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东北官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東北官話
关于东北话的其他意思,请见「东北话 (消歧义)」。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2年12月30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东北官话"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匯集過多統計數據圖表資料,或羅列蒐集項目,請注意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2022年12月30日)
冗長清單會使讀者不解其意並降低可讀性與版面整潔,條目內的數據或項目應該有適量的介紹文字以令讀者了解內容。
东北官话
东北话/满洲官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区域黑龙江吉林遼寧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
使用人口9082萬 (2012)[1]
語系
官方地位
管理机构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dbiu
语言学家列表cmn-nem
Glottolog
nort3283[2]

东北官话分布区域

东北官话,俗称东北话[註 1],是通行于中国东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河北秦皇岛市)的一种官话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08版)的调查,中国大陆的东北官话使用者约为9802万人。

语音

[编辑]

东北官话拥有官话方言的所有共同特征,如

  1. 微母字今不读双唇音声母 m-[3]
  2. 古日母字今不读鼻音声母ȵ- 或 n- 等[4]
  3. 古浊上字一分为二,次浊上字随清上字走,全浊上字随去声字走[5]
  4. 无 -m 尾韵[6]

声调

[编辑]

在东北官话中,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如今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分布规律并不明显,这一点与北京官话颇为相似。然而,东北官话中古清音入声字演变为上声的比例远高于北京官话;同时,全浊入声字大多转为阳平,次浊入声字则多转为去声,因此东北官话比北京官话更接近元代《中原音韵》中“入派三声”的特征。东北官话的四声调值与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略低(北京官话为55,而东北官话为44或33)。此外,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事实上这是主要原因)进一步所谓地“凸显了两者的差异”。因此,《中国语言地图集》将东北官话单独划为一区。[7]

声母

[编辑]

东北官话在声母上的最大特征是[ʈ͡ʂ ʈ͡ʂʰ ʂ]与[t͡s t͡sʰ s](即汉语拼音翘舌的zh ch sh与平舌的z c s)相混,这也是东北官话内部分区的重要依据,有的全读[t͡s t͡sʰ s](梅溪小片),有的全读[ʈ͡ʂ ʈ͡ʂʰ ʂ](肇扶小片),有的自由变读(蛟宁小片)。

东北官话中塞音、塞擦音声母的送气与否,与北京官话不一致。北京官话读不送气声母而东北官话读送气声母的例子有:“麻、同、蝴乳、一花”等;相反,北京官话送气而东北官话不送气的例子有:“优惠、活、湖”等。[8]

东北官话的大部分地区没有/ʐ/声母(即汉语拼音裡的r),普通话裡发/ʐ/声母的字东北官话一般读零声母或/j/(即汉语拼音裡的“y”)音(例:如“肉”读作“yòu”,“柔”读作“yóu”,“人”读作“yín”,“软”读作“yuǎn”)或"l"(“如”读作“lú”,“瑞”读作“luì”)。生活在吉林东部地区的多数老年人会将r的音发为y,而年轻人则由于普通话的影响这种现象在逐步消退。

哈阜片东北官话会将零声母汉字如a (阿)、 ai (爱)、 an(安)、 ang(昂)、 ao(奥)的发音前面加上声母“n”(例:如“摁”读作“nèn”,“矮”读做“nǎi”,“鹅”读作“né”)。

韵母

[编辑]

北京官话跟双唇音声母(即汉语拼音b p m f)相拼的[o]韵,东北官话都读[ɤ]韵,与“哥”、“河”韵母相同。[8]

韵母ian和üan的a读作[æ](标准普通话为[ɛ]或[e])。[9]

儿化

[编辑]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相比有更为明显且频繁的儿化音现象。

比如:北京官话“超市”在沈阳一带会念做“超市儿”。[10]

词汇

[编辑]

由於中國東北地區是滿族的發源地,而且曾先後成為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滿洲國)的勢力範圍,东北官话有来自满语俄语日语的少量词汇:

借自满语的词汇:[11][12]

