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別 | |
|---|
| 漢國 | |
|---|
| 前趙 | |
|---|
| 後趙 | |
|---|
| 遼西 | |
|---|
| 冉魏 | |
|---|
| 成漢 | |
|---|
| 譙蜀 | |
|---|
| 前涼 | |
|---|
| 前燕 | |
|---|
| 前秦 | |
|---|
| 後燕 | |
|---|
| 西燕 | |
|---|
| 翟魏 | |
|---|
| 南燕 | |
|---|
| 北燕 | |
|---|
| 後秦 | |
|---|
| 西秦 | |
|---|
| 夏 | |
|---|
| 後涼 | |
|---|
| 南涼 | |
|---|
| 西涼 | |
|---|
| 北涼 | |
|---|
注1:列出胡漢 麟嘉二年(317年)、前趙 光初十一年( 328年)、後趙 太寧元年(349年)、 遼西國咸康三年(337年)、冉魏 永興二年(351年)、成漢 玉衡二十四年( 334年)、譙蜀癸丑年(413年)、前涼 建興四十一年(353年)、前燕 建熙七年(366年)、前秦 建元十八年(382年)、後燕 建興十年(395年)、西燕 中興八年(393年)、翟魏 建光三年(390年)、南燕 太上四年(408年)、北燕 太平二年(410年)、後秦 弘始七年(405年)、西秦 永康八年(419年)、胡夏 真興三年(421年)、後涼 龍飛元年(396年)、南涼 嘉平二年(409年)、西涼 建初元年(405年)、北涼 承玄三年(430年)各政權實領的州、郡、護軍。 注2:僑州、僑郡者,於字下劃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