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林奕華 (臺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奕華
 臺北市第8屆副市長
现任
就任日期
2023年2月3日
李四川張溫德同时在任
市長蔣萬安
前任彭振聲
蔡炳坤
 中華民國第9-10屆立法委員
任期
2020年2月1日—2023年2月3日辭職
前任蔣乃辛
继任羅智強
选区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任期
2018年11月9日遞補—2020年1月31日
前任張麗善
选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第3任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
任期
2021年10月5日—2023年2月1日
主席朱立倫
前任羅智強
继任林寬裕
新北市新北市政府第3任教育局局長
任期
2017年1月20日—2018年11月8日
市長朱立倫
前任龔雅雯
继任龔雅雯(代理)
張明文(正任)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第14任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任期
2015年1月19日—2016年4月13日
主席朱立倫
前任范姜泰基
继任周志偉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第13任教育局局長
任期
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市長郝龍斌
前任丁亞雯
继任湯志民
臺北市臺北市議會第8-11屆議員
任期
1998年12月25日—2013年10月1日
选区第六選舉區
大安區文山區
个人资料
出生 (1968-10-21)1968年10月21日57歲)
臺灣臺中縣(今臺中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父母國語日報前董事長、台北市前教育局長林昭賢(父)
经历
      • 世新大學講師
      • 國防管理學院兼任教官
      •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代表大會副議長
      •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第三屆)會長
      • 全球中國學聯(第一屆)副召集人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港澳處副研究員
      •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執行秘書
      • 連震東先生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 國防管理學院兼任教官
      •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理事長
      • 婦聯會青溪分會臺北市支會主委
      • 台北市女童軍會理事長
      • 台北市女童軍會理事長
      • 救國團台北市團委會副主委
      • 救國團台北市團委會主委
      • 中華社交舞協會理事長
      •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 臺北市議員(第8-11屆)
        (1998年12月25日-2013年10月1日)
      • 臺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
      • 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5年1月19日-2016年4月13日)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2013年-2014年)
      •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2017年1月-2018年11月8日)
      • 立法委員(第9-10屆)
        (2018年11月9日-2023年2月3日)
      • 新北市政府顧問
      •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
        (2021年10月5日-2023年2月)
      • 臺北市副市長
        (2023年2月3日-)

林奕華(1968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現任臺北市副市長,曾任兩屆立法委員、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1998年起連任四屆臺北市議會議員;2010年以全國最高票順利連任。不過之後轉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是首位曾任雙北教育局局長者[1]。2018年遞補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2][3][4];2020年參選臺北市第六選舉區立委並順利當選;2022年臺北市市長選舉時擔任蔣萬安競選總幹事,並在其當選後被延攬擔任副市長[5],2023年2月3日就任[6]

早年生涯

[编辑]

林奕華大學時期曾任第三屆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她在第三屆會長選舉的競爭對手為辜國瑭(大陸社)、汪平雲(大新社)、孫智綺(無社團),而她自己的社團背景為國民黨在臺大總支部「覺民學會」。由於是次選舉校內親綠營的異議性社團分裂參選,藍營出身的林奕華順利當選,她也是臺大學生會改制後第一個當選會長的中國國民黨黨員。[7]

因為擔任第三屆台大學生會會長,加上畢業後受到老師的引薦,在連家的連震東文教基金會做事,使林奕華成為彼時國民黨積極培植的新生代政治人物。根據促轉會彙整的「校園安定系統之佈建運用情形」名冊,編號A2是「女性、政治系四年級、學生會長」,對照當年的時代背景顯示林奕華是國民黨政府安放在台灣大學內的線民。(早年台大學生會長中,僅有兩名會長為政治系出身,但羅文嘉為男性,故只有林奕華符合情治細胞名單描述之條件。)[8][9]報告指出,林奕華「深具向心力還隨時舉報動態」,曾向情治單位反映校安動態25件。[10]

從政生涯

[编辑]

第8至11屆台北市議員

[编辑]

林奕華自1998年第八屆起連續連任四屆台北市議員。林奕華在決定參選台北市議員的時候,宣傳口號上打的是時任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小馬哥的師妹」[11]。議員期間經媒體[哪個/哪些?]評鑑為議員第一名。

2010年競選連任時成為該屆選舉台北市議員最高票者[12]

台北市政務官

[编辑]

2013年9月,因原本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丁亞雯辭職,台北市長郝龍斌邀請林奕華接任局長,任命自2013年10月1日起生效[13],繼其父林昭賢後,出任台北市教育局長。2014年12月,郝龍斌台北市長任期屆滿後,林奕華也隨之卸任。

