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柯文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新闻动态京華城案)相关。
維基百科不是新聞的收集处。請留心記載正確資訊,在資訊相對明朗後編輯更新
柯文哲
2024年的柯文哲
第1任台灣民眾黨主席
任期
2019年8月6日—2025年1月1日辭職[註 1]
秘书长
前任職位設立
继任黃國昌
第4任臺北市市長
任期
2014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副职
秘书长
列表
  • 蘇麗瓊→ 張哲揚→ 薛春明→ 陳志銘
前任郝龍斌
继任蔣萬安
多数票
列表
  • 第6屆:853,983(57.16%)
    第7屆:580,663(41.07%)
个人资料
别名柯P[1]、阿北[2]
出生 (1959-08-06)1959年8月6日66歲)
臺灣省新竹縣新竹市
(今新竹市北區
政党台灣民眾黨(2019年8月6日—)
配偶陳佩琪1991年结婚)
儿女2女1子
父母柯承發(父)何瑞英(母)
亲属柯美蘭(妹)
居住地臺北市大安區[3]
学历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醫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母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职业
  • 外科醫師
  • 政治人物
军事背景
服役中華民國陸軍(常備役)
服役时间1986年—1988年
军衔少尉
部队陸軍第二六九師醫療連[4]
经历
      • 臺灣省立新竹醫院麻醉師
        (1986年8月-1986年9月)[5]
      • 中華民國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師少尉預備軍官
        (1986年10月-1988年8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1988年9月-1993年6月)
      • 明尼苏达大学外科研究員
        (1993年6月-1994年6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1994年6月-2014年12月)
      • 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
        (1996年-2008年)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器官移植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祕書
        (1999年11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002年7月-2008年8月)
      • 財團法人李昭仁教授生醫工程發展基金會董事
        (2005年1月-2009年1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2008年8月-2014年12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副教授
        (2008年9月-2013年7月)
      •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
        (2009年8月-2017年7月)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教授
        (2013年8月-2014年12月)
      • 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董事
        (2014年4月-)
      •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2014年5月-2020年3月)
      • 臺北市第6-7屆市長
        (2014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 臺灣民眾黨第1-2屆主席
        (2019年8月6日-2024年12月20日)
      •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
        (2020年3月-)
      • 財團法人台北市台灣眾望關懷基金會第一屆CEO
        (2023年-)
YouTube资料
頻道
活躍年代2014年5月29日至今
訂閱量113萬
(截至2025年1月1日)
總观看量232,822,224次
(截至2025年1月1日)
10萬訂閱2018年10月17日
100萬訂閱2024年1月8日

更新于2024年8月29日
本條目屬於

柯文哲系列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泉州裔臺灣人,為外科醫師、政治人物,台灣民眾黨籍,是台灣民眾黨創黨主席,曾任臺北市市長臺大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醫師,醫療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人工器官,是葉克膜在台灣的推手之一。[6][7]

柯文哲於2006年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原先以多位政要的治療醫師之身份受到關注,之後因個人經歷而以醫師身份逐漸踏入政界。2014年參選台北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8],並於2018年成功連任[9]。2019年,創立台灣民眾黨並擔任黨主席[10][11]。2022年卸任台北市長,隔年自台大醫院退休[12],並代表民眾黨參選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但在3組候選人中敬陪末座敗選[13]。另一方面,在柯文哲的領導、以及其個人的政治聲望下,台灣民眾黨從小黨茁壯為臺灣主要第三勢力政黨之一,並自2020年臺灣大選起在立法院(國會)擁有可自組黨團數量的席次。

2024年,柯文哲遭檢舉涉入政治獻金案京華城案臺北地檢署偵辦後於同年9月5日向臺北地方法院申請柯文哲羈押禁見獲准、並持續在臺北看守所延押至隔年9月8日為止;之後,柯文哲於2025年1月1日請辭民眾黨主席[14]

早年及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参见:柯承發
柯文哲陪同父母參訪二二八紀念館(摄于2015年)
柯文哲與妻子陳佩琪(摄于2015年)

柯文哲出生於新竹,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祖父柯世元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擔任新竹督學,同年10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派任為新竹女子高等家政學校校長[15]。在228事件清鄉時被軍隊拘禁將近一個月,其間遭毆打,返家後曾臥床3年多,後於1950年,以54歲之齡病逝[16][17][18]。2003年8月2日,第十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頒發「228回復名譽證書」給491位受難者及家屬[19],其中就包括柯文哲[20]。父親柯承發為新竹市東園國小教師,母親何瑞英為退休公務員

柯文哲為家中長子,其弟柯宇謙是中華大學資管系教授;么妹柯美蘭臺大醫院新竹醫院醫師、國立清華大學合聘教授,曾投入2024年新竹市立委選舉但未當選[21]。妻子陳佩琪澎湖縣人,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正門診部主任[22],兩人育有1子2女[23]

個人生活

有報導稱柯文哲有亞斯伯格症[24][25][26],柯文哲也自稱具備這種特質[27],但从未正式經過醫師臨床診斷[28][29]

柯文哲表示,自己的祖先有「茹素修道」的傳統,自己也讀過許多佛經。在醫院中看了很多人生無常,愈理解佛教四聖諦」中「苦諦」所揭示的「八苦[30]

求學時期

柯文哲就學於新竹縣新竹市民富國民小學[31]新竹縣立育賢國民中學,197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臺灣省立新竹高級中學[32]。就讀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1年後,1979年重考進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因為受其師朱樹勳影響而選擇外科為專業,投入「急診」與「重症加護」的前線工作。1986年進入中華民國陸軍服兵役,在第二六九師少尉军医預官,1988年退伍回到臺大醫院任職。

醫師生涯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柯文哲返回臺大醫院工作後為研究器官移植赴美進修,1993年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外科擔任研究員,研究「人工肝臟」。隔年返臺回到急診室工作,並進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經臺大醫院外科主任朱樹勳指派,柯文哲建立起臺大器官移植小組,並以心臟移植為目標。其所負責的創傷急救團隊使用葉克膜,將病患存活率從19%提高到51%,並曾於2008年1月30日創下讓病患連續使用葉克膜117天再移除且成功復原的世界紀錄[33]。1999年11月起,任臺大醫院器官移植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秘書,并兼任器捐勸募小組負責醫師職務,柯文哲參考美國標準醫療程序及臺灣醫療技術,在臺大醫院建立了「標準器官移植程序」,以維持器官移植手術的水準,增加病人存活率。後經行政院衛生署推廣至全國。2000年後,至中國大陸參加多次醫學會議,將葉克膜技術傳入中國大陸[34]

2002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2002年6月6日衛生署成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柯文哲接受衛生署醫政處委託,與臺大資訊室掛名專案方式,建立網路器官捐贈登錄制度,並由柯文哲執行[35][需要非第一手來源][需要第三方來源]

2006年7月15日,柯文哲於《民生報》撰文 〈反省、認錯、道歉 談趙建銘案〉[36],自此受媒體注意,偶爾受訪表達對政治事件的看法。11月18日,臺中市市長胡志強妻子邵曉鈴在為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黃俊英輔選行程中,因車禍陷入深度昏迷,柯文哲建議為邵曉鈴安裝葉克膜,並立刻指派臺大急救小組安裝葉克膜,最終得以治療康復[37][38]。11月26日,連勝文槍擊案發生,由柯文哲和臺大醫院醫療團隊配合下搶救連勝文,由於連勝文康復迅速,一度引發槍擊造假的傳聞,對此柯文哲出面來駁斥此傳聞[39]

2011年8月24日,臺灣發生首例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案[40][41]。由柯文哲負責的臺大醫院器官移植團隊將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给了五名病人[42]。衛生署認定柯文哲有督導之責,對他進行懲處。2012年,監察院認為器官移植辦法由柯文哲擬定,認定柯文哲應負「嚴重行政疏失責任」,通過彈劾案,公懲會決定懲處「降兩級改敘」。但柯文哲為公立學校(臺大醫學院)教師身份,朱武獻認為據1992年大法官釋字第308號解釋,柯文哲非《公務員服務法》規範的公務員,監察院與公懲會應無管轄權[註 2][43]。臺大醫院在收到監察院公文後,決定扣薪處份。其妻陳佩琪醫師對此感到不滿,於8月20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臺大,部份醫界人士對柯文哲進行連署聲援。

2012年6月,柯文哲等醫界人士組成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並由柯文哲擔任召集人,該小組判定陳水扁身體狀況不佳並發起連署,希望法務部能讓扁保外就醫[44][45][46][47]。2017年9月30日,由於柯文哲在TVBS少康戰情室》接受趙少康專訪時稱「他(陳水扁)一開始是裝的,後來變成真的病」,因而被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免除召集人一職[48],而且此番言論遭到民眾檢舉。2018年6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違反《醫師法》裁罰柯文哲新臺幣2萬元罰鍰[49]

