [ŋ] ,均分別是 [b] 、 [l] 、 [g] 的音位變體(故不計算在17個聲母中),後者在與鼻化韻相拼時會帶有鼻音。
  • 另外上表中音標符號只進行了“粗體”而沒有進行“大寫”的,即齦後音 [tʃ] 與 [tʃʰ] 以及擦音 [ʃ] ,均分別在發音上較為接近舌面音[ʨ][ʨʰ][c]

韵母

[编辑]

韵母41个,有发达的鼻化韵,没有入声韵。有特别的-m,-um等闭口韵

韻母表
开尾韵元音尾韵鼻尾韵鼻化韵
開口呼ɿ i a ɔ ø e ɯaɯ ɔum am ɔm ãŋ ẽĩŋã õ
齊齒呼i ia iɔ iø ie iɯiauiamiẽĩŋĩ iã iõ
合口呼u uɔ ue uium uẽĩŋ
撮口呼y ya ye yiym yẽĩŋ

说明:

  1. am,iam 的元音 a 音值接近æ
  2. o,io 韵的音值介于 o io 与 ɔ iɔ 之间
  3. um m 都是闭口韵,um 韵的 u 不开口,微圆唇

声调

[编辑]

永安话有6个声调,如下表。

名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阴入
调值523321543513
例字诗衣移龙始里是木四利

變調

[编辑]

两音节连读会发生变调,有比较严整的变调规律:

  1. 基本原则:两字连读,前变后不变,也没有明显的轻声
  2. 前字阴平变阳平
  3. 前字阳平的不变
  4. 前字阴上也变阳平
  5. 前字阳上变阴上
  6. 前字去声多不变,有少数古浊声母去声字变高平调(55)或上声
  7. 前字入声的变高平(55)

词汇特征

[编辑]
  • 永安話和其他闽语有很多共同词汇,也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现象。
  • 有些词的语义比普通话大,譬如
  1. 「食”(ie4) 除了表示「吃」以外,还可以表示「喝」「吸」「饮」等;此類用法同於閩南語
  2. “妹”(bue3),除表示“妹妹”外,還可用於其他情況。一、在母體中的嬰兒,如“有妹”(iau3bue5,懷孕),“生妹”(sõ1bue5,分娩),等;二、長輩對不論男女小孩的統稱,如“俺妹”(õ1bue5),等。
  • 小部分詞的語義比普通話小,譬如
  1. “要”(kɯ5)僅指普通話的“求”義,而永安話則常用“討”(tʰaɯ3),如“討食”(tʰaɯ3ie4,要吃),“討做眠”(tʰaɯ3tsaɯ5bã2,要睡覺),等。
  • 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如「豨」(kʰyi3,猪)、「瓯」(ø1,瓷杯)、「曝」(pʰu4, 晒)等。

语法特征

[编辑]
  1. 一些特色的副词,如「笔直」(简直)等
  2. 最常用的量词是「隻」tʃiɔ6,类似与普通话的「个」,但能搭配的名词很多,如一个人可以说「寡隻人」[kuɔ3 tʃiɔ6 lã2 ] ;还有一些特殊量词,如「寡核花生」的「核」huɔ4。
  3. 特殊的句型,如比较句使用「甲比乙更(形容词)」说成「甲+比+乙+过+(形容词)」;「(形)+极」句式等等。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程:永安话
沿海閩語
閩東語1
侯官片
福建
福州
福清
古田
閩清
福建以外
福州話範圍與分支
福宁片
蛮讲
未分片
闽南语23
泉漳片
福建
廈門話
泉州話
漳州话
龙岩话
頭北話
其他地區
泉州腔
漳州腔
桂平閩語(廣西)
未分类
四川闽南话(四川,偏漳)[1]
臺灣
混合腔
(泉漳滥,聲調偏漳)
泉州腔
(鹿港腔、海口腔、台北腔、澎湖腔)
漳州腔
(宜蘭腔、內埔腔(永靖腔)
東南亞
泉州腔
咱人话(菲律賓,偏泉晉江)、中南马福建话马来西亚中部,偏泉)、東馬福建話汶萊福建話(偏泉金門)、沙巴福建話砂拉越福建话(北部))、峇眼亞比福建話
漳州腔
混合腔
閩南語範圍與分支
潮汕片
潮汕话
潮汕
潮普惠
港澳臺
東南亞
海陆丰话1
大田片
中山片
浙南闽语2
赣东北闽南语3
混合語言
注1:海陆丰话的归属尚存争议,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漳州话中。

注2:浙南闽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浙东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注3:赣东北闽南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赣东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1. ^四川閩語(摘自《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 
莆仙語
瓊雷话
府城片
文昌片
萬寧片
崖縣片
昌感片
未分類
拉丁化
註1:海南話、雷州話原先分別為閩南語瓊文片和雷州片,今皆被劃出,另列為閩語直屬的瓊雷話。
註2:海南話、雷州話在《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皆直屬於閩語,但也有學者認為兩者關係密切而合為瓊雷話。
沿山閩語
闽北语
東溪片
西溪片
未分片
邵将语4
闽赣过渡方言
闽客赣过渡方言
闽中语
闽语各分支分布图
書寫類型
語素文字
表音文字
混用表記
語言研究
相關語言
音韻書籍
註1:蛮讲的归属尚存争议,也有学者将其列为闽语的直系分支。
註2:大田片的歸屬尚存爭議,也有學者將其列为闽语的直系分支。
註3:中山片的歸屬尚存爭議,也有学者将其列为闽东语的分支,或者直属于闽语。
註4:邵将语曾被列为闽北语或赣语的分支,今被列为闽语的直系分支。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永安话&oldid=8904226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