哈拉巴(满语:ᡥᠠᠯᠪᠠ)—— 动物的肩胛骨

嘎拉哈(满语:ᡤᠠᠴᡠᡥᠠ)——动物的膝关节(尤指猪、羊、鹿等偶蹄目动物

嘞嘞(满语:ᠯᡝᡠᠯᡝᠮᠪᡳ,原意为“谈论”)——不停地说废话,啰嗦

狠哆(满语:ᡭᡝᠨᡩᡠᠮᠪᡳ,原意为“讲说”)——说(斥责意)、叱责、训斥

哈喇(满语:ᡭᠠᡵ ᠰᡝᠮᡝ,原意为“刺鼻”)——油脂酸败的气味

借自俄语的词汇:[13]

[编辑]
 裂巴(或/黑列(咧)巴/)(俄语:Хлеб——俄式面包
 卜留克 (俄语:Брюква)——芜菁甘蓝
 马神(俄语:Машина——机器
 喂的箩(俄语:Ведро)——水桶
 巴篱子(俄语:Полиция)——监狱,俄语原意为警察,后误传为监狱。

借自日语的词汇

[编辑]
 马胡陆/马胡陆旋子/马胡陆子(日语:マンホール——下水道口(其日语源于英语manhole一词)
 便所(日语:べんじょ——厕所(此词在台湾亦以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便所」之發音表達)
 味素 (日语:あじのもと——味精(源自日本味精品牌“味之素”)
 嘎嘶(轻声)(日语:ガス(瓦斯))罐——燃气罐(其日语源于英语gas一词)
通勤——去上班,或作为“通勤车”的简称,指去上班时所坐的公共交通工具
鞍山市一个卖冰棍的水果超市。注意使用的词汇是“冰果”而不是汉语更常用的“冰棍”、“雪糕”等。
鞍山市一个卖冰棍的水果超市。注意使用的词汇是“冰果”而不是汉语更常用的“冰棍”、“雪糕”等。

也有少部分地区拥有自己的特殊词汇,如沈阳市、鞍山市等地会使用“冰果”(源自日语氷菓)表示雪糕等冰点。“炒冰果”则指“炒冰”。

特有词汇

[编辑]
此章節尚無參考來源,內容或許無法查證(2022年12月30日)