2013年5月1日,柯文哲收到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公函,將他列為大專院校教授涉挪用國科會補助款弊案的犯罪嫌疑人[50][51]。5月10日,柯文哲前往臺北市調查處接受約談,在約談中他表示有三個國科會研究計畫,許多項目混合,但發票與報帳是由助理處理,並非由他負責[52]。在約談後,檢方並未起訴柯文哲,柯文哲對約談舉動不滿,認為是司法選擇性辦案[51],國科會補助弊案是制度設計錯誤使然[53]。因對公立大學教授是否為「公務員保險法」、「國家賠償法」、「貪污治罪條例」上所稱的「授權公務員」,輿論看法不一,最高法院也未做出統一見解[54][55]。最高檢在2014年10月3日針對適用對象除了教授涉詐國科會補助款、還包括MG149帳戶等執行3項國科會研究計畫,總長裁示公立大學教授不具《刑法》的公務員身分,不依貪污罪偵辦[56]。2013年6月,柯的學生臺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曾御慈遭一酒駕闖紅燈的汽車業務員撞擊,送至亞東醫院,柯文哲雖至該院指揮急救,但最終宣告不治。柯文哲在此事件後成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投入酒後駕車防治[57]。2013年8月,經監察委員黃煌雄邀請,至北京市參加蔣渭水學術研討會,會議後與黃煌雄一同探訪陝西省延安市

2022年12月25日,柯文哲自台北市長卸任後返回臺大醫院工作[58][59],隔年2月1日,柯文哲從台大醫院提前退休[60]

早期政治活動

參加330反服貿保民主50萬人大遊行聲援太陽花學運以反黑箱為主的柯文哲(摄于2014年)

1994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選臺北市市長時,柯文哲為扁醫界後援會幹部[61]。2000年,柯文哲擔任陳水扁競選總統臺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62]。2012年4月,柯文哲參與凱達格蘭學校當學生[63][47]

柯文哲曾支持民進黨籍的蔡英文競選總統,為蔡組織競選後援會與進行募款,也是小英之友會常任理事[64]。但柯文哲也曾批評蔡英文提出的臺灣共識內容不夠清楚[65]

柯文哲曾多次批評中國國民黨[66],曾表示與民主進步黨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就是「臺灣人要做臺灣這片土地的主人」[67]

柯文哲在被媒體訪問關於連勝文槍擊案中表示自己是“深綠”的立場[68]

臺北市市長

參選

主条目: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臺北市
獨立臺北市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與動保人士何宗勳(左)在「打造動物友善城市」記者會上

2013年9月,柯文哲接受節目採訪時表示可能參選臺北市市長,但其父親堅決反對他踏入政治,因此還在思考[69]。2014年1月6日,柯文哲表態參選,並在座談會中表示,臺大醫院失誤移植愛滋病患器官案是決定參選的主因[70]。1月16日,成立競選辦公室,並以青年海選計畫徵求人員。他決定以無黨籍身份參選,與獲得民進黨第一階段初選出線的姚文智舉行3場辯論,進行在野整合[71]。6月,整合民調由柯文哲勝出[72],民進黨同意不推出候選人,由柯文哲代表在野聯盟競選[73]。柯表示選後不會加入民進黨[74]。競選團隊成員包括:姚立明為總幹事;李應元負責政黨平台;紀政負責公民團體平台;邱于芸負責We Care青年公民營;郭正亮楊蕙如張益贍范揚杰等擔任幕僚;民進黨市議員簡余晏、醫師潘建志、以及從青年海選招聘來的林筱淇廖泰翔為發言人。選舉期間曾參訪日本東京、大阪、美國紐約和舊金山[75][76][77]

11月7日,臺北市市長辯論中被問到:「國家的認同立場是甚麼?支持臺獨嗎?如果當選後會加入民進黨嗎?」時,柯文哲回答:「我當選以後不會加入任何政黨」、「臺灣政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藍綠惡鬥。」、「來自228家庭,我有我的背景,但是我常常在思考,難道我們要繼續分裂下去嗎?臺灣不能是一個繼續分裂的國家。」、「中華民國就是我的底線,我今天選的就是中華民國首都的市長」、「臺灣必須要有一個機會重新開機,暫時擺脫藍綠互鬥的泥淖,這種意識型態的對立不斷激起,只是謀求個人或政黨暫時的政治利益,這不符合臺灣的長期發展。」[78]

9月10日,柯文哲陣營在選前80天公布第一波競選經費,包括募款收入和競選支出,並表示當選市長後也會要求市府各局處上網公告開會紀錄與經費[79]。9月14日,柯文哲在民進黨造勢場合致詞,曾重話質疑對手連勝文的財務狀況[80]。9月18日(選前72天),柯營公布柯文哲夫妻十八年以來(1995年到2013年)全部的所得稅扣繳憑單和個人財產,以及MG149一案葉克膜團隊(SICU)互助金帳號、存摺和所有私帳細目等,以此反擊連勝文陣營的質疑[81]。11月10日,選前19天,又公布8月1日起至10月31日的第二波競選經費,同時為了遵守競選經費控制在新臺幣8,000萬元的承諾,宣布停止對外募款,並在11月15日關閉小額捐款帳戶[82]。11月30日(當選翌日),其競選官方網站率先公布4月25日起至10月31日期間的競選經費明細,包括競選支出彙總表、人事費用支出、宣傳支出明細、租用競選辦事處支出明細、集會支出和收入統計明細、交通旅運支出明細、雜支及公共關係費用支出明細等[83][84]。在選前公開競選收支及個人財產、達到法定限額時即宣佈停止募款而關掉捐款帳戶以及在選後隔天即公布競選收支明細[79][85]。2015年1月7日,決定將新臺幣25,619,490元的選舉補助款全數捐出[86][87]

11月29日之開票結果,柯文哲以853,983票、57.16%的得票率當選,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任無黨籍市長[8],也是時隔60年,繼吳三連高玉樹之後的第三位無黨籍市長。柯文哲確定勝選後發表感言時提及:「造就臺北改變成真的力量,來自於庶民、鄉民和公民。我來自庶民,未來進入臺北市政府會繼續傾聽庶民的聲音。」[88]

2015年2月1日,公布去年11、12月競選經費;由於電視廣告、文宣和選前密集舉辦活動等經費超出預期,致使競選期間募得的總收入新臺幣138,720,691元不敷總支出新臺幣141,220,460元,赤字新臺幣2,499,769元的部分將由選舉補助款支應[89]

連任

主条目:2018年臺北市市長選舉

2018年,柯文哲再度競選寻求连任,但在2014年礼让柯文哲参选的民主进步党在此次选举中推出了该党候选人姚文智加入选战。最终柯文哲險勝中國國民黨参選人丁守中,丁因而提出「選舉無效」訴訟,另要求法院重新計票處理。同年12月13日,臺北地方法院公布重新計票的結果,丁守中仍輸柯文哲3,567票,相較於11月25日的開票結果多輸了313票[90]

政績與表現

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於柯文哲任內舉行,圖右為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左為臺北市市長柯文哲
主条目:柯文哲市府

柯文哲在2014年12月25日就職,並組成市政府團隊。他表示有競選連任的意圖,並對連任有信心[91][92]

12月28日拆除從未啟用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作為首個兌現的政見。2015年1月成立臺北市政府廉政委員會,針對競選期間提出的五大弊案(遠雄集團的臺北大巨蛋、太極雙星的臺北雙子星弊案日勝生集團的美河市弊案富邦集團的臺北文創大樓,以及鴻海集團的臺北資訊園區暨停車場興建及營運案)進行調查。

政策部分,為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政見,任內推動北市參與式預算,並成立北市開放資訊平台「Data. Taipei」資料庫、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臺北市公共住宅戰情中心

交通部分,在西區門戶計畫執行期內拆除忠孝橋引橋、調整忠孝西路路型、台北車站路廊調整,也於2018年與新北市聯手推出1280定期月票

2018年8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兩分半篇幅報導柯文哲,說他很有可能會投入參選202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柯文哲回應,「我絕對沒有買央視廣告。」[93][94]

台灣民眾黨

主条目:台灣民眾黨
柯文哲與胞妹柯美蘭及時任新竹市長高虹安出席民眾黨於2024大選選前造勢大會

2019年7月31日,蔡壁如證實柯文哲想籌組政黨,名為「台灣民眾黨」[95]。8月1日,柯文哲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台灣民眾黨成立的理念,「以臺灣為名、以民眾為本,我們希望臺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96][97]。8月6日,台灣民眾黨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創黨成立大會,柯文哲被推舉為首任黨主席[98]

2020年立法委员选举中,台湾民众党获得158万余票政党票,成功取得5席不分区立法委员席次,从而也获得了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由政党直接推荐总统候选人的资格。

2023年1月,柯文哲连任台湾民众党主席,并于5月获得民众党提名、11月与时任民众党不分区立法委员吴欣盈搭檔正式登记参选总统、副总统。[99]

参选总统

柯文哲與吳欣盈搭檔參選第十六任正副總統選舉
主条目: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24年台灣民眾黨總統提名選舉

當選臺北市市長以後,柯文哲參選總統的意願受到媒體關注[100][101]。2017年10月在大學演講,柯文哲被問到他對人民、媒體及政府的看法時,他回應:「什麼樣的國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總統,所以本人還沒有達到選總統的程度,因為國民的素質還沒有到。」[102]他沒有明確表態[103],直到2019年12月,首度表達有意願參選2024年總統選舉[104][105]

卸任市長前,他已經確定競選辦公室位置[106]。儘管黨內提名作業尚未進行[107],他2023年4月時即以民眾黨總統參選人身分展開為期21天的訪問美國行程[108][109]。美國行結束後,他投入黨內作業[110],於5月17日獲得提名[111],20日在淡水區舉行參選政見會[112]

柯文哲的競選活動,包括7月29日的募款演唱會《KP Show》,在Corner Max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舉行[113]