2015年1月,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任命林奕華擔任文傳會主委。[14]曾指出陳菊砲打馬英九政府是為了掩蓋高雄市負債全台第一、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流的施政成績。[15]

新北市政務官及立法委員

[编辑]

2017年擔任新北市教育局局長[16]

2018年11月因張麗善辭職參選雲林縣長,其不分區立委席次缺額由林奕華遞補。[17]

2019年5月17日,林奕華和國民黨內的青壯派立委李彥秀柯志恩蔣萬安陳宜民許毓仁許淑華等7人,基於人權保障的普世價值,支持行政院提出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版本。[18][19]

蔣萬安競選總部總幹事及台北市副市長

[编辑]

2022年7月25日,林奕華出任年底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競選總部總幹事[20],並於蔣萬安當選後獲邀擔任台北市副市長,[5]不過,林奕華表示將延後至2023年2月上任,以避免需要舉行立委懸缺的補選。[21]

擔任2025年夏季世界壯年運動會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22]

選舉紀錄[23]

[编辑]
年度選舉屆數選舉區所屬政黨得票數得票率當選標記備註
1998第八屆臺北市議員選舉臺北市第六選舉區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6,3995.28%
2002第九屆臺北市議員選舉26,7679.21%
2006第十屆臺北市議員選舉33,56812.25%
2010第十一屆臺北市議員選舉37,19812.38%
2016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3,280,94926.91%遞補當選
2020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臺北市第六選舉區93,78552.41%

爭議

[编辑]

2022年12月新任台北市長蔣萬安邀請林奕華出任台北市副市長,[5]但林奕華決定延至2023年2月才要辭去立委職務出任台北市副市長,以此規避立委補選的問題,此舉亦造成臺北市第六選舉區將有一年時間無中央民代服務的情況而引發爭議。[21][24]

2024年2月29日,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擔任立委期間的辦公室前主任林廷霖強拉女志工進雜物間性侵,事後還曾下跪道歉,被判刑3年10月定讞;民事部分,女志工請求賠償600萬元,一審判林奕華、林廷霖應連帶賠償200萬餘元;案件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今改判林奕華、林廷霖應連帶賠償123萬餘元確定。[25]

軼事

[编辑]

2019年12月10日,同婚運動先驅祁家威10日晚間於Facebook開直播時,表示林奕華幫助同志解決很多事情,即便是半夜1點多,她也會到現場解決。立法院5月17日表決同婚專法那天,國民黨投下7票同意票,有很多是林奕華說服出來的。[26]

參考資料

[编辑]
  1. ^陳威叡.新北市小內閣異動 林奕華接任教育局長. 蘋果日報. 2017-01-20. [失效連結]
  2. ^蕭照平.林奕華、陳靜敏入列 藍綠各補上專業立委. 中央廣播電臺.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3. ^2020立委.台北市. 自由時報.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4.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公報(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10-23). 
  5. ^5.05.15.2蔣萬安第4波小內閣 林奕華接台北市副市長、俞振華掌研考會. 中央社. 2022-12-23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6. ^陳怡璇.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上工 首要任務台灣燈會. 中央社. 2023-02-03 [202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7. ^蕭亞譚. 顏永銘; 趙筱凌 , 编. 台大社區自治史. 共龢報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建國俱樂部). 1996, (11): 10-15 –通过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8. ^遭控台大抓耙仔 林奕華喊冤. 自由時報. 2021-05-07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9. ^抓耙子變立委? 林奕華遭點名「情治細胞」喊冤:我才是被關心的. 鏡新聞. 2021-05-07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10. ^林奕華稱沒領津貼駁「校園抓耙子」 高閔琳:有腦洞才白白幫獨裁黨打工. 風傳媒. 2021-05-07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11. ^為父喊冤 林奕華政治前途受考驗. 今周刊. 200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12. ^北市議員 林奕華最高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0-11-28
  13. ^教育局長丁亞雯閃辭 林奕華接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2013-09-27.
  14. ^楊毅.國民黨新人事 林奕華接文傳會主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國時報. 2015-01-19.
  15. ^邱珮文.陳菊控馬沒建設高雄 藍駁:掩蓋難堪政績. newtalk.tw. 2015-05-20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中文). 
  16. ^梁琬渝.新北市人事異動,林奕華出任教育局長. 風傳媒. 2017-01-20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17. ^快訊/大選前補立委 中選會:陳靜敏、林奕華遞補不分區. ETtoday新聞雲. 2018-11-06 [201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中文). 
  18. ^政治中心.影/「同性二人結婚登記」蔣萬安7藍委投贊成 林岱樺13綠委跑票. ETtoday新聞雲. 2019-05-17 [201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19. ^影/「同性二人結婚登記」蔣萬安7藍委投贊成 林岱樺13綠委跑票. 自由時報. 2019-05-17 [2019-05-17]. 
  20. ^蔣萬安競選團隊曝光 林奕華任競選總部總幹事. 菱傳媒. 2022-07-25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21. ^21.021.1周志豪.避免大安區立委補選 林奕華:明年2月再轉任北市副市長. 中時新聞網. 2022-12-23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22.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名單(PDF).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中文官網. 2025-03-24 [2025-05-18]. 
  23. ^林奕華參政紀錄.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24. ^何時接任北市副市長 林奕華:2月初報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23/1/31
  25. ^[前辦公室主任服務處性侵女志工 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確定要連帶賠123萬https://udn.com/news/story/7321/779994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挺藍同志祁家威表態支持蔡英文 區域立委保住林奕華 原文網址: 挺藍同志祁家威表態支持蔡英文 區域立委保住林奕華. ettoday. 2019-12-10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外部連結