粗体字表示重音音节。

  • 整 = 泛指动词(做/弄/办…)。类似英文「do」。
    • = 怎么办。
  • 噶哈呢( ne) = “干啥呢”的讹音。干什么呢/做什么呢(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há”音不可单独使用,仅在组成“干啥”时使用,如:“这(是)啥”中的“啥”读“shá”)。
  • 啥玩儿楞 = 什么/这是什么。
  • 地 = 怎么了。
  • 白话(bái huo) = 说谎,或是形容人说话滔滔不绝。
  • 瘩 = 地方(犄角旮旯)。
  • 嘎儿嘎儿(gár gár) = 特别,非常(例:嘎嘎新——特别新)。
  • 撂挑子、撂担子 = 不干了(原意指在用扁担挑东西的路上放弃了)。
  • 贼(加形容词) = 特别(加同上的形容词)。
  • 好使 = 好用,也可以用来表示同意。
  • 张罗(zhāng lou) = 联系,准备。
  • 折腾(zhē teng) = 形容忙里忙外的样子(例:这一上午给我折腾的不行了。)。
  • 摔(zhuāi)。
  • 撞(chuàng)。
  • 学(xiáo)。
  • 取(qiǔ)。
  • 街(gāi) = 街,镇。“上街里”指从村去镇中心。
  • 个个(gè gě) = 自己。
  • 别(biè) = 撬。
  • 了了( le) = 形容一直在说话,而且时间很长让大家感到厌烦。
  • 嘚嘚 ( de) = 形容一直在说话,而且时间很长让大家感到厌烦。
  • 不儿道 = 不知道(省略知字音)。
  • 搁(gáogāo,或者) = 某物放在哪里,如果前面加人称则代表某人在某地。
  • 奔儿头(读bēr tóu,也有作bér loutóu的) = 脑门。
  • 马路子 = (道路的)缘石。
  • 卡 = 磕,摔。
  • 卡了 = 摔倒了。
  • = 破皮(指皮肤破了)。
  • 膊棱盖儿( lenggàr) = 膝盖。
  • 得瑟/得馊( se/ sou) = 炫耀(贬义)。
  • 了八 = 不光亮。
  • 扯犊子 = 吹牛,说大话;一说指撒谎。
  • 滚犊子 = 滚蛋。
  • 连轴转 = 长时间工作。
  • 毛愣三光 = 形容人做事毛毛躁躁。
  • 哈哈 = 形容天气很冷(人在外被冻着了)。
  • 急头歪(掰)脸 = 形容说话态度很差。
  • 稀(xí)里马哈 = 做事大意。
  • 扒瞎 = 撒谎(又有对某人不知所措的样子的嘲讽)。
  • 一整(就)... = 总是...
  • 唠嗑儿(làor kē(r)) = 聊天。
  • 苞米 = 玉米。
  • 海了 老了 = 表示事/物很多。
  • 砢碜 = 难看。
  • 出洋相 = 丢脸。
  • 屋脊六兽/五脊六兽(wú jī liū shoù) = 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 哼道(hēn dao) = 斥责,可能来自满语动词hendumbi(讲述)。
  • 嗤儿哒(cēr de) = 斥责。
  • 谁(séi)道了 = 都不知道
  • 提溜算卦 = 携带很多东西状。
  • 头把 = 走路不稳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小孩或醉酒的人。
  • 乌漆八黑 = 形容晚上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 扒犟眼儿 = 执着、倔强。
  • 又头儿 = 软乎乎。
  • 呜了嚎风 = 形容人崩溃、大喊咆哮的样子。
  • 作妖儿 = 搞怪。
  • 嘁嘁喳喳 = 轻声唠嗑(一般用作贬义)。
  • 计个(浪) = 吵架。
  • 吵吵(chāo chao) = 吵架(源自“吵吵闹闹”)。
  • 尿性(niào xing) = 形容人指这个人聪明,有骨气,而形容物品则表示这个物品制作的巧妙。
  • 虎 彪(傻 莽撞)嘚(der)得喝的,虎了吧唧,你彪啊。
  • 包圆儿/包了(liǎo) = 把余下的东西或事务都要了或都揽过来。
  • 皮(pīer)儿片(piàr)儿 = 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比较凌乱。
  • 秀咪(秀气) = 腼腆,拘束。
  • 界壁儿 = 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 老蒯 = 老伴,用于男称女方时。
  • 远点閃(山三声)子 = 一边去(类似于哪里凉快去哪里,多为不耐烦)。
  • 边儿拉去(bíar lǎ qǜ) = 一边去(类似于哪里凉快去哪里,多为不耐烦)。
  • 洼(wà)蓝洼(wà)蓝的 = 蓝色(表强调)。
  • 焦黄焦黄的 = 黄色(表强调)。
  • 通(四声)红通红的 = 红色(表强调)。
  • 刷(或“煞”)白 = 白色(表强调)。
  • 雀黑雀黑的 或者 去儿黑去儿黑的 = 黑色。
  • 花里胡哨的 = 五颜六色。
  • 破马张飞 = 形容人行事鲁莽。
  • 稀里咣当 = 不粘稠。
  • 客(读qiě) = 客人,如「家里来客了」。
  • 雀(读qiǎo),指麻雀等鸟类,如「家雀儿」。
  • 暖和(暖读nǎo)。
  • 棉袄(袄读nǎo)。
  • 啥前儿 = 什么时候。
  • 定嘎巴(dìng gá ba) = 伤口结痂。
  • 舞舞喧喧 = 和得瑟近义,指一个人不正经,不沉稳。
  • 滴溜 = 指用手拿着什么东西,例如,滴溜一个袋子。
  • 油坯 = 芝麻酱。
  • 墨迹 = 磨蹭。
  • 解开(gǎi kāi) = 解开。
  • 抹拭(mā shi) = 擦。
  • 挺 = 很。
  • 刀个(dao ge)= 等一会。
  • 电褥(yǜ)子= 电热毯。
  • 荡害=碍事。
  • 隔路(样的)= 异样的,不一样的。
  • 得么印(yiè)儿的 = 故意的。
  • 尾(yǐ)巴根子 = 尾巴骨。
  • 胯骨轴子 = 胯骨。
  • 皴(cun)= 洗澡时搓下来的泥。
  • 吭呲瘪肚= 说话不流利结结巴巴的。
  • 起了(le)咔嚓 = 形容说话,办事干脆利索。
  • 混(huí)儿画的 = 某一物体表面脏。
  • 埋汰 = 脏。
  • 当(dāng)街(gāi)= 院子外的马路。
  • 外地下/外屋地 = 厨房。
  • 土喽卡子(zi)= 土块。
  • 别(biě)盖 = 蟑螂。
  • 蝴蝶(tiě)=蝴蝶。
  • 一抹(mà)(颜色)= 都是……色的。
  • 开开 = 打开
  • 电棒 = 手电筒。
  • 转圈 = 周围。
  • 早先 = 以前。
  • 卖呆儿 = 凑热闹;发愣。
  • 扑棱蛾子 = 可以指代所有会飞的蛾子
  • 叽歪 = 磨磨唧唧的纠缠
  • 埋了咕汰、埋了吧汰、埋汰 = 脏、不干净