由于民主进步党提名的候选人赖清德民调持续领先、中国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侯友宜民调长期落后柯文哲,更未接近赖清德,在野阵营(主要包括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内有一部分人力主整合,只推出一组候选人与赖清德对决[114]。尽管中国国民党政党实力强于台湾民众党,但由于柯文哲的民调在2023年5月至10月期间基本都领先侯友宜,柯也被包括部分国民党立法委员拟参选人在内的一部分人认为更有胜选的可能性[115]

柯文哲10月初第二次访问美国回台后,柯阵营与侯友宜阵营正式开始接触商讨整合事宜,但柯文哲竞选总干事黄珊珊、柯竞办主任周榆修、侯友宜竞办执行长金溥聪及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之间的会晤未能取得任何共识[116]。而尽管柯文哲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就政党协作达成一定共识、柯文哲、朱立伦、侯友宜与前总统马英九也在11月15日达成了内含总统候选人整合的“六点共识”[117],但是柯文哲方面在11月18日拒绝接受该整合方法所产生的整合结果[118],并最终在经历媒体拉锯战之后,于11月23日同连署通过的无党籍拟参选人郭台铭、侯友宜、朱立伦、马英九进行了君悦会谈进行最后努力,但最终仍然无法就总统候选人的整合问题取得共识[119]

总统候选人层面的“蓝白合作”破局之后,柯文哲于11月24日正式与时任立法委员吴欣盈登记参选总统、副总统,简称“柯盈配”[120],開票結果是柯盈配以3,690,466票、26.46%的得票率成為第三名未能勝選。

刑事指控

主条目:柯文哲政治獻金案京華城案
柯文哲遭羈押後民眾黨於立法院群賢樓旁濟南路舉辦集會,呼籲「司法與程序正義」[121]

自2024年起,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容積案與政治獻金申報爭議,先後遭到檢舉、調查與起訴,並引發政治與司法上的重大風波。

指控與調查啟動

2024年5月2日,中國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鍾小平指控柯文哲在市長任內,違法將京華廣場容積率提高至840%,涉嫌圖利,向臺北地檢署告發,北檢以「他字案」展開調查[122]。7月18日,監察院公布總統選舉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123],柯文哲被指政治獻金申報不實,並與多家企業有不當資金往來,涉及數千萬元下落不明。[124]

請假與羈押

2024年8月29日,柯文哲因政治獻金案向民眾黨請假三個月並接受黨內調查[125]。隔日,因涉京華城案而被廉政署帶返台北地檢署接受調查[126],並於9月5日被台北地院裁定羈押禁見[127],又於11月1日延長羈押兩個月[128]。2024年11月18日,民眾黨中央委員決議柯文哲繼續請假三個月,並暫不設代理黨主席,由黨秘書長統籌政務[129]

起訴與交保攻防

2024年12月26日,檢方依《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圖利、侵占、背信等罪起訴柯文哲,總求刑28年6個月及併科罰金5000萬元,褫奪公權10年。[130]隔日,北院重開羈押庭,最終以7000萬元保釋,須配戴電子腳鐐、不得與相關證人聯繫[131]。交保後社會輿論兩極,有輿論認為司法應堅持偵辦,亦有聲援者批評政治追殺。[132][133]

2025年1月1日,柯文哲向民眾黨中央請辭,並召開臨時中央委員會,決議由同黨立委黃國昌擔任民眾黨代理主席,其將擔任至該任期結束為止[14]。同日,北檢抗告成功,[134]而台北地院於1月2日裁決柯文哲等四人羈押禁見[135]。因應此裁決,民眾黨於1月11日發起111釘孤枝,抗議政府對司法正義的破壞[136]

奔喪與延押

2025年2月17日,柯文哲的父親柯承發病逝。3月7日,其妻陳佩琪向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看守所申請解除柯文哲的禁見,並返家奔喪獲准[137]。3月10日告別式當天,柯文哲在警員戒護下出席儀式,離開會場時,陳佩琪高喊「司法迫害人權」,引發現場關注與媒體報導[138]

3月28日,臺北地方法院以案情重大、仍有串證之虞為由,裁定自4月2日起續押柯文哲兩個月。[139]

同年5月,台北地院裁定從6月2日起繼續羈押2個月,並且停止接見與通信。[140]

7月21日,台北地院第三度延長羈押禁見柯文哲2個月。[141]

交保

2025年9月5日,臺北地院裁定柯文哲以新臺幣7000萬元交保,柯表示要再深思。[142]9月8日,在佩戴電子腳鐐、限制出境出海的情形下完成交保,總羈押時間為363天。[143]9月12日,臺北地檢署提出抗告,理由是證人尚未詰問完畢,臺北高等法院撤銷交保裁定,發回臺北地院更裁。[144]9月15日,臺北地院再度裁定柯文哲交保,且維持原交保金額。[145]

兩岸論述

2017年7月2日,台北市長柯文哲赴上海出席臺北上海城市論壇期間會見上海市市長應勇

兩國一制

主条目:兩國一制

2015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訪時,提議用兩國一制來取代一國兩制。內容提到,兩岸應深化交流,使文化差異減少,所以一制才是最重要的,兩制硬湊在一起是貌合神離;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與永續經營是普世價值,兩岸的普世價值愈接近,合作就會愈順利。一制是指一種社會基本價值,一個地區人民對社會基本價值的看法。縮短兩岸文化、生活態度及軟體的差距是重點,因為,兩岸軟體如果差距很大,要繼續交流會遭遇很多的困擾。一制的目的在於縮短兩岸在軟體的差距,比統一更重要的是合作[146]

一五新觀點

主条目:一五新觀點

是由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提出的兩岸觀點,認為九二共識不適宜;因为在2015年提出,柯將其命名为「一五新觀點」,又被稱為「四個互相」或「五個互相」,其重點講求與中國和平交流,而不是增進仇恨,也不是禪讓國家主權(中華民國)[147]。柯描述「九二共識是下跪投降,我跟中國都是坐著交流。」其九二共識的內容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統一,因而提出一五新觀點。一五新觀點中有描述到「一個中國」柯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否認中華民國其主權[148]

兩岸一家親

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沙海林代表市長楊雄赴臺北參加「2016年臺北上海城市論壇」,其統戰部長身分引發外界質疑。柯文哲表示,他「覺得還好」,臺灣民眾之所以反彈,係因兩岸文化隔閡。「統戰」在臺灣是被污名的名詞,但對岸認為統戰二字很正常[149]。柯文哲解釋,對岸政府為尊重臺北,派出比副市長層級更高的官員,既然對岸願意派人來,我方當以禮待之,畢竟「兩岸一家親總比一家仇好」[150]

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昆鋒指出,早在2015年柯文哲已提過「兩岸一家親」的概念,且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定義非指政治狀態。柯文哲也表明「兩岸一家親不涉及政治[151],其初衷是希望兩岸彼此諒解,因此柯文哲也提出「五個互相」原則(即一五新觀點),並促成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在臺北世大運致詞[152]

兩岸關係

2017年,台北市議員陳慈慧問台北市長柯文哲「台灣是不是主權獨立國家?」,柯文哲回他聽過標準答案。柯文哲回答「是,但不是正常國家」。陳慈慧又問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柯回,「目前不是。」[153]

2019年6月6日,柯文哲接受中国评论通讯社專訪時指出,中華民國的政府組織有外交部、也有大陸委員會,這很清楚地說明「兩岸事務不是外交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而是一個有專屬定位的兩岸關係」;兩岸需要互相交流、互相理解,「遵守體制,改善現狀」[154]

2021年3月28日,柯文哲對於中國新疆棉抵制潮的問題,受訪時表示:「兩岸關係是太平洋兩岸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是世界大事,反中在未來15年仍會是世界趨勢,中國要想辦法改善它的國際形象。中國不管做什麼都讓臺灣人不高興,不買鳳梨、派戰機飛來飛去不讓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我都不曉得他們在幹什麼』。」並且堅持對臺灣不能加入世衛表達不滿:「對醫生誓詞裡有提到不能因病患的宗教、種族等因素而影響到醫療行為,臺灣不能加入WHO怎麼講都不對,其他國際組織有涉及到政治就算了,但WHO還不讓臺灣參加,在國際上對中國絕對是扣分。」[155]

雙城論壇

2022年7月19日,台北市、上海市連線舉行。柯文哲致詞時未提及「兩岸一家親」等敏感字眼,並首度以中國解放軍軍機繞台、台灣農產出口受阻等,點出政治操弄讓兩岸關係愈來愈惡化,他堅持「5個互相」原則,用交流累積善意,期望兩岸能避免衝突,「甚至避免戰爭。」[156]

爭議事件

歧視及物化女性

2014年9月,當時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到嘉義市替民主進步黨嘉義市長參選人涂醒哲造勢時,稱其對手國民黨參選人陳以真「年輕漂亮,適合坐櫃檯,不適合當市長」,隨後引起一片譁然[157];同月,柯文哲到國立陽明大學(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演講時開黃腔,說出自己會從事外科醫師的原因是因為婦產科「只剩下一個洞(指女性陰道)」,並不想「在女人大腿中討生活」,引起議論[158]

2015年2月,柯文哲說道台灣女性30歲未婚是國安問題[159]

2017年5月柯文哲對於「未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與「已被政府劃入機關用地」兩者表示就像「被強暴的比被誘姦的便宜」。[160]

