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毕苏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毕苏语
/aŋ˧tʰɛ˥bi˧˩su˧/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泰国老挝缅甸
区域云南省南部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清莱府帕耀府
母语使用人数
中国:约1800人(2007年数据)
泰国:约1000人(1987年数据)
語系
文字(无文字)
語言代碼
ISO 639-3兩者之一:
bzi – 毕苏语
lwm – 老缅语
ELPBisu

毕苏语又称米苏语米毕苏语是居住于中国泰国老挝缅甸四国边界地区的毕苏人的本民族语言。毕苏人分布于以上四国境内,据1998年的统计,人口接近一万人,其中约五千余人居住在中国云南省南部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二辖区内,其余多分布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府帕耀府,另有少数分布于老挝与缅甸二国的边界地区。毕苏人自称“Bisu”(毕苏)、“Misu”(米苏)、“Mbisu”(米毕苏),其他民族赋予的他称有泰国境内的“Lawa”和“Lua”以及中国境内的“老缅”和“老品”。日本学者西田龍雄先于1964—1965年间在泰国北部进行田野调查,经过语言比较研究确定毕苏语为独立语言,而后1980年代中国学者发现中国云南省境内也有分布,被称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的一种。[1]

分布

[编辑]

截至2010年代初期,语言学家仅对泰国和中国境内的毕苏语做过田野调查,而老挝和缅甸境内毕苏语使用的情况因没有相关调查,尚不明确。毕苏语分布于泰国北部的清莱府清莱市嵋绥县帕耀府盘县境内的毕苏人聚居的村庄。在中国,毕苏语分布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拉巴乡东朗乡富邦乡西盟佤族自治县力锁乡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雅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乡等地。毕苏人居住地分散,与周边其他大民族杂居,各地毕苏人基本没有交往。中国仅有勐海县内一个纯粹由毕苏人组成的村寨,泰国也很少有完全由毕苏人组成的村寨。勐海县内的毕苏人多与拉祜族杂居,澜沧、西盟、孟连三县的毕苏人多与傣族哈尼族杂居。正因毕苏人的这种杂居的情况,促使多数毕苏人都兼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地语言。如泰国的毕苏人多会北部泰语,中国的毕苏人多会拉祜语傣语哈尼语汉语。而毕苏语仅在村寨、家庭内部的毕苏人之间交流使用。这种情况使得毕苏语的使用逐渐减少,许多青年毕苏人都放弃了毕苏语,转用北部泰语和拉祜语等当地主体民族的语言。

语言归属

[编辑]

毕苏语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群缅彝语支彝语支彝语南部亚语支毕索分支毕苏语组。毕索分支(毕苏语组)内另含有越南境内的贡语cn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境内的桑孔语sg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老挝境内的普诺伊语ph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lb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毕索分支虽然常被归入彝语支,徐世璇认为它实际是同彝语支和缅语支关系复杂的一个间接语支。

方言土语

[编辑]

经过调查的泰国与中国境内的毕苏语可以根据语言特点划分为三种方言、五种土语:

  • 淮帕方言
    • 淮冲铺土语(淮冲铺村话、道碑话)
    • 帕达恩土语(帕达恩村话)
  • 达考方言(达考村话)
  • 澜勐方言
    • 老缅土语(老缅话、老缅大寨话、老缅语)
    • 老品土语(老品话、老品寨话)

毕苏语各方言土语内部的语言特点保持高度一致。语法基本相同。基本词汇中相同词汇约占60%至75%。语音虽受到周边语言的影响,但语音转换方面按照比较严谨的语音对应规律。淮帕方言是泰国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毕苏语方言,下分淮冲铺土语和帕达恩土语。达考方言在泰国清莱府嵋绥县达考村使用,语音比较保守。澜勐方言在中国境内使用,也是毕苏语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下分老缅土语和老品土语。

老缅语

[编辑]

老缅语老缅话老缅大寨话老缅土语lw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是接近毕苏语的一种方言。使用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老缅大寨。《民族语》将其定为独立的语言。

语音

[编辑]

毕苏语共有声母30个,其中包括pʰʲkʰʲ6个腭化声母。韵母44个,其中单元音韵母有aɛ~eiɿɔ~ouɤɯ8个。塞音韵尾有-p、-t、-k三组,鼻音韵尾有-m、-n、-ŋ三组。

声调

[编辑]

毕苏语有低降、中平、高平三个基本声调,调值分别为31˧˩、33˧、55˥。另有低平、高升两个变调,不用于区别词义,调值约为22以及45~35之间。

参考资料

[编辑]
  1. ^徐世璇. 毕苏语研究. 上海市: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ISBN 7-80613-585-5(中文(中国大陆)).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毕苏语&oldid=8622035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