分区

[编辑]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共分为吉瀋片、哈阜片、黑松片三个片区。

  • 吉瀋片北京官話中的零聲母開口呼字,均讀作零聲母。分布在辽宁省東北部、吉林省東部和黑龙江省東南部,共52个县市。
    • 梅溪小片:
      • 辽宁:沈阳、西丰、开原、清原、新宾、法库、调兵山、抚顺市、抚顺县、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辽中、辽阳市、辽阳县、灯塔、鞍山、海城、凤城、铁岭市、铁岭县
      • 吉林:柳河、梅河口、靖宇、安图、抚松
    • 蛟宁小片:
      • 吉林:吉林、蛟河、舒兰、桦甸、敦化、永吉
      • 黑龙江:宁安、东宁、穆棱、绥芬河、海林、尚志、鸡东、鸡西
    • 延吉小片:
      • 吉林:延吉、龙井、图们、汪清、和龙、珲春。
  • 哈阜片:北京官話中的零聲母開口呼字,均讀作/n/。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吉林省西部、黑龙江省西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通遼市興安盟等地,共67个县市。
    • 长锦小片:
      • 辽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昌图、康平、彰武、新民、黑山、台安、盘山、盘锦、大洼、北镇、义县、北票、绥中、锦州、葫芦岛、兴城、凌海
      •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秦皇岛海港区
      • 吉林:长春、榆树、农安、德惠、九台、磐石、辉南、东丰、伊通、东辽、辽源、公主岭、双阳、四平、梨树、双辽、长岭、乾安、通榆、洮南、白城、镇赉
      • 内蒙古:通辽、乌兰浩特、阿尔山、突泉、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
    • 肇扶小片:
      • 吉林省:松原、扶余、前郭尔罗斯、大安
      • 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庆安、木兰、方正、延寿、宾县、巴彦、呼兰、五常、双城、肇源、肇州、肇东、安达
  • 黑松片:北京官話中的零聲母開口呼字,部分讀作零聲母,部分讀作/ŋ/[需要解释]。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呼倫貝爾市,共67个县市旗。
    • 佳富小片:
      • 黑龙江:伊春、鹤岗、汤原、佳木斯、依兰、萝北、绥滨、同江、抚远、富锦、饶河、宝清、集贤、双鸭山、桦川、桦南、勃利、七台河、密山、林口、牡丹江、友谊
    • 嫩克小片:
      • 黑龙江:嫩江、黑河、讷河、富裕、林甸、甘南、龙江、泰来、杜尔伯特、大庆、绥棱、铁力、五大连池、北安、克山、克东、依安、拜泉、明水、青冈、望奎、海伦、通河、塔河、漠河、呼玛、孙吴、逊克、嘉荫、绥化、兰西、齐齐哈尔
      •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呼伦贝尔(海拉尔、扎兰屯、牙克石、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根河、额尔古纳等)
    • 站话小片:
      • 黑龙江:肇源、肇州、林甸、齐齐哈尔、富裕、讷河、塔河、嫩江、呼玛、黑河、漠河