2018年8月柯文哲在網路直播說道,如果直播節目點閱破千萬的話就讓學姊黃瀞瑩「陪吃飯」,引起物化女性爭議[161];同年10月,柯文哲說台灣有些女性同胞會直接上街嚇人,意指不化妝的女性,引發議論[162]

2023年9月,柯文哲參選總統時稱「在當住院醫師時候,抽籤不要跟孕婦同一組」、「女生不見得會投給帥哥,男生很容易投給美女」,引發歧視孕婦及性別歧視爭議[163]

殖民進步論

2015年1月31日,柯文哲接受美國雜誌《外交政策》專訪時說「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級,蠻丟臉的」等語,文章刊出後引發議論。2月1日,柯文哲質疑外媒翻譯差太多,強調自己說的是「接觸」,否認曾說過「殖民」等語。2月2日重申,日後接受訪問時回答要更精確。柯文哲最初回應,是“翻譯錯誤”[164],外交政策随后公開當時的錄音檔[註 3][165],柯文哲才承認曾作過相關發言[166][167][168]

被指控是騙子

2018年10月,美籍作家伊森·葛特曼在其著作《屠殺》中文版的記者會上,指控柯文哲在器官活摘事件擔任中間人和業務,並且教導中國醫師葉克膜技術,同時稱呼柯文哲是騙子[169][170]

柯文哲控告葛特曼妨害名譽公然侮辱。台北地檢署在2020年8月對葛特曼做出不起訴處分[171]高檢署駁回再議,柯文哲聲請交付審判,台北地方法院在2023年9月駁回聲請,全案確定。[172]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相關事件

主条目:武漢返臺包機事件好心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施打爭議事件

2020年,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原不公開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而滯留武漢的臺灣人與中國大陸籍配偶返臺後的隔離安置地點,而柯文哲於同年2月2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臺北市的安置場所,引起爭議;陳時中於同日表示不排除對此開罰。2月3日,柯文哲受訪時表示臺北的收容地點需要北市府支援醫療人力、警衛、後勤補給,幾百人在一個收容所,不可能家屬、周邊居民和支援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柯文哲認為,與其遮掩躲藏,不如公開透明,並認為如果陳時中要開罰,「那你就先跟我講,什麼是我可以講的,什麼是我不能講的」、「不然衛福部給我們臺北市公文,上面就給我註明密件」。同日,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對於柯公開隔離場所,指揮中心依規定辦理,「沒有說要罰他。」;指揮中心內部對於隔離地點會再研議後續做法,「也沒說一定不公布」。依據「指定徵用設立檢疫隔離場所及徵調相關人員作業程序與補償辦法」第四條,設立機關為地方政府,應是「依指揮官指示」,公告隔離場所,也就是說公開需要是依照指揮官的指示,而非自行貿然公開[173][174][175][176][177]

2021年6月7日及8日,好心肝診所為1285人施打了AZ疫苗,並聲稱被施打者為診所志工,但當媒體取得施打名單聯係後,發現其中很多人并非優先接種人員,包括藝人郭子乾侯昌明翁家明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PC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鳴皆承認已施打疫苗[178]。好心肝診所為心臟病及肝臟病診所,診所負責人許金川是台大醫院肝病權威且為臺北市長柯文哲的恩師。[179]

2022年4月27日,柯文哲稱必要時會軟性封城。因按確診數圖表預測,預估到5月18日北市單日確診數將達50萬例[180]。最後實情並不如柯文哲所預測[181]

被指學歷歧視

2023年7月,柯文哲在著作《白色的力量》中提到「我們台灣,第一流的人才讀醫學院,二流的讀工學院,三流的商學院,讀法和農的,佔第四第五,文學院的差不多第六流的,藝術的就根本不入流了。所以,我看台灣是不會有莎士比亞的,也不會有米開蘭基羅,藝術創作也要很聰明的人才做得好。我想應該要有些聰明的人去讀政治經濟,台灣才會有希望。不過,讀醫學系會使聰明的人變笨,笨的更笨。我們就是這樣變笨的。所以台灣才會變得這樣沒有希望。」遭批[182]

2023年11月15日,柯文哲出席《2024總統大選青年論壇》,昔日稱國中畢業不升學「吸毒機會是99倍」引發爭議,柯文哲說,從前後文來看都沒有問題,但網軍、名嘴與側翼剪接後就有問題。他重申,發現國中畢業沒有升高中,吸毒比率比有升學多99倍,這是『台北市』的數據,國中畢業沒有唸高中、高職的,把智障、身體不好或是去公司上班的,剩下的那些人,吸毒的百分比比在學唸書的多好幾百倍,如果繼續沒有人理他,在社會上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183]

2024年2月3日,柯文哲在與支持者見面會提及民眾黨選情,他認為民眾黨支持度現在已經達到22%,要泡沫化不容易。他分析,民眾黨在全國拿下最高票的前10個票箱,除了前3名之外,其他7個全都在新竹科學園區,認為這裡的基本盤已經有30%,新竹縣的總統票拿到35.6%、政黨票也有28.8%,未來只要對的人來選,甚至連新竹縣長都有機會贏。柯文哲還說:「民眾黨的支持者有幾個特色,包括中間、年輕、高教育,還比喻民眾黨很像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是菁英政黨,如果有規定念大學的人才有投票權,那我們一定贏」[184]

農地使用

参见: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土地使用爭議

2024年總統選舉期間,柯文哲遭指控其名下位於新竹市的農地未作農業用途,反而鋪上水泥遊覽車使用[185]新竹市政府勘查後確定該地違規使用,同時要求限30日內恢復農用[186]。柯文哲描述該土地是由父親購入,在這2年才作為停車場,並稱將與遊覽車公司解約、挖除水泥鋪面以及將購入土地以來的租金捐予新竹市使用[187][188]。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調閱過往土地資料,發現2008年7月柯文哲和其他5人買地後,10月時停車場就已出現。他質疑柯文哲多年來是否有收租金、報稅,又是誰主導農地違規使用[189]?數日後,柯文哲派挖土機挖除水泥並進行網路直播,直播時即發現其下埋有鋼筋水泥等事業廢棄物[190],而被民眾檢舉請新竹市政府調查,事後同黨的高虹安市府稽查後認定「初步未見事業廢棄物或營建廢棄物等棄置的情形」[191]。事後柯按照規定處理,決定過一陣子要把土地賣掉,但截至2024年1月底仍未見改善,民眾黨新竹市議員李國璋稱已向新竹市政府申請展延[192],但截至2024年2月底仍未見改善,民眾黨新竹市議員李國璋稱已向新竹市政府申請展延[193]。民眾黨新竹黨部主委李國璋表示,已整地並種植芭樂樹苗恢復農用;市府說,已收到地主恢復農作使用資料將審查[194]

該農地於2025年6月售出。[195]

其他爭議、被指歧視言論

臺北市市長任內

2015年1月,當時柯文哲擔任臺北市市長,時任英國運輸大臣麥克洛林來訪時將一支手錶贈予柯文哲。事後,柯文哲稱要將該錶「賣給收破銅爛鐵的」,言論引發社會輿論爭議,後來柯表示將公開道歉,以示負責[196]

2016年1月,柯文哲12日下午受訪時被問及美河市案和國民黨基隆立委候選人兼前市長郝龍斌,柯文哲指稱「如果郝龍斌對美河市案什麼都不知道的話,可以去一死」,郝龍斌隨後反擊「藥不能亂吃、話不能亂講。」柯文哲晚間受訪時表示,小時候常被母親用比較粗魯的台語罵,今日才不慎脫口而出[來源請求]

2019年2月,柯文哲快閃60小時訪問以色列,行程前往位於聖城耶路撒冷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參觀,27日返抵國門時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希特勒屠殺600萬人的歷史悲劇,是猶太人對國際上最大『宣傳』。對此台北市可巴德猶太協會表示柯用語輕率,[197]猶太人透過教育、展覽及其他活動紀念大屠殺,目的不在於「宣傳」,而是「提醒」世人記住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198]

2020年末,柯文哲脫口「不希望社宅裡面全是窮人」引發爭議,蔡壁如表示,柯市長上任後致力興建社會住宅,過往社宅總是給人是提供窮老髒的人居住,興建初期撒冥紙抗議頻頻,隨著興隆、健康、東明等社宅興建落成,民眾眼見為憑,接受度也越來越高,為讓社宅落實混居的概念,房型主要以一至兩房型為主,依比例提供低收入戶、青年及一般戶等申請。遭批歧視貧窮[199][200]

2022年曾在「原住民族青年論壇」而被問到原民升學優待導致校園適應等問題,柯文哲表示:「你已經很不錯了對這個社會有貢獻有正面的,這樣就好了,不然你想怎樣,我就給你一個評語叫無病呻吟。」[201][202]

參選總統期間

2024年1月總統選舉前夕,動保政見挨轟歧視原住民族。長期關注動保議題的獨立媒體「窩窩」公布3黨總統候選人動保政見,對於如何改善野生動物保育與原住民狩獵文化衝突,柯文哲提出「對原住民教育宣導,改變其宗教、獵食方式,嚴格取締傷害動物的手段與工具」,遭批評不尊重原住民族文化[203]。柯文哲回應沒走智庫流程有失誤,獨立媒體「窩窩」臉書貼文回應,民眾黨政策內容有經其黨部確認。

2024年7月30日,柯文哲受黃光芹專訪時,於節目中表示「賴清德留個小鬍子,會愈來愈像希特勒[204]

