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宮 | |
|---|---|
武昌宮 | |
| 基本信息 | |
| 位置 | |
| 宗教 | 台灣民間信仰 |
| 主神 | 玄天上帝 |
| 地圖 | |
![]() | |
| 舊武昌宮遺蹟 | |
|---|---|
| 位置 | |
| 建造时间 | |
| 公众参观 |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外圍參觀 |
| 官方名称 | 舊武昌宮遺蹟 |
| 類型 | 登錄等級:史蹟 登錄種類:災難場所 |
| 詳細登錄資料 | |
武昌宮是一座位於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的廟宇,主祀玄天上帝,是當地鎮民的信仰中心,曾多次改建。舊武昌宮在1999年921大地震中倒塌,後原址保留作為震災紀念遺址。在舊址前方另建新廟,新廟宇於2013年入火安座。
武昌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明治36年(1903年),集集當地士紳楊添壽、陳玉盛、陳鴨行三人募資雕塑玄天上帝神像,並由中國大陸湖北武當山的南岩宮分靈,1923年正式建廟。1990年曾任集集鎮農會理事長、總幹事及鎮民代表會主席黃朝瓞捐贈土地擴建該廟,並於1991年開始工程。1999年該廟完工後不久因為921大地震而倒塌,但神像因為信徒搶救而未受損。倒塌的原廟永久保留,重建完成的新廟則於2013年10月12日舉辦神像入火安座大典,正式啟用[1]。
2022年10月27日,倒塌的舊廟以「舊武昌宮」的名稱登錄為史蹟,之後在2023年6月14日將登錄名稱修改為「舊武昌宮遺蹟」[2][3][4]。
廟前有座純木構造的浙江泰順廊橋橫渡清水溪。泰順廊橋於2016年接洽[5]、2019年2月23日完工,為中國浙江省捐贈交流,並以北澗橋為藍本構築。整座廊橋未用一釘一鉚,廊橋中設一月老廟,遊人信眾可由橋上觀看新、舊武昌宮景觀。
23°49′54.03″N120°47′32.50″E / 23.8316750°N 120.7923611°E /23.8316750; 120.7923611
| 这是一篇與台灣建築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