注释

[编辑]
  1. ^东北话之定义有时亦包括中国大陸东北地区的其他官话方言如北京官话、胶辽官话。

参考文献

[编辑]
  1. ^李榮, 中國語言地圖集 2, 商務印書館: 38, 2012,ISBN 978-7-100-07054-6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东北官话.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114页
  4.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117页
  5.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120页
  6.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125页
  7.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140页
  8. ^8.08.1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 汉语方言卷.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5.ISBN 978-7-100-07054-6. 
  9. ^Li, Chris Wen-Chao, Conflicting notions of language purity: the interplay of archaising, ethnographic, reformist, elitist and xenophobic purism in the perception of Standard Chinese,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004,24 (2): 97–133,doi:10.1016/j.langcom.2003.09.002. 
  10. ^二狗砸.趣读丨东北话是一种“传染性病毒”吧!. 微信公众平台.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11. ^杨春宇 郑含英.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东北方言借词词源的构成.汉字文化. 2023, (23): 10-13. 
  12. ^Chia Ning.Manchu Language Resourc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Comprehensive Review.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2009,16: 308-322. 
  13.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版,李小凡等,87页
吉瀋片
哈阜片
黑松片
塔茲語
京承片/幽燕片
京師小片
懷承小片
朝峰片/錦興片
保唐片
淶阜小片
定霸小片
薊遵小片
灤昌小片
撫龍小片
石济片
赵深小片
邢衡小片
聊泰小片
滄惠片
黄乐小片
阳寿小片
章利片
登連片
煙威小片
蓬龍小片
大岫小片
青萊片
青島小片
萊昌小片
莒照小片
青朐小片
營通片
蓋桓小片
通白小片
長集小片
關東
郑开片
洛嵩片
南魯片
漯項片
商阜片
商亳小片
阜沈小片
宿蒙小片
信蚌片
淮霍小片
蚌懷小片
五鳳小片
兗菏片
蔡魯片
舊鄭曹片
舊洛徐片
徐淮片
舊洛徐片
蔡魯片
關隴
汾河片
北/平陽小片
中/絳州小片
南/解州小片
關中片
(東府話)
秦隴片
(西府話)
陇中片
河州片
南疆片
金城片
銀吳片
河西片
北疆片
湖廣片
湖北方言
鄂北小片
鄂中小片
鄂西小片
湘西小片
湘北小片
懷玉小片
黔東小片
黎靖小片
川黔片
成渝小片
黔中小片
陜南小片
参见漢中話
西蜀片
岷赤小片
雅甘小片
江贡小片
其它
历史
书写
相关语言
西康片
康藏小片
涼山小片
雲南片
滇中小片
滇西小片
滇南小片
未分類
桂柳片
湘南小片
桂北小片
黔南小片
洪巢片
扬淮方言
(淮东话)
揚州小片
潤州小片
建鹽小片
濱阜小片
海州小片
淮安小片
宁庐方言
(淮西话)
南京小片
合肥小片
蕪湖小片
巢湖小片
安慶小片
樅東小片
通泰方言
南通小片
如皋小片
泰州小片
黃孝片
黄冈小片
孝感小片
黃梅小片
方言岛
其它
主要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2012)及錢曾怡《漢語官話方言研究》。另根據张世方《北京官話語音研究》,保唐片划归北京官话
参见晋语 ·东北话 ·北京话 ·河北話 ·山西话 ·陕西话 ·山东话 ·河南话 ·江蘇話 ·安徽話 ·四川话 ·湖北話 ·湖南話 ·廣西話 ·貴州話 ·云南话 ·甘肅話 ·新疆話 ·军家话 ·东干语 ·老国音 ·現代標準漢語變體
漢語分支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和区域变体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語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内蒙古专题
总体
地理
文化
饮食
旅游景点
辽宁专题
历史
政治
地理
经济
教育
文化
旅游
都市圈
  1. ^陶燠民. 閩音研究(中文).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东北官话&oldid=8968488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