公眾形象

  • Google「2014年臺灣十大快速竄紅人物搜尋排行榜」第一名[205]
  • Google「2014年快速竄紅關鍵字排行榜」第八名[206]
  • Yahoo!奇摩「2014年十大新聞人物」第二名[207]
  • Google「2018年快速竄升人物」第二名[208]
  • Youtube「2024年1月初占據影片發燒榜前五名」

中正大學研究生温青凰認為,柯文哲被認為在市長任內除了保留他在政治素人時期的「有話直說、不假修飾」、「庶民氣息的親和力」、「機智幽默的應答對策」、「爭議性言論」、「迴避」五種說話風格外,更增加了「我行我素」風格,面對敏感政治議題則使用較多「迴避」風格,展現「政治素人」到「政治人物」的改變;因為其醫生的背景身份,柯文哲市長在執政時期說話也大量使用從政前身份的背景知識,這也影響了媒體對柯文哲的評價[209]

大眾文化

柯文哲2016年在電影《52 Hz I Love You》中客串自己[210]

圖文自傳《漫畫柯文哲》,作者為柯文哲本人、繪者為識御者,由商周出版[211]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倒垃圾」3度加演巡迴,邀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扮演「柯P」。[212]

選舉紀錄

年度選舉屆數選舉區所屬政黨得票數得票率當選標記備註
2014第六屆臺北市市長選舉臺北市無黨籍853,98357.16%
2018第七屆臺北市市長選舉580,66341.07%
2024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台灣民眾黨 臺灣民眾黨3,690,46626.46%

著作

  • ——; 林裕峯;臺大醫院駐院醫學團隊. 《熱血仁醫:開創新局的臺大醫院駐院醫學團隊》.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3年10月1日.ISBN 9789570528817. 
  • ——. 《白色的力量:我改變不了四季的變化,只能讓其盡善盡美》. 三采文化. 2014年1月17日.ISBN 9789862299678. 
  • ——. 《白色的力量2:改變成真:柯文哲的城市進化論》. 三采文化. 2014年10月9日.ISBN 9789863422396. 
  • ——. 《白色的力量3:柯P模式:柯文哲的SOP跟你想的不一樣》. 三采文化. 2015年11月6日.ISBN 9789863424703. 
  • ——;蔡壁如. 《ECMO手冊》. 金名圖書. 2016年5月1日.ISBN 9789578804760. 
  • ——; 蔡壁如; 賴建亨. 《ECMO手冊(第二版)》. 金名圖書. 2016年7月1日.ISBN 9789865640408. 
  • ——. 《光榮城市》. 三采文化. 2018年6月29日.ISBN 9789576580062. 
  • ——. 《生死之間︰柯文哲從醫療現場到政治戰場的修練》. 商周. 2019年8月31日.ISBN 9789864777075. 
  • ——. 《生死之間2︰葉克膜的故事》. 商周. 2020年12月26日.ISBN 9789864779352. 
  • ——. 《柯P管理學︰價值,領導,創新》. 商周. 2022年8月4日.ISBN 9786263183438. 
  • ——. 《柯文哲的台灣筆記》. 商周. 2023年10月19日.ISBN 9786263188327. 

演讲

时间主题地点
2012年11月28日台灣人權發展及司法改革的遠景凱達格蘭學校
2013年10月生死的智慧:正向的破坏(生死观)TEDxTaipei
2015年5月29日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國立臺灣大學
2019年這就是科學EP1/政治人物「改革」為何總是被罵?阿北用細胞解釋給你聽!
EP2/中國磁吸效應!藍綠初選相殺!原來養草履蟲就看得出來?
EP3/從癌症治療看政治!除惡務盡→除惡「勿」盡?「與敵共存」才是生存之道!
EP4/砍敬老金民調跌了15%!搶發敬老金的卻落選?原來都是科學惹的禍!
EP5/冤案!燒女巫!強迫表態!政治人物的邏輯到底哪裡有問題?
EP6/用邏輯看假新聞!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
EP7/天啊,是世界奇觀!天底下的奇蹟和風俗,竟然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EP8/阿北理化開課了!化學反應告訴你:為什麼政府總是變成人民的豬隊友
EP9/科學最終章!宇宙大爆炸重要?還是吃飽飯重要?

參見

維基新聞專題報導:柯文哲

注釋

  1. ^曾自2024年8月29日起請假3個月,接受中央評議委員會調查。11月18日再延長請假3個月,請假期間由中央緊急應變小組代為執行黨務。2025年1月1日親自召開擴大中央委員會議並請辭黨主席。
  2.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08號解釋〉:「公立學校聘任之教師係基於聘約關係,擔任教學研究工作,與文武職公務員執行法令所定職務,服從長官監督之情形有所不同,故聘任之教師應不屬於公務員服務法第二十四條所稱之公務員。惟此類教師如兼任學校行政職務,就其兼任之行政職務,仍有公務員服務法之適用。」
  3. ^柯文哲殖民進步論原话:「所以我後來想、奇怪,我後來想,亞洲的歷史,四個華人地區,日本,不是,臺灣、新加坡、香港跟中國,我發現「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級,蠻丟臉的」。(記者:嗯…市長)怎樣,妳是說不能講實話是不是?(笑聲)「被殖民不是什麼壞事」,妳看喔!新加坡殖民最久,所以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臺灣好,台灣比大陸好,這個文化、culture。(記者:你是覺得這個真的是好事嗎?)不是,這是culture、culture,我跟妳講,我去過越南,我也去過大陸,雖然越南人看起來很窮,但是,我跟妳講,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邊,這個沒有花20年訓練不起來。雖然我去過越南1次,去過中國18次,雖然中國的GDP比越南高,但是我都可以覺得、但是妳要問我說culture,應該還是這樣。為什麼?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妳覺得很好笑,這個要花20年才可以訓練的出來。」

