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柯迪萊夫斯基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圖示為地月系統的拉格朗日點,柯迪萊夫斯基雲可能存在的位置是L4L5

柯迪萊夫斯基雲是可能存在於地月系統的L4L5兩個拉格朗日點,由大量塵埃聚集而成的雲氣。這片雲氣是波蘭天文學家卡齊米日·柯迪萊夫斯基在1960年代最先提出的,但因為這片雲氣極端的模糊,因此它們是否真的存在仍然在爭辯中。它們可能是瞬變的現象,因為L4L5是不穩定平衡的點,會受到內側行星攝動影響。

發現和觀測

[编辑]

在1951年,維特科瓦斯基教授預測在平衡點上的塵埃濃度會增加,並經由光度的測量確認[1]

在1956年,柯迪萊夫斯基首度看見這片雲[2]。在1961年3月6日和4月6日,他成功地在靠近L5的平衡點上拍攝到兩片光斑[1]。這些觀測是在札科帕尼山完成的[1],在觀測的時間裡,光斑似乎相對著L5在移動[1]

在1967年,J. 衛斯理·辛普森使用柯伊伯機載天文台觀測這些雲氣。

柯迪萊夫斯基雲是否存在仍有爭議[2]。日本的太空探測器飛天號飛進平衡點檢測被困在此處的塵埃粒子,但是粉塵的含量相對於周圍的太空環境的密度,沒有明顯的增加[2][3]

外觀

[编辑]

柯迪萊夫斯基雲是非常微弱的現象,可以和對日照的亮度媲美[4]。從地球上非常難看見[2],但是在非常黑暗和透明度非常好的夜晚,可以用裸眼看見[4]。大多數的觀測都是在沙漠、海上,或從山上完成的[4]。這片雲的外觀比對日照更偏紅,顯示它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塵埃粒子[2]

柯迪萊夫斯基雲的位置靠近地月系統的L4L5拉格朗日點[2],它們的角直徑大約是6度[2],偏離平衡點可以達到6至10度[4]。其他的觀測者表示是在距離平衡點2至6度的橢圓範圍移動[2]

相關條目

[编辑]

註解

[编辑]
  1. ^1.01.11.21.3Kordylewski, Kazimierz. Photographische Untersuchungen des LibrationspunktesL5 im System Erde-Mond. Acta Astronomica. 1961,11: 165–169.Bibcode:1961AcA....11..165K(德语). 
  2. ^2.02.12.22.32.42.52.62.7Laufer, Rene; Wilfried Tost; Oliver Zeile; Ralf Srama; Hans-Peter Roeser.The Kordylewsky Clouds — an Example for a Cruise Phase Observation During the Lunar Mission BW1(pdf). 11th ISU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trasbourg. February 2007 [2009-01-07]. [永久失效連結]
  3. ^Hiten.NASA. [200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3). 
  4. ^4.04.14.24.3Covington, Michael A.Astrophotography for the Amate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2–33.ISBN 0-521-62740-0. [失效連結]

參考資料

[编辑]
歷史
地理学 ·地质学
生态学
大地测量学
藝術 ·文化 ·社会
天文学
地球的運動
凌日
卫星
地球特洛伊
近地天体
準衛星
其他议题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柯迪萊夫斯基雲&oldid=8765641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