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枣强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枣强县
老盐河—索泸河沿岸夜景
老盐河—索泸河沿岸夜景
坐标:37°30′35″N115°43′11″E / 37.50961°N 115.7198°E /37.50961; 115.7198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北省衡水市
政府駐地枣强镇
下级行政区
11
政府
 • 县委书记田理明
面积
 • 总计904.57 平方公里(349.2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365,640人
 • 密度404人/平方公里(1,047人/平方英里)
 • 城镇200,423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053100
電話區號0318
車輛號牌冀T
行政区划代码131121
網站枣强县政府网

枣强县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衡水市,縣人民政府駐棗強鎮新華東街3號。

地理

[编辑]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环渤海经济圈。东面分别与景县故城县接壤,南面与南宫市毗连,西面与冀州市接壤,北面分别连接桃城区武邑县。县城枣强镇北距首都北京272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24公里。面积905平方公里面积。[2]清凉江流经本县东部。

气候

[编辑]

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497毫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历史

[编辑]

东周至清朝

[编辑]

本县在春秋时代属齐地,战国时属赵地。

秦朝时属巨鹿郡。

西汉初置枣强县。两汉时,枣强与广川两县,几度“离合废置,本为一也”[3]。因此两汉时的广川县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枣强县。

三国曹魏复置枣强县,隶属冀州清河郡。

西晋时枣强县并入广川县,隶属冀州渤海郡。

东晋时后燕复置枣强县,隶属广川郡。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枣强被并入广川县。北魏 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复置枣强县。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广川县被并入枣强县,隶属长乐郡。

隋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枣强县治所复为今天的旧县村。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长乐郡为冀州,枣强仍属之。

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朝廷在州以上设道,枣强县属河北道冀州。

北宋时枣强县隶属河北东路冀州。

金朝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枣强县旧县城毁于洪水,县治由旧县村处迁于刘马村,即今天县城址。隶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冀州。

元朝时,枣强县属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真定路冀州。元历三年(公元1330年),真定路改属中书省,枣强仍属之。

明朝时枣强县属北直隶(京师)真定府冀州。

清朝时布政使司改为省,北直隶改为直隶省,冀州为直隶州,枣强县属冀州直隶州。

民国时期

[编辑]

民国初年时沿袭清制,枣强县隶属直隶省冀直隶州。直隶省废除府、州后,枣强县直接隶属于直隶省。民国三年(1914年),直隶省划分为四道,本县隶属大名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废道,各县直接隶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河北省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本县隶属第14督察区[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

[编辑]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本县政府隶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改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6月,衡水专区复置后,枣强县仍然隶属衡水专区。1970年衡水专区改为衡水地区,本县仍属之。1996年5月31日,衡水地区改为地级衡水市,本县仍属之[3]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棗強縣常住人口365640人。[4]

交通

[编辑]

教育

[编辑]

地域经济

[编辑]

皮毛产业

[编辑]

枣强县大营镇是裘皮业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裘皮加工、生产、集散基地。如今,裘皮业不仅是枣强县经济的支柱,而且成为全市乃至河北省重要的区域特色产业之一。 裘皮业相传为商朝宰相比干在枣强大营为官时发明,明嘉靖年间,营皮被额定为“土贡”,名扬天下。清朝道光年间,英、俄、日、荷等10多个国家的客商开始在大营设立货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营皮曾长期作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海外。目前全县拥有加工企业摊点1.2万家,毛皮业以大营为中心,已辐射到周边5市县500多个村庄,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形成了方圆百里的经济圈。

玻璃钢产业

[编辑]

枣强被誉为“中国玻璃钢之乡”。枣强县玻璃钢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涵盖管道、沼气池、环保设备、格栅、电缆桥架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建筑等领域。

枣强县聚集数百家玻璃钢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元。2020年发布的“中国·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指数”标志其产业标准化进程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如枣玻集团的沼气池专利项目,实现年增产值3.8亿元。近年来,面对市场逆势,该产业注重技术升级和绿色生产,2025年2月当地工会联合多部门开展复材产业人才培训,助力高质量发展。

行政区划

[编辑]

枣强县下辖9个、2个[5]

枣强镇、​恩察镇、​大营镇、​嘉会镇、​马屯镇、​肖张镇、​张秀屯镇、​新屯镇、​唐林镇、​王均乡王常乡

地方特产

[编辑]

马莲小枣

[编辑]

可生食,还可做成许多食品,如枣糕、枣卷、棕子等,另外,还加工制做枣酒、枣醋、枣酱、枣泥、枣面、蜜枣、乌枣等多种加工品。

马莲小枣树体稍大、长势偏旺,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涝。结果较早,稳产高产。但由于过去战乱和人为因素,现栽植面积很少

红富士苹果

[编辑]

东方甘薯

[编辑]

东方甘薯是河北省枣强县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栽培品种为脱毒北京553,该品种薯块整齐、均匀,薯形较长,表面光滑,块根皮色为黄色,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含量多,含糖量可达30%,鲜食熟制均可,其产品深爱广大消费者青睐。除食用外,还是工业上制造酒精和淀粉的重要原料,也可制造乳酸、味精、柠檬酸、淀粉等,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粉条、粉丝等,其用途非常广泛。该产品多次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称号。

风味小吃

[编辑]

鞋底烧饼,烙饼卷熏肉,枣强老豆腐,枣强焖饼,绍氏酥鱼等。

著名人物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枣强人”。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枣强县人民政府.枣强概况. 2023-02-10 [202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3. ^3.03.13.2枣强历史沿革. [201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4. ^中國: 河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02]. 
  5. ^行政区划搜索:枣强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枣强县行政区划
衡水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河北省  政府驻地:桃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桃城区
4街道
3镇
1乡
衡水高新区
1乡
滨湖新区
1乡
冀州区
6镇
4乡
滨湖新区
1镇
县级市
深州市
11镇
6乡
枣强县
9镇
2乡
武邑县
7镇
2乡
武强县
4镇
2乡
饶阳县
5镇
2乡
安平县
5镇
3乡
故城县
11镇
2乡
景县
11镇
5乡
阜城县
6镇
4乡
河北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注1: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其周边部分地区事实上由雄安新区管理,属国家级新区(管理区),定位为二类大城市(该地区负责人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注2:任丘市境内的华北油田地区为河北省单列管辖区(正地级),接受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双重领导。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河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枣强县&oldid=8946853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