參考文獻

  1. ^【英語多益通】你知道「柯P」的P是什麼思嗎?. 東森新聞雲. 2014-11-25 [2015-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6). 
  2. ^柯文哲旋風十年再起!沒了太陽花 理工人與直播主都是「阿北」粉.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3. ^柯P鄰居1年才成交1戶 大安區這案卻賣得嚇嚇叫.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4. ^柯P當兵照「帥呆了」 網友一秒認出「最欠扁那位」.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2). 
  5. ^2014 > 直轄市長 > 臺北市>柯文哲.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8). 
  6. ^臺大醫院公共事務室.劃時代的里程碑 臺大醫院完成第2000例葉克膜安裝.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2014-06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7. ^許復.專訪「台灣葉克膜推手」陳益祥:疫情之中成功救回重症者,但請不要神化葉克膜. 換日線. 2020-09-28. 
  8. ^8.08.1呂欣憓.柯文哲:選舉結束是承擔的開始.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9. ^不斷更新/柯文哲險勝丁守中 凌晨2點37分票數小贏3254票. ETtoday新聞雲.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5). 
  10. ^快訊/柯文哲確定組黨!8月6日組「台灣民眾黨」 已完成內政部登記. ETToday. 2019-07-31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11. ^陳家祥.快訊/台灣民眾黨創黨!柯文哲通過任首任黨主席. ETtoday新聞雲. 2019-08-06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12. ^歐陽良盈.最後一天到台大醫院上班 柯文哲說「每一天都很懷念」. 聯合新聞網. 2023-01-31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13. ^三立新聞.堅持參加2024總統大選?柯文哲揭「4大關鍵」:改變台灣從政治文化開始. 三立新聞. 2023-05-20 [202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中文(臺灣)). 
  14. ^14.014.1柯文哲請辭確定 黃國昌接代理主席發聲:向永遠的阿北致敬.TVBS. 2025-01-01 [2025-01-01](中文). 
  15. ^建華國中歷史.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16. ^林修卉.柯P阿公保護外省校長卻被抓 柯爸怒:莫名其妙. 蘋果日報. 2015-02-28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中文(臺灣)). 
  17. ^莫聞.柯文哲看華光社區拆除案:台灣有文明沒文化. 環境資訊中心. 2013-03-20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中文(臺灣)). 
  18. ^蔡彰盛、王文萱、涂鉅旻.連戰罵渾蛋 柯爸:請留點尊嚴給我們. 自由時報. 2014-11-16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中文(臺灣)). 
  19. ^趙曉慧.含冤半世紀 台228受難者正式獲官方平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紀元台灣.2003-08-02
  20. ^自由評論網.不容二二八被二二八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2015-02-28 [2025-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4)(中文(臺灣)). 
  21. ^魯鋼駿.柯美蘭獨立選新竹市立委:不是為了哥哥參選. 中央社. [202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22. ^陳佩琪 醫師個人檔案.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23. ^救人 柯文哲豁出去. 蘋果日報. 2011-05-07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中文(臺灣)). 
  24. ^陳佩琪談家中大小亞斯伯格/柯文哲安慰我:「放心,兒子長大 就跟我一樣了啦!」. 康健雜誌185期. 2014-04-01 [2015-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1). 
  25. ^談柯P亞斯伯格症 陳佩琪:沉迷專業互動差. 新頭殼newtalk. 2015-04-13 [2015-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26. ^邱玉珍.從小是怪咖 柯文哲很白目 全因亞斯伯格症. 時報週刊. 2013年5月7日 [2014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29日)(中文(臺灣)). 
  27. ^柯:議場像競技場 念金剛經當超度. 中時電子報. 2015年10月5日 [2015-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28. ^葉國吏.姚立明爆料 柯文哲患亞斯伯格症.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9-14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9. ^同僚爆料柯文哲患亞斯伯格症 柯文哲:沒診斷過. 華夏經緯網. 2014-09-1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30. ^柯文哲 用有限生命追求無限意義 . 人間福報. 2014年3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2日). 
  31. ^蔡彰盛.回母校百年校慶 柯P小學生長這樣!. 自由時報. 2015-11-07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0). 
  32. ^好強啊… 柯文哲新竹高中畢業「五冠王」.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33. ^蔣文宜.奇蹟!裝葉克膜達117天成功存活 台大創全球紀錄!. 台北: ETtoday. 2008-01-30 [200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34. ^徐亦鹏.“怪医”市长柯文哲. cass.its.taiwan.cn. 2015-09-22 [201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35. ^作者: 柯文哲.白色的力量-柯文哲: 我改變不了四季的變化,只能讓其盡善盡美.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4. 2014-01-17 [2018-09-03].ISBN 97898622996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中文(臺灣)). 
  36. ^柯文哲.反省、認錯、道歉 談趙建銘案. love.pchome.com.tw. 2006-07-14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5). 
  37. ^廖盈婷.電話「遙控」病情 柯文哲:病情樂觀. TVBS 新聞. 2006-11-22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中文(臺灣)). 
  38. ^王昶閔.不看診 不開刀 柯文哲救人無數.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0-09-10 [201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中文(臺灣)). 
  39. ^枪伤被质疑 柯文哲:没造假. 民视新闻. 2010-11-30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中文(臺灣)). 
  40. ^台大醫院闖大禍 誤移植愛滋器官. 蘋果日報. 2003-05-02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41. ^陳清芳.台大移植愛滋器官 5人受害.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1-08-29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通过gsrat.net. 
  42. ^魏怡嘉; 王錦義; 孟慶慈; 洪素卿.台大疏失 5人誤移植愛滋器官. 2011-08-28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8). . 台大疏失5人誤移植愛滋器官.
  43. ^鄒景雯; 魏怡嘉.朱武獻︰公懲會違法 柯文哲可聲請再審. 自由時報. 2013-08-21 [2015-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44. ^吳家翔; 蔣永佑; 吳詠平.扁保外就醫 柯文哲推連署. 2012-06-20 [201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45. ^林修卉.柯文哲:陳水扁有沒有罪 我…真的講不出來. 台北. 2013-05-28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46. ^扁已包尿布 柯文哲:該讓他回家. 自由時報. 2014-05-03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47. ^47.047.1台灣人權發展及司法改革的遠景--柯文哲醫師11282012凱達格蘭學校演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aiwanese American Channel 南加州台灣人影音頻道.2012-12-13
  48. ^說阿扁裝病 柯P遭扁醫療小組開除召集人身分. 自由時報. 2017-09-30 [201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30). 
  49. ^黃揚明.洩扁病情遭檢舉 北市衛生局罰柯2萬元. 鏡週刊 Mirror Media. 2018-08-29 [202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中文(臺灣)). 
  50. ^臺灣大學逾120名教授涉虛報研究費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3-07-06
  51. ^51.051.1沈能元.列貪瀆疑犯 柯文哲氣炸. 蘋果日報. 2003-05-02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52. ^貪國科會補助?柯文哲:助理處理的. 2013-05-10 [201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貪國科會補助?柯文哲:助理處理的
  53. ^批教授接受起訴太懦弱! 柯文哲:研究費早該無罪. ETtoday新聞雲.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54. ^張國仁.授權公務員爭議 檢聲請統一見解. 台北: 中時電子報. 2013-04-30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55. ^最高法院就學理上「授權公務員」重大法律爭議開庭新聞稿. Lawtw.com. 2012-07-18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56. ^柯P團隊涉詐補助款解套 檢定調非貪污. 蘋果日報. 2014-10-03 [2014-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5)(中文(臺灣)). 
  57. ^王立柔.救不回愛徒 柯文哲促防酒駕協會今成立. Newtalk新聞. 2013-12-07 [202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中文(臺灣)). 
  58. ^卸任台北市長 柯文哲重回台大醫院報到上班.中央通訊社. 2022-12-26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中文(臺灣)). 
  59. ^柯文哲卸任市長將回歸「老本行」 台大醫院公布工作內容.風傳媒. 2022-11-29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中文(臺灣)). 
  60. ^張士哲.才剛披回醫師袍!柯文哲宣布提前從台大退休:航向不可知的世界. TVBS. 2023-01-13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2)(中文(臺灣)). 
  61. ^20年前輔選戰友 顧.柯參選較勁.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62. ^柯文哲挺扁 曾請假輔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0-12-02
  63. ^沉寂3年 凱校重開課柯文哲當學生. Ettoday新聞雲. 2012-04-21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7). 
  64. ^蔡英文新春團拜現場高喊:總統好!. Appledaily.com.tw.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65. ^蔡的台灣共識 柯文哲:沒人懂. Chinatimes.com. 2013-11-18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66. ^柯文哲:國民黨把臺灣當旅社,大便就跑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3-05-11
  67. ^與民進黨有共同理念? 柯文哲:一起前進吧!. [201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68. ^槍傷非造假 柯文哲:我深綠可作證.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69. ^柯文哲母幫追妻 80歲父阻選台北市長. NOWnews. 2013-09-05 [201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中文(臺灣)). 
  70. ^柯文哲參選 自估讓藍多花200億.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1-19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71. ^柯文哲、姚文智首場台北市長辯論,誰表現比較好?. 蘋果日報. 2014-06-02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72. ^陳慧萍; 李欣芳; 林恕暉.北市長泛綠整合 柯文哲民調勝出. 自由時報. 2014-06-14 [2014-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73. ^陳慧萍.柯文哲與民進黨達共識 全力輔選、當選不入黨. 自由時報 (台北). 2014-06-16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74. ^黃揚明; 吳家翔.柯文哲:選前沒入黨當選也不會. 台北. 2014-01-20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5). 