[编辑]
議長吳碧珠) ·副議長費鴻泰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1席)
臺北市市旗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19席)
 新黨(1席)
親民黨 親民黨(2席)
無黨籍(3席)
註1:該屆議員由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選出。
註2:該屆議員任期為1998年12月25日至2002年12月25日。
註3:陳進棋於2002年11月16日競選連任期間,遭同選區另名候選人陳朝琴買兇槍殺身亡。
註4:藍美津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當選,於2002年2月1日轉任第5屆立法委員
註5:李新李慶元為代表新黨參與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2001年10月辭職。
註6:黃珊珊鄧家基於2001年遭新黨除名,2002年加入親民黨。
註7:鍾小平於2002年2月退出新黨。
註8:許淵國於2000年退出新黨,加入親民黨,並於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當選,於2002年2月1日轉任第5屆立法委員
註9:秦儷舫於2001年遭新黨除名。
註10:魏憶龍於2001年8月27日退出新黨。
註11:龐建國於2000年加入親民黨,並於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當選,於2002年2月1日轉任第5屆立法委員
議長吳碧珠) ·副議長李新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1席)
臺北市市旗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16席)
親民黨 親民黨(8席)
 新黨(5席)
無黨籍(1席)
註1:該屆議員由2002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選出。
註2:該屆議員任期為2002年12月25日至2006年12月25日。
註3:徐國勇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當選,於2005年2月1日轉任第6屆立法委員
議長吳碧珠) ·副議長陳錦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5席)
臺北市市旗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18席)
 新黨(3席)
親民黨 親民黨(2席)
無黨籍(3席)
註1:該屆議員由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選出。
註2:該屆議員任期為2006年12月25日至2010年12月25日。
註3:李新於2008年從親民黨籍轉入中國國民黨籍。
註4:李慶元於2010年從新黨籍轉入中國國民黨籍。
註5:蔣乃辛2009年臺北市第六選舉區立法委員缺額補選當選,於2009年4月6日轉任第7屆立法委員
註6:蔡坤龍於2008年8月19日因賄選案被判刑而遭解職,由林國成遞補。
註7:簡余晏於2007年11月8日退出台灣團結聯盟、於2008年2月27日加入民主進步黨。
註8:陳建銘於2007年退出台灣團結聯盟。
議長吳碧珠) ·副議長周柏雅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9席)
臺北市市旗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2席)
 新黨(2席)
親民黨 親民黨(2席)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1席)
無黨籍(2席)
註1:該屆議員由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選出。
註2:該屆議員任期為2010年12月25日至2014年12月25日。
註3:王浩於2014年1月1日轉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
註4:林奕華於2013年10月1日轉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
註5:秦儷舫2014年2月27日轉任臺北漁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註6:陳玉梅於2013年9月25日轉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註7:陳碧峰於2012年6月4日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而遭解職,由汪志冰遞補。
多數黨
區域席次(49+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8)
原住民席次(1)
少數黨
區域席次(20)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1)
原住民席次(4)
區域席次(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2)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3)
原住民席次(1)
無黨籍或未加入黨團立委
區域席次(2)
多數黨
區域席次(47+2)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3)
原住民席次(2)
少數黨
區域席次(22+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13)
原住民席次(3+1)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5)
不分區及僑選席次(3)
無黨籍或未加入黨團立委
區域席次(2)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林奕華_(臺灣)&oldid=8930313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