  75. ^劉奕霆.參訪東京都議會 柯P:有信心複製成功經驗. 台北: 新頭殼newtalk.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76. ^柯文哲訪美 盼借鏡治理台北. 民視新聞.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通过news.xn--1qws34d.com. 
  77. ^黃仲明.柯文哲訪美支持者機場高喊「市長好!」. 蘋果日報.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78. ^1107辯論逐字稿——公民提問三. kptaipei.tw.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2). 
  79. ^79.079.1高詩琴; 陳惠惠.柯文哲公布競選經費 連營不跟進. 聯合報 (台北). 2014-09-11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3). 
  80. ^林雨佑.柯P:你們連家配跟我講廉潔嗎?. 台北: 新頭殼newtalk.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7) –通过tw.news.yahoo.com(中文(臺灣)). 
  81. ^顧荃.反擊私帳案 柯文哲公布財產.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4-09-18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82. ^涂鉅旻; 陳彥廷; 鍾麗華.「錢就像魔戒…」柯文哲停止募款. 自由時報 (台北). 2014-11-11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8). 
  83. ^張鈜閔.柯文哲公布競選經費明細 網友:太猛了!. 蘋果日報. 2014-12-01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3). 
  84. ^黃意涵.柯文哲公布競選經費 衛生紙也記.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4-12-01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8). 
  85. ^張博亭; 晏明強.競選創舉 選3個月 競選經費只花1200萬. 蘋果日報. 2014-09-10 [201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86. ^涂鉅旻; 郭安家.2561萬選舉結餘款 柯P還是決定捐出. 自由時報 (台北). 2015-01-08 [201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87. ^吳家翔.獲2500萬選舉補助款 柯文哲擬拿千萬還債. 蘋果日報 (台北). 2015-01-04 [201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7). 
  88. ^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感言全文. 中央社 CNA.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89. ^涂鉅旻; 蔡亞樺; 李欣芳.柯競選支出1億4122萬 赤字249萬. 自由時報 (台北). 2015-02-01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4). 
  90. ^劉世怡. 李錫璋 , 编.重新計票未翻盤 丁守中輸柯文哲3567票.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8-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91. ^才鬆口拚連任 媒體民調:柯文哲滿意度只剩.... 自由時報. 2016-12-25 [2017-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92. ^有做事民調才會下滑 柯文哲:我有信心連任. 自由時報. 2017-02-03 [2017-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93. ^陳思豪.央視2分半鐘大篇幅報導?柯P:我沒買廣告. 蘋果日報.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94. ^黃建豪.央視報導指2020選總統 柯文哲:絕對沒買廣告.自由時報. 2018-08-17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95. ^梁珮綺. 謝佳珍 , 编.柯文哲8月6日過60歲生日 組台灣民眾黨.中央社. 2019-07-31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96. ^梁珮綺. 張銘坤 , 编.組台灣民眾黨 柯文哲:盼在藍綠外有選擇機會[影].中央社. 2019-08-01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97. ^陳家祥; 楊亞璇.快訊/組黨打破藍綠體制 柯文哲:以民眾為本,台灣就是我們. 2019-08-01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98. ^梁珮綺; 顧荃; 陳怡璇.台灣民眾黨創立簡稱民眾黨 推柯文哲任黨主席[影].中央社. 2019-08-06 [201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99. ^陳秀枝.柯文哲道歉了!認君悅會談是「一場鬧劇」 嗆國民黨:來踢館的. RWNEWS. 2023-11-24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6)(中文(臺灣)). 
  100. ^柯文哲:2016不參選總統. 中國時報. 2015-01-31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1. ^中國誰要他選總統? 柯文哲:中國很多智庫、學者. 民報. 2018-11-20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2. ^2020直攻總統大位?柯文哲:本人還不能選總統,因為國民素質還沒到. 風傳媒. 2017-10-21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03. ^是否參選2020總統?柯文哲:最晚9月上旬做決定. 今周刊. 2019-07-24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4. ^首鬆口 柯文哲:沒意外會選2024總統. 自由時報. 2019-12-11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05. ^有想過選2024總統?柯文哲:我不是想「是直接準備」. 自由時報. 2020-09-17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6. ^柯文哲才宣示將參選2024!競總位置獨家曝光. 台視新聞網. 2022-10-24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7. ^柯文哲布局2024 民眾黨:將以總統參選人身分訪美. 經濟日報. 2023-03-04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08. ^總統後訪美 柯文哲:沒理由比規格 但該見到的都會見到. 經濟日報. 2023-04-07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09. ^訪美返台 柯文哲:4/29領表登記總統初選. 經濟日報. 2023-04-28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10. ^柯文哲「擇期登記」,民眾黨:先展開幕僚作業. 今周刊. 2023-04-28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11. ^民眾黨提名柯文哲參選總統 可與任何政黨、個人合作. 自由時報. 2023-05-17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12. ^柯文哲宣布參選總統 強調恢復兩岸溝通創造和平. 中央廣播電台. 2023-05-20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13. ^陳思豪.柯文哲演唱會唱跳《三天三夜》炸場,2024總統競選之路話題滿滿. 遠見雜誌. 2023-07-29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14. ^【柯搶當非賴共主】再度回應「藍白合」議題 柯文哲:政策主張不相合怎麼合作. 鏡週刊. 2023-05-23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115. ^昔日大「柯黑」游淑慧表態 國民黨小雞們很希望得到「柯主席」支持. Newtalk新聞. 2023-06-14 [202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30)(中文(臺灣)). 
  116. ^柯文哲定調政黨合作目標 「帶刺」直言開放式初選不公平. Newtalk新聞. 2023-10-24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中文(臺灣)). 
  117. ^藍白合成局!達成6點共識 周六公布結果. 2023-11-15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1). 
  118. ^中央通訊社.藍白合拚民調卡關 學者:讓幾%和誤差範圍概念不同 | 政治. 中央社 CNA. 2023-11-18 [202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5)(中文(臺灣)). 
  119. ^郭建伸、陳昱婷、高華謙、劉冠廷.三方公開會談不歡而散藍白難合 柯文哲侯友宜24日將先後登記. 中央社. 2023-11-23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3). 
  120. ^陳秀枝.柯文哲道歉了!認君悅會談是「一場鬧劇」 嗆國民黨:來踢館的. RWNEWS. 2023-11-24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6)(中文(臺灣)). 
  121. ^曾原信.圖輯/人數擠滿濟南路立院前 小草集結控綠色恐怖.聯合新聞網. 2024-09-08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0)(中文(臺灣)). 
  122. ^房荷庭.京華城容積案 鍾小平今告發柯文哲、彭振聲涉圖利. 聯合新聞網. 2024-05-02 [2025-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3)(中文(臺灣)). 
  123. ^李彥穎.2024大選政治獻金申報結果出爐 賴蕭配獲捐5.15億最多. 公視新聞網. 2024-07-18 [2025-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8)(中文(臺灣)). 
  124. ^許伯崧.柯文哲「假帳」風暴,總統大選政治獻金申報不實陷政治危機. 端傳媒. 2024-08-15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30). 
  125. ^柯文哲為政治獻金處理不當鞠躬道歉 請假3個月靜待民眾黨調查| 政治. 中央社 CNA. 2024-08-29 [2024-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5)(中文(臺灣)). 
  126. ^柯文哲為何當庭遭逮? 法學教授:問題不在夜間偵訊而是柯不能想走就走. 上報. 2024-08-31 [202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7). 
  127. ^柯文哲案:同一法院相隔三日先放再捉,看懂判決大反轉背後的關鍵點. BBC. 2024-09-05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0)(中文(繁體)). 
  128. ^溫于德.京華城案》北院裁定柯文哲延長羈押2個月.自由時報. 2024-11-01 [202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2)(中文). 
  129. ^陳俊華.柯文哲繼續請假3個月 民眾黨:沒有代理主席問題. 中央社 CNA. 2024-11-18 [202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6)(中文(臺灣)). 
  130. ^陳彩玲.涉4罪名求刑28年6月 京華城案不法利益逾121億.自由時報. [2024-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7). 
  131. ^祝蘭蕙.北院重開羈押庭 柯文哲7000萬、沈慶京1億交保 並須戴電子腳鐐.自由時報. [202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30). 
  132. ^呂秋遠.柯文哲從交保到羈押,法官為何立場轉變?呂秋遠直指背後關鍵:鄭文燦同一理由被收押,民進黨也沒喊司法不公.今周刊. 2025-01-03 [2025-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5)(中文(臺灣)). 
  133. ^主筆室.中時社論》追殺柯文哲 北檢成民主獨裁幫凶.中國時報. 2025-03-30 [2025-04-02](中文(臺灣)). 
  134. ^北檢抗告成功!柯文哲7千萬交保、科技監控 高院撤銷發回. 聯合新聞網. 2025-01-01 [202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1)(中文). 
  135. ^北院裁定羈押原因 柯文哲自爆要安排陳佩琪和子女一起出國躲. 聯合新聞網. [202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6)(中文(臺灣)). 
  136. ^民眾党「钉孤枝」喊15万人到场!管中闵脸书吐12字 网震撼 - 政治. 中时新闻网. 2025-01-11 [2025-01-16](中文(中国大陆)). 
  137. ^王定傳.柯爸3/10告別式陳佩琪今申請柯文哲返家奔喪 北所核准. 自由時報. [2025-03-07](中文(臺灣)). 
  138. ^陳琮文.柯文哲離開告別式會場 陳佩琪高喊「司法迫害」. Yahoo新聞網. [202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0)(中文(臺灣)). 
  139. ^林長順.柯文哲涉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 北院裁定續押2個月 | 社會. 中央社 CNA. 2025-03-28 [202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5)(中文(臺灣)). 
  140. ^林長順.京華城案 北院裁定柯文哲4被告續押2個月. 中央社 CNA. 2025-05-27 [2025-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1)(中文(臺灣)). 
  141. ^柯文哲延押2個月 民眾黨:濫權羈押、蔑視基本人權. 中央社. 2025-07-21 [2025-08-31]. 
  142. ^劉世怡.北院裁定7000萬元交保 柯文哲稱需再行深思、8日決定. 中央社 CNA. 2025-09-05 [2025-09-06](中文(臺灣)). 
  143. ^張文川; 劉詠韻.柯文哲辦保7000萬完畢14:20獲釋 收押363天重獲自由. 自由時報. 2025-09-08 [2025-09-08]. 
  144. ^謝幸恩.北檢抗告成功 高院撤銷柯文哲交保、發回更裁. 中央社 CNA. 2025-09-12 [2025-09-12](中文(臺灣)). 
  145. ^柯文哲羈押庭今開庭 北院再裁定柯文哲、應曉薇交保 維持原交保金額|不斷更新. Yahoo News. 2025-09-15 [2025-09-15](中文). 
  146. ^綜合報導.柯P提兩國一制 網友:賞了習近平一巴掌. 自由時報. 2015-01-31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147. ^林靖堂.九二共識是什麼? 柯文哲:不如來個一五共識.NOWnews. 2014-12-23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148. ^鄭名翔.曾說「九二共識是下跪投降」 柯文哲:我都坐著跟中國交流. 自由時報. 2020-09-17 [202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149. ^郭安家.柯文哲:統戰在台汙名化 只是雙方文化的隔閡. 自由時報.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150. ^楊佳穎.「統戰」在台灣汙名化 柯文哲:兩岸文化隔閡. 東森新聞雲.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151. ^鍾泓良.柯文哲:兩岸一家親不涉及政治. 自由時報. 2018-08-12 [202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152. ^張博亭.柯辦:柯P受委屈 換來小英以總統身分登上世大運.台灣蘋果日報.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5). 
  153. ^蔡亞樺.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 柯P︰是,但不是正常國家. 自由時報. 2017-11-17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154. ^黃筱筠; 鄭羿菲.中評重磅專訪:柯文哲兩岸論述全文. 中評社. 2019-06-06 [201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155. ^張順祥.新疆棉抵制潮 柯文哲:反中是未來15年世界趨勢. 中央廣播電臺. 2021-03-28 [2021-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30). 
  156. ^張麗娜.雙城論壇登場!柯文哲提共機擾台、農產品受阻 大嘆:傷害兩岸民眾感情. 菱傳媒 (尚同傳媒). 2022-07-19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157. ^美女只能坐櫃檯? 柯文哲批陳以真挨轟. TVBS. 2014-09-07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158. ^「婦科在女人大腿中討生活」 柯又失言. 自由時報. 2014-09-08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159. ^單身有罪?柯:30歲以上未婚女性 國安危機. 華視新聞網. 2015-02-16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160. ^柯P:被強暴比被誘姦的便宜. 中時新聞網. 2017-05-11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161. ^「學姐陪吃飯」柯P挨轟 黃瀞瑩:當下覺得怪怪的. 鏡週刊. 2018-08-02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162. ^「台女不化妝上街嚇人」 柯自認白目失言. TVBS. 2018-10-21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163. ^柯文哲帶頭歧視孕婦 賴競辦籲道歉:性平分數只能死當重修. Newtalk新聞. 2023-09-28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164. ^張潼、鄧博仁.柯文哲殖民進步論 原是翻譯搞烏龍. 中时电子报. 2015-02-01 [2015-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2)(中文(繁體)). 
  165. ^柯文哲「殖民時間愈久就愈進步」录音[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6. ^2天2種答案…「殖民」說 柯文哲認了.联合新闻网[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7. ^橫路.柯文哲承認接受外媒採訪中講過「殖民」. BBC中文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2). 
  168. ^殖民進步論惹議 柯幕僚坦承不是翻譯問題. 蘋果日報.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169. ^梁珮綺.移植器官爭議 屠殺作者認為柯文哲是騙子. 中央社 CNA. 2018-10-02 [2025-03-28](中文(臺灣)). 
  170. ^《屠殺》作者來台 控柯涉活摘器官中間人. 公視新聞網 PNN. 2018-10-02 [202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中文(繁體)). 
  171. ^吳亮儀.指柯文哲「騙子」獲不起訴 葛特曼開心:我愛台灣.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8-27 [2025-03-28]. 
  172. ^林長順.被葛特曼指騙子 柯文哲提告不起訴聲請審判遭駁. 中央社 CNA. 2023-09-07 [2025-03-28](中文(臺灣)). 
  173. ^張宇韶.柯文哲乾坤大挪移,全然置換加害者與被害者關係. 2020-02-04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174. ^謝君臨.武漢肺炎》柯文哲爆料隔離地點 蔡壁如:若須開罰我沒意見. 2020-02-03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175. ^武漢肺炎》柯文哲爆隔離安置地點 鄭文燦暗酸:口罩戴起來!.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176. ^武漢台商包機回台安置何處? 柯文哲爆:台北分到陽明山台銀宿舍. [202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177. ^爆料隔離檢疫地點引爭議 柯文哲:密件就不會講.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178. ^獨家|好心肝特權疫苗25人名單曝光 永豐餘何奕佳、詹宏志都去「人山人海診間」打疫苗. 蘋果新聞網.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中文(臺灣)). 
  179. ^好心肝診所涉特權打疫苗 柯文哲恩師許金川到案. 聯合新聞網. 2021-06-10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中文(臺灣)). 
  180. ^估5/18日破50萬 北市:軟性封城是自律取代他律. 聯合新聞網. 2022-04-27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中文(臺灣)). 
  181. ^柯文哲預測5/18確診50萬差很大 網:恐ㄎㄧㄤ市長. Newtalk新聞. 2022-05-19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182. ^柯文哲稱「讀藝術不入流」許淑華籲民思考:這樣的災難領導我們的國家?. 匯流新聞網. 2023-07-16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183. ^不認失言 柯P:未升學吸毒多在學好幾百倍. Nownews. 2023-11-15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1). 
  184. ^學歷歧視?柯文哲稱「若念大學才能投票」民眾黨一定贏 前幕僚轟藐視民主. 鏡週刊. 2024-02-04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1). 
  185. ^柯文哲新竹農地遭爆變停車場 市府將實地勘查. 中央社 CNA. 2023-12-19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186. ^柯文哲農地確認違規使用 新竹市府要求30天內改善. 中央社 CNA. 2023-12-22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8). 
  187. ^名下農地遭指違規使用 柯文哲:補繳稅且捐出租金. 中央社. 2023-12-22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188. ^快訊/緊急拆彈! 柯文哲約125萬租金及土地差價所得將捐公益. FTNN 新聞網.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189. ^卓冠廷調地籍資料、航測圖 踢爆柯文哲連撒3大謊「隱匿炒地脈絡」. 菱傳媒. 2023-12-20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190. ^柯文哲農地挖出磚塊 竹市府:剩餘土石方回填. 中央社. 2023-12-22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191. ^柯文哲農地挖到鋼筋 卓冠廷:高虹安應移送柯. 中央社. 2023-12-22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192. ^柯文哲農地改善無進度 竹市府:地主申請展延. 中央社. 2024-01-27 [202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1). 
  193. ^柯文哲農地未改善 地方黨部:3/18前改善. 中央社. 2024-02-20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 
  194. ^柯文哲農地改善限期已到 竹市:收到恢復農用資料. 中央社. 2024-03-18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195. ^黃羿馨.柯文哲新竹農地賣了!李國璋:柯家帳戶被凍急需經濟支撐. 聯合新聞網. 2025-06-26 [2025-06-26](中文(臺灣)). 
  196. ^台北市長就稱英國禮物破銅爛鐵致歉 - BBC News 中文
  197. ^陳怡璇.柯文哲談大屠殺宣傳猶太人 猶太協會指用詞輕率. 中央社 CNA. 2019-02-28 [202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03)(中文(臺灣)). 
  198. ^簡恒宇.回應柯文哲「大屠殺做國際宣傳」言論 猶太協會理事長方恩格:是「提醒」世人記住歷史悲劇. 風傳媒.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2). 
  199. ^民眾黨立委緩頰:盼居住族群多元
  200. ^「不希望社會住宅都住窮人」惹議 柯文哲:努力去標籤又有人貼我標籤
  201. ^北市原青經濟論壇 柯式話風青年面露尷尬[失效連結]
  202. ^柯文哲又失言? 原住民議員怒嗆柯「不夠文明」 - 政治 - 中時.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203. ^title= 動保政見挨批 歧視原民柯文哲稱流程失誤. [202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4). 
  204. ^批賴清德「留小鬍子會像希特勒」鄭運鵬狠酸柯文哲:生病了嗎?.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31). 
  205. ^Google10大快速竄紅人物 柯文哲贏過金秀賢. ETtoday. 2014-12-15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中文(臺灣)). 
  206. ^2014 台灣網友搜什麼?Google 關鍵字搜尋排行榜年終大檢視. 《科技新報 TechNewsy》. 2014-12-16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中文(臺灣)). 
  207. ^Yahoo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魏應充奪冠. 《蘋果日報》. 2014-12-17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中文(臺灣)). 
  208. ^2018最紅話題揭曉啦!Google年度熱搜榜出爐,打敗延禧、韓國瑜霸氣奪冠的居然是「它」!.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209. ^温青凰.從「政治素人」到「首都市長」:柯文哲的政治語言分析. 中正大學. 2016-01-01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中文(臺灣)). 
  210. ^盧家豪.客串魏德聖新片演技再被稱讚 柯文哲:想看我在大銀幕上長怎樣. 自由時報. 2016-12-27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8). 
  211. ^陳秀枝.柯文哲漫畫自傳惹怒台漫界 柯辦緊急喊卡:重新印刷延後上市. 2023-10-07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1). 
  212.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柯文哲挑戰舞台劇「倒垃圾」 被幕僚拜託照劇本走. 2024-03-27 [202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1).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柯文哲
Scholia上有關柯文哲的信息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臺北市政府
前任:
郝龍斌
臺北市市長
直轄市民選第六、七屆
2014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繼任:
蔣萬安
政党职务
台灣民眾黨 臺灣民眾黨
首任台灣民眾黨主席
第一、二屆
2019年8月6日-2025年1月1日
繼任:
黃國昌(代理)
正任:黃國昌
臺北市尹(1920-1940)
臺北市長(1940-1945)
臺北市政府徽章
省轄市時期 - 實施地方自治前(1945-1950)
省轄市時期 - 實施地方自治後(1950-1967)
吳三連高玉樹黃啟瑞周百鍊(代理)黃啟瑞(復職)高玉樹(二次)
院轄市時期 - 官派(1967-1994)
直轄市時期 - 民選(1994-)
中央黨部
副秘書長
秘書行政部
組織發展部
社會發展部
青年部
文宣部
新聞輿論部
國際事務部
政策會
國家治理學院
發言人
當然委員
指定委員
票選委員
主任委員
副主任委員
委員
地方黨部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外島
黨務其他
中央
公職人員
地方
公職人員
縣市長
直轄市議員
縣市議員
鄉鎮市區民代表
竹苗
彰投
屏澎
宜花
公職其他
SARS-CoV-2(病毒株)·COVID-19(疾病)·全球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定級)
亚洲
东亚
東南亞
南亞·中亞
西亞
非洲
北非
东非
西非
中部
南部
歐洲
歐盟
北美洲
美国
加勒比
南美洲
大洋洲
其他
文娱影響
社會影響
經濟影響
政治影響
公共措施
其他
相關事物
往例·預案
相關宿主
作品·新詞英语Glossary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各地
其他
預防與治療
醫學
預防
疫苗
已應用
測試中
研發·推展
治療英语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VID-19
醫用品
機構與人物
機構
醫師
學家
官員
世界衛生組織
政府
其他
背景
主要條目
抗議者
參與團體
知名人物
組織、社群代表
樂團、藝人代表
企業代表
反對抗議
群眾者
主要組織
重要人物
樂團、藝人代表
企業代表
政府方面
主要組織與機構
重要人物
出關播種
後續衍伸
藝術創作
與口號
相關條目
背景
抗議學生和群眾試圖佔領的教育部
反對課綱方
參與團體
學生團體
教師團體
公民團體
相關政黨
重要人物
組織、社群代表
支持課綱方
主要組織
重要人物
政府方面
主要組織與機構
重要人物
相關條目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柯文哲&oldid=8950173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